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給領導寫發言稿

來源:文萃谷 1.83W

從事祕書的工作,已經有三年了,儘管現在的提法是,領導要多脱稿講話,但是,我們的書記還是很喜歡讓我給他寫講話稿,大會小會都要寫。剛在這個崗位工作的時候,我們部門領導就告訴我,祕書給領導寫講話稿,如果要論版權,這個版權肯定是領導的。好吧,我也沒有想那麼多,也沒有非要爭這個版權的問題,困惑的是,在講話稿中,如何處理自己的思路與領導的思路相矛盾的問題。

如何給領導寫發言稿

有的講話稿,他自己事先有思路,有提綱,那還好説。我不需要動很多腦筋,照寫就可以了,基本上,不會有大變動,寫起來,也比較酣暢。可以,如果有的講話稿,他自己事先沒有思路,開放式地讓我來寫,這對於我而言,是比較痛苦的。痛苦的過程,不在於列提綱、理思路,甚至,有時候,我自己寫這樣開放的講話稿,心裏還會充滿成就感,這種成就感來自於思考的過程,而也有很多次,會止於領導第一次審閲後。因為,領導拿到我的講話稿後,他似乎才真正開始思考,才開始重新列提綱,有時候,會推翻我的思路,幾乎要求我重寫。

也許,是我寫的不夠好吧,但是,文字材料這種東西,本來個人主觀性喜好就比較強。他認為我寫得不夠好,我還認為他的思路過於更傾向於官話、套話呢。此刻,就剛才,我寫的另外一個講話稿,又需要重新寫。關鍵是,他只對講話稿的第一部分提出了要求,第二部分,連提都沒有提,我懷疑,他還沒有思考到那一步。這種事情,也曾經發生過。他會先要求改第一部分,過幾天,又對第二部分提出要求。這讓寫材料的我很不爽,常常會覺得這樣的領導,把握全局的能力太弱。

當然,也許可能有高手或同行會認為,我這個祕書當的不稱職,領導的祕書,當然要按照領導的思路來寫東西,要在寫講話稿前就摸透領導的想法,揣測領導的想法。這樣的觀點,我也説,是説得通的,這大概也算是祕書的職業素養之一。但是,如此説來,我就開始對自己的職業開始了懷疑。我也是有想法的,好嗎?祕書,就應該如此工作嘛?一切按照領導的意圖做事?而且,我正在寫的講話稿是什麼啊?是書記個人對於教育實踐活動的學習體會。是他的學習體會好嗎,為什麼要我來寫?他自己體會不可以嗎?

大概,我不太適合做文字祕書吧,我最近這段時間,也常常思考這樣的問題。請各位高手指點指點我吧。謝謝!

給領導寫發言稿

還是幾年前了,一位曾長期在第一代中央主要領導身邊工作的老同志,向我講了一件很讓他感慨的事:某省負責給書記起草講話稿的同志訴苦説,現在有些事真讓人啼笑皆非。北京的會還沒結束,領導就佈置我們準備省委貫徹中央精神會議的文件。除中央會議的主要精神外,我們絞盡腦汁,結合本省實際,寫些實

的內容,提幾條落實的具體措施,想幾句有地方特點的新話。本來以為會得到表揚,沒想到卻經常碰釘子。領導追問為什麼要寫中央文件上沒有的內容,有時甚至逐字逐句讓提供“話”的出處。本省的實際,哪能在中央文件裏找到具體出處啊?於是領導就大筆一揮,把我們費時費事寫的內容統統劃去。省委領導的講話完全成了中央領導講話的“再版”。經過幾次碰壁,“秀才”也學聰明瞭,乾脆就把中央文件和領導講話,整段整段地重新組合組合,只是把語氣改為本省的。結果卻贏得領導的'充分肯定,誇稿子寫得到位,文字乾淨。於是起草文件的標準套路,就這樣在領導的親自指導下形成了。

如此貫徹中央精神,還奢談什麼求真務實?!再好的中央精神,也被一級一級地變成“套大空”了。為官者也有自己的理由,既做到了“保持一致”,更避免了“禍從口出”。

當然,又用得上那句老話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也有一些不怕“擔風險”的領導,雖然嘴上從不表示對“套大空”流行的不滿,但實際行動上卻早是各有各的高招。最常見的是,傳達上級文件時省略“帽子”、直奔主題,開念前往往這樣先關照一下:“由於時間緊,前面一部分就不念了,相信大家都清楚那也很重要”,接着就讀文件的主體內容。聽傳達的也都心領神會,沒人表示異議。於是文件裏的大段套話被“留中”了。省了唾沫,省了時間,更重要的是免了大家對“套大空”的膩味。其實感到膩味的不光是下級,也有“上級”。重慶那位常務副市長,不就在一次市級會議上喝止了一位大講套話的局長,讓他直奔正題嘛。弄得準備發言的局長們都急忙把發言稿的前幾頁翻過去,從中間念起。

其實,誰都清楚“套大空”的源頭在哪裏,可就是沒幾個人願意像重慶的副市長那樣打破官場“慣例”,不僅自己不來“套大空”,也不讓別人來“套大空”。當然,也有人問,如果不是他主持的會,而是更大的官召集的會,他敢吱聲嗎?還別説,真有比副市長大的官對“套大空”發炮了,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履新不久就在一次大會上説:“要讓領導同志講真話不講套話,講實話不講空話,講有感而發的話不講照本宣科的話,就必須允許他講不準確的話,或者是允許他講錯話。”這“三講三不講”,贏得了滿場掌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