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校長畢業致辭

來源:文萃谷 1.69W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嘉賓,親愛的同學們:大家上午好!

北京大學校長畢業致辭

今天,又一屆畢業生將從這裏啟航,邁向人生新的征程。年年相似,送走的是青春躍動的身影,留下的是我們值守校園的難忘記憶。在這走與留之間,便有了我們今天這份留戀和期盼。 首先,我要代表全校教職員工,向圓滿完成學業的同學們表示最熱烈的祝賀!向辛勤撫育你們成長的爸爸媽媽,向悉心教導你們的老師,向關心幫助過你們的每一位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大學時光,似長又短。對於從這裏走過的你們,相信與湖光塔影相伴的幾年,將是人生中最美好、最驕傲、最難忘的一段歲月。你們的行囊中,一定還會珍藏着當年北大錄取的通知書;你們的揹包中,一定會有“從知道到懂得”,記錄你們成長歲月的那“15張日記合影”;面對你們手中的車票,也許有人會輕歎一聲“在錯的時間遇見對的人”;但你們的內心深處,“北大”一定早已揉進最柔軟的地方,你會在未來不經意間為曾在這裏走過,感到温暖、充滿微笑,催發自豪和奮進!

這也許就是北大的印記!

同學們:今天,就要畢業了。看着你們頭戴學士帽、身着學位服,我感受到了榮譽和驕傲!你們是學校付出後的回報,你們承載着學校未來的形象和聲譽!我希望你們永遠尊敬這份榮譽!

青春可以有多種方式去記憶,但屬於我們的青春,這一刻我們共同見證!

我記得,你們入學時正是2015年。那場發生在中國大地上災難的疼痛至今仍然沒有完全消除。地震摧毀了家園,但摧毀不了堅強的意志和奮鬥的決心!不管是來自災區的你們,還是同樣經歷過災難和困苦的你們,頂住壓力,克服困難,終於完成學業,迎來了今天的畢業,你們是優秀的,你們以自己的努力和成績給家人、給社會、給國家,當然也給你們自己的青春做了最好的告慰!

我還記得,在2015年的那個夏天,你們為了準備國慶遊-行,放棄了暑假,在烈日下堅持訓練。或許你們也曾抱怨訓練太苦太累。但十月一日那天,你們邁着整齊劃一的步伐,昂首走過天-安-門城樓,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閲,我相信你們所有的苦和累、汗與淚,都化作了心中滿滿的驕傲與自豪!北大方陣——“我的中國心”,那是北大學子獻給祖國的禮物,那是屬於北大2015級的“成人禮”!

同學們,2015年的秋天,你們來北大求學;兩個月後,我回到北大,擔任校長。四年來,我和大家一同學習、一同生活。北大教給大家很多,而大家也教給我這個校長很多。我們曾經一起在新年狂歡夜上唱歌,我努力學習你們所使用的話語,用心來體會你們這代人的快樂和鬱悶。只要有時間,我會到未名BBS上看一看,認真閲讀校長信箱裏面的每一封來信。大家對學校工作包括對我本人提出的批評,我誠心接受。我感受到每位同學和我一樣,深愛着北大。這裏我向大家表示深深的謝意,感謝你們對學校工作的理解、支持,當然也有批評和建議!正是大家的共同努力,才有了北大的發展和進步,也希望在未來,同學們一如繼往地支持北大、幫助北大!

同學們,未來是全新的,充滿了未知與挑戰。北大給了你很多,但給不了你們所需要的全部。在未來的日子裏,你們會品嚐到成功的喜悦,也會感受到逆境的苦澀,體悟到面對十字路口時的彷徨與困惑。人生難免會有低谷,但在那時要把它作為放慢腳步、思考人生、積蓄力量的階段。要相信人生有起有落、有喜有憂。無論選擇了怎樣的人生路徑,無論遭遇到怎樣的艱難困苦,你們都要永遠牢記北大人的精神和品格,腳踏實地、心無旁騖,朝着設定的人生目標,志存高遠,再出發!

我希望你們永遠保持讀書學習、探索新知的習慣。知識能夠改變命運,學習能夠重塑人生。讀書學習,是讓你們長久葆有敏鋭思維、開闊視野、創新能力和進取精神的最好方法。過去

四年,你們接受了中國最好的本科教育,廣泛汲取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藝術領域的學術菁華。在未來的日子裏,無論是走上工作崗位,還是選擇繼續深造,我都希望你們能保持永遠學習、探索新知的人生狀態。

作為一代國學大師,曾經任教於燕京大學和北京大學的錢穆先生,與同代其他思想家、學問家不同,他沒有念過大學,更沒有留過學,他從鄉土中完全靠自身努力,通過勤奮始一而終的學習最終成為史學巨擘。法學泰斗芮沐先生是我國經濟法和國際經濟法學科的奠基人,如同做學問一樣,先生喜歡追求新意,對新鮮事物有着特別的興致,即使年事已高也經常到中關村電腦城、圖書城去,遇到新型電子產品便會走上去親自體驗。他們不僅傳授給我們知識,更給我們樹立了堅持學習的榜樣!

北京大學校長畢業致辭 [篇2]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嘉賓,親愛的同學們:大家上午好!

今天,又一屆畢業生將從這裏啟航,邁向人生新的征程。年年相似,送走的是青春躍動的身影,留下的是我們值守校園的難忘記憶。在這走與留之間,便有了我們今天這份留戀和期盼。

首先,我要代表全校教職員工,向圓滿完成學業的同學們表示最熱烈的祝賀!向辛勤撫育你們成長的爸爸媽媽,向悉心教導你們的老師,向關心幫助過你們的每一位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大學時光,似長又短。對於從這裏走過的你們,相信與湖光塔影相伴的幾年,將是人生中最美好、最驕傲、最難忘的一段歲月。你們的行囊中,一定還會珍藏着當年北大錄取的通知書;你們的揹包中,一定會有“從知道到懂得”,記錄你們成長歲月的那“15張日記合影”;面對你們手中的車票,也許有人會輕歎一聲“在錯的時間遇見對的人”;但你們的內心深處,“北大”一定早已揉進最柔軟的地方,你會在未來不經意間為曾在這裏走過,感到温暖、充滿微笑,催發自豪和奮進!

這也許就是北大的印記!

同學們:今天,就要畢業了。看着你們頭戴學士帽、身着學位服,我感受到了榮譽和驕傲!你們是學校付出後的回報,你們承載着學校未來的形象和聲譽!我希望你們永遠尊敬這份榮譽!

青春可以有多種方式去記憶,但屬於我們的青春,這一刻我們共同見證!

我記得,你們入學時正是2015年。那場發生在中國大地上災難的疼痛至今仍然沒有完全消除。地震摧毀了家園,但摧毀不了堅強的意志和奮鬥的決心!不管是來自災區的你們,還是同樣經歷過災難和困苦的你們,頂住壓力,克服困難,終於完成學業,迎來了今天的畢業,你們是優秀的,你們以自己的努力和成績給家人、給社會、給國家,當然也給你們自己的青春做了最好的告慰!

我還記得,在2015年的那個夏天,你們為了準備國慶遊-行,放棄了暑假,在烈日下堅持訓練。或許你們也曾抱怨訓練太苦太累。但十月一日那天,你們邁着整齊劃一的步伐,昂首走過天-安-門城樓,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閲,我相信你們所有的苦和累、汗與淚,都化作了心中滿滿的驕傲與自豪!北大方陣——“我的中國心”,那是北大學子獻給祖國的禮物,那是屬於北大2015級的“成人禮”!

同學們,2015年的秋天,你們來北大求學;兩個月後,我回到北大,擔任校長。四年來,我和大家一同學習、一同生活。北大教給大家很多,而大家也教給我這個校長很多。我們曾經一起在新年狂歡夜上唱歌,我努力學習你們所使用的話語,用心來體會你們這代人的快樂和鬱悶。只要有時間,我會到未名BBS上看一看,認真閲讀校長信箱裏面的每一封來信。大家對學校工作包括對我本人提出的批評,我誠心接受。我感受到每位同學和我一樣,深愛着北大。這裏我向大家表示深深的謝意,感謝你們對學校工作的理解、支持,當然也有批評和建議!正是大家的共同努力,才有了北大的發展和進步,也希望在未來,同學們一如繼往地支持北大、幫助北大!

同學們,未來是全新的,充滿了未知與挑戰。北大給了你很多,但給不了你們所需要的全部。在未來的日子裏,你們會品嚐到成功的喜悦,也會感受到逆境的苦澀,體悟到面對十字路口時的彷徨與困惑。人生難免會有低谷,但在那時要把它作為放慢腳步、思考人生、積蓄力量的階段。要相信人生有起有落、有喜有憂。無論選擇了怎樣的人生路徑,無論遭遇

到怎樣的艱難困苦,你們都要永遠牢記北大人的精神和品格,腳踏實地、心無旁騖,朝着設定的人生目標,志存高遠,再出發!

我希望你們永遠保持讀書學習、探索新知的習慣。知識能夠改變命運,學習能夠重塑人生。讀書學習,是讓你們長久葆有敏鋭思維、開闊視野、創新能力和進取精神的最好方法。過去四年,你們接受了中國最好的本科教育,廣泛汲取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藝術領域的學術菁華。在未來的日子裏,無論是走上工作崗位,還是選擇繼續深造,我都希望你們能保持永遠學習、探索新知的人生狀態。

作為一代國學大師,曾經任教於燕京大學和北京大學的錢穆先生,與同代其他思想家、學問家不同,他沒有念過大學,更沒有留過學,他從鄉土中完全靠自身努力,通過勤奮始一而終的學習最終成為史學巨擘。法學泰斗芮沐先生是我國經濟法和國際經濟法學科的奠基人,如同做學問一樣,先生喜歡追求新意,對新鮮事物有着特別的興致,即使年事已高也經常到中關村電腦城、圖書城去,遇到新型電子產品便會走上去親自體驗。他們不僅傳授給我們知識,更給我們樹立了堅持學習的榜樣!

學習不僅是一個目的,應該成為我們的生存方式。學習需要一定的環境和條件,但這永遠都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前段時間,很多媒體都報道了我們學校一位保安甘相偉,他在北大西門站崗,很苦,很累。但他堅持讀書,到處“蹭課”。他寫了一本書叫《站着上北大》,我在他書的序言中寫道:我不只一次地對北大同學們説過,最聰明的學生應該是那些能夠最大限度地利用北大資源武裝、提高自己的學生。相偉在這方面的智慧簡直髮揮到了極致。同學們到社會中,希望你們善於利用各種學習資源。不斷學習思考,不斷追求新知,只有這樣你們才會不斷豐富自己,才能在紛繁複雜的社會環境中永遠處於優勢。相信社會是個大課堂,你們會在那裏同樣書寫一份合格的答卷!

我希望你們永遠保持不畏困難、堅毅卓絕的品性。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為學為人亦都如此。今年是老校長馬寅初先生誕辰130週年。當年《新人口論》遭到錯誤批判的時候,馬老表示“我對我的理論有相當的把握,不能不堅持,學術的尊嚴不能不維護”。這種“堅持真理,不畏權勢”的赤子情懷,“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考”的學術追求,值得我們永遠學習。

人生有起有落,如同比賽有輸有贏。歐洲盃昨天凌晨結束了,相信在座的同學有很多看了全部比賽。16支球隊,也許再次印證了“足球是圓的”。但落後時不放棄,被動時不慌亂,平淡時不焦躁,佔優時不驕傲,這樣的球隊就能戰勝自已,超越自己,走得更遠!

北大人歷來不缺少雄心壯志,也不缺乏挑戰巔峯的勇氣,一走出校門,你們將被社會高度關注,但“系出名門”不等於成功,能夠被認可才是關鍵。人生是一場馬拉松,打完小組賽,還有淘汰賽,問鼎冠軍更是艱難!所以,始終堅守對未來的希望,始終保持堅毅卓絕的奮鬥精神,志存高遠,腳踏實地,才會邁上人生的巔峯。

去年十一月,我來到我們考古實習基地,我看到了同學們在周公廟遺址考古現場的學習和生活情況,深深地觸動了我。遠離燕園,這些同學們的生活不可謂不苦。同學的臉被曬黑了,説話的聲音響亮了,吃飯的飯量也大了。但讓我感動的是他們在那麼艱苦的條件下,精神狀態是那麼的飽滿,他們對專業的投入是如此的執着。在給我的彙報中,一位女同學有這麼一段話:一把手鏟,一副手套,一片天地;一個隊伍,一個院子,一個集體;選擇一個事業,像做灰坑一樣做到底;整理好自己的生活,像整理資料一樣整整齊齊;安排好自己的人生,像統籌一個探方一樣仔仔細細;考古,是一種態度,一種方式,一種神聖;在這裏,我們在播種,也在收穫;我們挖掘的是歷史,也是屬於民族、屬於自己的意義。周公廟的旅程,正在進行,也將伴隨我們的成長進行下去,一天,一輩子。。

同學們,我為他們而感動,我相信他們也代表了你們!

我還希望你們永遠保持胸懷天下、為國為民的抱負。一百多年來,家國天下的情懷、心繫蒼生的風骨、報效祖國的追求,已經融入一代代北大人的血脈,成為我們共同的精神烙印。作為一個擁有共同使命的優秀羣體,我們最大的追求,不僅僅是個人事業的成功,更是國家的昌盛富強和民族的崛起復興。

前幾天,神舟九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的時候,很多同學在農園食堂觀看現場直播,為中國航天事業的輝煌成就而歡呼。幾十年來,在中國航天事業乃至整個國防科技事業的發展過程中,北大人也積極參與其中並作出了自己的貢獻。未來,北大的貢獻率應該更高,這樣的希望就寄託在你們大家的身上。我希望你們始終牢記:對於北大人而言,“服務國家戰略”任何時候都不僅僅是一句口號,更是一種傳統、一份責任和一世擔當。

北大始終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可以説,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任何一所大學像北京大學這樣對一個國家和民族產生過如此重大的影響!光榮屬於過去,我希望我們的同學在未來延續這份光榮傳統,都能夠成為推進歷史發展、社會進步、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的貢獻者!

親愛的同學們,不要忘記今天因為激動、因為離別、因為自豪而流下的淚水,永遠不要忘記師生之情、同窗之誼,永遠不要忘記心中的誓言和時代的召喚!

“曾經燕園學鬆柳,何處落腳不成材”這是我今年為《北大博雅》系列叢書《村土寸心》一書的題詞,這本書記載了25位北大校友在祖國各地基層工作的感人事蹟。今天我把這句話也送給大家。希望同學們走出校園,不管紮根何處,都能以強烈的使命自覺和責任擔當,成長為對國家、對社會、對人民的有用之才,無愧於“北大人”這一光榮的稱呼!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奮鬥,一起拼搏,用紮紮實實的行動,在未來不同的崗位中,延續北京大學的光榮與夢想,譜寫輝煌壯麗的人生篇章!

謝謝同學們!

祝福同學們!

北京大學校長畢業致辭 [篇3]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嘉賓,親愛的同學們:大家上午好!

今天,又一屆畢業生將從這裏啟航,邁向人生新的征程。年年相似,送走的是青春躍動的身影,留下的是我們值守校園的難忘記憶。在這走與留之間,便有了我們今天這份留戀和期盼。

首先,我要代表全校教職員工,向圓滿完成學業的同學們表示最熱烈的祝賀!向辛勤撫育你們成長的爸爸媽媽,向悉心教導你們的老師,向關心幫助過你們的每一位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大學時光,似長又短。對於從這裏走過的你們,相信與湖光塔影相伴的幾年,將是人生中最美好、最驕傲、最難忘的一段歲月。你們的行囊中,一定還會珍藏着當年北大錄取的通知書;你們的揹包中,一定會有“從知道到懂得”,記錄你們成長歲月的那“15張日記合影”;面對你們手中的車票,也許有人會輕歎一聲“在錯的時間遇見對的人”;但你們的內心深處,“北大”一定早已揉進最柔軟的地方,你會在未來不經意間為曾在這裏走過,感到温暖、充滿微笑,催發自豪和奮進!

這也許就是北大的印記!

同學們:今天,就要畢業了。看着你們頭戴學士帽、身着學位服,我感受到了榮譽和驕傲!你們是學校付出後的回報,你們承載着學校未來的形象和聲譽!我希望你們永遠尊敬這份榮譽!

青春可以有多種方式去記憶,但屬於我們的青春,這一刻我們共同見證!

我記得,你們入學時正是2015年。那場發生在中國大地上災難的疼痛至今仍然沒有完全消除。地震摧毀了家園,但摧毀不了堅強的意志和奮鬥的決心!不管是來自災區的你們,還是同樣經歷過災難和困苦的你們,頂住壓力,克服困難,終於完成學業,迎來了今天的畢業,你們是優秀的,你們以自己的努力和成績給家人、給社會、給國家,當然也給你們自己的青春做了最好的告慰!

我還記得,在2015年的那個夏天,你們為了準備國慶遊-行,放棄了暑假,在烈日下堅持訓練。或許你們也曾抱怨訓練太苦太累。但十月一日那天,你們邁着整齊劃一的步伐,昂首走過天-安-門城樓,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閲,我相信你們所有的苦和累、汗與淚,都化作了心中滿滿的驕傲與自豪!北大方陣——“我的中國心”,那是北大學子獻給祖國的禮物,那是屬於北大2015級的“成人禮”!

同學們,2015年的秋天,你們來北大求學;兩個月後,我回到北大,擔任校長。四年來,我和大家一同學習、一同生活。北大教給大家很多,而大家也教給我這個校長很多。我們曾經一起在新年狂歡夜上唱歌,我努力學習你們所使用的話語,用心來體會你們這代人的快樂和鬱悶。只要有時間,我會到未名BBS上看一看,認真閲讀校長信箱裏面的每一封來信。大家對學校工作包括對我本人提出的批評,我誠心接受。我感受到每位同學和我一樣,深愛着北大。這裏我向大家表示深深的謝意,感謝你們對學校工作的理解、支持,當然也有批評和建議!正是大家的共同努力,才有了北大的發展和進步,也希望在未來,同學們一如繼往地支持北大、幫助北大!

同學們,未來是全新的,充滿了未知與挑戰。北大給了你很多,但給不了你們所需要的全部。在未來的`日子裏,你們會品嚐到成功的喜悦,也會感受到逆境的苦澀,體悟到面對十字路口時的彷徨與困惑。人生難免會有低谷,但在那時要把它作為放慢腳步、思考人生、積蓄力量的階段。要相信人生有起有落、有喜有憂。無論選擇了怎樣的人生路徑,無論遭遇到怎樣的艱難困苦,你們都要永遠牢記北大人的精神和品格,腳踏實地、心無旁騖,朝着設定的人生目標,志存高遠,再出發!

我希望你們永遠保持讀書學習、探索新知的習慣。知識能夠改變命運,學習能夠重塑人生。讀書學習,是讓你們長久葆有敏鋭思維、開闊視野、創新能力和進取精神的最好方法。過去四年,你們接受了中國最好的本科教育,廣泛汲取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藝術領域的學術菁華。在未來的日子裏,無論是走上工作崗位,還是選擇繼續深造,我都希望你們能保持永遠學習、探索新知的人生狀態。

作為一代國學大師,曾經任教於燕京大學和北京大學的錢穆先生,與同代其他思想家、學問家不同,他沒有念過大學,更沒有留過學,他從鄉土中完全靠自身努力,通過勤奮始一而終的學習最終成為史學巨擘。法學泰斗芮沐先生是我國經濟法和國際經濟法學科的奠基人,如同做學問一樣,先生喜歡追求新意,對新鮮事物有着特別的興致,即使年事已高也經常到中關村電腦城、圖書城去,遇到新型電子產品便會走上去親自體驗。他們不僅傳授給我們知識,更給我們樹立了堅持學習的榜樣!

學習不僅是一個目的,應該成為我們的生存方式。學習需要一定的環境和條件,但這永遠都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前段時間,很多媒體都報道了我們學校一位保安甘相偉,他在北大西門站崗,很苦,很累。但他堅持讀書,到處“蹭課”。他寫了一本書叫《站着上北大》,我在他書的序言中寫道:我不只一次地對北大同學們説過,最聰明的學生應該是那些能夠最大限度地利用北大資源武裝、提高自己的學生。相偉在這方面的智慧簡直髮揮到了極致。同學們到社會中,希望你們善於利用各種學習資源。不斷學習思考,不斷追求新知,只有這樣你們才會不斷豐富自己,才能在紛繁複雜的社會環境中永遠處於優勢。相信社會是個大課堂,你們會在那裏同樣書寫一份合格的答卷!

我希望你們永遠保持不畏困難、堅毅卓絕的品性。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為學為人亦都如此。今年是老校長馬寅初先生誕辰130週年。當年《新人口論》遭到錯誤批判的時候,馬老表示“我對我的理論有相當的把握,不能不堅持,學術的尊嚴不能不維護”。這種“堅持真理,不畏權勢”的赤子情懷,“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考”的學術追求,值得我們永遠學習。

人生有起有落,如同比賽有輸有贏。歐洲盃昨天凌晨結束了,相信在座的同學有很多看了全部比賽。16支球隊,也許再次印證了“足球是圓的”。但落後時不放棄,被動時不慌亂,平淡時不焦躁,佔優時不驕傲,這樣的球隊就能戰勝自已,超越自己,走得更遠!

北大人歷來不缺少雄心壯志,也不缺乏挑戰巔峯的勇氣,一走出校門,你們將被社會高度關注,但“系出名門”不等於成功,能夠被認可才是關鍵。人生是一場馬拉松,打完小組賽,還有淘汰賽,問鼎冠軍更是艱難!所以,始終堅守對未來的希望,始終保持堅毅卓絕的奮鬥精神,志存高遠,腳踏實地,才會邁上人生的巔峯。

去年十一月,我來到我們考古實習基地,我看到了同學們在周公廟遺址考古現場的學習和生活情況,深深地觸動了我。遠離燕園,這些同學們的生活不可謂不苦。同學的臉被曬黑了,説話的聲音響亮了,吃飯的飯量也大了。但讓我感動的是他們在那麼艱苦的條件下,精神狀態是那麼的飽滿,他們對專業的投入是如此的執着。在給我的彙報中,一位女同學有這麼一段話:一把手鏟,一副手套,一片天地;一個隊伍,一個院子,一個集體;選擇一個事業,像做灰坑一樣做到底;整理好自己的生活,像整理資料一樣整整齊齊;安排好自己的人生,像統籌一個探方一樣仔仔細細;考古,是一種態度,一種方式,一種神聖;在這裏,我們在播種,也在收穫;我們挖掘的是歷史,也是屬於民族、屬於自己的意義。周公廟的旅程,正在進行,也將伴隨我們的成長進行下去,一天,一輩子。。

同學們,我為他們而感動,我相信他們也代表了你們!

我還希望你們永遠保持胸懷天下、為國為民的抱負。一百多年來,家國天下的情懷、心繫蒼生的風骨、報效祖國的追求,已經融入一代代北大人的血脈,成為我們共同的精神烙印。作為一個擁有共同使命的優秀羣體,我們最大的追求,不僅僅是個人事業的成功,更是國家的昌盛富強和民族的崛起復興。

前幾天,神舟九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的時候,很多同學在農園食堂觀看現場直播,為中國航天事業的輝煌成就而歡呼。幾十年來,在中國航天事業乃至整個國防科技事業的發展過程中,北大人也積極參與其中並作出了自己的貢獻。未來,北大的貢獻率應該更高,這樣的希望就寄託在你們大家的身上。我希望你們始終牢記:對於北大人而言,“服務國家戰略”任何時候都不僅僅是一句口號,更是一種傳統、一份責任和一世擔當。

北大始終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可以説,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任何一所大學像北京大學這樣對一個國家和民族產生過如此重大的影響!光榮屬於過去,我希望我們的同學在未來延續這份光榮傳統,都能夠成為推進歷史發展、社會進步、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的貢獻者!

親愛的同學們,不要忘記今天因為激動、因為離別、因為自豪而流下的淚水,永遠不要忘記師生之情、同窗之誼,永遠不要忘記心中的誓言和時代的召喚!

“曾經燕園學鬆柳,何處落腳不成材”這是我今年為《北大博雅》系列叢書《村土寸心》一書的題詞,這本書記載了25位北大校友在祖國各地基層工作的感人事蹟。今天我把這句話也送給大家。希望同學們走出校園,不管紮根何處,都能以強烈的使命自覺和責任擔當,成長為對國家、對社會、對人民的有用之才,無愧於“北大人”這一光榮的稱呼!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奮鬥,一起拼搏,用紮紮實實的行動,在未來不同的崗位中,延續北京大學的光榮與夢想,譜寫輝煌壯麗的人生篇章!

謝謝同學們!

祝福同學們!

北京大學校長畢業致辭 [篇4]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紅樓飛雪,一時英傑,先哲曾書寫,愛國進步民主科學。”剛才,教師和學生合唱團演唱了《燕園情》,這首歌雖然還不是我們正式的校歌,但這麼多年來,它的旋律、它的歌詞、它所包含的深厚感情以及北大人以四海為家、以天下為己任的情懷,已經深深刻在了我們的心中。在座每一位北大同學的本科生活,都是由《燕園情》開始的,今天在這裏,也將以《燕園情》畫上一個休止符。

四年前,充滿朝氣和活力的你們從五湖四海匯聚到燕園,開始了在北大的求學生涯。那時,你們在一體的操場上第一次學唱《燕園情》;而今天,在同樣悠揚的歌聲裏,你們就要帶着在北大收穫的知識、友情以及愛情,帶着一生一世的北大印記,走向天南海北。前段時間,我們的一張本科畢業生合影在網絡上“走紅”,這張一個人的“合影”來自元培學院的薛逸凡同學,她所在的古生物學專業,或許是中國唯一的只有一個學生的專業。很多網友贊她為“女漢子”,紛紛留言——“一個人的寂寞誰懂?”,“專業第一名和最後一名都佔了”其實,無論什麼專業,寂寞也好,熱鬧也罷,作為校長和老師,只要你們學有所成,只要你們快樂成長,就是我們內心最大的滿足。2015屆畢業的全體本科生同學們,祝賀你們!

同學們,大學時光匆匆而過,以至於身為“90後”的你們都開始慨歎:“時間都去哪兒了”?是的,對一個始終在奮鬥、始終在攀登的年輕人來説,時間總是過得特別快,四年

光陰轉瞬間就流走了。我想,這四年的時間,已經凝結成了你們在無數次“刷夜”苦讀之後的哲思與明辨,凝結成了你們在國際交流舞台上閃光的才華與自信的氣度,也已經變成了悄悄爬上父母和師長雙鬢的縷縷白髮。當你們在回憶過往,追問青春的意義時,我希望,大家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向默默哺育你們的父母、悉心教導你們的師長以及四年來相互關愛、相互扶助的“小夥伴”們説一聲——“謝謝!”正是他們時時在你的左右,你的人生才擁有了如此精彩!今天,請把掌聲獻給他們!

此時此刻,站在這個講台上,我的心情也很不平靜,願意與大家分享一點自己的時間印記。我和我的同齡人,是在中國經濟社會大變革的時代成長起來的,雖然歷經波折,卻也幸運地搭上了改革開放、社會轉型的時代列車。1978年我上大學的時候,人們還在討論收音機和電視對未來教育的影響。而現在,我也同你們一樣,經常看看BBS和微博,也試圖用微信與朋友們交流。時至今日,科學技術的發展已經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突破了時間與空間的界限,拉近了人與人、國與國之間的距離。相信就在此刻,你們當中有不少人正通過微博、微信將畢業的體悟和感恩的心情傳遞給千里之外的親友。這在幾十年前,甚至幾年前,都是很多人難以想象的事情。

同學們,變革是當今時代的主題。包括我們所身處的燕園,每天也都在發生着許多細微但深刻的變化。我們的北大,正變得更加國際化、更具包容性,也更充滿了創新的活力。這一切的變化,是所有的北大人,包括在座各位同學共同努力的結果。

那麼,在這個快速變革的時代,北大人應如何作為?我們除了與時俱進,緊緊跟上時代的潮流,更需要堅守什麼?哪些東西需要不斷變化,而哪些東西又亙古不變?利用這個機會,我想和同學們一起探討。

今年5月4日,來到北大,與我們共度校慶和五四青年節。在師生座談會上,給大學生算了一筆“人生賬”:“現在在高校學習的大學生都是20歲左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很多人還不到30歲;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時,很多人還不到60歲。也就是説,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你們和千千萬萬青年將全過程參與。”

同學們,指明的這筆“人生賬”,不就是擺在你們面前的歷史“際遇”和“機緣”麼!還以“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為喻,勉勵青年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勤學、修德、明辨、篤實,身體力行,努力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創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五四運動的先驅、北大校友羅家倫先生在《寫給青年》一書的序言中談到:“我們不能揹着時代後退,我們也不能隨着時代前滾,我們要把握住時代的巨輪,有意識的推動他,

進向我們光輝的理想。”在五四時代,他們那一批“90後”通過對舊思想、舊文化、舊禮教的徹底批判,在改造國民性的基礎上,重塑人的靈魂,實現了中華民族的覺醒,也開啟了中國現代化的征程。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核心的五四精神,成為指引一代又一代青年奮發圖強的精神燈塔,也為當代中國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提供了重要的文化因子和思想資源。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在全球化浪潮洶湧而來、各種思潮相互碰撞的變革時代,堅守核心價值觀就是“務本”,將自己的人生事業融入國家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的洪流,這就是最大的“道”。今天,中國正作為國際社會的重要一員,重新回到世界舞台的中央,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北大人不應沉湎於以往作出的貢獻,而要參與到人類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發展之中。希望在座的諸位同學,將來能夠代表我們這個國家,對人類文明的傳承與進步起到推動作用。

面對紛紜複雜、瞬息萬變的世界,如何實現“小我”與“大我”的協同進步?是被社會的慣性所牽引,還是追隨自己內心的召喚?是選擇安逸的生活,還是選擇奉獻和付出的人生?在面臨嚴峻的現實時,是選擇放棄,還是義無返顧地前行?是做憤世嫉俗者,還是積極的建設者?在此,我對大家有三點希望:

一是希望大家堅守“砥礪德行,立己立人”的道德追求。宋代理學家楊時曾説“一德立而百善從之”,無論什麼時代,砥礪德行對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具有基礎性的重要作用。只有個人的德行修養立得住,才能推己及人,影響和教化別人。“君子之志於道也,不成章不達。”在我們身邊,就有許許多多堅守本心,德行高尚的前輩,他們的堅守讓我們在時代波瀾中看到了北大人默默擔當的身影,感受到了北大人濃郁沉澱的家國情懷。這其中,第三屆“蔡元培獎”獲得者,醫學部教授彭瑞驄先生便是典型代表。彭瑞驄先生生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1940年考入北京大學醫學院。成長於內憂外患,社會動盪的時代,彭先生較早便開始關注社會現實,關注民生疾苦。1947年,他與方亮教授、王光超教授等人在北京公主墳附近的什坊院村辦起了保健院,組織北醫師生輪流為附近農民義診。在這段實踐中,彭先生目睹了農民飽受病痛之苦和貧困的折磨,堅定了為大多數人服務的理念。從醫70多年,無論身處順境還是逆境,先生都堅定不移、勇往直前。彭老曾這樣寄語醫學生:“‘無德不醫’。學校只能教育你認識是非,但是社會太複雜了。你要是想拿學醫當敲門磚去賺錢的話,那就別來學醫,此路不通。”彭老甘受清貧,默默奉獻,正是老一輩北大人畢生堅守的羣體特質的生動寫照。希望這種高尚的道德追求能夠在你們身上生生不息,薪火相傳。

二是希望大家堅守“守正篤實,久久為功”的平和心態。今年3月,我在學工部舉辦的“教授茶座”活動中與一些同學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在座談中,同學們最關心的問題是生涯規劃。物理學院一位同學説,學物理、做科研壓力很大,需要犧牲很多東西,不知道是不是應該堅持。我告訴他,北大人做什麼都可以做得很出色,但要做好任何事,都需要一個基本素質——那就是忍耐。今天在這裏,我還想跟大家分享哲學系湯一介先生治學的例子。作為老一輩哲學家,編纂一部能夠挖掘傳統文化的真精神、呈現中國儒學源流的《儒藏》,是湯先生長期以來的願望。2002年,經過反覆論證,湯先生將編纂《儒藏》的設想提交學校和教育部並得以正式立項。這一年,76歲高齡的湯先生受命成為《儒藏》工程首席專家。《儒藏》工程是一項旨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大基礎性國家文化工程,也是一項迄今為止人文社科領域規模最大的國際合作工程。《儒藏》“精華編”收入中外儒家典籍650餘種,約計2.6億字;而“大全編”則收入儒家經典著作3000餘種,約10億字;此外還將編纂著錄兩萬餘部“儒家經典文獻總目”。面對這項浩如煙海又繁瑣龐雜的巨大工程,已是耄耋之年的湯一介先生義無反顧。他説:“在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過程中,必須有中華文化的復興來配合。今天,我們編纂《儒藏》可以説正在實現着400多年來中國學者、也可以説是中國人民的夢想。我最大的心願就是把《儒藏》編好,將儒家文化瑰寶系統全面地收藏,成為全世界最權威的範本,之後一百年內不會有人超過。”湯先生秉持着這樣的赤忱之心,在本該頤養天年的年紀,仍然不遺餘力地傳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這種守正篤實,久久為功的精神,值得大家用心學習。

三是希望大家堅守“寵辱不驚,自信自勵”的人生哲學。隨着人生階段的轉變,你們將迎來一個更加複雜、更加多元的世界。面對信息時代各種思潮的相互激盪,面對紛繁蕪雜的社會現實,同學們可能一時會有些疑惑、彷徨和失落。這是正常的。但我希望,你們在偶爾“吐槽”之餘,勇做積極的建設者,化難為易、化壓力為動力、化自卑自滿為自信自勵,寵辱不驚,處之泰然。不久前,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馬雲先生在北大演講時説:“今天很多年輕人抱怨這不對、那不對的東西,可能正是我們可以發展的機會。與其抱怨,不如把它變成現實。”改變別人也許很難,但改變自己只需要堅持。我校國際關係學院潘維教授也講過一段很有啟迪性的話:“我們昨天的理想,決定了中國今日社會的現實。如果你們今天對現實不滿,那麼你們的理想就是祖國的未來。我希望這未來不是更墮落,而是更美好。”美好的未來就掌握在各位自己手中,希望大家不畏難、多歷練,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努力完善自我,抵達“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的人生新境界。

同學們,時代在變,北大人“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傳統不會改變,“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學風不會改變,“思想自由,兼容幷包”的胸懷不會改變,“以天下

為己任”的抱負不會改變,“常為新”的奮鬥精神和創新意識不會改變!這些帶有“北大印記”的精神特質,應當就是我們在大變革時代永遠不變的堅守。

同學們,我一直認為,北大是不可複製的,每一個北大人的人生也是不可複製的。希望大家永遠不要被喧囂、浮躁所迷惑,請勇敢地做你自己,一個更好的自己,做一個堂堂正正、獨一無二的北大人。

從今天開始,我相信,無論你們走到哪裏,所有的道路都有一個共同的起點,那就是北大,這裏是你們永遠的精神家園。無論時代如何變革,植根在我們內心深處的“燕園情”將始終超越時間與空間的界限,這是永遠割不斷的!

最後,我想把自己思考和醖釀已久的一句話送給在座的各位同學,“一個人的一生,要有追求,要有方向。如果你能在年輕的時候確立自己的目標,你就會節省很多時間,走更少的彎路,你離自己夢想的距離就會更近,實現的可能性就會更大。”

同學們,依依惜別,再見珍重。母校永遠祝福你們!祝願你們乘風破浪,前程萬里! 謝謝大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