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尊老愛幼國旗下講話稿

來源:文萃谷 2.36W

在充滿活力,日益開放的今天,我們都可能會用到講話稿,講話稿可以幫助發言者更好地表達。那麼講話稿一般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尊老愛幼國旗下講話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尊老愛幼國旗下講話稿

  幼兒園尊老愛幼國旗下講話稿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尊老愛幼》。

自古以來,“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人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要尊敬別人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我們為有這樣的傳統美德而感到驕傲與自豪。一直以來,有許許多多尊老愛幼的事例,如春風一般感染着我們,打動着我們純潔幼小的心靈。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着稱。尤其以勇敢為名。但子路小時候家裏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親想吃米飯,可是家裏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親的要求了嗎?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揹回了一袋小米,看到父親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大家還記得當年那個“最美媽媽”吳菊萍嗎?沒錯,她就是當年那個自稱是“路過”而救下一名兩歲女童的平民英雄。七月二日,杭州白金海岸小區,兩歲女童從九層高樓墜落下去。這一瞬間,鄰居吳菊萍脱掉高跟鞋,伸出雙臂接住了孩子。這個發自本能的動作令她當場昏倒,左手臂多處骨折,但也挽救了那位兩歲女童的生命。這一驚險的一幕感動了成千上萬億人,有的人稱吳菊萍為“最美媽媽”,更有的人稱她是“英雄”。我們雖然不能向他們一樣偉大,但是我們也能做一些我們力所能及的事:

1、去養老院和孤兒院看望老人和孤兒

2、乘公車的時候主動讓個座位,攙扶年邁的老人過馬路,幫助年邁老人搬東西

3、陪老人散步、聊天

人之一生,誰也不能避免年老和年幼這兩個時期,在年老時需要人的扶助,正如在年幼時需要人的照顧。當年歲大了,無人加以誠懇的扶助,必不能得到安閒;就像幼小時,無人加以慈愛的照顧,必容易趨於夭折。

尊老愛幼是一種美德,更是我們每一個人肩頭上應該擔起的責任。關愛幼小,就是播種明天的希望。尊敬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幼兒園尊老愛幼國旗下講話稿2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讓尊老愛幼成為一種習慣。

眾所周知,本週三,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結節——重陽節,相信很多同學都會在這一天向家中老人或長輩表達一份美好的祝福。

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炎黃子孫,都應該牢牢記住和遵行我們的祖先留下的這一文明規則。但是,同學們,不是“重陽節”的平日裏,是不是我們就不需要尊老愛幼了呢?

當然不是,所以今天,我説的是“讓尊老愛幼成為一種習慣”。在這裏,我對同學們提三點倡議:

  一、尊老愛幼首先要做到心中有他人

我們的生活世界豐富多彩、天廣地闊的。在每個人的身邊有着不同身份、不同年齡、不同閲歷的人,正是因為不同,我們的生活才充滿情趣。因此,我們在思考問題、處理事情的過程中,不能、也不應該以自我為中心,唯我獨尊。只有做到心中有他人,才能成為一個人格健全的人。

  二、尊老愛幼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要真正履行尊老愛幼的文明規則,自然要從小事做起,對於年幼的'人,你要愛護他,對於年長的人,你要尊敬他,對於同輩的人,要尊重和理解他。需要強調的是,對於朝夕相處的父母,你是否能所能及地幫助他們乾點家務活;是否能體諒他們的難處;是否對父母有感恩的人,説聲您辛苦了,給父母倒杯茶等小小的舉動“尊老愛幼”不是一句口號,需要實實在在的行動。

  三、尊老愛幼應該是一種日常行為

敬老愛幼,需要我們人人行動,處處行動,時時行動,這樣,我們生活在社會這個大家庭裏,人人都能創造幸福,人人都能享受幸福。

同學們,讓我們把尊老愛幼當成一種習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幸福的人。

  幼兒園尊老愛幼國旗下講話稿3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的演講的題目是“繼承中華傳統美德弘揚尊老愛幼新風”。

不少同學都知道,今天是農曆九月初九,它是我們中華民族又一個傳統佳節——重陽節。農曆九月九日,為什麼叫重陽?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又因為“九九”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穫的黃金季節,因此重陽佳節,寓意深遠,所以古人認為這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

據説重陽節從漢朝初就有了。東漢時期,民間在這一天又有登高的習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以後到了唐朝,文人墨客們寫了很多登高詩,其中大多數是寫重陽節的習俗。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而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已經很普遍。因為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

尊老愛幼,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還有在重陽節祭祖的習俗。老一輩為了我們國家的強盛,為了下一代能過上富裕安康的生活,他們艱苦創業、辛勤勞動了幾十年,創造了大量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精心哺育和照料我們,使我們茁壯成長。如今他們老了,理應受到全社會的尊敬和照顧。所以我們應當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

尊老敬老絕不是重陽節一天的事,應該是在日常生活中,幫助老人解決生活的困難,多給老人一些心理慰藉。因此,我提議,每一位學生都要用實際行動向老人們獻上我們的一份心意,為自己的爺爺奶奶或者鄰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幫他們洗衣、洗碗、掃地、疊被,多為他們着想,少讓他們做那些本來應該是我們自己做的事,把好吃讓給他們,把有趣的事告訴他們,對鄰居長輩有禮貌,外出禮讓老人。

願所有老人都過上和我們一樣幸福的生活!

我的演講至此結束,謝謝大家!

  幼兒園尊老愛幼國旗下講話稿4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我們的祖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經過幾千年的積澱,她博大而精深,她厚重而寬廣,祖國從古至今有着許許多多的文明,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尊老愛幼不僅是文明精神的體現,更是一種愛的體現。同時是我們國小生都應該學習的一種美德。

尊老愛幼,這是中國自古就有的美德,是永恆不變的優良傳統,是一個民族的優秀文化,是古人智慧的結晶,自古以來,有許許多多尊老愛幼的事蹟,如春風一樣,感染着我們,打動着我們的心靈,滋潤着我們的心田,豐富着我們的精神,歷史上有許多尊老愛幼的事例為人稱道。

孟子曾説過這樣一句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它教導我們不光要孝敬自己的長輩、愛惜自己的子女,還要孝敬別人的長輩、愛惜別人的子女。

孔子也曾説:“孝,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也。”古人更有:孝子王祥卧冰求鯉的故事。

連古人都這樣的有孝心,生活在現代社會的我們到底該怎麼做?我們不是為了千古留名,我們不需要有那樣的壯舉,我們只需要做好生活中的自己:在家聽父母的話,多做家務,減輕父母的負擔、在學校聽老師的話,勤奮學習、看見同學鬧矛盾了主動去勸解、公交車上看到老人、孕婦和小孩主動讓座。只要我們能做到這些就已經足夠了。也許這樣一個不經意的舉動對你來説並不算什麼,你也不會太過在意,但是這樣一個不經意的舉動方便了許多人,也感動了許多人。雖然你們素不相識,但是他們會永遠記得你。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傳承幾千年的美德,更是人類敬重自己的表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兒童時代,每個人也都有老去的一天。古往今來,經歷了多少個春夏,多少個秋冬,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不斷的變化着,但有一點卻是不變的:那就是弘揚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

正是這種文化的傳承才使得華夏文明千百年來屹立於世界文化之林而愈加繁茂,間接地我們也為祖國盡了一份綿薄之力。

尊老愛幼,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平凡的事將成就不平凡的你。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