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學學習心得體會

來源:文萃谷 6.5K

我們有一些啟發後,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藥學學習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藥學學習心得體會

中藥學學習心得體會1

來到了這裏,我重新審視了自己曾經學習過的東西,發現有很多知識是課本不能給予的。對於我這個只有兩年學習藥品經歷的學生來説,我對一切都感到新鮮和畏懼。第一次穿上白衣看着鏡中的我,心底的那份堅定與自信猶然而生!

從第一天到中成藥房轉科,到現在在中草藥房幫忙,我的心裏還對很多事物充滿着新鮮感和好奇心。記得第一次對着滿室的中藥讓我想起了古代的藥房,抽拉式的藥箱,稱藥的'戥子,熟悉的藥材名,甚至不時的搗藥聲,一切都向我展示着草藥的神祕,我喜歡這個地方。從當初老師抓一副藥而我稱出一味藥的無奈到單獨完成一張處方的從容,我得到了太多東西。記得第一次體會到取錯藥的尷尬,將後下的砂仁一股腦的分到羣藥裏,然後被查藥的老師糾正,又重新分發。

中草藥房的工作是一個整體,一個系統,交到患者手中的每付藥是整個中藥房所有人共同勞動的結果。實習快一年了,我更加清楚的認識到團隊協作的優勢,學會與人配合,學會條理分明不慌不忙工作的態度,牢記並嚴格執行流程的各個環節。也是在這,我受到了教育,開始關注細節,想幹好並達到熟練必須發現細節,刻意練習,需要認真用心去學。學會觀察,細心從容,這就是我學到的。通過這麼多天的忙碌,才知道藥學工作的不易。我覺得藥學工作不僅需要熟練的技巧,而且同樣需要優秀的職業素質:

1、思想素質:要教育和培養每一個藥學人員熱愛藥學工作,獻身藥學事業,樹立牢固的專業思想;要有崇高的道德品質、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醫德修養:真誠坦率,精神飽滿,謙虛謹慎,認真負責;要高度的組織性、紀律性和集體主義精神,團結協作。

2、專業素質:藥學人員要對病人極端負責,態度誠懇,和藹熱情,關心體貼病人,掌握病人的心理特點,給予細緻的身心護理;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堅守崗位,按章辦事,操作正規,有條不紊,執行醫囑和從事一切操作要思想集中,技術熟練,做到準確、安全、及時,精益求精;要有敏鋭的觀察力,既要沉着冷靜,機智靈活。

3、科學素質:藥學人員要具有實事求是、勇於控索的精神,要認真掌握本學科基本理論,藥學是一門應用學科,必須注意在實踐中積累豐富的臨牀經驗,要掌握熟練的技術和過硬的本領;要刻苦鑽研業務;要善於總結經驗,不斷控索,開展研究,勇於創新,努力提高業務技術水平;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更好地為病人的身心健康服務。

在新的環境裏,我也會百分之百的努力!我會加油,我也會對所有人説:加油!不光要總結,更要實踐,用自己的切身行動證明一切!

中藥學學習心得體會2

以前的我對於中藥的認識,認為中藥就是涼茶。我出生於廣東佛山的一個農村中,從小家裏就有時常煲涼茶清熱降火,所以一直誤將涼茶作為中藥的全部,但通過了對中藥的學習,我知道了中藥是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認識和使用的藥物。通過了學習中藥,使我學到了許多的知識,讓我懂得了許多處世為人的道理。

中藥有它的起源和發展,同樣地,人也有自己的出生和成長;中藥有它具有明顯地域性的優質藥材,同樣地,人也有自己具有明顯地域性的高素質人才;中藥要根據醫療、調劑、製劑的需要而進行必要的加工處理,受到炮製,同樣地,人要根據興趣、愛好、特長的不同而進行專業的篩選受到不同的培訓,受到教育;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中藥有它自身不同的寒熱温涼四性,作用於人體所產生的反應、收穫的療效是完全不一樣的,不過不同樣的藥材也有它相似的地方,人也一樣,有自身不同的冷漠、熱情、開朗、孤僻等性格,對於不同的人,關係不同,表現出來的也不大一樣。

人出生在這個世界上,就肯定會像中藥一樣有着酸苦甘辛鹹的人生路。雖然人生有數不盡的辛酸鹹苦,但是心中苦盡甘來的'甜蜜時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人生有它浮升的開心時刻,同樣也有沉降的低落時段,所以必須要有樂觀的心態去面對人生的升降浮沉。人的一生也要學習中藥的配伍規律,有自己一個人單行的時候,有自己一個人能獨立完成的事,但是時常需要學習麻黃和桂枝,相須行事,互相幫助。有時候則需要像黃芪和茯苓一樣,手機版一方為主,另一方為輔,合作行事。而有時候卻要用到相畏相殺的關係,降低一件事的負面影響。還有時候絕對不能做一些會對別人造成不可挽回的創傷的事,猶如中藥配伍規律的相反,當然這是可以放止的。

中藥的使用,需要有劑量和用法,用量是否得當,直接影響藥效。

總而言之,學習中藥使我懂得的很多很多,絕非一時三刻,三言兩語就能概括出來的。以上的就是我對學習中藥以後的體會。

中藥學學習心得體會3

眾所周知,中醫是中國幾千年唯一的醫學,中國人民幾千年來的防病治病靠的是中醫,中醫對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繁衍昌盛,幾千年來的保健事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醫與西醫在專業技術上各有所長,各有優勢和特點。西醫的優勢在於精密儀器的檢測、高超的外科手術、複雜的器官移植、先進的搶救手段等。而中醫的優勢恰恰是西醫薄弱的方面,中醫的辨證施治既準確又靈活,奧妙無窮,對診治許多疾病,有其獨到的特點。如對功能性疾病的診治,退行性疾病的診治,病毒性疾病的診治,痰飲淤血病的診治,疑難病證的診治等尤具優勢。人民羣眾對中醫中藥的認識比較深刻,有相當多的人羣喜歡中醫中藥。隨着社會的飛速發展進化,人們對健康長壽的要求在不斷的提高,中醫中藥的治病之本、調理、滋補功能就顯得更加迫切需要了。

中國人的傳統認識是中醫越老越吃香。一個年齡大的中醫,儘管本事平平,都可以稱老中醫,甚至誇大一點稱“名老中醫”,這説明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中醫是終身制的職業。那麼,我們應該怎樣才能學好中醫呢?扁鵲倉公傳雲:“人之所以病病疾多,醫之所以病病道少”,這説明中醫難學。著名温病學家吳鞠通又説:“學醫不精,不若不學醫”。

學中醫誠然難,學精則更難。但既學醫就必須學精,至少要確立“學精”這樣一個奮鬥目標,方能學成一個好中醫。怎樣才能達到這個目的呢?根據我個人學醫的體會,主要在於兩點:一要認真讀書。中醫的書籍,用“汗牛充棟”來形容,尚嫌不夠。讀中醫的書,不僅要讀懂、弄通,而且要熟讀、熟記,對許多重要的'內容甚至要熟背。比如中醫診斷學、中醫方劑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温病學、傷寒論、金匱要略等。若要有高深的理論功底還必須學好內經。讀中醫的書,要善於融會貫通,中醫學的理論均源於黃帝內經,中醫的各科臨牀,均源於歷代醫家的經驗積累和實踐總結。舉例説吧,比如學傷寒論,不僅要與金匱要略相融合,還要上與內經相聯繫,下與温病學相聯繫,此外,還要與內科學、方劑學、藥物學、診斷學相聯繫。比如傷寒論的少陽證,這個少陽證就出自內經的素問?熱論。內經的少陽證只限於少陽經脈症狀“胸脅痛而耳聾”,而傷寒論的少陽證則為半表半里證,膽火上炎,症見“口苦,咽乾,目眩,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必煩喜嘔”,用小柴胡湯主治。再聯繫温病學中亦有一個邪鬱少陽證,寒熱類虐,心煩,口渴,脘痞,舌苔黃白而膩,用蒿芩清膽湯主治,系濕熱鬱閉少陽。如此聯繫比較,自然融會貫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