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讀書成為生命的必須國旗下講話稿

來源:文萃谷 2.92W

剛剛過去的4月23日是聯合國確定的第十四個“世界讀書日”,我校的第五屆讀書節也將在今天以浦外學生與美國作家斯坦交流中拉開序幕。

讓讀書成為生命的必須國旗下講話稿

説起“世界讀書日”的誕生,還有這樣一個故事。1616年4月23日,文學大師莎士比亞、塞萬提斯逝世,西班牙人民為紀念他們,每年這一天,婦女們就給愛人贈送一本書,男人們回贈一朵玫瑰,此習俗逐漸流傳開來。1995年11月15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做出決議,將每年的4月23日定為“世界圖書和版權日”,並在1996年更名為“世界讀書日”。

西班牙的加泰羅尼亞地區作為讀書日緣起傳説的發祥地形成了一個傳統,每到4月23日那段期間,當地便會舉辦許多大大小小的書展,街上也會有許多攤檔,十分熱鬧。讀者每購買一本書,都可獲得一枝玫瑰花,所以在世界閲讀日那天,你會看到很多人拿着玫瑰在街上走,十分有趣。因此,幾乎每年4月23日這一天,當地的書籍會減價10%,而玫瑰花的價格則陡然上漲。

聯合國設立讀書日是要求社會成員人人讀書,讓圖書成為生活的必需品。歷史告訴我們,文字的出現是人類進入文明社會的標誌之一。有了文字就開始有了各種書籍,人的成長、人類社會的發展就再也離不開閲讀和寫作了。在中國古代,“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讀書更多的是成為當時知識分子平步青雲、“鯉魚跳龍門”的捷徑。於是有了“懸樑刺股”的傳説,也有了“孟母三遷”的美談。時過境遷,讀書對於現代人的意義,早已遠遠超出這些,成為每個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於是我們會看到在生活的所有場合,都有手不釋卷的同道。

有人作過統計,在大部分發達國家人的一生大概要讀近千本書。法國人愛讀書的習慣在歐洲比較有名。巴黎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書攤、書店,塞納河邊還有一條專門賣舊書的長廊,成為巴黎一處特有的人文景觀。到法國人家裏做客,可看到幾乎家家有藏書,擁有家庭“圖書館”是巴黎人一種經久不衰的時尚。在法國,每年人均讀12至20本書。而在以色列這個數字則達到64本。以色列有句老話:“人不能只靠麪包活着。”以色列人以此激勵自己,養成了求知好學的習慣。據瞭解,平均每個以色列人每年要買10到15本新書,而他們的閲讀量更是大大超過了這個數字,這恐怕能夠從一個側面解釋為什麼人口700萬,天然資源屈指可數,而且敵國環伺,卻能突破逆境,成為全球科技、經濟重鎮。今天,全球頂尖企業,包括英特爾、IBM、微軟、惠普、雅虎、Google、昇陽微系統,在以色列都有研發中心,。在那斯達克掛牌的以色列企業數目僅次於美國,超過75家,以色列理工大學能與美國麻省理工齊名。同樣在德國,地鐵列車裏,公園草坪上,甚至在醫院的候診室內,手捧書本埋頭閲讀的人都很常見。調查顯示,70%的德國人喜愛讀書,一半以上的人定期買書,三分之一的人幾乎每天讀書。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年齡段的人羣中,30歲以下的年輕人讀書熱情最高。可見,書已經融入到了德國人的日常生活中,對於德國老百姓而言,讀書簡直就像喝啤酒一樣平常。在中國,人均每年讀書不到5本,其中還包括學生的教科書等。上海情況稍好些,大概人均讀書8本。面對這幾個數字,我真切感到了一點“全球化”的差距,意識到閲讀實際上也能反映個人和社會現代化的程度。各位老師和同學,在這裏我想請大家問一下自己:一年讀了幾本書?

人的一生中,學生時代是閲讀習慣的養成時期,也是相對高密度的閲讀時期。俞敏洪曾經説過,他在北大就學的五年間,大約讀了800本書,而且許多同班同學也都做到了。這就是俞敏洪能成就新東方傳奇的原因。這個閲讀量,也許我們不一定能做到,即便是俞先生自己,在其他時期恐怕也做不到。但這個事實告訴我們,只要你願意,是可以大量閲讀的。我想每一個同學都應該利用學生時代,求知慾最旺、記憶力最強、接受力最快的特點儘可能多的閲讀。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你不可能事事參與,大量的知識是靠閲讀來獲得的。在信息爆炸的'當今社會,每年的出書量難以計數。以中國為例,全國近600家出版社,每年出書20餘萬種,我們該如何面對?德國著名作家歌德曾説過:讀好書就是同高尚的人談話。有選擇的讀書,讀好書、讀經典書應該成為每個人的選擇,只有這樣選擇,才能保證我們的閲讀是積極有效的,是有利於我們的健康成長的。

同學們,你們在學校學習的時間是有限的,老師傳授的知識也是有限的,但你們的自我學習是無限的,是伴隨你一生的。這種無限的學習,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讀書。無論你是否願意,無論你是否自覺,讀書已經成為或正在成為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為你生命的必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