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我的大學心得體會

來源:文萃谷 2.51W

在平日裏,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樣有利於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閲讀我的大學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閲讀我的大學心得體會

閲讀我的大學心得體會1

我讀完了蘇聯作家高爾基寫的《我的大學》。這部作品是高爾基的三部曲自傳體小説,通過對作家自己童年、少年和青年的生活和坎坷的命運的描寫,給我展現了一代人的成長。

《童年》反映了阿廖沙(高爾基)的父親去世後,在外祖父家裏度過的歲月。他每天看到的都是令人作嘔的醜事,舅父們為了家產而吵架鬥毆,愚弄弱者,毒打兒童等等。但同時他又得到外祖母的疼愛,受到外祖母講的故事的薰陶,使他對文學逐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在人間》主要説了阿廖沙四處打工,也有時揀寫東西賣錢、捕鳥、摘野果,並在打工中學習。生活中的閲讀擴展了阿廖沙的視野。他決心要做一個堅強、不為環境所屈服的人。他是懷着這樣的堅定信念,離開家鄉去喀山讀書。

《我的大學》寫了青年阿廖沙新的人生。他讀大學的夢想破滅了,但是懂得了社會才是真正的大學這個真理。這個時候,阿廖沙已經成長為一個意志堅定、任何苦難都無法打垮的青年。

讀完這本書,我深深的佩服和敬佩高爾基,因為他從小就因為家庭的原因,飽受屈辱和欺凌,但並沒有打消他對讀書、對學習的渴望,反而使他有了強烈的社會感受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讓他在那麼艱苦的環境下,依然堅持不懈的讀書、學習,不放棄追求,最終成為了享譽世界的作家。和他比起來,我真的自愧不如。我的生活環境比他好很多,但有時還因為看電視、玩電腦的原因,而把學習推到明天,或是更遠;家裏的每一個人都對我非常的疼愛,而我還有時和他們發脾氣。現在想起來,實在是太不應該了。

閲讀我的大學心得體會2

“十一”假期,我抽空拜讀了高爾基的《我的大學》。

《童年》、《我的大學》和《在人間》是蘇聯偉大作家馬克西姆·高爾基的三部自傳體小説,作者通過對自己童年、少年和青年時期生活和命運的描寫,生動真實地再現了我們上一代人的成長。作者生活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俄國,沙俄專制下的黑暗與罪惡是他成長的獨特的社會背景,也鑄造了他獨特的成長方式。

《我的大學》是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説三部曲之一,是一部有着深刻教育意義和巨大藝術魅力的作品。高爾基的自傳體三部曲是高爾基最卓越的作品之一,也是世界無產階級文學的寶貴財富。小説以其現實主義寫實風格和熱情勇敢的生活態度征服了全世界無數讀者的心。它問世之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鼓舞着無數渴望光明和知識的年輕人勇敢前進。

作品敍述了少年的“我”懷着上大學的願望來到喀山,夢想破滅之後,不得不為生存而勞碌奔波,住“大雜院”,賣苦力,與小市民和大學生交朋友。他進入了一所天地廣闊的“社會大學”,在這所大學裏他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接受方方面面的生活考驗,受到各種思想的啟迪和教育,對人生的意義和世界的複雜性進行了初步探索,這所大學為他展現出一個越來越廣闊的世界。在那裏學到了在有圍牆的大學裏學不到的知識,經過痛苦的思想探索,終於成長為一個革命知識分子。

閲讀我的大學心得體會3

他是一位偉人,我們家喻户曉,是無產階級文學的奠基人。他就是高爾基。這個假期,我讀了他的書《我的大學》。

書中作者所生活的時代正是沙皇統治的黑暗時期,人們相互抱怨,對罵,三天兩頭的打架,甚至於去殺人。作者為了上大學,來到了喀山,最終因種。種因素,高爾基沒有上成大學,而是在那裏上“社會大學”。

在這期間,他曾當過搬運工、麪包師助手、小店店員……在剛來到喀山時,他遇到了小偷和許許多多千奇百怪的人。有的人嘲笑高爾基看書的“愚蠢行為”,有的人讚賞高爾基渴望獲得知識的精神,這些贊同高爾基獲得知識的人是理智的,因為他們堅信僅有智慧才能崛起,不受這種壓迫。高爾基經人介紹,認識了藏有很多書的小店老闆潘科夫。以後,他白天銷售貨物,到了晚上刻苦讀書,並最終走向了革命的路。

讓我感受最深的是,高爾基生活在那麼艱苦的條件下,經歷了諸多磨難,從事了很多辛苦的工作,然而他卻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之後,他在潘科夫的店鋪裏一邊做工,一邊埋頭苦讀,不顧一羣愚昧的人的嘲笑,仍然讀書。我們生活在這個幸福的環境中,吃得飽,穿得暖,也有很多書看。我們生活的環境比高爾基要好很多,再不好好讀書,上不了大學,那就很説可是去。我們必須要好好讀書,用功學習,超越高爾基。

僅有知識才能使人提高,僅有讀書才容易獲取知識。沒有了知識,人們就會像一堆廢物一樣。沒有了知識,人們也不會發展科技,建設一個現代的禮貌的世界。

閲讀我的大學心得體會4

《《我的大學》是高爾基自傳體小説的第三部,小説記敍了飽嘗人間辛酸的阿廖沙,抱着進大學讀書的理想來到喀山,不久便參加了祕密的革命活動,可俄國的腐朽和個人的困境使他自殺未遂而受傷,傷愈後,他帶着新生的力量離開了喀山,重新踏上了流浪的道路。

高爾基(1868—1936年)是前蘇聯偉大的無產階級作家,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奠基人,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導師,蘇聯文學的創始人。原名阿列克塞·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1868年3月28日出生於俄國伏爾加河畔的下諾夫戈羅德城(今高爾基城)。

高爾基的爸爸是木匠。高爾基童年喪父,從小寄居在經營小染坊的外祖父家。11歲就開始獨立謀生,高爾基童年和少年時代是在貧窮和受人欺負的家裏度過的。

苦難、辛酸,磨練了他的鬥志;他在為別人做保姆時,勤奮學習,次被主人罵;有時差點油燈被眼睛薰壞。

是啊!只有讀書才能使生活更美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