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校園欺凌心得

來源:文萃谷 1.3W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那麼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預防校園欺凌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預防校園欺凌心得

預防校園欺凌心得1

學校要反思。當前“唯分數論”的功利主義盛行,一些學校一昧追究高分數,卻忽視了對學生如何做人處世、關愛他人、理智地把握自己的行為等人格的培養,更談不上根據女性特點對女生進行行為教育,學校思想品德教育陣地長期空虛,致使一些不良思想和行為習慣乘隙而入。加上應試教育使一些“差生”不被重視甚至受歧視,在感情的衝動下,心裏積蓄的情緒容易借暴力渠道發泄。除此之外,學校還存在管理不嚴、教育不力的問題。一些學校擔心校園暴力事件敗壞學校的聲譽,出了事能捂則捂,息事寧人,更不願採取嚴厲的措施。女生校園暴力事件多數發生在學校寄宿學生身上,這暴露出一些學校的管理缺位。

家長要反思。現在的中國小生,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一些家長過分溺愛孩子,缺乏對孩子進行責任、義務和愛心等方面的教育,許多孩子是非不分,形成了自私、冷酷的性格。有些家長怕孩子吃虧,向孩子灌輸以牙還牙、以暴制暴等錯誤觀念。一些家長自身行為失範,五毒俱全,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潛移默化中教壞了自己的孩子。有些家長一頭鑽到錢眼裏,對孩子不管不顧,等到發現自己的孩子變壞了,已悔之晚矣。一些家庭或家境貧寒,或暴力不斷,或父母離異,孩子享受不到温飽的生活和家庭的温暖,加上平時缺乏關懷、幫助、引導和管教,很容易走上歧路。

社會要反思。時下,影視劇、網絡遊戲、文學作品、卡通漫畫……等等充斥着“有仇必報”、“暴力至上”的觀念,時時刻刻影響着孩子們的思想。在一些影視劇中,少女經常是欺凌弱者、語言粗魯、刁蠻任性的形象,這些不良行為甚至經常表現在劇中正面人物的身上,使一些女學生觀看後錯誤地以為,欺辱別人是一種快樂的行為,甚至是英雄的行為。再者,物慾橫流的社會現實不乏弱肉強食的例子,也無形中成為了缺乏辨別是非能力的孩子心目中的價值標杆,使孩子誤以強權、暴力為正道,加以刻意模仿。從而導致了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

預防校園欺凌心得2

基於未成年人的特殊性,校園欺凌行為的預防應該從更長遠着手,推行規則教育。多年來,與知識教育相比,我們的規則教育嚴重缺失。雖然有中國小生守則、中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等,但內容相對簡單,宣示性的內容較多,且缺乏對各種情形後果模式的設定。除此之外,在學校中,越來越多的老師“不敢”輕易批評學生,“不敢”指出學生在行為規則上的錯誤。而規則意識正是在不斷矯正錯誤的過程中被強化的,沒有批評和懲戒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對一些家長來説,也需要改變對學習成績的過分強調,提高對子女規則教育的重視,不能把這一責任全部推到學校。總之,應該通過建立一套行為規則及其教育體系,激勵家庭、學校和社會承擔應有的教育責任。

未成年人的心智具有很強的可塑性,教育部門需要制定一個內容詳盡而具體,且含有相應後果模式的行為規範,讓學生養成底線意識,告訴他們哪些行為是同學、老師、學校和社會不能接受的,以及這些行為可能產生的後果。在這方面,我們可以借鑑國外一些成熟的經驗,比如有的國家對幼兒園至5年級學生,以及5年級至12年級的學生,分別設定了60類和62類禁止性的行為,其規定極其詳盡,包括推碰他人、投擲物品、向他人吐唾沫,等等。同時,每條規範都設定了學校的多種指導干預措施,以及可以適用的處分,比如學校教學員工予以告誡、逐出課堂、勒令停止、開除,等等。

由於校園欺凌事件涉及較多學生,在案件的處理上,學校應該佔主導,同時應該賦予學校一定的懲戒學生的權力。在目前的九年制義務教育框架下,對一般的校園欺凌行為,有必要找到一些合適的、有效的懲戒與教育相結合的.措施,讓學生更有規則意識、校園更安全。

預防校園欺凌心得3

“我們的教育,不僅僅是教你們學知識,還要教你們做個好人。”班會上馬校長這樣説道。對啊,學校就是一個讓學子進步、完善和發展的地方,它將一切壞念頭扼殺在萌芽階段。讀書以明理,明理方可成人。

這次班會圍繞“拒絕校園霸凌,做品學兼優學生”展開。班會中幾段學生打架鬥毆、欺凌弱小的校園霸凌事件視頻,使觀看的我內心受到極大的震撼。平日裏念着文明友善的莘莘學子竟也成了對他人惡語相向、棍棒相加的人。如法制副校長謝所長説,13億人,安康280多萬,我們彼此相遇,並將同窗3年是多大的緣分,平常同學之間的一些小摩擦,我們該用寬容的心態去對待,畢竟有的人、有的事都要我們去珍惜。再者,這樣的青澀年華,我們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逝去的日子就不會重來,做過的決定也不會輕易更改。若有天我們成了施暴者,即使髮膚無損傷,心理留下的陰影將是無法抹去的,父母給予我們生命,為何又要再做些令他們操勞費心的事。即便不是很優秀,不闖禍惹事就挺好。同樣是不友善待人,不處理好人際關係,成為受害者也是有可能的。心靈與肢體的創傷想要徹底消去,終究是困難的,血肉源於父母,無論傷害或深或淺,都會給父母帶來苦楚與懊惱。其三,站在衡量個人健康的角度來説,道德健全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項,若因小事就與人爭執不下,又何談大度與寬容。嫉妒他人植下禍根的種子,又怎樣前往光明的方向。整日糾結於利益名譽,人性本善也終將被摧毀。

拒霸凌之門外,品學固優也。

在變壞之前做個好人,為自己,為父母,為他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