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會考解答題知識點

來源:文萃谷 2.49W

政治會考的解答題是很多學生得分比較低的題型,其實解答題想拿高分,取決於知識點的記憶和運用。這就説明我們要加強知識點的複習,不斷強化知識。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會考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用!

高中政治會考解答題知識點

  高中政治會考必背知識

1.發展大眾文化的要求

(1)提供多類型、多風格的文化產品

(2)人民大眾真正需要的是先進的、健康有益的文化

(3)只有面向廣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和呼聲,為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的社會主義文化,才是我們所倡導的大眾文化。

2.區分落後文化與腐朽文化

兩者共同點:都是頹廢的文化形式,都與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相背離。

(1)落後文化:

含義:各種帶有迷信、愚昧、頹廢、庸俗等色彩的文化。常以傳統習俗的形式表現出來。

危害:落後文化是文化糟粕,污染文化環境,危害社會

政策:通過科學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剔除。

(2)腐朽文化:

含義: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FA LUN GONG”邪教、淫穢色情文化等。

危害:腐蝕人們的精神世界、侵蝕民族精神、阻礙先進生產力發展、危害社會主義事業。

政策:必須堅決抵制,依法取締。

3.中華文化復興的必然選擇

(1)中華文化曾有過輝煌的歷史。但是近代中國歷史證實了一個結論:奉行“全盤西化”論或“文化復古主義”,都無法使中國文化走上覆興之路。

(2)馬克思主義傳人中國,是中華文化由衰微 走向重振 的重要轉折點。

(3)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4)實現文化強國夢的必由之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即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建設面向現代化的、面向世界的、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

4.發展先進文化的指導思想和要求

最根本的就是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

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

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

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羣眾的原則 ;

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

堅持以改革促發展、促繁榮

5.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由之路: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

是由我國社會制度、發展道路和黨的性質決定的;

是由繼承和創新中華民族優秀歷史文化的要求決定的;

是由我國文化自身發展規律和人民羣眾根本意願決定的;

是由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現實需要決定的

6.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文化自覺是指人們在文化上的覺悟和覺醒以及對文化的地位、作用、發展規律和建設使命的深刻認識和準確把握。

文化自信則是人們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以及在此基礎建立起來的對自身文化發展的堅定信心。

文化自覺是文化自信的基礎,只有高度的文化自覺才有堅定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覺的表現

  高中政治會考知識總結

1、矛盾的含義和基本屬性

(1)含義:矛盾是反映事物內部對立和統一的哲學範疇,簡言之,矛盾就是對立統一。

【注意】聯繫的根本內容是矛盾,發展的根本動力是矛盾,矛盾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矛盾規律即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 ,矛盾分析法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基本屬性:鬥爭性和同一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兩種基本屬性。

①含義:

A.同一性是矛盾雙方相互吸引、相互聯結的屬性和趨勢。它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矛盾雙方相互依賴,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雙方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二是矛盾雙方相互貫通,即相互滲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B.鬥爭性是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對立的屬性,體現着對立雙方相互分離的傾向和趨勢。

②關係:

A.同一以差別和對立為前提,沒有鬥爭性,就沒有矛盾雙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貫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發展。

B.鬥爭性寓於同一性之中,併為同一性所制約,沒有同一性,就沒有矛盾統一體的存在,事物同樣不能存在和發展。

③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由此推動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

(3)方法論:堅持一分為二的分析方法。(兩點論、兩分法)。

2、矛盾的普遍性

(1)原理: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矛盾貫穿於每一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時時有矛盾。承認矛盾的普遍性是堅持唯物辯證法的前提。

(2)方法論:

①要承認矛盾,分析矛盾,勇於揭露矛盾,尋找正確的方法解決矛盾。

②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全面的觀點看問題,堅持兩分法、兩點論。反對一點論,反對片面看問題。

3、矛盾的特殊性

(1)原理: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個側面各有其特點。它主要有三種情形:

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②同一事物在發展的不同過程和不同階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同一矛盾的兩個不同方面(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也各有其特殊性。

(2)方法論要求: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高中政治會考基礎知識點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我國的'政權組織形式

1、政體:一個國家的政權機關的組織形式,叫做政體。(國體:國家的性質)

國體決定政體,政體反映國體。

2、我國政體: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我國國體: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3、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是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偉大創造,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反映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願望。

4、組織和活動原則——民主集中制。(在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的制度)。

5、民主集中制的體現:

①在人民代表大會與人民關係上,人大代表民主選出,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決策少數服從多數。

②在人民代表大會和其他國家機關關係上,國家行政、司法機關由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

③在中央和地方國家機構關係上,中央集權,地方分權,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

6、含義: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由人民選舉代表組成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統一管理國家社會事務的政治制度。

7、地位:以人民代表大會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8、決定因素: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性質。

9、基本內容:

①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

②人民在普選基礎上選舉代表,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

③由國家權力機關產生其他國家機關,依法行使各自職能;

④實行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和活動原則。等等

這一制度,以人民當家作主為宗旨,真正保證了人民羣眾參加國家管理,充分體現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10、人民代表大會的優勢:

(1)有利於保證國家權力體現人民意志;

(2)有利於保證中央和地方權力統一;

(3)有力保證我國各民族的平等與團結。

10、如何認識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的作用及關係?

黨委在同級各種組織中發揮領導核心作用,其領導方式主要是政治領導、思想領導和組織領導,但黨委並不能取代人大、政府和政協的職能。

人大是我國國家權力機關,對政府進行監督,從而避免政府決策失誤;

政府通過行使國家職能,為改革開放創造良好的條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