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智慧讀書心得體會

來源:文萃谷 1.5W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你想好怎麼寫心得體會了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師的智慧讀書心得體會,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師的智慧讀書心得體會

教師的智慧讀書心得體會1

名師工作室的活動中,瞿老師和朱老師給我們介紹了徐建平的著作《釋放你的教育智慧》,並且給每位成員購買了書本。在工作閒暇之餘,細細品讀了書籍,內心受到了極的震撼。這本書是一部啟迪心智、陶冶性情的美文。作者通過五個專輯:教師成長篇、學生感受篇、教育教學篇、管理藝術篇和影響輻射篇,映了教師的需要與趣味以及他們所關注的事物,他們所困惑的問題,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屈和追求。本書雖為隨筆,卻並不缺乏學術專著的深沉與厚重,更有在輕靈與明快之間時時閃耀着的思想火花。

《釋放你的教育智慧》字裏行間流露、揮灑着作者教育人生的真性情,是“做”教育中煉就的教育學問。徐建平先生感慨,“對於人生來説,有什麼比受過良好的教育更重要的呢”,因此,整本書字裏行間無一不折射出作者之於教育、之於生活的智慧與理性之光,無一不散發出湧自作者心田的真情呼喚。這本書體現的是一種對社會,對時代的深深的思考。如果我們沒有教孩子們任何他真正需要知道的東西,譬如:如何快樂的活着,如何與不同的人相處,如何面對和挫折,如何有個人價值感和自尊心。那麼教育有什麼意義呢,我們培養出來的很部分是隻會讀、寫、算的學習機器,而要出些人才的確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想到前不久去參加的綜合實踐活動培訓,我更是感覺我們現在在社會上要面臨的問題和缺乏的東西,也是孩子以後走上社會會碰到的問題,我們應該教的是他解決各種問題的能力,而不是記住這個數學題怎麼解。當然現行的制度必須要知道題目怎麼解,所以我們基層教師也要能夠,在教會題目的同時更能教會他們能力。

作為教師,首先是個教育工作者,其次才是一門課程的教師。每一門課程的最終目的都是要助我們的學生成為一個具有主動性、立性和創造性的人,一個具有積極、樂觀、正直、光明的心態的人,一個友善、寬容和積極介入社會合作的人。教育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是要用心去做的。應該做一個智慧型的教師。綜合書本的內容,我也覺得應該從以下一些方面進行努力,使自己更向智慧型教師邁進。

1.智慧是靠“想”出來的

智慧是思索的結晶,教師的教育智慧即是教師對教育教學問題長期研究和不斷思索的結果。教師如果能從研究的角度來從事教學工作,不斷地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研究問題,就能不斷地增長自己的思考力、感悟力,不斷地提煉新見解、新觀點,從而全面地提高自己的學術水平和教育智慧。

2.智慧是靠“勤奮”出來的

“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天才靠積累,聰明靠勤奮。”先天的聰明還要靠後天的努力來完成,只有在長期一點一滴的學習中才能形成一定的積累。作為一名教師,要特別加強對心理學和教育學的學習和研究,把握學生在不同年齡的心理特徵。教師唯有熱愛學習,從古今中外的一切文明成果中汲取營養,才能成為學者,成為能師。

3.智慧是靠“交流”出來的

教師的教學是單人單科進行的,教師的勞動在部分時間裏是個體性的。備課、鑽研教材、上課、輔導、批改作業都是一種複雜的腦力勞動,要立完成,但決不能因此而忽視教師之間的交流作用。交流就是互相學習、共同討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善於學習,善於博採眾家之長為我所用,是走向成功的一條捷徑。

總之,智慧型教師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自身要勤于思考,不斷提高自己的思考力、感悟力、教育智慧,還要勤於學習,善於集思廣益,博採眾長。“智慧型教師”應成為我們每位教師不斷追求、自覺探索的目標。

教師的智慧讀書心得體會2

假期之中認真研讀了《教師的智慧》一書,這本書分為“智慧使者、人文校園、冷描熱點、歲月頁碼、修學英國、漫步英倫”六部分,每一部分那一個個生活中的小案例,作者用他的細膩和善於發現積累的一個又一個的案例,並讓這些案例在專業理論的指導下更富有意義地發展着。

其實,在我們的身邊,各種各樣的案例總是持續不斷地在上演着,每個孩子都用自己與眾不同的方式上演着一個個生動的案例,而這些案例在我們不同的關注中以不同的方式發展着,而我們的細心觀察和發現並引導會讓孩子有不同程度的進展呢!

書中圍繞諸如“公開課與日常課”、“師生衝突怎麼辦”、“優質課到底誰説了算”等一個個教育場景對教師行為、表現、主張、反思與感悟進行忠實記錄,可是在字裏行間,感受到的是教師智慧的閃現和脈動。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對治班的看法——治班若烹小鮮,做菜燒飯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説,不是什麼難事,關鍵是怎樣做出美味來,那真的是一門技術和藝術呢。從中也讓我深刻體會到身為一名班主任,我們更應該是個理智、明智、博愛的人。因為當我們懷着快樂博愛的心做出來的飯菜,裏面充滿了愛的味道,才是最美味的。今後的工作中我會這樣做:

做一個理智的教師。教師不僅要情感充沛,而且應理智健全。在教育活動中,情緒的躁動、難言的苦惱是難免的,需要用理智去剋制,需要用理性去引導。所以自己以後要多讀書,多為孩子,同事、家人服務,多思考一下所面對的問題多角度多方法的設計解決預案,解決問題以理服人,才會用理性的光芒去照亮黑暗的心靈。

做一個明智的教師。《教師的智慧》這書的主旨就是要教師做個明智的人。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明智的教師是改革的積極參與者、主動調適者。因為明智的人,善於明理,善於辨析;明智的人,善於把握大勢所趨。面對教育方式多樣的今天,採取哪種方式來處理師生關係、解決衝突和問題,反映了教師行為的明智程度。所以我要積極參與到現今的教育創新中去,多學習理論知識,多向同事學習治班教學的經驗,豐富提高自己。

做一個博愛的教師。關愛每一個學生是師德的靈魂,寬厚仁愛,有理有節,人性豐滿,才是教師的德智情懷。面對學生充滿愛與關懷,面對知識,充盈渴望;面對同事多關心。處理好師生、同事之間的人際關係,讓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豐滿而快樂。

教師的智慧讀書心得體會3

讀了《做有智慧的教師》這本書,收益匪淺,我才真正明白了做一個有智慧的教師的真諦。

有智慧的教師要有教學智慧,有較高的教學機智,有較強的駕馭課堂的能力。能在課堂教學中隨機應變,遊刃有餘,不但在學生的質疑問難中對答自如,,而且在學生的批評建議中從容不迫,顯示出高度的教學智慧。

有智慧的教師要有創造智慧,不但要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而且還要有創新思維,創新能力,並在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髮現新問題,探索新途徑,提出新觀點,總結新經驗,取得新成果,敢於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走出自己的一條自主創新之路。

在課堂教學中,有智慧的教師不是居高臨下的,學生也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一開始就精神飽滿,快樂學習,學生的身心處於最佳狀態,對所學知識是感興趣的。有智慧的教師在課堂中能對學生真誠地表揚,熱情地鼓勵,公正地評價,善意地批評,誠懇的指點。學生和學生之間能友善地相處,平等地交流;學生對老師能坦誠地尊重。

有智慧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能解放課堂,解放學生,解放老師,讓課堂呈現創新的活力。有智慧的教師重視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學習,能防止學生盲目地創新,一味地生髮,隨意的自主和形式的組合,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離不開教師的精心設計,靈活誘導。

總之,《有智慧的教師》是一部啟迪心靈,陶冶性情的文章。這本書讓我身心浸潤於教育智慧的滋養中。通過學習,我更加感悟到,在人類滾滾不息的歷史長河中,教育是一首永遠寫不完的詩篇。在今後的學習中,我將繼續努力鍛鍊自己,爭取做一個有智慧的教師。

教師的智慧讀書心得體會4

我讀了《釋放你的教育智慧》一書,內心受到了極的震撼,這本書是一部啟迪心智、陶冶性情的美文。本書雖為隨筆,卻並不缺乏學術專著的深沉與厚重,更有在輕靈與明快之間時時閃耀着的思想火花。《釋放你的教育智慧》字裏行間流露、揮灑着作者教育人生的真性情,是“做”教育中煉就的教育學問。整本書字裏行間無一不折射出作者之於教育、之於生活的智慧與理性之光,無一不散發出湧自作者心田的真情呼喚。

這本書體現的是一種對社會,對時代的深深的思考。這是非常令人警醒的“如果我們沒有教孩子們任何她真正需要知道的東西,譬如:如何快樂的活着,如何與不同的人相處,如何面對和挫折,如何有個人價值感和自尊心,如今的許多教育方式所培養出來的很部分是隻會讀、寫、算的學習機器,而要出些人才的確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狀元”很多,然而其未必是“人才”,但是狀元的出現,很有可能埋沒一些真正意義上的可塑之人才,因為家的目光都被狀元所吸引了。這是在現行教育制度下所不可避免的事實。人人呼籲,但是又沒有人知道該由誰來。其實能改變這些現狀的,只有我們這些教師最基層的教育工作者。

作者的目光是犀利的,他能洞察到本質,他認為眼界決定境界,方向決定方法,方向對了,路就在腳下,決定教育方向的是教師。我們的教師更關注方法,好的方法可以收到立竿見影、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方向正確與否,難以檢測,很難凸現,因此,我們缺乏這方面的意識,再加上我們的教師長期忙於事務性的工作,被量的瑣事遮蔽了眼光,被俗務消磨了高遠的追求。於是,他迫切地呼籲,要喚醒和強化教師的方向意識。

作為教師,首先是個教育工作者,其次才是一門課程的教師。每一門課程的最終目的都是要助我們的學生成為一個具有主動性、立性和創造性的人,一個具有積極、樂觀、正直、光明的心態的人,一個友善、寬容和積極介入社會合作的人。念肖川的話:沒有智慧,“教育”就只是心靈和精神的一種牽累,一種“認知結果的堆積”;沒有真情,生活就是無邊的荒漠,“教育”也就只是一種敷衍和應付全書“教師的解放”這一篇,讀後收穫頗豐,最深的感受是他為我們解決了人生道路上、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很多疑惑。

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首先,要做有思想的教師,要樂於接受思想。而接受思想最簡單的方法是閲讀別人的書籍,尤其是名師的書籍,讓閲讀成為每位教師的習慣,成為與別人進行心靈碰撞的自由領地,成為自己不斷進步的階梯。

其次,要做有思想的教師,關鍵是要在思中進步。當學生違紀律時,我們是否採取了適當的教育方法;當學生上課打瞌睡不聽話時,是否由於我們的課上得不好要做到這一點,需要的是何等的氣度、胸懷,以及對教育事業何等的熱愛!要做有思想的教師,還要敢於釋放思想。我們的教學工作不會是一條平坦的道,肯定有坎坷,有曲折;肯定會碰到許多疑難困惑,碰到許多新的問題,因而更需要教師之間的互動與交流。

《釋放你的教育智慧》是值得一讀的好書,時刻用動態發展的眼光來審視教育,教學要有明確的目的和方向,只有這樣,我們的教育才會不斷進步。以後我努力博採眾長,為我所用,不斷吸收新的教學理念,不斷提升自身修養。

教師的智慧讀書心得體會5

暑假讀了《教師的智慧》這本書,被書中的一個個教育案例和故事深深地吸引。書的作者焦曉駿,中國教育學外語教學專業委員員,江蘇省教育學新教育研究常務理事,蘇州工業園區第十中學副校長。曾任中國小英語教研員,多年來專注於英語教學研究及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獲“中學英語學科帶頭人”、“高中英語教學能手”等稱號。在各類報刊發表文章100餘篇,出版《教師的智慧》、《高中生一定要上的12堂英語寫作課》、《網絡,讓我歡喜讓我憂》等著作。看着書上一張小照片和這小段簡介,心中升騰的是無限的敬佩。因為書中的一個個平凡的小故事卻在他的.筆下引出一個個不平凡道理,更彰顯着他為人師的智慧。

此書分為“智慧使者、人文校園、冷描熱點、歲月頁碼、修學英國、漫步英倫”六部分,每一部分那一個個生活中的小案例,作者用他的細膩和善於發現積累的一個又一個的案例,並讓這些案例在專業理論的指導下更富有意義地發展着。其實,在我們的身邊,各種各樣的案例總是持續不斷地在上演着,每個孩子都用自己與眾不同的方式上演着一個個生動的案例,而這些案例在我們不同的關注中以不同的方式發展着,而我們的細心觀察和發現並引導讓孩子有不同程度的進展呢。仔細想想當自己面對學生時的沮喪和抱怨,自己就是缺乏了這樣細心的關注。

書中圍繞諸如“公開課與日常課”、“師生衝突怎麼辦”、“優質課到底誰説了算”等一個個教育場景對教師行為、表現、主張、反思與感悟進行忠實記錄,可是在字裏行間,感受到的是教師智慧的閃現和脈動。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對治班的看法——治班若烹小鮮,做菜燒飯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説,不是什麼難事,關鍵是怎樣做出美味來,那真的是一門技術和藝術呢。從中也讓我深刻體到身為一名班主任,我們更應該是個理智、明智、博愛的人。因為當我們懷着快樂博愛的心做出來的飯菜,裏面充滿了愛的味道,才是最美味的。今後的工作中我這樣做:

做一個理智的教師。我是個情緒化比較嚴重的人,總是率性而為,而總是控制不住。任“江山易改稟性難移”來安慰自己。其實教師不僅要情感充沛,而且應理智健全。在教育活動中,情緒的躁動、難言的苦惱是難免的,需要用理智去剋制,需要用理性去引導。所以自己以後要多讀書,多為孩子,同事、家人服務,多思考一下所面對的問題多角度多方法的設計解決預案,解決問題以理服人,才用理性的光芒去照亮黑暗的心靈。

做一個明智的教師。《教師的智慧》這書的主旨就是要教師做個明智的人。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明智的教師是改革的積極參與者、主動調適者。因為明智的人,善於明理,善於辨析;明智的人,善於把握大勢所趨。面對教育方式多樣的今天,採取哪種方式來處理師生關係、解決衝突和問題,反映了教師行為的明智程度。所以我要積極參與到現今的教育創新中去,多學習理論知識,多向同事學習治班教學的經驗,豐富提高自己。

教師是一個博愛的人。關愛每一個學生是師德的靈魂,寬厚仁愛,有理有節,人性豐滿,才是教師的德智情懷。面對學生充滿愛與關懷,面對知識,充盈渴望;面對同事多關心。處理好師生、同事之間的人際關係,讓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豐滿而快樂。

《教師的智慧》一書讓我看到教育是一種行動的藝術,身為教師要不斷地讀書學習,要時常重新認識自己,在工作中不斷思考,在思考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不求做到最優秀,但求做個學生心中的好老師。

教師的智慧讀書心得體會6

《做有智慧的教師》是從由廈門外國語學校的七位骨幹教師組威的“葉曉龍博客”團隊這個知名教育博客上收集的近百篇優秀博文編成的。這七位優秀教師在繁重瑣碎的教育教學及學校管理工作之餘,把自己對教育教學的理念、方法,對教師人生、家庭、學習等諸方面的思考,通過一個個真實生動、耐人尋味、啟迪思考的教育小故事,反映各自成長的心路歷程。這些小故事藴涵着他們細膩的情感,凝聚着教育實踐的智慧,折射出他們積累的經驗。

書中着重講了解決教師課堂教學操作中的實際問題。喚起教師對教學細節的關注、對教師智慧的關注、對教學實效的關注、對自身發展的關注、對教學創新的關注,搭建一個交流共享的平台,提供一些教學細節、教師智慧、教學實效、自身發展、教學創新的操作性理論詮釋與實踐案例,覺得很有啟發。

順着這樣的啟發讓我想到:作為國小美術教師的我,應該如何走好專業發展之路呢?思考許久,總結了幾點:

一、夯實專業技能

“畫畫”是美術教學的基礎,是一個合格美術教師素質長久、持續發展的根本保障。隨着新課程改革的逐步實施,美術教學將更多地要求教師在學生面前多動手、多實踐。為了激發、引爆學生的靈感,讓學生充分感受和必要的提示,激活學生的思維,美術教學中需要教師的適當示範。因此,美術教師應堅持長期、深入的美術繪畫創作,平時多動手畫畫,抽時間多練練自己的內功。樹立“曲不離口,拳不離手”的工作時理念。培養自己紮實的美術基本功,以此來保證自己在給學生示範時能遊刃有餘,提高教學效率。

二、掌握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

時代在飛速發展,新的教育教學理念不斷湧現,學生學習的方式和方法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如今的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是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利用情景、協作、會話等學習環境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施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四大要素。這些先進的教學理論是教師專業發展的知識基礎,對教師的教學實踐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教師作為人類文化的傳播者必須終身學習,不斷吸取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拓展自己的知識結構,從而促進自己的專業發展。

三、善於教學反思

自我反思是教師立足於自己的實踐經驗,通過深刻的自省來調控自己的情緒和行為,整合自己的知識和信念的活動。它是“思考”的一種形式,但又不同於一般的思考。它強調對問題的深度思考,而是循序漸進,逐步深入的。

林老師在《請為你的褒獎報歉》一文中提出自己的見解,要“賞之有法,賞之有度,賞之有時”。其餘的老師在隨筆中都時有創見,如葉雋老師《給台階後再拆台階》、《批駁,在孩子獲得好成就之時》、陳斌老師《犯過錯的“價值”》……呂淑彩老師的《放鬆是一種境界》:“放鬆不是放蕩,更不是廢棄,而是藴含着一種踴躍心態,藴含着一種從容,它是一種平凡心,一種尊敬心坎的機靈,這種機智讓教育者污染本人,讓咱們的學生在放鬆的狀況中內化,往往讓我們的教育發生預料之外的成果。”

四、嘗試教學研究

教師要加快自己的專業化發展,就應該將教學研究貫穿於整個教學生涯,善於捕捉教學中的問題,不斷試驗和研究,從中總結教學規律,在反思和研究中逐漸發展,使自己成為一名研究型教師。

書中黃老師把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所觀察到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細節都能做到仔細分析原因,尋求對策;並從中捕捉到科學的教育規律、原則和方法。黃老師正是通過這樣的實踐、反思、思想昇華、再實踐的過程,才促進了其專業的成長和發展,進而成為名師。

在如今“知識爆炸”的時代,知識更新日新月異,教學新理論,新方法層出不窮,僅僅“學高為師”已難以滿足時代對教師的要求,想要做一名智慧型教師,必須要掌握紮實的專業基本功,具備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研究能力,不斷促進自身專業發展,才能適應時代變遷帶來的挑戰。

教師的智慧讀書心得體會7

教育是智慧的行業,教師就應該是智慧的工作者。在我看來,智慧的教師肯定是那些知識淵博,經驗豐富,教學起來又輕輕鬆鬆的老師們。於是我讀了《做有智慧的教師》一書,我想,這本書肯定會對我大有幫助。當我拿到這本書之後,我才真正明白了智慧型教師的真諦。

書中是這樣詮釋智慧型教師的:他們把“教師”這一職業看成是自己的生命,並把自己的生命全部灌注到“教師”這一職業中。“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是他們信奉的職業操守;以學生的主動發展為最高目標,根據學生的個性特徵因材施教;他們把自己看成是教育活動的研究者,在他們看來,教學就是藝術,教學就是創造;教師以自己崇高的的精神去影響學生、喚醒學生,教育因此便有了靈性和生氣。書中着重講了解決教師課堂教學操作中的實際問題。覺得很有啟發。

1、專心學習,成為“學者”。

智慧來自學習。教師只有讓學習成為生命的狀態,才能讓自己的教育生涯青春永駐。教師成為終身學習者,廣採博取,才可能對教材有真知灼見,才可能於平凡中見新奇,課堂上,才可能“口含靈珠、遊刃有餘……令學生流連忘返、全身心地陶醉”。智慧型教師具有智慧,離不開原有的知識積累,更離不開長期的不斷學習。“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説的就是這個道理。

2、用心創造,成為智者。

智慧來自創造。教育的對象是不斷髮展變化的人,這就決定了教師工作必須有要有創造性,善於反思,不斷出新,走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自主創新之路。教師的創造力增強了,智慧豐富了,必然會帶出一大批擁有智慧、富有創造力的學生。

3、培養興趣,立足課堂。

俗話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堂氣氛是決定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傾聽氣氛可以將師生的心智融為一體,達到充分的溝通。還有教學藝術的魅力是可以調動學生追求知識、探索真理的熱情與潛力,使課堂氣氛緊張而不死板,活躍而不紊亂。

葉聖陶先生説:“果真要養成他們良好的習慣,最重要的是順應他們的心情。”學生具有好奇的天性,最容易受情感因素的感染。課堂枯燥乏味,學生的注意力肯定容易分散,那麼傾聽也就無從談起了,因此教師要順應學生的心理,在日常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天性,善於創設教學情境,以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

總之,智慧型教師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自身要勤于思考,不斷提高自己的思考力、感悟力、教育智慧,還要勤於學習,善於集思廣益,博採眾長。“智慧型教師”應成為我們教師不斷追求、自覺探索的目標。

教師的智慧讀書心得體會8

暑假中,我有幸拜讀了李鎮西先生所著的《教育的智慧》,這本書就如同一盞明燈,讓我豁然開朗。使我對教師這一職業有了更深刻的了認識,並對以後的教學工作充滿了熱情與信心。

在該書中,就教育的文化、經濟、、社會及個體的發展功能,清晰的向我們展示了素質教育的真正內涵,告訴我們該如何正確的認識素質教育。同時也告訴了我們,教育與懲罰的關係。

應該説,教育本身就包含有懲罰的因素。教育,不僅意味着提高人的道德水平和知識能力水平,同時意味着按文明社會與他人交往的準則規範人的行為,即通常所説的“養成教育”。這種“養成教育”,帶有某種強制性這種養成良好文明習慣的“強制性”與我們現在對的思想不是一回事。作為社會人,不遵循起碼的公共規則與秩序是很難與人交往的。同時,在一個集體中,一個人違紀必然妨礙其他更多的人學習。這樣,為了尊重多數人學習的權利,有時不得不暫時“剝奪”個別人的學習權利也就是説,必須予以必要的懲罰。

什麼是懲罰?教育懲罰,是對不良行為的一種強制性糾正。這既可以體現在精神上,也可以體現在行為上。前者如扣操行分或紀律處分(警告、箭等等),對嚴重影響課堂秩序的學生甚至可以請出教室讓學生思其過(對所謂“請出教室”我認為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好簡單肯定或否定);或者是某些過失補償性行為(比如做衞生不認真而罰其重做等等)。這些懲罰與尊重學生並不矛盾,正如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所説:“確定整個懲罰制度的基本原則,就是要儘可能多地尊重一個人,也要儘可能多地要求他。”

但不管怎樣的教育懲罰,都不能是體罰。有的朋友不理解我的這個觀點,他們認為,既然是懲罰,怎麼又不包括體罰呢?體罰不是懲罰的一種嗎?

總之,教育不能沒有懲罰,但懲罰不是體罰,而且我們提倡的“教育懲罰”應該充滿現代精神。這樣的“教育懲罰”使精神真正深入學生心靈:學生與班主任享有一樣的權利,班主任與學生具有同等的義務。在這樣的機制中,學生開始嘗試着自我教育與管理的實踐,切身體驗着集體與個人、與法制、紀律與自由、權利與義務、自尊與尊他的對立統一關係,潛移默化地感受着同學之間、師生之間尊嚴與人格的平等。這樣的教育懲罰,實際上是讓學生在實踐中受到精神、法治(注意,不僅僅是“法制”)觀念、平等意識、立人格的啟蒙教育而這正是面向未來的現代教育所應該包含的基本要義。

教師的智慧讀書心得體會9

?教師的智慧》,這本書已經不知道被我看了幾遍了,可是就死被書中的一個個教育案例和故事吸引。書的作者焦曉駿,中國教育學會外語教學專業委員會會員,江蘇省教育學會新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蘇州工業園區第十中學副校長。曾任中國小英語教研員,多年來專注於英語教學研究及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獲“中學英語學科帶頭人”、“高中英語教學能手”等稱號。在各類報刊發表文章100餘篇,出版《教師的智慧》、《高中生一定要上的12堂英語寫作課》、《網絡,讓我歡喜讓我憂》等著作。看着書上一張小照片和這小段簡介,心中升騰的是無限的敬佩。因為書中的一個個平凡的小故事卻在他的筆下引出一個個不平凡道理,更彰顯着他為人師的智慧。

書中圍繞諸如“公開課與日常課”、“師生衝突怎麼辦”、“優質課到底誰説了算”等一個個教育場景對教師行為、表現、主張、反思與感悟進行忠實記錄,可是在字裏行間,感受到的是教師智慧的閃現和脈動。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對治班的看法——治班若烹小鮮,做菜燒飯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説,不是什麼難事,關鍵是怎樣做出美味來,那真的是一門技術和藝術呢。從中也讓我深刻體會到身為一名班主任,我們更應該是個理智、明智、博愛的人。因為當我們懷着快樂博愛的心做出來的飯菜,裏面充滿了愛的味道,才是最美味的。今後的工作中我會這樣做:

做一個理智的教師。我是個情緒化比較嚴重的人,總是率性而為,而總是控制不住。任“江山易改稟性難移”來安慰自己。其實教師不僅要情感充沛,而且應理智健全。在教育活動中,情緒的躁動、難言的苦惱是難免的,需要用理智去剋制,需要用理性去引導。所以自己以後要多讀書,多為孩子,同事、家人服務,多思考一下所面對的問題多角度多方法的設計解決預案,解決問題以理服人,才會用理性的光芒去照亮黑暗的心靈。

做一個明智的教師。《教師的智慧》這書的主旨就是要教師做個明智的人。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明智的教師是改革的積極參與者、主動調適者。因為明智的人,善於明理,善於辨析;明智的人,善於把握大勢所趨。面對教育方式多樣的今天,採取哪種方式來處理師生關係、解決衝突和問題,反映了教師行為的明智程度。所以我要積極參與到現今的教育創新中去,多學習理論知識,多向同事學習治班教學的經驗,豐富提高自己。

教師的智慧讀書心得體會10

近日,我讀了《塑造教師:教師如何避免易犯的25個錯誤》一書,感到這本書是一本難得的好書。

《塑造教師:教師如何避免易犯的25個錯誤》一書中,著名的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卡羅林博士,收集了教師們回憶的近200個在學生時代所經歷的最不愉悦,且記憶猶新的事件。這些事件,涉及幼兒園、中國小以及大學的學生生活,包括班級管理、學生活動、課堂教學、成績評定、師生交往等等方面,資料豐富,舉例生動形象,真實地反映凝固了教師在教育管理中易出現的種種錯誤。讀着這本書,如身臨其境,從所舉教師的錯誤當中,思索着,對照着,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異常是從這些案例中進一步理解了學生的感受,又一次站在學生的視角審視我們的許多教育現象和處理方法。

這本書更吸引我的是,在每一個案例後都有“處方”的形式,對發生的事件給予分析,幫忙讀者找出問題的根本。這些分析根據人的心理髮展的理論,提出許多現代教育理念,強調了對學生的尊重、理解,關注、欣賞、支持、幫忙,突出了作為教師應有的對學生真誠的愛。諸如:“當你身處一個手指責別人的時候,剩下的四個手指其實在指責自我”,“優秀的教師,善於挖掘不擅長表現的學生其他方面的優點”,“通情達理的教師會注意黑板禮節——尊重學生、理解學生上黑板做題時的感受”等等。

做教育教學工作十幾年來的我看完這本書,我覺得教師的言行直接影響着學生的成功與失敗,表揚學生還是批評學生,促進學生提高還是抑制學生髮展,是我們教師應當思考的問題。想想自我也許在不經意間我的言語傷害了孩子,我卻不明白。這本書中介紹的知識能讓我恢復平靜,堅持心理平衡。

教師的智慧讀書心得體會11

教師,作為一種職業,承擔着傳播人類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類社會發展中起着橋樑和紐帶作用。隨着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教師一言堂已全盤否定,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教師要成為研究者、專家和名師;由於知識更新速度加快,原有知識結構和教學理念不能適應教學需要等。因此,壓力增大,精神疲憊,對所從事的工作失去興趣,無成就感;對事業缺乏熱情和創新,安於現狀,得過且過等。

我深刻地認識到作為一名教師,不斷學習、更新知識、與時俱進的重要性。隨着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需求,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師?這將是我今後必須思考和麪對的問題。因為,合格教師不是終身的,昨天的合格教師,今天不一定合格。自己只有不斷學習,更新觀念,與時俱進,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理論知識,才始終是一名合格的教師。

一、更新觀念,終身學習

學習專業知識,提升專業素質。教師要不斷吸取新信息、新知識、新理念,不斷充實自己,始終站在知識的前沿;要不斷完善知識結構,做到博學多才,與時俱進,學生才會親其師而信其道;對所教學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運用自如,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文化知識,提升綜合素質。作為教師,不僅要學習專業知識,精通本專業知識,還要學習與本學科相關的人文知識,如社會、心理、信息技術等,力求知識全面。只有自己的專業知識、業務水平提高了,對教育教學工作才更加熱心,態度才更加積極向上。

二、愛崗敬業,加強師德修養

愛崗敬業,加強師德修養。由於教師的職業,是育人、塑造心靈的事業,因此教師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甚至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深遠的影響。因此,教師要時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養,通過言傳身教,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滲透為人的道理,幫助學生塑造健康人格,為他們今後美滿人生鑄造堅實的基石。

用心育人,建立平等關係。教師的工作對象是人,人是有情感的,需要教師的關愛和關心。教師要在生活上、思想上和情感上要給予關懷。因此,教師要學會縮短與學生的情感距離,要善於發現學生的心理變化,要設身處地為學生着想,體諒他們成長過程中的難處與煩惱;要建立起新型的平等的師生關係,才能拉近與學生的心靈距離,溝通情感,才能真正做到教書育人。

三、立足本職,做好工作

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就要無怨無悔!

對教學過程負責。為了使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要堅持經常學習專業理論知識;要多聽課,虛心請教,學習別人的長處,領悟教學藝術;每上一節課,都要根據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案,做好充分的準備,認真完成每一個教學環節。

對學生未來負責。教育是一個長期的又是環環相扣的過程,一個環節出現缺陷就會影響其它環節,從而影響學生的正常成長。因此,教師要立足當今,放眼未來,以苦為樂,甘於寂寞,充當人梯,為家長負責,為學生負責,為社會負責,為我們偉大祖國的千秋大業負責。

對學困生負責。幫助學困生是教學工作的重任,因為一個班級裏面總存在學困生。對於學困生,教師在教學上、情感上應給予特殊的關顧,如課堂上多提問、多巡視、多輔導,對他們取得的點滴成績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讓他們樹立信心,激發學習興趣;課後多找他們談心,使他們從心底知道老師並沒有把他們拋棄。

教師,只有立足本職,將個人的發展與國家的發展、學校的發展緊密聯繫在一起,樹立和牢固民族意識、社會意識和責任意識,個人在工作上才會有所所為;教師,只有更新觀念,終身學習,與時俱進,做好本職工作,才能為黨的教育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教師的智慧讀書心得體會12

有幸讀到了徐老師寫的《釋放你的教育智慧》一書,在幾天草草的翻閲中,我感受到了一個教育理想主義都對愛的沉澱。他對學生的愛,對教師的愛,對教育與民族的愛,在教育事業執著追求中的全部心路歷程記載在了這麼一本沉甸甸的書中。

閲讀着那流暢而又充滿智慧的文字,當中處處透出作者深邃的教育功底和教育智慧,處處向我們展示了一種質樸而深邃的育人理念。邊看邊思索着自己的為師之道,我該怎麼去行動,怎樣使自己也成為受學生喜歡的一位老師?越琢磨越讓我豁然開朗對,微笑,他可以讓我擁有最的智慧。

在徐老師書中,第二輯的一篇文章深深地吸引了我,題目“醉人的笑容你有沒有”,細細閲讀,慢慢回味,我越覺得我離這一點越來越遙遠,也越來越陌生了。

微笑,一個多麼美好的字眼,他是人內在的人格魅力,乃是人的智慧。一個人能夠面帶微笑對待人生,有許多好處:可以讓人更有自信心,可以消除煩惱,心理得到放鬆,可以得到更多挑戰的機會等等。引用名人卡耐基的一句話:“不需資本,卻能收到很的利益,施與者沒有任何損失,收受者卻有豐富的收穫,驚鴻一瞥,卻能永久留在記憶深處。”由此可見一斑

微笑,對教師來説,顯得尤為重要。那真誠而自然的微笑,那友善而禮貌的微笑,那喜悦而文雅的微笑,可以讓課堂更有磁性,可以縮短師生間心靈溝通的距離。有教育家提出:“用愛的微笑去征服學生的心靈。”陶行知先生也用例説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看徐老師的這本書,給我最的感悟就是微笑也需要藝術,更需要運用智慧。

一、微笑的橋樑起於換位思考

在生活中,人們總有這樣一個特點:即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假如我們能換一個角度,總是站在他人的立場上去思考問題,會得出怎樣的結果呢?最終的結果就是多了一些理解和寬容,為改善和拉近人們之間的關係搭建起了橋樑。

書中於老師對於遲到的學生從來不批評,甚至懷有敬意,為什麼?緣於他小時候的親身遲到的經歷。當於老師上國小四年級時,有一天遲到了,在校門口徘徊了半天也不敢進,最終選擇了逃學。所以他佩服遲到的學生喊“報告”的勇氣,這是一種推己及人的理解與寬容,更是教師工作細節當中的換位思考。

換位思考得用在課前,得用在課中,也得用在課後。作為老師,工作、生活當中,難免遇到不如意的事,而開始上班了,只要踏進教室門,掛在臉上的就只能是微笑。這時我得用含笑的目光掃視一遍學生,使他們緊張的心情鬆弛下來,然後微笑着向學生問好。為什麼不能把生氣或不滿帶給學生?因為“換位思考”告誡我們,學生是快樂的年齡段,他們不是來聽你發牢騷或接受你的不滿的。我所要做的是把微笑帶給他們:“我喜歡你們,很高興看到你們,希望今天家都有新收穫。”在課堂中,有時自己精心準備的礁,上起課時卻教得特別費勁,學生學得也很被動。這時,我們又要“換位”思考,考慮學生現有的知識狀況、理解能力等因素。如一個問題提出,學生不配合教師,可能是太深了,學生踮着腳也夠不着;也可能是太淺了,學生不屑回答;也可能是問得漫無邊際,學生無從回答。

換位思考使得老師掌握了主動,架構起了師生溝通的橋樑,也從內心帶動起了老師的微笑。微笑表現在我們的眼神中,表現在我們的語言中,還表現在我們的動作中。下課時,我會留在教室和同學們談談心,説説笑話,課餘和同學們一起做做遊戲……慢慢地,春風化雨,學生就會把老師當成自己的知心朋友,敞開心扉,讓老師走進他們的心靈。

微笑需要老師學會換位思考。對老師來言,如果能常以學生的角度去思考,以學生的年齡、心理、知識狀況和生活實際作為前提,去感受學生的個性行為,去深入瞭解學生的內心感受,就能正確引導學生的發展方向,遇事才懂得更多的包容與理解,才能常帶微笑,常受感動。對學生而言,會微笑的面對他們的老師,意味着這老師有更寬廣的胸懷,有更豐富的涵養,能愛他們如子女,這樣的老師不正是他們喜歡的老師嗎?

二、微笑的潤滑劑來自激勵賞識

微笑可以為師生創造出良好的學習心境,更發揮出教師的教學水平。雨果説:“臉上的神氣總是心靈的映。”而微笑本身更需要潤滑劑,那就是激勵學生,賞識學生。

家都知道,只要心中有愛,那麼表達愛意的理由總是會有的。於老師在他的書中鼓勵我們,激勵賞識的話只要能對一個人起作用,那就要毫不吝嗇地用出來,不要放棄給予人激勵的機會,因為善於激勵與賞識,會讓老師的笑容更燦爛,他絕對是師生間微笑的潤滑劑。看着書本,於老師激勵學生、表揚學生的那一個個鮮活的例子彷彿出現呈在我的眼前。他表揚一個錯別字王鄭文明,説他連續三篇作文中沒有出現一個錯別字了,如果再一篇作文保持無錯別字記錄,將送他一本書,並在扉頁上寫下“贈消滅錯別字王鄭文明。”

他表揚另一個同學作文通順多了,説他跟重視朗讀有很關係,激勵他有很潛力,繼續努力下去,作文將會讓家刮目相看,並試着一個月後展示給家看看……於老師是多麼懂得表揚呀,微笑中的一句話,一個眼神,一次掌聲等等,他喚醒的不是作業中的一個問題,不是學生行為中的一個錯誤,而是喚醒了一位位個性鮮明充滿活力與潛力的孩子。

這又使我想到了那富含哲理的話,教學藝術不管好壞,他的本質不變,不在於傳授多少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學生。不管學生有多少缺點,一律施以愛心,一律找出他的優點來表揚。這種特殊的思維方式不是將“問題”置之不理,更不是縱容生命的“雜枝”瘋長,而是教育思想中富有理性之愛的體現。

任何事情都是習以為常的,那老師的微笑也需要得到日復一日的鍛鍊,需要習以為常,需要用激勵賞蝕潤滑他。對老師而言,當我們一次次激勵學生賞識學生時,素不知我們也正在一次次展現出微笑,一次次昇華腦海中的自己。對學生而言,會經常激勵他們,表揚他們的老師,意味着這老師有更巧妙的辦法,有更精彩的課堂,能待他們如寶貝,這樣的老師不正是他們喜歡的老師嗎?

三、微笑的智慧需要展現童心

微笑怎樣展現出來,更易受學生的喜愛呢?陶行知先生有句話説得好:“我們必須變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

於永正老師總結了他五十多年的教學經歷,他説他最終把自己教成了孩子。歲月的刻刀可以在我們臉上刻上深深的密密的皺紋,卻不會刻在我們的心上,這就是童心的絕佳體現。在於老師的一次習作課上,他和學生表演小品《傻小猴》,老師串起了“小猴”,而學生演了“猴媽媽”,課堂中的於老師抓耳撓腮、活靈活現,贏得了一片爆笑聲,令孩子們回味無窮。也因為一次次的“童心展現”,學生會圍着他轉,成為他們的“朋友”、“老頑童”。

身邊的一個個例子,也向我們展現出這個道理:只有當老師有了童心,才能進入學生的心靈世界;才能更好地和他玫通;才能更寬容地對待學生的淘氣、任性、頑皮;才能重視學生們每一時刻的喜怒哀樂。

怎樣擁有一顆童心,怎麼展現出自己的童心呢?我想擁有兒童般的興趣是最好的法寶。會放低自己和身段,與孩子們“平起平坐”,跟孩子們一起學習,一起討論,一起參與表演,一起玩捉迷藏,一起“丟手巾”,一起打水仗,一起捉螞蚱……

對教師而言,在微笑當中展現出了童心,可以更好的貼近學生,貼近學生的心理層次,貼近學生的時代年齡,站在他們的童心當中去理解學生,遇事能更體諒學生,在那燦爛的微笑背後更經得住孩子的“考驗”。對於學生而言,這樣的老師更親近、更富孩子氣,能與這樣的老師一起學習,一起進步,意味着這老師更有“領袖味”,更有童年與同伴味,能待他們如同齡朋友,這樣的老師不正是他們更喜歡的老師嗎?

“微笑”,一個輕鬆而又沉重的話題,可以説沒有一位老師不推崇他的,可在現實的工作當中,我們又展現了多少微笑?又展現了多少智慧的微笑呢?

那麼,讓我們靜下心來,學做甘草吧,學學書本知識,學學同行經驗,學學孩子生活,將內心的温柔與寬容,將腦海的智慧與本領用微笑展示出來。記得,唯有微笑的老師,才是學生喜歡的老師。

最後用充滿正能量的話勉勵自己與家:既然命運為我們選擇了教師,就讓我們做最好的自己,讓微笑寫在我們老師的臉上吧,因為微笑,可以讓卓越的教師更加卓越!

教師的智慧讀書心得體會13

《教師的智慧》,這本書已經不知道被我看了幾遍了,可是就死被書中的一個個教育案例和故事吸引。書的作者焦曉駿,中國教育學會外語教學專業員會會員,江蘇省教育學會新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蘇州工業園區第十中學副校長。曾任中國小英語教研員,多年來專注於英語教學研究及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獲“中學英語學科帶頭人”等稱號。在各類報刊發表文章100餘篇,出版《教師的智慧》、《網絡,讓我歡喜讓我憂》等着作。看着書上一張小照片和這小段簡介,心中升騰的是無限的敬佩。因為書中的一個個平凡的小故事卻在他的筆下引出一個個不平凡道理,更彰顯着他為人師的智慧。

書中圍繞諸如“公開課與日常課”、“師生怎麼辦”、“優質課到底誰説了算”等一個個教育場景對教師行為、表現、主張、思與感悟進行忠實記錄,可是在字裏行間,感受到的是教師智慧的閃現和脈動。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對治班的看法--治班若烹小鮮,做菜燒飯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説,不是什麼難事,關鍵是怎樣做出美未,那真的是一門技術和藝術呢。從中也讓我深刻體會到身為一名老師,我們更應該是個理智、明智、博愛的人。因為當我們懷着快樂博愛的心做出來的飯菜,裏面充滿了愛的味道,才是最美味的。今後的工作中我會這樣做:

做一個理智的教師。我是個情緒化比較嚴重的人,總是率性而為,而總是控制不住。任“江山易改稟性難移”來安慰自己。其實教師不僅要情感充沛,而且應理智健全。在教育活動中,情緒的躁動、難言的苦惱是難免的,需要用理智去剋制,需要用理性去引導。所以自己以後要多讀書,多為孩子,同事、家人服務,多思考一下所面對的問題多角度多方法的設計解決預案,解決問題以理服人,才會用理性的光芒去照亮黑暗的心靈。

做一個明智的教師。《教師的智慧》這書的主旨就是要教師做個明智的人。教育的潮中,明智的教師是的積極參與者、主動調適者。因為明智的人,善於明理,善於辨析;明智的人,善於把握勢所趨。面對教育方式多樣的今天,採取哪種方式來處理師生關係、解決和問題,映了教師行為的明智程度。所以我要積極參與到現今的教育創新中去,多學習理論知識,多向同事學習治班教學的經驗,豐富提高自己。

教師的智慧讀書心得體會14

最近,讀了王曉春老師所著的《教師的教育智慧從哪裏來》這本書。他在書中講述了100個教育案例,通過這些案例,詮釋了在教育過程中,教師如何正確處理教師問題、學生問題、師生關係問題、教師與家長的問題以及管理問題。駐足於一百個案例,不禁被那一個個智慧的火花所折服。作為讀者,讀着也想着,如果是我,我會怎麼做,他做得好在哪裏?我正是在這樣身臨其境的閲讀中收穫教育的智慧。智慧來自學習。

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所以,新時期的班主任應對教育對象實施影響的同時,不斷地完善自己。必須不斷地學習有關知識,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提高自身素質,才能嚴於律己,以身作則,在學生中樹立一個實實在在的榜樣。“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許多老師都有切身的經驗和感受。通過學習,我們可以掌握最新的教育理念,瞭解最新的教育技術和教育方法,使自己的教育視野更寬闊,教育辦法更有效。

智慧來自了解。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必須時時站在學生角度上來思考問題:假如我是孩子,我最需要的是什麼?假如是我的孩子,我會怎麼做?當我們設身處地地多替孩子們想想,師生彼此間就會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涵,多一份寬容,多一份耐心和期待,同時也會讓師生多收穫一份快樂和欣幸!教學中,我們如果能蹲下身來,認真地傾聽孩子們的心聲,知道他們為什麼那樣想,才能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採取行之有效、靈活多變、富有創造性的德育方法,用最少的時間和精力去獲得最佳的教育教學效果,實現教育過程的最優化。在研究、瞭解學生的基礎上去教育學生,運用科學的教育理念創造性地指導班級工作。

智慧來自善思。沒有思考的教育,教育方法就會簡單,甚至是野蠻。在我們的身邊,人人都是教育工作者,但更多的和我一樣,每天在疲憊中掙扎,難以享受作為班主任教師的幸福和愉悦,更多的是矇在鼓裏的教育者。我們缺少的就是思考,做智慧型的班主任要關注教育現象、會靜心思考、會潛心體會。不僅遇到問題要盡心思考,事後還要善於反思。孔子説“吾日三省吾身”,也就是告訴我們,要有反思的習慣。反思,能使自己對工作更清楚,哪裏做得好,哪裏做得不夠,還有待改進,該如何改進。如果一個老師從來都不反思的話,那麼他就只能在原地踏步,永遠也不會向前邁進哪怕一步。反思,是改進的源泉。沒有反思,哪來的改進策略?

教育智慧從哪裏來?這也許是我們窮盡一生也不能回答全面的問題。但是,走進《教育智慧從哪裏來》,使我獲得了一種積極向上的活力與動力。讓我明白了沒有教育智慧就沒有教育的成功!也更堅定了我做一名智慧型教師的信心,在學習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在實踐中執着地思考,深入地研究,教育智慧將從中汩汩生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