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人生感悟

來源:文萃谷 7.69K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我們有時會因某件事或某個人而產生新的想法,這個時候,可以寫篇感悟的文章將其記錄下來。那麼,感悟的文章一般都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活着》人生感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着》人生感悟

《活着》人生感悟1

作為一部作品,《活着》講述了一個人和他命運之間的友情,這是最為感人的友情,因為他們互相感激,同時也互相仇恨。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埋怨對方。他們活着時一起走在塵土飛揚的道路上,死去時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福貴的一生,經歷了年少闊綽、家道敗落、戰爭離亂、賢妻早逝、兒女雙亡,最後只和一頭老牛相伴…這些苦難疊加於一個人的身上,的確顯得有一點戲劇化,但是很多時候,我們或許不必執着於苦難本身的形式,於人而言,活着的痛苦經常是一樣的,或殘陽如血,或黯然如塵,儘管苦難的形式會不同。

因為遠離那些動盪的年月,因為並未真正有過艱難和困頓,這個故事讀起來平淡中有些窒息,卻也不乏温情和感動。

當我們知道苦難是生命的常態,煩惱痛苦總不離不棄時,也便沒有必要自怨自艾。正如我們終會明白,無論現時經歷的是措手不及的幸福喜悦,亦或是無可告人的艱辛苦難,只要繼續活着,它們中的大多數細節和感受都將被我們和時間一一遺忘,只留下蒼白的結果。而對那個結果,我們終將毫髮無傷。

《活着》人生感悟2

一個真正的作家只為內心而寫作,而《活着》的作者餘華就是如此,這本書主要描述了一個老人一生中看着自己親人在貧窮的生活之下相繼離世的故事,讓我對當時社會下的窮苦人民感到深深的同情和悲哀。

生活的苦難永遠沒有盡頭,這是我看完《活着》這本書一個的感觸,樸實而簡單的文筆卻能夠刻畫出一個打動人心的故事,這是作者筆下的主人公福貴,從他家道中落敗光了所有的家產開始,生活就一次次給了他沉重的打擊,如果説剛開始的苦難是因為福貴的性格和玩世不恭導致的,那麼後來的苦難就是因為貧窮。我深刻記得福貴的'爹將所有的錢都裝在筐中要福貴抬去還債的情節,那不僅僅是全家所有的財產,更是生活的重擔全部壓在了這個剛剛成熟的少年身上。或許悲劇的結局永遠讓人印象深刻,生活就像一座大山一樣給這個家庭帶來沉重的打擊,無論是有慶長大上學還是鳳霞出嫁,在作者餘華刻畫的這樣一家人當中,好像幸福的生活永遠是短暫的,而悲劇卻隨着一個個家人的離去而變得更加長久,我彷彿能感受到書中福貴這個老人從嚎啕大哭到最後的淡然面對,只和一隻老黃牛作伴,我彷彿明白了活着的真正含義,人是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原本抽象的話語也在這個故事當中找到了真正的答案。

人的一生當中所經歷的苦難絕不會比這本書中的還多了,每當想到這裏在面對那些小挫折的時候,都會覺得已然豁達了很多,這也許就是作者餘華的另外一層含義,希望通過故事告訴我們只要活下去,終會找到人生的意義。作為選煤廠員工,雖然只是再普通不過的一個工作崗位,我要具備那種敬業精神和不怕苦不怕累的吃苦耐勞的工作態度,更要明白平安的意義,保證好自己的安全,為了自己,為了家人。

《活着》人生感悟3

人的一生怎樣度過,才能做到盡興而活、安寧離去,的確是件很難的事。

近期聆聽濮存昕老師“説花甲青春,論人生六十年”感悟,道六字箴言:玩、學、做、悟、舍、了,頗得禪意。他的意思是説:在人生的初期,適合玩耍的日子要盡情盡興地玩,可以調皮、頑劣但要玩的聰明,不辜負花朵初開、懵懂好年華。對於知識要博覽深悟,人的一生都在不斷地學習,無論文化知識還是認識世界的能力;無論人生經驗還是辦事技巧都要求真務實,學到深處才能達觀致用,修得正果方顯英雄本色。做,行萬里路就是做事做人,要身體力行實踐、創造。你若有經天緯地之才就要為人類、社會做點事,留得功業垂青史;你若只是草木百姓,也要發揮尺、寸作用,不妄人生百年行。有了學識和本領,就要曉天知地,明白事理。就需要懂得自然規律,參悟世間冷暖苦辣,不糾結於一時短長,知人力在世界的渺小,凡事盡人事還須知天命。舍,是人生最難的事。能捨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它是哲學的高點,特別是人生哲學的高點。人能夠豁達地“舍”,需要的不僅是勇氣,更是智慧。舍,是為最後一個字做準備,就是了。如果能放下,舍了、了了,就能有大智慧,就“入境”了。人能夠達到“了”的境界,就是明見!像弘一法師説的,去去就來。就能有“滿牀空載月明歸”的輕鬆……到了該了的時候,你什麼也帶不走,累了,該休息了。選擇灑脱有尊嚴地走!這是了的修行。其實,佛家文化,最高的境界,就是這個了字。

濮存昕老師幽默、睿智、舉重若輕,字字珠璣,給人以智慧的啟迪、思想的照耀。用旁觀者的視角看,他是一位地道的謙謙君子,厚重温潤,聽智者一席談,是人生的享受,更是讀者的幸福。

記得父親曾經對我説過:人生智慧十二分,用去一半來做人,再取三分謀事業,留得三分贈子孫。凡事不可做的太滿,凡人也不可能生的太精,已得其所,安分守己。大智若愚,上善若水。這就是一個家族的家風,是凝聚民族脊樑的精髓,也是家教的傳承。

人生如果能夠做到濮存昕老師説的這六個字,哪怕只悟到了一點,也是了不起的進步,連佛都説:唯有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和幸福,我們普通人,凡夫俗子是不是早該明白這一點?

《活着》人生感悟4

一個人,一場故事,一世遭遇,成就了《活着》。富貴的苦難,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他從一個富家少爺,淪落到貧苦農民;他氣死他爹,輸光財產;他的兒女死了,妻子死了,女婿死了,外孫也死了,可他卻還活着,孤零零的活着。

當在黃昏的田野上,富貴和他那頭老牛耕耘在田地裏,富貴對牛叨絮的那席話差點讓我憐憫的掉下淚來。我覺到了餘華的殘忍,他為什麼要讓富貴活着?沒有了親人,沒有了愛,只有大半輩子數不盡的苦難,富貴活着的意義何在?人到底為什麼而活着?

當福貴看到賭的傾家蕩產的龍二被斃掉的那一刻,慶幸的是福貴,後怕的也是福貴。他慶幸,是因為被斃掉的人不是自己。他後怕,是因為被斃掉的人本該是自己。命運是未卜的,生命是脆弱的。敗家子的自己氣死了爹,他知道,自己害死了一個生命;當被抓去拉大炮的自己回來沒有看到孃的最後一眼,他明白,生命原來如此脆弱;當他的家人一個個死去的時候,他懂得,活着不易,活着有多好!

種地的艱辛,讓他體會到活着的不易;公社的磨難,讓他感受到活着的美好。活着就幸福,再艱難,只要活着那也是幸福;死亡是痛苦的,再好的墓葬,那也是痛苦。當富貴的家人一個個離自己而去的時候,有痛苦,但更多的是珍惜,珍惜自己現在還具有的生命,他知道,活着有多好。

餘華《活着》的自序:“作為一個詞‘活着’在我們中國的語言裏充滿了力量,他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叫喊,也不是來自於攻擊,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這裏有一個關鍵詞時“忍受”。可見餘華筆下的富貴面對生命的苦難與絕望只是忍受,沒有反抗,更不用説蔑視。也許有人不怕死,但他一定不想死;也許有人想要死,但他一定不願意死。

《活着》人生感悟5

有個守墓人,每週都收到一個老婦人寄來的信和錢,要他買一束鮮花放到他伴兒的墓前。

一天,一個司機過來叫守墓人:“先生,夫人在門口的車上等你,她病得走不動。”守墓人看到一位老婦人坐在車上,神情很憂鬱。

“夫人,您過來獻花?”守墓人問。“是的,給我的丈夫。今天我親自過來獻花。”老婦人説,“我得了重病,活不了幾星期了。活着也沒用了。”

守墓人説:“夫人,您可怪我多嘴,這幾年您寄錢買花,我覺得挺可惜的。”“為什麼?”老婦人問。“您想,鮮花放在那兒,幾天就枯萎了,真是太可惜了!我常去一家孤兒院,那兒的孩們子可愛花了。那孩子兒都是些活蹦亂跳的,可這兒呢?”老婦人聽了,什麼也沒説就離開了。

幾個月後,老婦人又來訪。她對守墓人説:“我把花都給那兒的孩子了。你説的對,他們很愛花!我的病好些了,醫生很奇怪,可我自己明白,我活着還有用。”

“衰莫大於心死”,只要還活着,就不能喪失生的勇氣和信心,多做一些有益於別人的事,多去關愛別人,你就會感到生活很有意義,很快樂。

《活着》人生感悟6

寒假裏讀了餘華的《活着》,這本書非常有意義。《活着》會讓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一種不膚淺的感覺,一種看了讓人深感悲涼悽慘的感覺。

故事講述了福貴的一生。他沒有因為親人的離去而結束自己的生命,因為活着是為了讓死去的人安心。其實福貴並不知道什麼是活着,他只知道人活着就是這樣,經歷一下酸甜苦辣,有錢就賭一賭,沒錢就種種田。活着就是這麼簡單。

人活着為了什麼?人活着不為什麼,只是為活着本身而活着,不是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而世上卻有成千上萬的人始終不明白,他們總以為活着只是為了幸福,只為了愛情,只為了養家,只為了金錢,只為了做官,只為了別人。當他們達不到目的時就跑去結束自己的生命。

有些人覺得自己的命不好,自己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對自己前途不懷有任何希望,於是他們也選擇了在這個世界上消失。

人只要活着,就有希望。人只要活着就是一種勝利。沒有比活着更好的事,也沒有比活着更難的事!生不可選,死不該選,只有硬着頭皮活着!

《活着》人生感悟7

人活着,記性不能太好。很多事情,想多了,心神不寧;記久了,作踐心靈。不如把往事清零,還自己一分清淨。能忘就忘,不能忘,就放一放!

忘記是是非非,不能因一次的矛盾,否定了別人的品行。忘記恩恩怨怨,記住別人的好,寬恕別人的錯。有時候真的挺恨自己記性太好。活得太明白的人總過得太累。

吵架的時候,記不住你撂的所有狠話,記不住你對我毫不留情的責罵。好像這段感情裏都是歌舞昇平,只要看不到華麗衣袍下面的蝨子,就好像不存在似的。

分手的時候,記不住你手指的温度,記不住你充滿愛意的眼神。這些會讓我胸膛響起玻璃碎裂的聲音,讓我意識到從此以後這些都不是為我,而是給了另一個人。

為人心胸寬闊,別人佩服,自己快樂!忘,不是失憶,而是不想記起!忘,不是無情,而是刪除多餘!忘,不是傷感,而是心態樂觀!忘,不是糊塗,而是活得理智!

人生苦短,煩惱,忘了吧,痛苦,忘了吧,不滿,忘了吧,委屈,忘了吧。所有讓自己不開心的事,統統都忘了吧。

生命只有一次,你我只活一回,與其揹着煩惱活,不如帶着美好過!與其在糾結焦慮中渡過,不如在樂觀灑脱中活着!

誰的人生,沒有點困難;誰的感情,沒有點遺憾;誰的心情,沒有點煩惱;誰的生活,沒有點辛酸。

人生苦短,與其在糾結焦慮中渡過,不如在樂觀灑脱中活着!該放就放了吧,該棄就棄了吧,該舍就舍了吧,該忘就忘了吧!

《活着》人生感悟8

《活着》寫了七個人的生與死。鳳霞難產而死;有慶在校長生孩子時,為她獻血而死;二喜在工地上被兩排水泥板夾死;家珍因自己的一雙兒女死了,傷心過度而死;苦根吃豆子撐死了。只有福貴還活着。

其中有慶的死最悲催。一個年幼的孩子,為了給校長獻血,在抽血時,臉色由梅紅變蒼白,由蒼白變青紫,直到死也不説一句話。就這樣,被活活地抽乾了血。

有慶難道連死都不知道嗎?還是他心中,校長的生比自己的死更重要?這個人讓我百死不得其解。現在有慶這樣的人物在我們身邊已經非常少了。但像他這樣能為別人着想的人還是挺多的。就説我們班的譚老師吧,她是我們的班主任兼數學老師,在我們眼中應該是很厲害的人,她就是“標準答案”。

可有一次,譚老師在算3X+1=13時把X算成了5,我一看這道題,掐指一算結果X是4。我正要舉手的時時候,我們班同學都異口同聲地説:“x不是5而是4。”譚老師仔細算了一遍後,説:“哎呀,果然錯了。幸虧你們提出來,以後有錯都要及時提出來!”我們聽了,不但沒有嘲笑譚老師,反而更加敬重她了!我們也變得更加自信更加勇敢。我們不但要像有慶一樣為別人而活,我們更要為自己活。

我明白了餘華想借有慶告訴我們,活着有多難,死卻如此簡單,唯有為自己活,才能活出風采!

《活着》人生感悟9

生活有如立體幾何圖形,它是多面的,而我們卻長了一雙平視的眼睛。而優秀的文學作品會用語言和文字將你的思維帶進它的多維世界,猶如編筐編簍。所以説閲讀一本書就是對另一個自己的認知。“餘華”的《活着》,似乎是在講述一個“富二代”的敗家史。主人公“福貴”不削眼裏只有土地的父親,那是他的生活。

母親的溺愛也不過是父親責罰的擋箭牌,那個活着的“福貴”不過是個身體,又或者説他從來沒活過。時間就是這麼奇妙,歷史的變革讓“福貴”一無所有,然而悲慘卻將他揉碎後埋在現實的土壤裏生了根,發了芽,這才是一個有枝有葉的“福貴”,真正的“活着”。這也許就是“餘華”創作的初心。

面對“活着”這個看似簡單而又沉重深刻的話題,這是一個讓我們學會思考的作品。我們是要活在別人眼裏還是要活在自己的心裏?“活着”可以解釋為“生存”和“生命”,當然“福貴”也許沒有想這麼多,他只是覺得“活的像個自個兒”。然而即使是現在,又有多少人能“活的像個自個兒”?又或是説有多少人想過要“活的像個自個兒”!

面對富貴,面對貧窮,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如何“活着”!!也許只有經歷過才能領悟。寫作,不僅是記錄,更是一種對世界認知提高的整理。不用活在別人的觀點裏,學會深度思考。

《活着》人生感悟10

這本書篇幅不長,大概十二三萬字,情節緊湊,所以一口氣便讀完了紙質版。整篇小説餘華沒有煽情。每一個沉重的悲劇都是痛苦的,每個人都感受到孩子死去般的麻木力量。偶爾有輕鬆的、優美的、善良的時刻。《活着》是一次殘忍的閲讀。餘華不遺餘力地展示誤導的命運如何摧殘人的生活。

主人公福貴經歷了一生的苦難,家人先後離他而去,一次次在絕望的邊緣徘徊,但是他卻有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對世界的樂觀態度。當他發現間接害死自己兒子的但昔日患難與共的春生,他選擇了埋葬仇恨,他們之間互相感激,互相仇恨,但是誰亞無法拋棄地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即使是在絕境面前他依舊勸解朋友要堅強地活着,只要活着,只為能夠活着。

我們現在的生活中無疑也會有許許多多的困難也挫折,有的時候我們確實很難以承受,然而每當我想當福貴他依舊感恩生活的時候我就會自慚形_,覺得自己與福貴的差距,或許我無法在經歷這些苦難之後得到內心的昇華,然而我卻可以通過對福貴經歷的觀察感同身受,活的同樣的感慨!

無論怎樣,生活總要繼續。只要活着就好,只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為了或者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活着》人生感悟11

現在我還沉浸在這情感內,《活着》演奏了一首悲苦命運的交響曲。我想起加西亞馬爾克斯着作的《百年孤獨》講述了布恩迪亞家族幾代人的悲苦命運。《活着》也是以福貴為主角講述了這個家族幾代人的命運,不同的是一個產於南美洲,一個產於中國,但都給我帶來對人生悲苦命運冷靜的沉思。

我內心渴望這樣的作品,就像《平凡的世界》、就像《穆斯林的葬禮》、就像《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樣的作品能將人帶到內心的深處,給你帶來一種冷靜沉思的心境。我的生命需要安靜、我的心靈需要沉思。

此時我感謝餘華,感謝他寫出這樣的作品,這部作品很吻合的滿足了我內心的渴求,我的沉思讓我與書籍之間產生了一種獨特的默語,而這樣一種沉默的交流讓我的.心靈獲得了一份踏實。

人生在歲月裏磨礪,命運沒有給誰畫什麼界限。

人生在歲月裏磨礪,命運沒有給誰畫什麼界限,也沒有給誰預設了什麼苦難,生活的藝術就是不管經歷哪一條街道,相逢什麼人,別忘了幾分寬恕,幾分看淡。

《活着》人生感悟12

我們這些人,一出生,就活在一些身份裏。

你張開眼睛,從羊水裏翻身,以匍匐的姿勢來到這渾濁而清涼的人間,你是嬰孩的身份。

你翻開書本,在紙捲上標記一些前人的言語,把這些話栽種到腦海裏,你是學生的身份。

你躺在手術牀上,從臍帶上剪下一團融融的血紅肉塊,當這個肉塊有了眼睛,可以打量世界,有了嘴脣,可以稱呼你,有了雙手,可以擁抱你,你是痙攣卻微笑着的,母親的身份。

你在嘈雜的車站,拎着行李,尾隨着前頭那對歡笑的母女,你的白髮已生起,就像明月已在你的頭頂升起。當那對母女回眸招呼你時,你樂呵呵跑向前,擰開一瓶水遞到眼眸彎彎的小姑娘手裏,你是父親的身份。

你坐在候車室裏,臀下墊着過期的報紙,你的指甲污濁,那是被石灰腐蝕過的痕跡。你被幾個帆布袋圍裹着,這讓你有了回到故鄉,被莊稼圍裹着的安全感,你半睜半閉,機警地留意着戴袖章的秩序維護者,你是打工者的身份。

你穿套裙,打領帶,夾着一摞文件夾,追趕着開走的公交車,你擠在東搖西晃的逼仄空間裏,接電話語氣高亢,簽下一個客户和做了一場得心應手的愛一樣讓你亢奮。你回到家,打開冰箱,一一掏出變質的飯菜,扔進垃圾桶,你洗澡,水流經過你每寸冰冷的肌膚,你忽然有種想在熱水裏哭泣的衝動,水聲掩蓋了你喉頭的哽咽,你輾轉反側,臨睡前終於看見窗外的曙光,你是異鄉追夢人的身份。

你跳進灌木叢,指着眼如星空的麋鹿。牛羊哞叫着,低頭啃去遺落的麥芒,揹包高過你半個頭,你穿羅布裙、繡花鞋,單腳跳過鵝卵石,你和廟會裏的鄉親同食同住,打一個響亮的食指,一隻合翅的白鷺,悠閒地在草叢裏走來蕩去。雲朵啊——飄進了你的鏡頭,你是流浪人的身份。

你坐在亂墳崗裏,碑上有你熟悉的他,指節撫摸着褪色的相片,細細地將雜草拔淨,悲風撲面,秋水漸涼,所有的話歸於沉默,你是祭奠人的身份。

你打開電腦,往事像乘着一列單程火車,撞進你的夢囈,你覺得命運對你太過殘忍又太過薄倖,你想起你在許多個夜晚踏雪而來,又在很多次薄霧裏不告而別,你忽然想有個山水相傍的地方大隱於市,你是個倦遊的作者,一個衣衫凋敝的女人,你在文字裏冷嘲,沉靜,真誠,和冷落冰霜,你説心安處即是吾鄉。

你在一堆翻折的書裏醒來,酒到微醺,酸澀上頭,你用孤傲獨處來紀念一個走丟的男人,你問她,若愛了緣何會分別,你接到她的郵件,愛會一腳踏空,也會生老病死,她送你一首歌,一首沒有歌詞的歌,她説愛情就是填空,而不論得滿得空,都要善待自己。你是一個痴情的愛人。

你問我,怎樣才算活得生香。你想念南方的姑娘,想念滴水的屋檐,你想回到孩提時代,捉筆在作文本上寫下你的夢想,你説你害怕冷眼相向,也對權力向無好感,你感覺只剩唯獨的你與周遭對抗,你説你不易被人理解也不忍責怪,你寧願有幾畝薄田,種上紅豔的辣椒和青紫的茄子,穿洗白的衣裳,寄薄薄的信箋,你説那個時代多美好,提着暖瓶裝包喜糖,二八自行車就能載回結髮伴侶。

你問我,我該埋首等待還是奮力拼搏?該決絕離開還是祈求愛戀?你甚至急得流出了淚。

親愛的朋友。

那些笑得最大聲的人,一定在人羣后偷偷哭泣過。

那些劫後重逢的愛情,也有無法撫平的陳年創傷。

輕身遠行的浪人,也踟躕在徹底坍塌的路上。

那些精明地算計着愛情與親情的人們,也有緊咬嘴脣的不忍。

窮而不賤的打工者,他們用骨頭撐起了高聳的建築羣。

黑暗中星火明滅,有誰知作者的隱痛。

而啟蒙的賢人啊,誰把身份常留。

被亂火燒死的王孫貴胄,留給人間的只有一時清名。

破爛物什扛上肩的自在,是因無人分擔他的貧窮,無人相伴。

而所有你讚譽的結局,化入墳土什麼都不是。

你看到的,都是他們渴望你或者你渴望看到的。

有的人活着,他只是被活着,活在被憑弔的偉大里。

有的人死了,他也僅是化作了無牽無掛的春泥。

我們每個人,都如處世外,各為遺孤,各自奔跑。

沒人能真正瞭解誰的孤獨。

而一個人,要走多少條路,才能被稱為一個人?

一個人,要蹚過多少條河,才能被稱為一個人?

一個人,要風乾多少次淚水,才能被稱為堅強?

一個人,要把光芒灑向多開闊的遠方,才能被稱為活着?

《活着》人生感悟13

看完《活着》女主人公家珍的人生態度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她出於富貴之家不但沒有嫌棄自己的丈夫反而支撐起苦難的天空沒有一句怨言挽回丈夫迷途知返的心。她覺的樣活着才是真正的活着。

在面對生活的確不幸她從未產生輕生的念頭。女兒的聾啞兒子的意外死亡後來女兒又難產而死。她總是忍受着默默忍受着。哭過仍舊堅強地活着。

她的人生觀是豁達的淚水流過便是堅強的活着。丈夫的惡習沒有讓她嫌棄總是一心挽回。孩子的死沒有讓她失去活下去的確信心。

我覺的她真的很堅強一個女人能做到這點很不容易。她的確心胸開闊能容納生活中的一切困難。她沒有被生活的困難所擊潰她依然站着。

其實活着本來就是一種幸福了活着是人生的恩賜感恩地活着你才會覺的世界如此美好。

我想勇者一定認為苦難是對自己的磨鍊活着是少不了苦難的如果都是幸福的活着就失去了不得意義。

家珍絕對算得上是一個生活勇者了人們都説女子的心是脆弱的往往受不了生活的打擊。可她經歷了人生中的打擊———兩個孩子的死可她卻頑強的活下來了!

沒有人不佩服她的人生態度真的太堅強了。我想我們就應該學習她的這種敢於面對人生的態度。活着是一種責任既然上帝賦予我們寶貴的生命我們為何不好好珍惜呢?愛自己的生命愛自己的親人堅強面對生活的困難?雖然説人為幸福而活追求幸福是人的一種天性但困難是人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沒有人可以避免的。

所以學會面對人生的困難吧!用樂觀的人生態度對待人生。

《活着》人生感悟14

“活着”這兩個字眼對常人來説平凡得很,但是對於《活着》這本書中的主人公“富貴”而言,卻意義深刻。

富貴原本是個富家子弟,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無憂生活。他不把父母當回事,對妻子的辛苦勞累不屑一顧。最可惡的是他那吃、喝、賭的陋習,揮霍光了老一輩留下的所有家產。他的父親也被他氣死了。可是這時懺悔已經來不及了。從此,他只能過着一貧如洗的生活,飽受着為生計而奔波的勞累、苦楚。他怎麼也沒想到命運會一次又一次地捉弄他,讓他的心靈遭受一次次與親人離別的痛苦,最後只剩下了他一個孤家寡人苟活於世。

生活形成的巨大反差,使福貴努力地重新生活,這位歷經滄桑和磨難的老人將苦難消解於自己的忍耐和平靜之中,堅強地挺了過來。

生活本身就是一位好老師。是生活漸漸讓遊手好閒、薄情寡義的富貴變成了一個任勞任怨、百折不撓的家裏的頂樑柱。如果沒有經歷後面的變故,他可能一輩子也無法體會到活着是多麼美好和幸運。

在每個人生活的道路上,每一段都是那麼刻骨銘心,每一次都讓人大汗淋漓,生容易,活不易。人生的道路,就像波浪形曲線高高低低、起起伏伏。雖然走起來非常辛苦,但是它卻通向我們人生幸福的道路。只有攀過那危峯兀立的高峯,越過那一條條一望無際的山谷,才能真正體會到活着的意義。

讓我們以積極樂觀、自強不息的態度面對生活,走好每一段生活的旅程!

《活着》人生感悟15

  尋找,活着的意義

這這些日子來,他是開心的並且糾結着的。太多的無奈纏繞着他,她總是飄忽不定的心,讓他吃不好睡不着,他的愛依然那麼堅定那麼悲傷。

從開始的不敢面對她似乎選擇了慢慢接受與面對,可是她的心依然那麼堅定那麼飄搖,!他也慢慢的懂得,愛是捨得,而不是糾結…

他們這段時間學會了像真正的情侶一樣每天每日的相處,聊天吵鬧!彼此都希望留下最美好的回憶,心照不宣的不再提及分離,他們彼此都不捨,卻又不得不面臨…去面對?

她學會了如何去愛一個人,如何去關心他,她懂得了珍惜!

他卻學會了不去管她跟誰打電話跟誰悄悄話,或許他看到了分離的風向標,不再去抓住她不放,給她想要的自由給她想要的空間,給她想要的隱私…

他並不是不愛她了,而是愛到了昇華,愛到了他可以接受她一切的刺激他神經的事或言語,雖然他會很痛可還是表現的很看開跟淡然,似乎這一切都與他沒有任何關係,之前他的愛是自私的,容不得半點雜質與做假,而現在他的愛是寬大的容得所有,他只需要一點點温暖一點點愛支撐他那脆弱的靈魂…

她,是他心底那一抹陽光,永遠都不會落下…

她,是他眼中最美的人吶…

她,是他心中永遠的迷,他不忍去解開謎底…

他,深深的愛着她…

她説,等分離的時候她肯定捨不得!

他説,等分離的時候不是他讓她捨得就是她讓他捨得!

其事他是多麼得捨不得,多麼的不想分開…

她説,讓他對她説句情話吧?

他説,他不會説…

他是多麼的想説!他只能在心裏對她説,只能用眼睛告訴她,他多麼的愛她多麼的不想離開她!

  其實我們不知道父母想要什麼

母親沒念過書,大半輩子住在農村,沒見過什麼世面.到城裏來,也是拗不過我好説歹説,到城裏為我帶娃兒!

母親不喜歡城裏的生活,不喜歡牆上貼的畫,不喜歡花花綠綠的地,不喜歡過廁所找不到一點和要方便的感覺.她説,城裏人住的房子像火柴匣子.有一天,母親問:"對面那家姓啥,怎麼不見來往過?"我説我也不認識,母親流露出一種深深的失望和驚訝.

我知道母親是孤獨的,那種孤獨,來自對一種生疏的幸福無法介入.

我在寫字枱上,那部精巧的乳白色電話機不時地鳴響,當然都是我和妻子的電話.電話那頭的人,沒有人認識我母親.母親偶爾接一次電話,也往往是應上一句後,話筒便傳到我或妻子的手上.我與人通話時,母親便呆呆地立在一旁,好奇地看,然後,眼裏是一片曠遠的失落.

有一次,我突然像明白了什麼,當對方掛上話筒之後,我把聲音提得高高地説:"我母親身體還好呢,謝謝你對我母親的問候..."這時候,我發現母親的眸子亮亮的,臉上的皺紋一下子舒展開來.由此,我終於懂得母親在希冀什麼--就像我能懂得一隻在精緻的鳥籠裏禁閉了許久的鳥,會渴求什麼一樣....

我向一個女同事講起我母親,告訴她我母親喜歡嗑南瓜子,喜歡梳那種老年人往後攏的頭髮.喜歡聽旦角兒唱的黃梅戲,還喜歡説一句口頭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窮窩".沒想到,女同事接過我的電話號碼時,眼眶裏居然盈滿了晶瑩的淚水!

這天黃昏,我家的電話鈴聲驟然響起,我接過一聽,便急切地叫喚:"媽,您的電話,您的電話!

母親聞聲走過來,用一雙驚喜而疑惑的眼睛望着我,訥訥地竟不敢靠前.我把聽筒塞進母親的手裏,一字一頓地説:"媽,您聽,是您的電話!"母親把聽筒靠近耳畔,捧着聽筒的手在微微地顫抖......

我默默地退出房間,走到母親經常呆呆佇立的陽台上,面對家鄉的方向,淚流滿面......

  一段情,足夠讓人活一輩子的

導讀:生命中,總有那麼一些人,為自己的愛情努力着,因為他們堅信一段情,足以夠他們過一輩子。

她是個壞女人。這幾乎是所有人都認同的事實。壞到什麼程度呢?她十六歲就早孕,然後被學校開除。因為有幾分姿色,她後來嫁給了一個司機。司機也老實,她便欺負他,後來她和別人私通。

遇到他的時候,她已徐娘半老。不,這還不算完。她命硬,已經剋死了兩任丈夫,並且都給他們戴過綠帽子。而他則是一個未婚男人,因為家庭窮苦而耽擱了,等到兄弟姐妹都成了親,他已經35歲了。

她長他5歲,媒人來説媒時,提起她的過去,説,“只要你不介意,我可以給你説説。”

他説我不介意。他有什麼?一個修自行車的店鋪而已,人又生得難看。她的風流是出了名的,而他的木訥也是出了名的,誰也不會相信他會娶她,誰也不會相信她會嫁給他,但那年的臘月,鞭炮響了,他們結婚了。

她帶着自己的兩個孩子,一個丈夫生了一個,一兒一女。他笑呵呵地説,“看我多幸福,還沒怎麼着就一兒一女了。”他並不介意別人的眼光。

她仍舊是懶、饞,愛打麻將,跑到四鄰八舍説是非,和男人眉來眼去,這毛病不是一天兩天了,但老了,沒有人要她了,可她還是去招惹男人。

有人去告訴他,他木訥着臉説她:“你要是沒事就在家裏呆着唄。”他沒有惱,她先惱了:“你説我呆在家中,還不悶死?去串個門怎麼了?”他沒有再説下去,還是去剝瓜子,這是他最愛做的事——給她剝瓜子。

她最愛的零食是瓜子,一邊吃着瓜子一邊罵:“以後,你少管我,窩囊廢!”

她愛罵人,他嘿嘿地笑着聽,並不還言。連兒女都聽不下去了,嫌她罵得寒磣。她説:“老孃混到這一步,還不是因為你們兩個兔崽子,如果不是你們,我不會嫁給個修車伕!”

但他還是那樣疼她,即使進了門涼鍋冷灶,他也不嫌,家裏有個女人總是好的。他做飯,揀她愛吃的做;做熟了,一遍遍到鄰居家去喊她吃飯。她總嫌他煩:“催死呢?還差兩圈!”兩圈打完了,菜涼了,他端下去熱,一邊熱一邊説:“別老去打牌了,打一小會兒就得了唄,時間長了對身體不好,你看你的胃,又疼了吧?”

她胃疼的時候,他灌個熱水袋放在她肚子上,左手拉着她的右手,有個女人真好,這身子是温熱的,雖然不知道疼他,可到底是有女人了。

她也有對他好的時候,罵他賤骨頭,八輩子沒見過女人。他就嘻嘻笑着:“我就是沒見過女人,還沒見過這麼俊的女人。”

這時候,女人就笑了,她去照鏡子,果然照着一張桃花臉,但卻是老桃花臉了。她已經40歲了,真的老了,年輕的時候打情罵俏,沒幹什麼正經事,到如今找了個知冷知熱的人,值了。

前兩個男人,為了她的輕浮,打她罵她,她沒有改過來,結果第一個喝多撞死了,第二個去游泳掉到河裏淹死了。因為長期打打鬧鬧,他們死時,她只覺得少了個給她掙錢的,甚至沒有哭沒有鬧。人們都説她心硬,説最毒不過婦人心,她嗑着瓜子説:“哼,誰讓我長得美。”

如今美人遲暮了,但她依舊是美。坐在巷子口和人打牌聊天,大雨天,他推着自己的車篷跑回家,有人説:“你男人回來了,快去燒壺熱水給他暖暖身子。”她卻嗑着瓜子説:“打完了這圈再説。”

連一雙兒女都覺得她有些可恨了,可男人説:“讓你媽玩吧,她心裏可鬱悶啊。”她聽了,側過臉去,眼睛有些微微濕潤,知道這男人是真心疼她了。

不久,男人覺得心口疼,一直疼到上氣不接下氣。去醫院查,心臟壞了,要做搭橋手術。她聽了,潑婦似地坐在地上罵:“挨千刀的啊,你怎麼得這個病,這不是要我死嗎?我的命怎麼這麼苦這麼硬啊?”到現在,她想的還是她自己。

  19牀是艾滋媽媽

19牀病人住進產房的時候,婦產科特別召開了一次全體會議。原來這是醫科院配合醫科大學傳染病系的一個研究項目:艾滋病母親分娩無感染嬰兒。艾滋病人入住產房的消息頓時讓婦產科炸了鍋。開會時當着院長沒人吭聲,等會議結束,全體護士齊聲抗議:“萬一感染了誰負責?”連一些醫生都嘟嘟囔囔:“要是污染了手術器械、牀鋪,造成其它病人的感染怎麼辦?”嘟囔歸嘟囔,最後病人還是住進了婦產科病房,編號都是院長親自挑的,特護病房,19牀,説是圖個吉利。護士長分配值班表,給這牀分配人的時候,誰也不願意去。最後,剛從衞校畢業3個月的我,戰戰兢兢走進了19牀的病房。

戴口罩帽子穿長袖不説,我還特意得挑了一雙最厚的乳膠手套。19牀靠在牀背上,腆着臨產的肚子,微笑着看知我進來。我以為得這種病的女人多少要有點與眾不同,一打量,發現她很普通,頭髮短短的,寬鬆的裙子,平底黑襟扣布鞋,臉頰上佈滿蝴蝶斑,一個標準的臨產孕婦。

“你好。”她彬彬有禮。我心跳如雷,僵硬的笑了笑。第一天護理就要抽血,而血液又是艾滋病傳播途徑之一,想想都叫我頭皮發麻。大概是太緊張了,一針下去沒扎進靜脈,反而把血管刺穿了。我手忙腳亂的拿玻璃管吸血,又找棉球,小心翼翼的不讓血跡沾到自己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清理完畢,看看她的臉色,居然風平浪靜。

“謝謝你。”聲音温柔而恬靜,標準的普通話顯示出她良好的知識修養。回到辦公室,我忍不住説:“哎,這個19牀,怎麼看也不像得那種病的人呀?”正在值班的李大夫抬頭反問我:“那你認為得這種病的人應該是什麼樣的?”一句話把我噎住了。李大夫把19牀的病歷遞給我“看看吧。”翻開病歷一看,19牀運氣真是不好,本來是一所大學的老師,年輕有為,30歲就升了副教授,前途一片光明,在去外地出差的路上遇到車禍,緊急輸血時感染了HIV病毒,直到她懷孕做圍產期保健檢查時才發現。

從發現被感染的那一刻起,她的生命已被改寫。可憐那個未出世的孩子,據説母親感染艾滋病後生產的嬰兒感染艾滋病的機率高達20%-40%,而且生產中的併發症和可能的感染對於免疫系統被破壞的母親來説,常常是致命的。現在她一邊待產,一邊起訴了那家醫院和當地的血站。估計能得到賠償,可是有什麼用呢?

19牀的丈夫來的時候,婦產科又是一陣小小的轟動。一個艾滋病人的丈夫會是什麼樣子呢?我懷着好奇心,裝着查房,走進去。19牀坐在牀上,把腿擱在對面坐在椅子上的丈夫的身上,慢慢的梳頭髮,從頭頂到髮梢,安靜悠然,丈夫幫妻子輕輕揉着因懷孕而腫脹的雙腳。對妻子的憐愛從他的雙手不可遏制的溢出來。陽光從窗户照進來,斑斑點點的定格在丈夫的手和妻子的腳上。這是,他們更像一對幸福的準父母。

“你覺得這孩子會像誰多點兒?”我整理着牀鋪,聽着這一對夫妻細語呢喃,心裏一陣難過,原本是一個多麼幸福的家庭啊。“我!”妻子嬌憨地説。“皮膚不能像你吧?”丈夫呵呵的笑,“看你的小臉都成花斑豹了……”在眼淚出來之前,我急忙走出病房。

19牀每天必須服用多種藥物,控制HIV的數量,幾乎每天都要抽血、輸液。兩條白皙豐滿的手臂,從手背到胳膊,針眼密佈。我手生,加上害怕,常常一陣扎不進,她卻沒有發過一次脾氣,只是很安靜的看着我笑。護理了一個多星期,我漸漸的喜歡上她。

雖然“武裝設施”還是必備的,但是給她扎針我非常認真,給藥時也要重複幾遍,直到她明白為止。有時候,我還會買幾支新鮮的向日葵,插在花瓶裏,放在她的牀前。她的胎位一切正常,胎兒稍許偏大,頭圍接近了生產極限10公分。不過為了避免生產過程中感染,醫生早就商定為剖宮分娩,連手術計劃都擬好了,就等着產期的到來了。

雖然離預產期還有一個多星期,但是31歲初產,又身患艾滋病,所以病房上下都高度戒備,隨時準備進入接生狀態。19牀卻很鎮靜,每天看書聽音樂,還給未來的孩子寫信,畫一些素描,枕頭下積攢了厚厚一疊。我問她為何堅持要這個孩子,她生育年齡偏大,又帶病在身。她並不在意我的唐突,笑了笑道:“孩子已經來了呀,我不能剝奪他的生命。”

我猶豫了一下,還是説了出來:“萬一被感染了怎麼辦?”她撫摸着向日葵,半晌方道:“如果不試一試,孩子一點存活的機率都沒有了。”

  記憶中的外婆,記憶中的那抹綠

冬至到了,數九的日子開始了。午後,捧着一杯玫瑰茶,站在陽台,抬手遮蔽着刺眼的陽光,放眼望去,户外的垂柳只剩了光禿禿的柳枝兒,悠悠的飄搖着、飄搖着。望着那褐色的枝條,記憶便乘着火車回到了童年,回到了外婆家。

那時,每到節日父母便會去看望外婆。那時,也是是我和弟弟最開心的時刻。提到“外婆”這個詞,我腦海裏立刻浮現了一個滿頭捲髮,滿臉皺紋,卻也滿是笑容老太太。外婆是一名鄉宴廚師,也是一名專做新娘嫁衣的的裁縫。雖然沒讀過幾天書,卻是一個通情達理的人,“上得廳堂,下的廚房”這句話最足以形容外婆孩提的時候有一個燒得一手好菜且脾氣温和的外婆,足可以讓你忘記所有的煩惱了。

外婆是一個熱愛生活、懂得享受的精緻女人,無論大小節日都會精心準備好食物,讓全家都開心快樂的度過。元宵的湯圓,中秋的石榴,小年的糖瓜……記憶最深刻的是清明節的紅雞蛋。

清明到了,小溪流的歡暢了,風兒吹的温和了,就連腳底下的泥土也變得鬆軟了;小河邊淡淡的綠柳枝,也柔柔撥弄着你的頭髮。麥苗經過一冬天雪水的灌溉,茁茁的長高了,一眼望去彷彿整個世界都是綠色的。清明時節,魯南地區的傳統是在門口插上柏樹枝和柳條兒。所以清明的前一天,外公便會去山上伐柏樹枝,去河邊採柳樹條。

外公挑着膽子,我和弟弟跟在後面,爬上村前的小山。小山是沒有名字的,由於在村子的南面,村裏人便稱之為南山。南山,長滿了蒼勁的柏樹,是村中兩大氏族——劉氏、鄭氏的祖墳地。所以清明來到南山也不僅僅只是伐柏樹枝,更是為了祭祖。農村的繁文縟節講究女孩子是不允許出現的在祭祖現場的,於是我只能遠遠的望着,等待着外公祭祖結束。酒水撒過、燒了紙錢、磕了頭,祭祖就算結束了。

要開始伐柏樹枝了,外公奮力的砍着,我和弟弟在樹下撿抖落下來的柏樹種子。現在想來,頗有西方聖誕節時,伐松樹,過聖誕節的感覺。伐完了並不急着回家。坐在清涼的大山石上,外公抽出長長的旱煙袋,從煙荷包裏抽出煙絲,填滿煙鍋吧噠吧噠的吸着,給我們講鬼怪、狐仙的故事。故事講罷,外公也休息好了,這才拖着柏樹枝揹着滿山的墨綠回到外婆家。

清明的前一天會有一個光頭、留着長長的白鬍須的老人挑着膽子,搖着撥浪鼓來叫賣,我們叫他貨郎老頭。貨郎老頭來的時候總會被人們圍圓,年輕姑娘和小媳婦們會買一些髮卡、髮帶,小孩子們緊緊的盯着那些鐵皮哨子,老人家會買一些暗釦和鬆緊繩,以便冬日做棉衣之需。清明,我們那裏的傳統是吃雞蛋,而且要染上顏色。而清明的前一天,家家户户都會買的染雞蛋的顏料。其實至今我都不知道那些染料是什麼,我只知道是玫紅色和深綠色兩種簡單的顏色。外婆管它們叫做——洋紅、洋綠。貨郎老頭拿出一個大瓶子和一隻極小極小的木勺,一毛錢一勺,用一小片裁好的報紙包起來,孩子們就會歡天喜地的奔回家了。

夜色深了,雞蛋煮熟了,外婆把染料用清水兑好,把雞蛋趁熱放進染料,一個個紅色、綠色的雞蛋就染好了,我和弟弟會把染好的紅色放進綠色染盆裏,那麼一個紫色的雞蛋便染成了。偶爾貨郎也會賣洋黃,不過那是極少的。如果有了洋黃,那麼雞蛋的顏色就多樣了,淺綠色、大紅色、橙色……總之任你發揮。染過的雞蛋被放在事先鋪好的柏樹枝上,等待着靜靜的晾乾。這時,外婆會雙手插到袖管裏,坐在火爐邊,微笑着,給我們唱《洪湖水,浪打浪》唱《學習雷鋒好榜樣》……這樣,趴在外婆的腿上就漸漸的入睡了。

第二天醒來,外婆已經把所有的門框上插滿了柏樹、柳樹枝條。我們小孩子都會去烈士陵園,去祭奠那些為祖國捐軀的烈士們。外婆用毛線編織起來的網子裝滿雞蛋,我們稱之為——雞蛋網。我、弟弟、大舅家的姐姐、妹妹,一起去烈士陵園,唱着歌、笑着、叫着。踏着鬆軟的土地,聽着白楊林的鳥鳴,頂着温暖的陽光,揮灑着我金色的童年。

考大學,似乎是每個中國學生,最終目標;中學後學業的繁忙使我無暇再去外婆家。漸漸的我長大了,外婆也漸漸的老了。外婆真的老了,背駝了,腰再也直不起來了,有時會分不清我們的名字,甚至不知道我是誰。可她記得那個梳兩條小辮的小女孩,也仍會記得在清明的時候給我和弟弟送來紅紅的雞蛋。

二零一二年的正月的一天,外婆如平時一樣晚飯後就入睡,可是,卻再沒有醒過來……從此,我只能在夢裏見到她了,夢裏的她仍然帶着那頂絨絨的黑帽子,雙手插到袖管裏,坐在火爐旁邊微笑着,一直微笑着。醒了,才發現淚水已填滿了耳窩,浸濕了枕頭。快三年了,一直不敢去外婆家,偶爾去一次發現她不在,我都在想她一定是去串門子了,一會兒就會回來。我一直覺得她還在,還在火爐邊微笑着,只要我不去,只要我不去,她會永遠安靜的坐在那裏,永遠的活着。

清明還是綠綠的,南山還是綠綠的;可我從沒想過,外婆會躺在南山。可悲的是在清明,我卻沒有資格去祭拜她的,只因為我是她的外孫,是外人。這個所謂的孔孟之鄉,我都不知道該去愛還是恨。多麼希望,希望真的有鬼神,那麼是不是我就可以見到我慈愛的外婆?多麼希望,希望時光會倒流,那樣我會不會不再這麼遺憾?多麼希望,希望回到童年,那時那抹綠色能不能成為永恆?

(原創作者:Ballerina)

  少了一百塊錢

離開老闆,自己做了包工頭,我是猶豫了很久才下定的決心——手上的幾個小項目好歹能賺點錢。

但一切都不是我想象中那麼順利,做好的項目卻收不到錢。

工人的工資不能不發啊。我借了錢,給他們發工資,令我意外的是,工資發完,居然少了一百塊。在我老家,突然少了錢,那就是個不好的預兆!怪不得我會那麼不順心。我又點了一遍,還是少一百塊。

這錢,是剛從銀行取出來的,去掉給工人的工資,就剩這些錢。我反覆核算,還是少。我一琢磨,會不會是哪個工人多領了一張呢?

我一拍腦袋,完全有可能啊。

那幾個工人,我工資開得低,平時總抱怨着錢少。而且,他們都節省,早晚吃饅頭,中午下一點麪條。一天的伙食費,不過三四塊錢啊。

當天下班後,我把他們都找了來。

十來個工人散漫着來了,我問他們,工資都拿到了吧?大家都點着頭,有些小心翼翼。

我説,沒人少拿錢吧?

民工們顯得很疑惑地看着我,沒吭聲。

那,有沒有多拿啊?繞了半天,我終於説出了自己心裏真正想説的那句話。民工們顯得更疑惑了。

我有些失望。

我忽然想,這些都是他們裝的,這些民工們,真是一羣刁民。看來不施點壓力,估計他們是沒人肯認賬的。

於是我説,是這樣的,我想請大家回去後,再點下自己拿的工資,看看有沒有誰多了一百塊錢。多了就還給我,好嗎?

儘管我的口吻顯得很温和,但我明白,我的語氣是極其沉重的。

沒人回答我。

我不怕得罪這些民工,儘管我給他們的工資是很低的,活是比較重的。但我一想到少了錢是個不好的預兆,就什麼都不想管了。

第二天一早,就有一個叫老耿的民工找上了我。

老耿一看見我,就給我塞一百塊錢。老耿黝黑的臉上寫滿了歉意,再三和我道着歉,説,老闆,對不起,我回去沒好好數錢。誰知道昨晚一數,居然多了一百塊錢。

我朝老耿冷笑了下,很是心安理得地收下了那一百塊錢。老耿這人我知道,上次為了一塊錢和一個老鄉打起來。這次要不是我給他們施點壓力,估計他怎麼着也不會把錢還來。 我連句話都沒説,接過錢就走了。

走了沒幾步路,碰上個叫老宋的民工,老宋手上,居然也拿着一張百元大鈔。老宋連聲朝我道着歉,説,老闆,對不起,我回去沒好好數錢。誰知道昨晚回去一數,居然多了一百塊錢。

我聽着有些納悶了,難不成我又少數了一張?我有些猶豫地接過錢。

誰知道,今天真像撞上了邪一樣,一上午,剩下的民工們一個一個都拿着一張百元大鈔來找我。口口聲聲説着對不起,是他多拿了一百塊錢。

這次,我沒拿錢。我冷冷地看着他們,搖了搖頭。中午時,我坐在辦公室,還在想着這個費解的問題。我是不是每個人都多發了一百塊錢呢?

我想了下,然後在抽屜裏找那份工資表,我想重新核對一下他們的工資金額。我在抽屜裏翻找着,不小心翻出一張百元大鈔來,皺皺地擠在一堆文件中間。我愣了愣,終於翻找出那份工資表,我核對了下,沒多給啊。

我全明白了。

是每個民工都貼出來一百塊錢。

想着他們每天起早摸黑地幹活,辛辛苦苦下來,我居然還要懷疑他們多拿錢,我的鼻子頓時有些酸酸的。

下午,我沒讓他們幹活。

我把民工們都找了來,我還安排了一間會議室,我買了些水果,擺在會議桌上。大家戰戰兢兢地看着我,顯得有些慌張,大家看着那些水果,卻沒人動。我把錢還給了老耿、老宋。老耿老宋看着這錢,還有些不敢接,小心地看着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