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子讀後感

來源:文萃谷 2.7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韓非子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韓非子讀後感

韓非子讀後感1

《韓非子》,這絕對是一部鉅作,雖然是在幾千年前,但是,其中許許多多的思想至今受用。

從小便聽過《濫竽充數》《畫蛇添足》等等,直到有幸看了這本書才知道,這竟均出自《韓非子》。

這次,我看的是《外儲説左上》,主要講的是“君之外謀”,其中“説一”的第二段尤其令我感悟頗深。

這段主要講的是墨子做木鳶與葵與射稽唱歌的.故事,就拿第二個故事來説吧,葵唱歌時,大家都輕鬆又愉快,而射稽唱時,大家又吃力又疲憊,但有人注意到嗎?事實上,射稽唱時的效率比葵唱時的效率高出了許多。

這是為什麼呢?這便是良藥苦口,不要對苦澀的事物產生厭倦,事實上,這往往是最妙的靈藥,葵所唱的歌是一顆甜味的糖,讓人感到舒坦,射稽的歌是苦味的藥,雖苦,但功效甚好,這便是甜苦之分。

那到底該如何抉擇呢?忠言逆耳,聰明的人會去鼓勵別人,因為他知道這是最好的方法,英明的人會去聆聽它,因為他知道,這能創造出最好的功效。

墨子,連他也會做過愚蠢的事,但他,就是聰明人,他知道做木鳶是件傻事,而那些看似平常的事後,卻隱藏着良方。

生活中,社會上也是如此,那些最誠懇的勸告,總是不那麼順耳。家中,父母隨時的關照與提醒,總是對你最好的話,但在我們耳中,總是那麼嘮叨,平日,老師的循循善誘,潺潺教誨,是枯燥和無味的,但這又是最富哲理的話語。

夫良藥苦於口,而智者勸而飲之,知其人而已疾也。忠言拂於耳,而明主聽之,知其可以致功也。讓我們記住這兩句話吧,這是我所理解的,但這將永遠伴隨你左右。

韓非子讀後感2

《韓非子》誕生於中國歷史上最動盪的春秋戰國時期,是一本表達作者治國思想和主張的一本書,其中,也包含着很多深刻的道理。

以前我並不太瞭解這本書,這次,在老師的推薦下,我終於能夠完整讀完。一讀才知道,原來“濫竽充數”的故事正是來自此書中,而這個故事,曾對我產生過很大的影響。

説到“濫竽充數”,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喜歡聽人吹竽,而又特別講究排場的齊宣公,必須要300人一起吹給他聽。這給了南郭先生這樣的角色以瞞天過海的良機,他冒充樂手混身其中,還領着很高的薪水。直至齊湣王上台,要求樂手單獨演奏,才導致事情敗露,南郭先生只好偷偷溜走了。這樣的故事,聽起來很滑稽,卻特別引人深思。

這篇文章最直接的寓意,是諷刺那些沒有真才實學而混在內行的人中間,冒充有本領的人,以次充好。以前閲讀的時候,爸媽曾教育我:要想有一番成就,就必須有真才實學,學習也一樣,是沒有捷徑可走的,絕不能弄虛作假。我們現在需要的是真正的本領,是自己用汗水和勞動換來的。做人,也跟學習一樣,也一定要誠實,不能投機取巧。俗話説:“躲的過一時,躲不過一世”,這句話用來形容南郭先生再貼切不過了。

生活中,像這一類的反面教材特別多。以次充好、偷樑換柱、渾水摸魚等現象比比皆是。比如前些日子我看到一個新聞:某地一座很重要的`橋樑,竟然被發現橋墩下部用了非常多劣等材質,如同“草包”。乾旱的時候,連鋼筋都露出來了。這樣的橋樑將影響多少人的安全? 由此可見,濫竽充數的行為,可能造成多麼嚴重的後果。

濫竽充數、缺乏誠信,輕則會失去他人的信任;重則可能危及到他人的生命和安全,後果不堪想象。所以,在我眼中,誠實無法用價值衡量。

韓非子讀後感3

這周,同學們開始讀《韓非子》這本書。它的作者就是戰國末期傑出的思想家,哲學家——韓非子。

韓非是春秋戰國時期韓王的一個兒子,法家的集大成者。他師從於荀子。荀子是春秋戰國晚期儒家學派的主要代表,繼承了孔子的治學傳統,是儒家經學的主要傳播者之一。

為什麼一個儒家的老師教出了一個法家的學生呢?孔子強調的是:仁、義、禮、智、信;孟子強調仁、義、禮、智。孔孟之道中,仁都是第一位的。孔子和孟子都認為人性本善,道德源於人的內心。而荀子的看法卻不同,他認為人性本惡,人的道德是靠着人的智慧所進行後天的“改良”所得到的。

與孔孟相比,荀子提倡禮法兼治,他的思想則具有更多的.現實主義傾向。他在禮儀道德教育的同時也強調了政法制度的懲罰作用,這與法家提倡的“依法治國”大同小異。

俗話説"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韓非對荀子思想中的”法“有了自己的思想和認識。韓非對於凡夫俗子的自我約束能力並不抱希望,故而推崇強制的法。

《韓非子》一書共五十五篇,十萬餘字,呈現韓非極為重視唯物主義和效益主義思想,積極倡導君主專制主義理論2,目的是為了專制君主提供富國強兵的霸道思想。

書中也記載了大量膾炙人口的小寓言故事,如《自相矛盾》,《守株待兔》,《濫竽充數》等。此外”矛盾論“及君主中央集權的概念也都是他提出的,也説明了他善用大量淺顯的寓言故事和豐富的歷史知識作為論證資料。生動,形象的表達了他對社會人生的深刻認識。

可惜的是,他卻恰好死在了他“人性本惡”的觀點上。李斯——他的同門師兄,因為嫉妒,想辦法殺了他,享年四十七歲。

韓非子讀後感4

這幾天,我閲讀了《韓非子·外儲説左上》,裏面《曾子殺彘》的內容令我印象最深。

《曾子殺彘》講述的是曾子的妻子出門買東西,兒子纏着也要去,於是妻子騙他説,他不跟着去,回來就給殺豬給他吃。兒子就留在家裏。曾子回來聽説了此事,就要去殺豬,妻子攔住了他説只是騙兒子的。但曾子還是把豬給殺了。

曾子做到了講誠信。

記得有一次,媽媽讓我去買豆腐。我來到賣豆腐的.阿姨攤前,説:“要兩塊豆腐!”阿姨一聽,頓時就來了精神,裝了兩塊豆腐給我,還找了我一元一角。我看到那一角錢,心想一角錢算什麼?能買到什麼?於是就不屑地説:“阿姨,這一角錢就給你了吧,我不要了!”阿姨聽了,對我説:“幹我們這行的,哪能多貪圖你的錢呢?做人要講誠信。”我聽了,紅着臉低下了頭,拿了錢,腳踩西瓜皮似的溜走了。

回到了,我把豆腐給媽媽,突然發現我的一塊錢不見了。這時,我對賣豆腐的阿姨改變了想法:阿姨怎麼這樣呢,剛才還教着我要講誠信,現在又拿我一塊錢……

這時,門口傳來了幾聲敲門聲,我走過去打開門。一看是阿姨,正愁一肚子氣沒處撒,剛想破口大罵,阿姨氣喘吁吁地説:“你這孩子,怎麼讓你拿一角錢你就不拿一塊錢呢。”我的喉嚨像被什麼堵住了似的,説不出話來。阿姨把一塊錢塞在我手裏,轉身就走了。等到阿姨的身影消失在轉角的地方,我才回過神來,有些結巴得説了句:“謝……謝謝阿姨。”

原來是我錯怪阿姨了。

我想:阿姨不就是“曾子”嗎?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讓我們帶着誠信,與誠信同行。

韓非子讀後感5

《韓非子》為韓非所著。韓非是法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他繼承了老子的思想,被世人稱為是“集大成者”。《韓非子》是一本講治國之道的書,裏面有許多大道理,也有許多小故事。讓我印象較深的是《濫竽充數》的故事。這個故事的大意是:齊宣王讓人演奏樂器,一定要有三百個人。一讀書人請求參與吹奏,齊宣王很高興,並用許多糧食來供養他。齊宣王死後,湣王即位。湣王喜歡聽一個人一個人的演奏,先前的那個讀書人因不會吹奏,就只好逃走了。這個故事諷刺了那些沒有真才實學、渾水摸魚的人;也從另一個側面説明如果君王好大喜功,就會讓一些無才德之人鑽了空子。

韓非的許多政治思想,都不被韓國的君王所採納,但他的理論卻在秦國獲得了豐收。他的思想深受秦王的親眯。秦王曾説過:“寡人得見此人與之遊,死不恨矣。”可由於秦王先前的猶豫,使韓非中毒身亡,讓秦王感到十分遺憾。但韓非的'主張見解,為秦王統一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韓非從君王的角度寫下了《韓非子》一書,裏面有許多管理國家的深明遠見。他的主張可用十個字概括:有功則厚賞,有過則重罰。在這中間就充分體現出了了中央集權思想,君王需要通過“法、術、勢”三個渠道來治理國家,將他們運用自如。法,是指君王對臣下以及百姓所定的法律;術,就是指君王用人的辦法,即所謂要“深藏不露”;勢,也就是君王在整個官僚體系中自己的力量。韓非認為只要君王掌握了這三點,就可以把國家管理的井井有條。

如果君王不從實際出發,好大喜功,那就必定會被一些無才德之人鑽空子。而韓非寫這本書的意義就是教導君王怎樣防範“濫竽充數”之類的小人,使用一些有真才實學、能為國家帶來利益的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