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小故事晨會(通用12篇)

來源:文萃谷 2.68W

故事是在現實認知觀的基礎上,對其描寫成非常態性現象。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於事件發展過程的描述。強調情節的生動性和連貫性,較適於口頭講述。下面為大家帶來勵志小故事晨會,快來看看吧。

勵志小故事晨會(通用12篇)

勵志小故事晨會 篇1

魏文王問名醫扁鵲説:"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於醫術,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鵲答説:"長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問:"那麼為什麼你最出名呢?"

扁鵲答説:"我長兄治病,是治病於病情發作之前。由於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剷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只有我們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於病情初起之時。一般人以為他只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只及於本鄉里。而我扁鵲治病,是治病於病情嚴重之時。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經脈上穿針管來放血、在皮膚上敷藥等大手術,所以以為我的醫術高明,名氣因此響遍全國。"

文王説:"你説得好極了。"

【心得】事後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數的事業經營者均未能體認到這一點,等到錯誤的決策造成了重大的損失才尋求彌補,有時是亡羊補牢,為時已晚。

勵志小故事晨會 篇2

有一位客人到某人家裏作客,看見主人家的灶上煙囱是直的,旁邊又有很多木材。客人告訴主人説,煙囱要改曲,木材須移去,否則將來可能會有火災,主人聽了沒有做任何表示。

不久主人家裏果然失火,四周的鄰居趕緊跑來救火,最後火被撲滅了,於是主人烹羊宰牛,宴請四鄰,以酬謝他們救火的功勞,但是並沒有請當初建議他將木材移走,煙囱改曲的人。

有人就對主人説:"如果當初聽了那位先生的話,今天也不用準備宴席,而且沒有火災的損失,現在論功行賞,原先給你建議的人沒有被感恩,而救火的人卻是座上客,真是很奇怪的事呢!"

主人頓時醒悟,趕緊去邀請當初給予建議的那個客人來吃酒。

【心得】一般人都會認為,足以擺平或解決企業經營過程中的各種棘手問題的人,就是優秀的管理者,其實這是有待商榷的,俗話説:「預防重於治療」,能防患於未然之前,更勝於治亂於已成之後,由此觀之,企業問題的預防者,其實是優於企業問題的解決者。

勵志小故事晨會 篇3

有一個小女孩每天都從家裏走路去上學。一天早上天氣不太好,雲層漸漸變厚,到了下午時風吹得更急,不久開始有閃電、打雷、下大雨。小女孩的媽媽很擔心,她擔心小女孩會被打雷嚇著,甚至被雷打到。雷雨下得愈來愈大,閃電像一把鋭利的劍刺破天空,小女孩的媽媽趕緊開著她的車,沿著上學的路線去找小女孩,看到自己的'小女兒一個人走在街上,卻發現每次閃電時,她都停下腳步、抬頭往上看、並露出微笑。

看了許久,媽媽終於忍不住叫住她的孩子,問她説:「你在做什麼啊?」她説:「上帝剛才幫我照相,所以我要笑啊!」

【心得】生活是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就會還你一個燦爛的微笑!

勵志小故事晨會 篇4

有位企業家在商場上有著驚人的成就。當他在事業達到巔峯的時候,有一天陪同他的父親,到一家高貴的餐廳用餐,現場有一位琴藝不凡的小提琴手正在為大家演奏。這位企業家在聆賞之餘,想起當年自己也曾學過琴,而且幾乎為之瘋狂,便對他父親説:「如果我從前好好學琴的話,現在也許就會在這兒演奏了。

「是呀,孩子,」他父親回答,「不過那樣的話,你現在就不會在這兒用餐了。」

【心得】我們常為失去的機會或成就而嗟歎,但往往忘了為現在所擁有的感恩。

勵志小故事晨會 篇5

這裏講的是一則三國時期諸葛亮的故事。

東漢末年,曹操、袁紹、呂布、孫策、劉備等大大小小的軍閥各據一方,為了爭奪天下,連年混戰。

諸葛亮原隱居在家鄉南陽。他住在茅草房(茅蘆)裏,埋頭讀書。下地耕作,不願出來求取功名。

當時,劉備的力量很小,又接連敗給曹操,很想找一個有才能的人來輔助自己。經謀士徐庶的推薦,劉備冒着嚴寒,親自到南陽去請諸葛亮出山。他一連去了三次,故稱“三顧茅廬”。諸葛亮被劉備的真誠所感動,答應出山輔助劉備打天下。

諸葛亮出山以後,當上劉備的軍師。不久,曹操派大將夏侯淳率領十萬大軍前來攻打劉備。諸葛亮利用曹軍驕傲輕敵的弱點,在博望坡設下埋伏,派大將趙雲把曹軍引到樹木從生的地方。然後放起火來,曹軍在火海之中,自相踐踏,死傷慘重。劉備的部隊又殺回來。把曹軍打的落花流水。

諸葛亮第一次指揮戰鬥就旗開得勝,扭轉了劉軍節節敗退的嚴重局面,於是後人就把諸葛亮這次勝利稱為“初出茅蘆第一功”。

啟示: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初出茅廬便旗開得勝,以後人們便用“初出茅廬”四字來比喻初露頭角。現在的意思已經大有不同,用來比喻

年輕人初次參加工作步入社會,缺乏實際經驗,但只要有明確的目標,腳踏實地地幹,必然有不可估量的前途。

勵志小故事晨會 篇6

秦朝末年,由於秦王朝的殘酷統治,各地農民紛紛起義反抗。公元前208年,劉邦和項羽兩支隊伍匯合,共同推舉楚懷王的孫子做楚王。軍威大震。這時.原來被泰國滅亡的魏、趙、燕、韓等國家,也乘機恢復起義,並與楚國結成反秦聯盟。秦二世胡亥慌忙派出人馬到各地去鎮壓。秦將章邯率領20萬人軍.進攻趙國,把趙王圍困在鉅鹿。趙國急忙向楚國求救。楚王於是派遣宋義做主帥.項羽為次將,帶兵去援救趙國。可是宋義並不急於趕去救趙,他打算先讓秦趙雙方打得兩敗俱傷,然後出擊,從中獲勝,以保存實力.帶着人馬緩緩行進,到了安陽地方.還停下來休息了46天。項羽心急如焚.多次勸説宋義趕到茂鹿迎擊泰國,但遭到宋義的拒絕。他在一氣之下,把宋義殺了,奪取了兵權。他派纜布與浦將舉帶領2萬兵馬,渡過滔滔的漳水。直奔鉅鹿,與秦軍交鋒,僅獲小勝。在趙國的一再請求支援之下,項羽率領全軍渡過了漳水,準備和秦軍決一死戰。

項羽看見秦軍人馬眾多.士氣正盛.要打敗強大的秦軍,就必定要想出一個好的戰法才行。於是,他命令士兵們把渡船統統鑿穿,沉下水底;又把行軍煮飯的鍋也都打得粉碎,每人帶着三天的乾糧。在這樣的情況下,退路沒有了,糧食也不多了,不戰勝敵人,就只有死路一條。楚軍的將士們激昂振奮,互相勉勵,人人都抱着進則生、退則死的決心,拼命向前。

兩軍相遇勇者勝。秦軍雖然人馬眾多,也抵檔不住抱着必死決心的楚軍。經過幾次激烈的血戰,秦軍終於崩潰了。項羽就是這樣用“破釜沉舟’”辦法來激發士氣,戰勝了強大的敵人。

啟示:人們用“破釜沉舟”比喻有進無退的堅定決心。在成就萊一事業時,就應該懂得不論是學習或工作都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只有不斷進取,堅定不移地向目標衝刺,才能取得最後的成功。

勵志小故事晨會 篇7

跟創辦肯德基的老頭哈倫德·山德士一樣,哈里在80歲之前只是一個普通到有些倒黴的人。一直到80歲,他整天無所事事地呆在一傢俱樂部裏跟其他老人聊天時,才覺得自己這輩子過得有點冤。

“我想我還能幹點什麼。”哈里拍着自己還很壯實的雙腿説道。

恰逢這時,俱樂部的一位女辦事員過來跟他搭話,於是他便在她的介紹下加入了部裏的一個業餘畫室,雖然80年來,他從沒有動過畫筆和顏料。

沒想到,來到畫室後,哈里竟然很快表現出了他驚人的繪畫天賦。後來,因為太迷戀繪畫,81歲的哈里決定參加一個繪畫輔導班。從輔導班“畢業”時,哈里已經是快90歲的老人了。

1977年,洛杉磯一家很有名望的藝術陳列館正在為一位老人舉辦畫展,主題是:哈里·萊伯曼101歲畫展。原來,這就是那位半路出家的老人哈里的畫展,當時,他已經101歲了。

當觀眾們不解地問起畫家為什麼這麼老了還堅持畫畫時,哈里笑了:“不要總去想還能活幾年,而要想還能做什麼。真正的人生是從你做事的時候而非出生的時候開始的。”

生命是以你所做的事情而不是所度過的光陰來衡量的,因此,請着手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讓你的人生從此開始。

勵志小故事晨會 篇8

這是一次專門為慈善家準備的舞會,參加者都是些曾經捐出鉅款的成功人士。據説,他們之中,最少的都已經捐過百萬元以上了。

燈火輝煌間,某千萬富翁正在與新認識的朋友們談笑。忽然,他瞥見房間角落處坐着一個沉默不語且無人陪伴的人,於是他端着酒杯走了過去。

“嗨,你好,我的朋友,”富翁向那個人打招呼道,“你也是這次舞會的客人嗎?”

“是的。”那個人看他一眼,很禮貌地笑笑答道。

“哦,那我們可以認識一下,請問你是做什麼的?”富翁又問。

“我是XX報社的專欄作家。”那人答道。

“哦?”富翁驚訝地睜大了眼睛,“那你一定非常成功吧?能來參加這個晚會,捐款可是不能少於100萬的。”

“我除外,”專欄作家淡淡一笑,“我只捐了5萬元。”

“什麼?”富翁先是一愣,繼而有點鄙視地哈哈大笑了起來,“我還以為你是個成功人士,誰知你只捐了區區5萬塊錢。”

“我當然是個成功人士,先生!”專欄作家不卑不亢,站起來正色道,“我雖然只捐了五萬,但它卻是我全部財富的二分之一。而你呢,捐了100萬,也不過是你全部財富的百分之一。相比之下,請問誰更是成功人士,誰更有資格站在這裏呢?”

聽聞此言,千萬富翁頓時啞口無言。

説到這裏,我忽然想起了海爾總裁張瑞敏的一句話:“小不是美,大也不是美,只有由小到大才是美。”也就是説,美並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只有經過相對比較之後,我們才能分辨出什麼是真正的美。按照這種人人認可的邏輯分析故事中的千萬富翁和專欄作家,自然是後者更成功,更有出席舞會的資格。

成功與富有都是相對的,不可以一個固定的標準來衡量。而且,真正意義上的成功標誌應該是對自己一次次的超越,而非所擁有的財富絕對量。

勵志小故事晨會 篇9

他算不上什麼好人,所以死後便入了地獄。受盡折磨之後,他翻然悔悟了,於是下決心好好表現幾年,最後終於如願以償來到了天堂。

在天堂裏,沒有腥風血雨,沒有險惡紛爭,到處歌舞昇平、一派和睦。於是這個人興奮地大喊起來:“我到天堂了,我終於來到天堂了。”

他的叫聲引起了一位老者的注意,老者長鬚白髯,看上去和藹慈祥,但卻目光委靡、精神不振。他正懶懶地坐在院子裏想事情,聽到有人在大聲叫喊,他慢悠悠地説道:“你剛才説什麼?”

這個人又興奮地重複了一遍:“我説我到天堂了,我可盼了很久了。”

沒想到老者非常吃驚地瞪大了眼睛:“什麼?你説這裏是天堂?”

接下來輪到這個人吃驚了:“什麼?你説這裏不是天堂?”他立刻轉身跑出去,看看門匾之上:沒錯啊,的確是“天堂”二字。

老者又問:“我在這呆了幾十年了,從來不知道這是天堂。你從哪裏來?”

“當然是地獄。”這人回答。

老者的眼中閃過迷惑之色:“地獄是個什麼地方?”

這人忽然明白了:“哦,這裏的確是天堂,你之所以不知道,是因為你從未曾經歷過地獄。”

曾經黑暗,才能真正明白光明的寶貴;曾經痛苦,才能深刻體會幸福的滋味。生命在讓你嚐遍挫敗或傷痛的同時,也會給你開啟幸福之門的鑰匙。

勵志小故事晨會 篇10

一位老和尚,他身邊聚攏着一幫虔誠的弟子。這一天,他囑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擔柴回來。弟子們匆匆行至離山不遠的河邊,人人目瞪口呆。只見洪水從山上奔瀉而下,無論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無功而返,弟子們都有些垂頭喪氣。唯獨一個小和尚與師傅坦然相對。師傅問其故,小和尚從懷中掏出一個蘋果,遞給師傅説,過不了河,打不了柴,見河邊有棵蘋果樹,我就順手將樹上唯一的一個蘋果摘來了。後來,這位小和尚成了師傅的衣缽傳人。

世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過不了的河。過不了的河掉頭而回,也是一種智慧。但是真正的智慧還要在河邊做一件事情:放飛思想的風箏,摘下一個"蘋果"。

勵志小故事晨會 篇11

一個農民從洪水中救起了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卻被淹死了。

事後,人們議論紛紛。有的説他做得對,因為孩子可以再生一個,妻子卻不能夠死而復活。有的説他做錯了,因為妻子可以另娶一個,孩子卻不能夠死而復活。

我聽了人們的議論,也感到疑惑難決:如果只能夠救活一人,究竟應該救妻子呢,還是救孩子?於是我去拜訪那個農民,問他當時是怎麼想的。

他答道:"我什麼也沒想。洪水襲來,妻子在我身過,我抓住她就往附近的山坡遊。當我返回時,孩子已被洪水沖走了。"歸途上,我琢磨着農民的話,對自己説:所謂人生的抉擇不少便是如此。

勵志小故事晨會 篇12

從前,有兩個飢餓的人得到了一位長者的恩賜:一根魚竿和一簍鮮活碩大的魚。其中,一個人要了一簍魚,另一個人要了一根魚竿,於是他們分道揚鑣了。得到魚的人原地就用乾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魚,他狼吞虎嚥,還沒有品出鮮魚的肉香,轉瞬間,連魚帶湯就被他吃了個精光,不久,他便餓死在空空的魚簍旁。另一個人則提着魚竿繼續忍飢挨餓,一步步艱難地向海邊走去,可當他已看到不遠處那片蔚藍色的海洋時,他渾身的最後一點力氣也使完了,他也只能夠眼巴巴地帶着無盡的遺憾撒手人間。

又有兩個飢餓的人,他們同樣得到了長者恩賜的一根魚竿和一簍魚。只是他們並沒有各奔東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尋大海,他倆每次只煮一條魚,他們經過遙遠的跋涉,來到了海邊,從此,兩人開始了捕魚為生的日子,幾年之後,他們蓋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漁船,過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個人只顧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終將是短暫的歡愉;一個人目標高遠,但是也要面對現實的生活。只有將理想和現實有機結合起來,才有可能成為一個成功之人。有時候,一個簡單的道理,卻足以給人意味深長的生命啟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