《偪仄行贈畢曜》原文賞析

來源:文萃谷 3.71K

《偪仄行贈畢曜》作品介紹

《偪仄行贈畢曜》原文賞析

《偪仄行贈畢曜》的作者是杜甫,被選入《全唐詩》的第217卷第19首。

《偪仄行贈畢曜》原文

偪仄行贈畢曜(一作亻息亻息行,一作贈畢四曜)

作者:唐·杜甫

偪仄何偪仄,我居巷南子巷北。

可恨鄰里間,十日不一見顏色。

自從官馬送還官,行路難行澀如棘。

我貧無乘非無足,昔者相過今不得。

實不是愛微軀,又非關足無力。

徒步翻愁官長怒,此心炯炯君應識。

曉來急雨春風顛,睡美不聞鐘鼓傳。

東家蹇驢許借我,泥滑不敢騎朝天。

已令請急會通籍,男兒信命絕可憐。

焉能終日心拳拳,憶君誦詩神凜然。

辛夷始花亦已落,況我與子非壯年。

街頭酒價常苦貴,方外酒徒稀醉眠。

速宜相就飲一斗,恰有三百青銅錢。

《偪仄行贈畢曜》註釋

1、乾元元年(758)春在諫省作。偪仄:仄,全詩校:“一作側。”又校:“一作《亻息亻息行》,篇中字亦作‘亻息亻息’。一作《贈畢四曜》。”

2、首句言所居巷子狹隘簡陋。

3、子:指畢曜。

4、鄰里:鄰居。古以五家為鄰,五鄰為裏。

5、不一見顏色:不見一面。

6、指至德二載二月,肅宗議收復兩京,盡括公私馬以助軍。

7、無乘:無馬可騎。

8、不是:全詩校:“一作未敢。”愛微軀:全詩校:“一作慵相訪。”又校:“一本二句起處無‘實’‘又’二字。”

9、炯炯:明亮貌。

10、蹇驢:跋驢。

11、朝天:朝見皇帝。

12、請急:請假。通籍:官員人朝,將記有姓名、年齡、身份的竹片掛在宮門外,經核對,合者乃得入宮。記名於門籍稱通籍。全詩校:“一作已令把牒還請假。”

13、性:原作“信”,校雲:“一作性”,據改。

14、拳拳:懇切,忠謹貌。

15、凜然:嚴肅貌。

16、辛夷:香木名,樹高二三丈,紫花似蓮而小,香氣馥郁。江南正月開花,北方二月始開。亦:全詩校:“一作又。”

17、方外:世俗之外。

18、速宜:全詩校:“一作徑須。”

《偪仄行贈畢曜》作者介紹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杜審言父親)起由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義)。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他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世尊稱為“詩聖”,他的`詩也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是因為在杜甫所作的詩多詩風沉鬱頓挫,憂國憂民。杜甫的詩詞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以“沉鬱頓挫”四字準確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風格,而以沉鬱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詩記錄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鉅變,表達了崇高的儒家仁愛精神和強烈的憂患意識,因而被譽為“詩史”。杜甫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杜甫一生寫詩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傳頌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別”,並有《杜工部集》傳世;其中“三吏”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關吏》,“三別”為《新婚別》《無家別》和《垂老別》。杜甫流傳下來的詩篇是唐詩裏最多最廣泛的,是唐代最傑出的詩人之一,對後世影響深遠。杜甫作品被稱為世上瘡痍,詩中聖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

杜甫善於運用古典詩歌的許多體制,並加以創造性地發展。他是新樂府詩體的開路人。他的樂府詩,促成了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發展。他的五七古長篇,亦詩亦史,展開鋪敍,而又着力於全篇的迴旋往復,標誌着我國詩歌藝術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現出顯著的創造性,積累了關於聲律、對仗、煉字煉句等完整的藝術經驗,使這一體裁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有《杜工部集》傳世。其中著作有《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春望》、《絕句》、《望嶽》等等。

《偪仄行贈畢曜》繁體對照

卷217_19偪仄行,贈畢曜(壹作亻息亻息行,壹作贈畢四曜)杜甫

逼仄何逼仄,我居巷南子巷北。

可恨鄰裏間,十日不壹見顔色。

自從官馬送還官,行路難行澀如棘。

我貧無乘非無足,昔者相過今不得。

實不是愛微軀,又非關足無力。

徒步翻愁官長怒,此心炯炯君應識。

曉來急雨春風顛,睡美不聞鍾鼓傳。

東家蹇驢許借我,泥滑不敢騎朝天。

已令請急會通籍,男兒信命絕可憐。

焉能終日心拳拳,憶君誦詩神凜然。

辛夷始花亦已落,況我與子非壯年。

街頭酒價常苦貴,方外酒徒稀醉眠。

速宜相就飲壹鬥,恰有三百青銅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