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亮一盞燈照亮一片天——"羣文閲讀"心得體會

來源:文萃谷 2.46W

自從聆聽了劉校長的《古詩二首》和《遲到》之後,我對羣文教學模式有了初步的瞭解。通過學習,似乎也看到了它的冰山一角。在此我粗淺的談一些自己的認識和體會。

點亮一盞燈照亮一片天——"羣文閲讀"心得體會

回顧劉老師《古詩二首》的教學。她主要以古詩的學習方法為主線,貫穿課堂始終,進而展開羣文閲讀教學。在《遲到》這篇記敍文中,她以“如何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為抓手,進而品味與此相關聯的段落。然後以段落或其中的重點詞句為生髮點,聯繫到與文章內容相關聯的文本,最終實現從“一文”到“羣文”的教學模式。

這樣的閲讀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教學的束縛,讓我茅塞頓開。激發了我的好奇心,通過查閲,我發現所謂的“羣文閲讀”就是在教學現場,較短的單位時間內,呈現多篇文章的探究性教學。那麼,這就意味着我們不能按部就班地“從字詞的學習開始,分析句式,篇章結構,內容探討進行教學。”我們要確定一個主題,然後圍繞這個主題進行選材,抓住重點,把握難點,在同步課文的前提下,拓寬孩子的閲讀量,閲讀視野,掌握一定的閲讀技巧,從而達到從“一篇”到“一羣”的學習目標。

以這次我執教的《小公雞和小鴨子》為例。在劉老師這種羣文閲讀模式的啟發下,我選取了課文中人物對話最精彩的兩個段落進行探究學習。運用了“讀、演、悟、用"的方法,讓孩子們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通過體會描述動作情狀的詞語:“偷偷地”、“飛快地”揣摩人物的心理,進而總結出體會人物感情的方法,然後把這把金鑰匙交給孩子們,讓他們自讀《龜兔賽跑》。讓我驚喜的'是,孩子們的閲讀速度不僅快,而且對人物的思想感情體會也比較到位。雖然有一部分同學的節奏還跟不上,因為也是第一次嘗試,而且每個孩子的閲讀水平不一樣,我想如果照這樣的教學模式進行教授,孩子們的閲讀量不僅大大增加了,而且閲讀興趣濃厚,閲讀水平也會悄然提高。

這樣的教學模式讓我聯想到了數學,我們通常把數學應用題分為“歸一問題、差倍問題,行程問題等30多個典型問題,他們都有着典型的解題方法,那麼我們的羣文閲讀模式是同樣的道理。我們或以體裁為主題,或以中心為主題,或以內容為主題,指導正確的方法,以“一文”帶“多文”進行有效的學習,豈不是達到了觸類旁通的效果嗎?回過頭來想想,其實咱們現在的北師大版的主題單元編排方式其實就是羣文閲讀的縮影,只是這些主題大多數以文章的中心來分類,然而我們也可以因文施教、因段施教、因句施教、因詞施教……生髮出類似的文本,拓寬孩子們的閲讀範圍,達到以點帶面的效果。

總而言之,我理解的“羣文閲讀”應該是用“放大鏡”去縱觀全文,用“顯微鏡”去探究難點。重點在“精準”,其次才“扶文”。用一盞燈,照亮一片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