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優質課心得體會

來源:文萃谷 1.24W
聽優質課心得體會1

這兩天觀看了全國國小數學優質課的相關視頻,任課老師講的十分精彩,讓我感到收穫很大。不僅領略了幾位教師出類拔萃的教學風采,也讓我從中感受到國小數學課堂的靈活多變。下面就從一下幾點談談本人這幾節課感受最為深刻的地方。

聽優質課心得體會

一、紮實的教學功底,靈活的駕馭課堂

我感受最深的是選手們基本功都很紮實,組織調控課堂的能力都很強,理論水平較高。每一位教師的課都是實實在在的,不像以前的課堂追求花樣,華而不實。俗話説“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們就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從點滴做起,堅持不懈積累經驗。

二、重情境的創設,巧妙的引入新課

精心創設教學情境,採取不同的方式創設情境教學,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符合教學內容的教學情境,學生在較為親切自然的情境學習,興趣很濃。如第一節《小數的意義》,教師通過自我介紹,如:身高1.75米,體重64.5公斤,視力:4.2,4.6.體現了小數和整數的區別及小數的意義;情境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枯燥的數學知識變得鮮活起來,有利於激發學生的思考,既有效也具有合理性。在教學複式折線統計圖時,老師以學校要舉行一分鐘跳繩比賽,我們五年級選哪個老師參加比賽?這一問題切入,情境的創設既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又使數學與生活緊密的聯繫起來。

三、 關注學生的情感,重知識的形成過程

幾位老師都能讓學生獨立的去解決問題,教學中遇到一些稍複雜的問

題,都讓學生通過自己動口,動手,動腦去解決.並且老師不斷鼓勵學生積極嘗試,主動去探索問題,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思考和發表意見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如:在學習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時,老師先讓學生提出猜想,然後分組進行驗證,最後彙報交流,學生採取各種方式驗證了猜想,得出了最後的計算公式。對於學生的難點問題,對於學生的難點問題,老師耐心的去啟發引導,突出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教學理念。

四、教學課件製作巧妙,充分發揮了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在學習23×12時,老師巧妙的藉助方格圖,讓學生通過各種方法理解了23×12的算理,突破了難點。既形象又生動,吸引着學生的注意力。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有利於學生對所學知識得牢固掌握。

五、例題設計精巧,激發學生興趣

例如:在學習《分數的意義》時,師生在學習完本節的知識點後,通過一個小遊戲,仿照0.5的介紹方式,讓學生題別的小數:0.80,0.425等做自我介紹,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鞏固了本節課的知識。在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時,整個練習過程設計,由易到難,螺旋上升,學生熱情高漲。尤其是火眼金睛辯對錯:讓學生髮現問題,並讓學生説説錯在哪些地方,改正錯誤,加深了對難點的理解。

五、注重學習小組的作用,發揮集體的力量

討論交流的主體是學習小組。合作交流是數學重要的學習方式,通過小組的合作,討論,交流,發現規律,得到結論。老師對學生彙報進行彙總或評價訂正,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六、教學語言富有感染力

課堂評價及時,關注了學生的情感。在這聽的這幾節課中,每一位教師都能對學生的來回答做出積極的評價,尤其是學習平行四邊形面積這一問題的解決策略,老師親切和藹的教態、抑揚頓挫的語調、給孩子們積極向上的鼓勵,使整節課都充滿着活力。

通過這次學習,我深切的體會到新課程下的數學課堂更應富有趣味性、探索性和挑戰性,充滿生機和活力,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激活他們的學習興趣,進而不斷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引導和促進學生主動探索,敢於實踐,善於發現。同時,也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斷地學習、積累,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

聽優質課心得體會2

xxxx年12月12日,我有幸參加教育局組織博達數學優秀教師李老師送課下鄉和我校金老師的數學優質課,他們講的是各具特色,風格不一,且都充分體現了 “創新、探索、自主”的教學思想。許多地方在我們的平時教學中值得借鑑和學習,下面談談我個人的一些體會吧。

一、激趣的創設情境.例如:博達李老師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的《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電話計費問題》,李老師以生活中的父母的手機為契機、金老師的用拉麪師傅拉麪(學生用繩子演示)引入課題極大的吸引力,大大激發學生對本節課的嚮往與興趣;然後,李老師給出兩種選擇計費方式,要學生為父母選擇哪種最便宜,這為以後的教學埋下伏筆。李老師通過生活問題——激發興趣——聯繫實際,引出新知——探索新知——運用新知,解決問題,整個教學過程都緊緊圍繞着教學目標,非常具體,有新意和啟發性。李老師的小組合作交流,小組指導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當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小組合作交流,小組指導學習,不但激發了他們了學習的慾望,而且興趣也被調動起來,於是在自然、愉快的氣氛中享受着學習,這便是情境所起的作用。 創設的情境要真正為教學服務,如果只是為了情境而情境,那就是一種假的教學情境,虛而不實,只會起反作用。

二、別具特色的導學案.例如:博達李老師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的《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電話計費問題》。首先給學生充分的時間理解、運用、解決學案中的知識,讓學生進入本節前以對知識有較全面、較深入的理解,在上課過程中教師避免了過去,繁瑣的分析和講解,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主探討,通過學生自主學習,自學自悟,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得教學效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課堂中充滿了孩子們的討論聲,學生在合作交流中收穫知識,感受到合作團結的力量。而我有時在課堂中,總擔心學生時間不夠,理解不了,解題又佔很多時間,恐怕教學目標完成不了,於是老師的問和講佔用了大部分時間。這方面應該好好學一學,得轉變轉變。

三、問題的恰當引導.新課改提出:教師由教學的主宰、中心,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夥伴,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者,轉變為學習的主人,他們在老師的組織引導下進行共同學習,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這些要求在本次優質課評比中基本都有體現,下面我只舉較典型的例子。例如:我校金老師,老師讓學生從教具中去體會冪藴含的意義,且用小組抽題,學生解答,教師點評,在上課中避免了過去,繁瑣的分析和講解,給學生充

分的時間自主討論、探究,通過學生自主學習,自領自悟,引導學生回答問題,使教學效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課堂中充滿了討論、分析的聲音,促使學生的認知情感由潛伏狀態轉入積極狀態,由自發的好奇心變為強烈的求知慾,產生躍躍欲試的主體探索意識,實現課堂教學中師生心理的同步發展。

聽了這次課,老師們在教學過程中都能結合自己所教的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通過這次聽課與評課讓我深深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應注重:樹立正確的學生觀.不管是哪節課,老師都能做到面向全體,尊重差異;主動參與,體驗成功。成功是學生在主動參與學習過程中的一種情感體驗。成功是學生的權利,幫助學生成功是教師的義務。明確教師角色的定位.新課標把教師角色從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是對教師“主導作用”的補充和發展。這些課教師都是組織羣體中平等的一員,“你有什麼想説的嗎?”、“誰還想來試一試”……這樣的話幾乎每節課都有。而在教材的應用上,教師所設的問題都從實際提出,而概念都從實際引入,並在小組活動中瞭解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改善學習方法,自主探索,組建良好的認知結構. 學習數學是一種有指導意義的"再創造"的過程,要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或知識經驗學習過程,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去探索未知。其實,自主探索是否是數學學習的唯一方式呢?我認為,有意義的接受學習也是必需的。這兩種學習方式各有特點及公用,兩者不可偏頗,相互補充,才能達到有效學習,也就是我們常説的該“放”就“放”,該“收”就“收”。要重視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小組合作學習,留給學生充分的發表想法的時間和空間。學生的思維在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動腦思考獲得的,有時還非常具有創造性。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不僅使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得到培養,創新的意識也得到了發展。

將新課改的理念落實到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去

———聽示範課有感

乘馬中學 xxx

xxxx年12月12日,一個給我印象深刻的日子。在這一天,我作為乘馬中學的一名數學教師有幸參加了由麻城市教科院領導精心組織的送教下鄉活動。不僅認真聆聽了來自博達學校的名師李興起的示範課,還聽了乘馬崗中心學校的新教師金小雷的展示課。這兩堂課都十分精彩,但李興起老師的示範課給我的印象更為深刻。讓我見識瞭如何將新課改的理念和方法落實到實際教學中去,如何精心設計課堂導學案,如何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並逐步掌握所學知識……因此決心一定要將新課改的理念落實到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去。

新課改倡導“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引導者、合作者、參與者”,改被動式學習為自主學習,提倡自主、合作、探究,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這些先進的理念和方法在李興起老師的示範課中得到充分的展示。

李老師講授的課題是《一元一次方程與實際問題——電話計費問題》。由於這一課題與現實聯繫較為密切,所以學生學習的興趣比較高。但是由於這一問題比較複雜,即使八年級的學生用不等式的知識解答也要用到分類談論與綜合的知識,因此不僅是七年級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也可以説是整個國中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所以説這一課題對七年級的學生來説探究性強、理解的難度大,對一般的數學老師來説也難以講清楚。所以對我這樣的年輕教師來説也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

李老師首先從生活實際中的合理選擇手機付費方式入手,讓學生計算通話時間分別為200分鐘、300分鐘、400分鐘時該選何種付費方式更優惠,得出付費方式的選擇與通話時間有關,緊接着鼓勵學生回家後根據家長通話情況幫父母選擇合理付費方式,讓學生感受到知識是有用的,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熱情。在講探究新知的過程中,李老師採用了分類討論的思想和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方程的思想,過程清晰,順理成章使問題迎刃而解,有效地幫助學生攻克了本節的重難點。同時通過學生自學和教師引導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鍛鍊了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能力。在突破難點後,再出幾道類似的題目,以鞏固所學,做到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總之,這節課無論是流程設計還是問題引導都很精彩,重難點突出,很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整堂課的大部分時間都交給了學生,讓他們自學、合作、交流,其實李老師自己講的並不多,他自己只起了個穿針引線的作用,連最後的總結也交給了學生,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先進理念。

課後,李老師還謙虛得對自己的教學做了反思,認為自己的時間沒控制好,兩個學校的數學教研組長以及教科院的專家都對李老師的課做了精彩的點評,都一致稱好,還提出了各自獨到的建議,使我獲益匪淺。

通過這次聽課,我感受到了自己跟名師之間巨大的差距,也認識到了認真貫徹新課改理念和方法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因此我下定決心在以後的教學中一定要把新課改的理念和方法落實下去,“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聽優質課心得體會3

山東省第九屆國中英語優質課評選活動於9月14日—17日在煙台舉行,全省60位老師各自演繹了精彩紛呈的課堂,這是比賽的賽場,更是播撒智慧、學術研討的殿堂。回視這一場文化盛宴,有許多心得,拿來與大家一起分享。

一、詞彙處理得當,取捨有度。

讀前的詞彙教學要把握好一個“度”,完全不教和全部都教都是不可取的。教師都能抓住語篇中的核心詞彙,如説明主題的關鍵詞、影響理解語篇意義的生詞等進行讀前導入。導入方法基本採用情境引入法,讓學生在語境中感受詞彙的意義,必要時教師進行英語的解釋或舉例説明,這些機智的點撥比生硬的漢語翻譯更加形象、精準。

二、課型定位準確,思路清晰

大部分參賽教師對閲讀課型定位準確,由整體感知到細節理解再到輸出運用,思路清晰,深入淺出,具有梯度,體現出對文本層層深入的挖掘。有的教師運用思維導圖引領學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再對篇章結構進行分析,使學生能夠理清作者的思路以及文章的脈絡,既提高了閲讀技能又為日常寫作技能的訓練奠定了基礎。

三、注重策略指導,提高閲讀技巧

無論fast reading還是careful reading,學生都能在reading

strategies或者reading tips的指導下明白如何概括主旨大意,怎樣處理生詞等。教師讀前有要求,讀後有檢查,指導學生進行科學高效的閲讀。

四、任務型教學貫穿始終,形式靈活多樣

無論是信息輸入還是運用輸出,教師均在各個環節設計了形式多樣的任務,培養了學生用英語做事情的能力。例如:在閲讀過程中老師們設計的任務主要有總結主旨大意、段落與大意連線、填表格、填空、判斷正誤、回答wh-

questions等;在讀後的語言運用中設計的主要任務有retelling, debate, interview, report, discussion等。教師指令清晰,形式靈活,不拘一格,並注重過程監控,對於活動進行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給予指導,真正由傳統單調的課文講讀向活動多元化轉變。

五、教師專業素質高,應變能力強

參賽教師學科知識紮實,語言素質高,口語地道流利,課堂話語豐富並具感染力。應變能力強,能靈活應對學生隨機生成的問題,對回答中出現的錯誤處理得體。

當然,世界上不會有完美的課堂,每節課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遺憾。但瑕不掩瑜,我們真誠地為選手們留下的每個精彩瞬間鼓掌!

聽優質課心得體會4

這次在網絡上聽了優質課,在這次聽課過程中,我聽了五年級數學《因數與倍數的整理與複習》、五年級數學的《三角形的面積》等課以後,我老師們津津有味的講演,我深受感動,受益匪淺,下面我談談這次聽課的幾點體會:

1、紮實的基本功和駕馭課堂的能力感染了我,俗話説“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們就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從點滴做起,堅持不懈積累經驗。

2、課前準備過程很有特點,每位教師採取不同的方式創設情境教學,這樣不會讓學生一開始上課就覺得很緊張,而且還可以把學生的注意力從課間吸引到課堂中來,只有集中的注意力才是學習的最佳狀態。

3、滲透“轉化”的思想

如:吳老師講的《三角形的`面積》這節課本中,在滲透“轉化”的思想方面上就做得很好。

“轉化”是數學學習和研究的重要思想方法之一。在課的開始,學生把一個長方形的花壇平均分成了兩個直角三角形,藉助長方形的面積算出一個直角三角形的面積。學生初步感到直角三角形和長方形有一定的聯繫。課中,通過兩次的實踐操作,學生更加明白了其實三角形可以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在課的結尾,老師再適時進行了總結:當我們遇到一個新問題時就可以動腦筋把它轉化成我們以前學過的就知識。這樣,“轉化”思想貫穿於課的始終。

4、注重學生間的合作與交流

學生學會合作與交流有利於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促進其人格的健全發展。如:吳老師講的《三角形的面積》在這節課本中,老師注重學生間的合作與交流: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對三角形進行拼擺,再讓他們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並讓其他小組的同學對黑板上的圖形做及時的補充;在小組合作推導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時,老師也儘量讓學生對其他各組的推導過程進行補充或提出異議,讓學生在交流中學到了知識,在交流中看到了可以用許多方法解決同一個問題,但許多問題在有限的時間內不可能靠一個人的力量完成,必須靠大家的力量,培養了彼此間的合作與協作精神,同時深切地感受到集體合作的重要性。

5、重視數學的應用性

學以致用是數學教學的一個基本原則。課的開始,老師讓學生在欣賞美麗的西湖的同時,解決園林工人遇到的問題:把一塊長方形花壇平均分成兩半,你認為應該怎樣分開呢?如果平均分成了兩個直角三角形,那每個三角形的面積又是多少呢?課中,老師又讓學生求紅領巾的面積、算出標誌牌的大小。這些都讓學生認識到了數學在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體會到了數學的應用性。

6、注重培養學生整理知識的能力。

能把所學的知識有條理的整理成知識網絡圖,對學生來説是重要而必備的技能。但對於五年級國小生來説,這個技能並不是一節課就可以培養出來的。如何在確保學習興趣的前提下,有效培養學生構建

知識網絡的意識和能力呢?這需要老師在備課時想出了幾種方案,這單元概念的整理比較難,如在板書方面,該怎樣板書既全面又精簡呢,總不能把所有的概念的定義都顯示出來吧,但如果只寫概念的名稱,這樣做有意義嗎?這些問題老師做了一個大膽的嘗試,讓學生把本單元所學的概念記牢。考慮到“因數與倍數”這部分的學習內容雜,概念多,老師將整個知識網絡的構建分成兩個階段,並採用小組合作,以組跟組之間的競賽的學習形式,降低了整理的難度,有效的保護了學生的整理熱情。在這裏選擇小組合作學習,是想讓學生在相互啟發、相互補充的過程中,思維得到開拓,智慧得到碰撞。他們一起經歷知識網絡的構建,一起感受和體會構建知識網絡的方法和意義,並最終形成一種技能。

以上是我這次聽了優質課的一點體會,總之,我認為老師的總體素質都很高,課堂教學質量良好,讓聽課的老師都受益匪淺,這對我對今後在教學工作上都有很大的啟示和促進作用。

聽優質課心得體會5

xxxx年10月22日——10月23日,由市教研室組織的棗莊國小科學學科優質課評比活動在滕州實小舉行,我有幸參加了這次觀摩活動。我看到參賽的每一位老師都以自己的特色詮釋着課堂教學中生命的對話,真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置身於會場中,傾聽着老師們一堂堂精心準備的課,在這裏,我親身領略着他們對教材的深刻解讀,感受着他們對課堂的準確把握,體會着他們對學生的密切關注。他們在開啟學生智慧大門的同時,也讓我學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引發了我對課堂最優化的思考:

1、精心創設了教學情境

精心創設各種教學情境,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好奇心,調動學生的求知慾望,發展創造思維培養創新精神。許多參評教師都成功通過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情境,讓教學進入情感領域,把知識的教學、能力的培養、智力的發展有機的結合起來,從而促進兒童的全面發展。例如:滕州市東沙河的張猛老師指教《熱氣球上升》時,張老師從同學們喜歡的《喜洋洋與灰太郎》這一動畫片入手創設情境學生的積極性一下子被激發起來了。薛城的單文濤老師執教的《充氣玩具裏的科學》一課時,問同學們喜歡玩嗎這一話題,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了起來,滕州實小的劉桂芳老師《瓶吞雞蛋的祕密》,為什麼雞蛋會吞進瓶內呢?創設情境引發學生的思考,為下面學生探討問題做好了鋪墊。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注意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

一切探究源自問題。在這次科學優質課評選活動中,許多教師特別重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交給了學生一把開啟智慧的金鑰匙。老師們讓學生從各種問題中能動的汲取知識的甘泉,步入知識的殿堂。例如:許多老師在講《杯子變熱了》時,都設計了這樣的環節,杯子變熱了你們都大膽的猜想,怎樣證明你們的猜想是不是正確呢?學生自然的想到了驗證。這些問題是同學們感到好奇得,想知道的,又是這節課課堂上可以開展的研究課題。這樣的問題既能激發學生的研究興趣,又能通過研究解決問題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再如《生物的啟示》一課中面對這兩種現象你會提出那些科學問題?問題是探究活動的開始,讓學生從提出問題入手,進行探究,能夠更好的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究意識的探究能力。

3、探究教學重視了“先動腦、再動手”

課程標準指出:教育學生在着手解決問題之前先思考行動的計劃,包括制定步驟、選擇方法和採取相關安全措施等。讓學生先動腦、再動手,帶着問題有準備、有目的地去親歷科學探究,是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一種有效方法。本次優質課評選活動中,絕大多數老師非常重視對學生這方面的訓練和培養。這些優質課,開始做實驗之前,老師問道:“你們打算怎樣做實驗?”學生通過討論方案、交流後,教師才讓學生領取實驗器材和實驗記錄單。

4、體現了“做科學”的課程理念

科學是通過學生動手實踐做出來的,所以在科學課中我們一直提倡“做科學”。在本次優質課評選中教師注重了學生的做,在時間安排上給學生充足的空間,儘管我們這次教師上課時間為35分鐘,但有的教師還能拿出10分鐘左右的時間讓學生去做。教師也能設計一部分讓學生做的活動。這些課都能體現這一點,這樣能引起了學生探究偽科學的慾望,讓學生通過動手來揭開偽科學的面紗。

5、有效實施了小組合作學習

各位參評教師都比較恰當的實施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探究策略。教師們明確了小組內人員的分工職責,較好的避免了以往探究實驗時的學生“爭搶”、“坐等”的不良現象;教師們加強了小組合作中的交流和組間的思想碰撞。

6、大多數科學課老師的精神飽滿、語言親切,能巧妙地運用肢體語言,很大程度的拉近了和學生的距離,充分體現了教師角色的轉變。

7、在大多數課中老師們能把科學學科的知識和學生身邊生活緊密結合。課中設計的活動源於生活,通過在課中觀察、發現、推測、證實的過程,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生保持發展探究周圍事物的興趣和好奇心,使課堂情景趨於生活化。

這次活動我全程參與,感受頗多。對於我來説,評價“前輩高手”們的課有點“膽戰心驚”,每節課的上課老師都做了大量精心的準備,都花了許多的心思。但是魯翔主任讓我們評課我認為是個學習的好機會,也是鍛鍊的機會。我深有啟發,特別是對我最喜歡的幾節課――單文君老師的《充氣玩具裏的科學》、張猛的《熱氣球上升》、袁美華的《杯子變熱了》、劉桂芳和呂豔梅的《瓶吞雞蛋的祕密》、孟慶躍的《熱氣球上升》、時文娟的《植物的跟》、張顯豔的《生物的啟示》等等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我最欣賞的就是張猛的《熱氣球上升》和單文君老師的《充氣玩具裏的科學》這兩節課折射出老師對課堂的處理實在是讓我佩服。

此次活動為廣大教師搭建了很好的交流平台,促進了教師間的相互交流和學習,再現了我市國小科學教學的生機與活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