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演講稿14篇

來源:文萃谷 2.83W

演講稿可以提高演講人的自信心,有助發言人更好地展現自己。在現實社會中,演講稿應用範圍愈來愈廣泛,那麼你有了解過演講稿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演講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演講稿14篇

端午節演講稿 篇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又稱端陽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等等。

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要舉行必不可少的活動,門上插上艾草、吃粽子、佩帶香囊、賽龍舟等。今年x月x日是農曆五月初五,我們即將迎來中國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那麼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呢?據説,兩千多年前,楚國的大夫屈原關心人民疾苦,受到人民的愛戴。他投江自盡後,楚國人民紛紛趕到汨羅江邊,向他表示哀悼。人民划着船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遺體,這就產生了賽龍舟的習俗。吃粽子的習俗是人們把包着楝樹葉和彩絲的飯糰扔到河裏,以表達對屈原的祭奠。所以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

每逢端午節,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掛上艾草,佩帶香囊,賽龍舟,舉行詩會,紀念屈原,慶祝節日。

然而,隨着時代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外國文化已經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中,曾經熱鬧的節日已逐漸被人們遺忘,我們似乎不再關心幾千年來的傳統文化,而是把更多的注意力轉向西方節日,如“聖誕節”和“愚人節”。當我們還沉浸在西方節日的歡聲笑語中時,20xx年,韓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端午節為其非物質文化遺產,並將其列入國家遺產名錄。

聽了這些,我們是什麼樣的心情,這不僅僅是一個傳統節日的得失,不僅僅是少了一些慶祝活動,更重要的是,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它保留了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記憶。每一個傳統節日,都可以加強中國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但是現在,這個我們度過了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卻成為了其他國家的民族遺產,我們是多麼的尷尬和無助。

中國傳統節日豐富多彩,文化內涵豐富,保留了先民獨特的文化記憶。我們應該感激和敬畏祖先創造的歷史和文化遺產。

同學們,我們是中華民族的棟樑,中華文明需要共同傳承,發揚光大。希望大家不要冷落自己的傳統節日,讓中華文明在中國的土地上鑄造輝煌!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到此結束,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端午節演講稿 篇2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上午好!

我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端午節隨想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關於端午節起源的傳説有很多,其中,紀念屈原的説法流傳得最廣。歷史上的這天人們會通過賽龍舟、包粽子等形式來紀念一顆不朽的靈魂——屈原。

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出生在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他為人正直,學識淵博,很有才幹,在楚國擔任要職。因為他堅決主張抗擊秦國侵略,而受到打擊、排斥,被楚王趕出了朝廷。屈原悲憤至極,在流放途中寫下了許多充滿愛國主義精神的

詩篇,如:《離騷》、《天問》、《九歌》等影響深遠的詩篇。後來,秦國軍隊攻佔了楚國的都城。楚國失地千里,屍橫遍野。屈原心如刀絞,他不願意看到國破家亡的慘景,就在農曆五月五日這一天,在寫下了絕筆《懷沙》之後,抱石投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百姓們愛戴屈原,當聽到他自殺的消息後,紛紛划船打撈屈原的遺體,但沒能找到。他們怕江中的'魚蝦會咬食屈原的遺體,又紛紛把江米裝迸竹筒,扔到水裏,想用江米餵食魚蝦來保護屈原的遺體。從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都會自發地來到江邊,悼念屈原,還要划着船衝進洶湧的波濤,象徵人們爭相打撈屈原遺體,以此來寄託對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節賽龍舟的習俗。

屈原離世已有兩千多年了,今天我們來紀念他,主要是學習他愛祖國愛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與日月爭輝"的人格。屈原的精神是不朽的。不管時光如何變遷,他會永遠生活在歲月的長河裏,永遠銘記在人們的心中!

讓我們懷着對偉大愛國之士的敬愛之心和珍愛之情來看待中華的每一個傳統佳節吧!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有着豐厚的文化內涵,留存着華夏民族獨特的文化記憶。

感謝大家耐心的傾聽,在此,請大家接受我提前的節日祝福:端午節快樂!謝謝。

有關端午節演講稿3

老師和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迎接端午節。農曆五月的第五天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今年的端午節是_月_日。

端午節的起源有許多傳説,其中紀念屈原這一説法最為廣泛。屈原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生於20xx多年前的戰國時期。他誠實、博學、才華橫溢,在楚國佔有重要地位。

由於他主張堅決反對秦的侵略,他遭到了攻擊和排斥,並被楚王趕出宮廷。屈原悲憤萬分,在流亡途中寫了許多愛國詩,其中最著名的是《離騷》。後來,秦軍佔領了楚國首都,看到國破家亡,屈原非常悲痛,在五月初五那天,他抱着石頭跳進了汨羅江。

人民非常愛戴屈原,聽到他自殺的消息,紛紛划船到江中搶救屈原的遺體,卻找不到。他們怕江中的魚蝦會咬壞屈原的遺體,於是把米飯裝進竹筒,扔到江裏,餵食魚蝦,從而保護屈原的遺體。

從那時起,每年五月初五,人們會自發來到河邊哀悼屈原,還會把船劃入波濤洶湧的江中,象徵着人們爭先恐後搶救屈原的遺體,藉此寄託對屈原的哀思。隨着時間的推移,中國南方形成了端午節龍舟賽習俗。因此,端午節已成為紀念屈原的節日。

20xx年以後的今天,我們不像屈原,我們生活在一個繁榮的中國。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在這個富足自信的新時代,我們應該知道,我們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珍惜我們寬敞明亮的教室,珍惜我們學習的機會。

最後,給所有的同學送上一個句子:“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我們要珍惜今天的生命,互相鼓勵,互相報答。照顧好你的父母。最後,祝同學們期末考試成績理想,端午節愉快。

端午節演講稿 篇3

各位同學:

大家好!

我是來自高x班的xx。我今天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憶端午濃情飄香,承中華傳統文化》。

端午節,又名端陽節,龍舟節等。其最初的起源可追溯至上古時期的祭龍。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昇之正南中天,是龍飛天的日子。後又有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跳汨羅江自盡,人們也將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日子。端午節的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的內容,藴含着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也是南北方文化雜糅的產物。

陸游詩《乙卯重五詩》有云: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其中寫到了端午之兩大習俗——食粽以及掛艾葉菖蒲。

粽子,早在春秋之前就已出現,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到了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還用作交往的禮品。到了明清,粽子又有了其他的寓意,比如在秀才參加科舉考試前,家中都會為其準備“筆粽”,模樣細而長形似毛筆,又諧音“必中”也討了個口彩。

艾,又名艾蒿,其莖葉散發出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同時也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菖蒲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掛艾葉菖蒲是將艾葉於端午時懸於堂中,剪艾力虎形或剪綵為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戴之,以僻邪驅瘴。用菖蒲作劍,插於門榻,有驅魔法鬼之神效。希望全家能夠身體健康,平平安安的度過這一年。

而如今,紀念端午文化的方式也隨着時代的變化而有所改變,但是不變的是中華民族兒女對於傳統文化的崇敬。粽子的取材變得多樣,也隨着地域的不同而向着不同的方向發展,呈現出不同的花樣,但是不變的是對於屈原的紀念。在醫學技術發達的當下,也許不再需要艾葉、菖蒲來為家中淨化空氣,吸煙滯塵,但此舉依舊承載着人們對家裏人平安無病的期許。賽龍舟在現如今顯然不可能是為了驅散魚羣,保護屈原的身體,龍舟的樣式也有所改變,但不變的是中華兒女心中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集體主義精神。

現代人們的生活節奏快,但是我們不能忘記傳統節日的價值和意義。對於我們而言,要由外而內的吸收端午文化,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真正融入每個人的生活中。詩歌是文化最好的載體,誦一曲《離騷》重拾一段不該忘卻的文化記憶,塑造屬於中華民族的共同信仰。

傳承中華傳統文化,責任在每一中華兒女。

謝謝大家。

端午節演講稿 篇4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端午節為每年 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投汨羅江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傳統節日,更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

粽子的種類非常多呢,如果按照地域分的.話,大致有南,北之分。 另外,就是包粽子的葉子的種類,也有南,北之分。

粽子的南北之分:

南方因為盛產竹子,就地取材以竹葉來縛粽。一般人都喜歡採用新鮮竹葉,因為幹竹葉綁出來的粽子,熟了以後沒有竹葉的清香。

而北方人呢,就習慣用葦葉來綁粽子。葦葉葉片細長而窄,所以要用兩三片重疊起來使用。

就口味而言,北方的粽子以甜味為主,南方的粽子甜少鹹多。

因為是週日,所以媽媽在家也忙着包粽子。準備了很多材料,最主要的是粽葉、糯米,還有不同種類的“餡”,有蜜棗、豆沙、紅豆、鮮肉、花生米,最後就是扎粽葉的線。

端午節演講稿 篇5

親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學生們:

今天國旗下演講的主題是紀念屈原,慶祝端午節。

眾所周知,農曆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那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呢?端午節也叫端午,“端午”的意思和“吳楚”一樣。《端午》中“五”字與“午”相通。按照地支的順序,五月是“正午”的'月份。還有,端午之所以叫“端陽”,是因為中午是“陳陽”。x月x日,月,日都是五天,所以我們稱五天,也稱中午。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夏季節、玉蘭節、女兒節、中秋節、圖拉節、詩人節等。

端午節吃粽子是x國人的另一個傳統習俗。粽子,又叫“姣姣”、“同宗”。歷史悠久,花樣繁多。每年五月初,x國人家家户户都要泡糯米,洗粽子葉,做粽子,粽子的顏色多種多樣。從餡料上看,北京大棗餃子有許多北方的小紅棗;南方的餡料很多,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粽子就是其中的代表。吃粽子的習俗在x國已經流行了幾千年,並傳播到了國外。

端午節演講稿 篇6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端午節隨想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關於端午節起源的傳説有很多,其中,紀念屈原的説法流傳得最廣。歷的這天人們會通過賽龍舟包粽子等形式來紀念一顆不朽的靈魂――屈原。

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出生在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他為人正直,學識淵博,很有才幹,在楚國擔任要職。因為他堅定主張抗擊秦國侵略,而受到打擊排斥,被楚王趕出了朝廷。屈原悲憤至極,在流放途中寫下了許多充滿愛國主義精神的詩篇,如:[離騷] [天問] [九歌]等影響深遠的詩篇。後來,秦國軍隊攻佔了楚國的都城。楚國失地千里,屍橫遍野。屈原心如刀絞,他不願意看到國破家亡的慘景,就在農曆五月五日這一天,在寫下了絕筆[懷沙]之後,抱石投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百姓們愛戴屈原,當聽到他自殺的消息後,紛紛划船打撈屈原的遺體,但沒能找到。他們怕江中的魚蝦會咬食屈原的遺體,又紛紛把江米裝迸竹筒,扔到水裏,想用江米餵食魚蝦來保護屈原的遺體。從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都會自發地來到江邊,悼念屈原,還要划着船衝進洶湧的波濤,象徵人們爭相打撈屈原遺體,以此來寄予對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節賽龍舟的習俗。

屈原離世已有兩千多年了,今天我們來紀念他,主要是學習他愛祖國愛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與日月爭輝"的人格。屈原的精神是不朽的。不管時光如何變遷,他會永恆生活在歲月的長河裏,永恆銘記在人們的心中!

讓我們懷着對偉大愛國之士的敬愛之心和珍愛之情來看待中華的每一個傳統佳節吧!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有着豐厚的文化內涵,留存着華夏民族獨特的文化記憶。

感謝大家耐心的傾聽,在此,請大家接受我提前的節日祝福:端午節快樂!謝謝。

端午節演講稿 篇7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贏軀亦點舟。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這首詩描寫了南宋詩人陸游在端午節這天的生活習慣。作者吃粽子,插艾枝,儲藥配藥方祈禱這一年能平安無事。從中也反映出了江南端午節的風俗。

作為中國古老文化節日之一,端午節文化不管在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可謂是家喻户曉,人人皆知。過去,我對端午節的知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直到寒假裏,我讀了[x]這本書,才知道原來端午節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內涵。從這本書當中得知,端午節是在中國這麼多的節日中,名稱最多的:端午節端陽重五節夏節天中節五月節詩人節等。端午節的來源也有很多種,有紀念屈原説龍説紀念伍員説等20多種。

其中,最流行的是紀念屈原説。據説,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含恨抱石頭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每年這一天紛紛湧到江邊去憑弔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懸艾草的風俗。其中賽龍舟最有特色,那爭先恐後的激烈場面就像屈原強烈的愛國精神一樣,幾千年來一直激勵着我們。

因為這深厚的文化底藴,所以端午節此刻已經成為了我們中華民族主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着強盛的生命力,在我們德清,每到這一天,家家户户的門上,都會掛上菖蒲艾草,據説可以辟邪消災。各家各户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着濃濃竹葉清香的粽子,是我們孩子們的`最愛,棗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個個引人垂涎三尺呢!有的地方,人們還會佩帶着香袋,姑娘們以這五彩繽紛的香袋做飾物,既香味裊裊,又讓自己變得更美麗動人,走在大街上自然引來了不少小夥們留連的目光。

偶然間,我從網上看到去年,韓國打算向聯合國申報端午節為他們國家的遺產,我非常驚異,覺得這是對我們中國人的羞辱,端午節是中國人的,怎麼可以讓給別的國家去申報呢!這可能跟有些人喜愛過洋人的節日有關吧!我想,我們應該行動起來,為保護宏揚我們中國自己的傳統文化,儘自己的一份力吧!

看了[x],那一個個傳統有趣的節日,正款款地向我們走來,[x]一書,為我們打開了另一扇門,讓我們通過另一個角度,去審視我們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讓我們更有理由為中華文化而自豪!

端午節演講稿 篇8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端午節。在這古老的節日裏,人們包粽子、賽龍舟,處處洋溢着濃濃的節日氣氛,我們家的端午節可是充實温馨的呦!

一大早,媽媽便對我們説:“孩子們,今天我們一起包粽子吧!”我和哥哥異口同聲的説:“好呀!好呀!”在奶奶做準備工作時,媽媽便嘰裏呱啦講了一大堆要點。終於包粽子的材料端上來了! 有糯米、粽葉、粽繩。媽媽説:“一定要把粽子包紮的嚴嚴實實,這樣才好吃。”我拿起一片粽葉,把它折成一個角,再在角里放上糯米,再放幾個蜜棗。哇嘎嘎,真是天助我也!快大功告成了!這點 小事怎麼能難道聰明的我呢?可是,當我想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就像淘氣的娃娃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的往外跳,這怎麼辦呢?我靈機一動,找奶奶幫忙嘛!在奶奶的幫助下終於把粽葉蓋好了! 最後一步,扎粽繩,我把棕繩繞着粽子轉了幾圈,終於第一個粽子誕生了!我的.心裏頓時樂開了花,但是和媽媽的一比,真是天壤之別呀!媽媽包的有角有楞,猶如凱旋歸來的大將軍,而我包的不僅是 一個三角形,而且肚子也扁扁的,想打了敗仗的士兵——無精打采!哎……包粽子還真是一門手藝活呀!

今年的端午節,我過的既開心又有意義,因為我不僅學會了包粽子,而且我再次感受到了媽媽對家人濃濃的愛!

端午節演講稿 篇9

親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你知道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什麼傳統節日嗎?是的,這是端午節。你知道端午節的起源嗎?讓我告訴你!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始於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關於端午節的起源有許多傳説,其中紀念屈原的傳説流傳最廣。在歷史上的這一天,人們會通過賽龍舟和吃餃子來紀念屈原這位不朽的靈魂。屈原,中國古代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出生於20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他誠實、博學、有才能,在楚國擔任重要的職位。他因主張堅決對抗秦國的入侵而遭到攻擊和拒絕,被楚王趕出宮廷。屈原非常憤怒,他在流放期間寫了許多愛國詩,其中最著名的`是《離騷》。後來,秦國的軍隊佔領了楚國的首都。楚失千里,屍橫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不願看到亡國滅族的悲慘景象。農曆五月初五,他抱着石頭跳入汨羅江,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波瀾壯闊的愛國樂章。

人們熱愛屈原,當他們聽到他自殺的消息時,他們划船去打撈屈原的屍體,但是他們沒有找到。他們怕河裏的魚蝦咬屈原的屍體,就把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扔進河裏。據説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咬屈原的身體了。後來,為了防止飯糰被龍吃掉,人們提出了用印楝葉包裹米飯,再用彩色絲綢包裹的方法。這就是粽子的原型。每年五月初五,人們會自發來到江邊悼念屈原,劃入洶湧的波濤中,象徵着人們爭相打撈屈原的遺體,以此來表達對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賽龍舟的習俗。

不像屈原,我們生活在一個繁榮的中國。國家富強,人民和諧。在這個繁榮自信的新時代,我們要學會愛國,珍惜現在美好的生活。

用屈原最後一句“玉可以碎而不換其白,竹可以黃而不毀其節”送給所有的學生。

我們希望珍惜今天的生活,互相鼓勵,為中華的崛起而努力學習,做一個能為祖國的建設付出巨大努力和貢獻心力的人。

最後,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謝謝你

端午節演講稿 篇10

師生:

大家好,還有幾天就是端午節了。端午節讓我想起了愛國詩人屈原。他生活在20xx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他為人正直,知識淵博,但由於他的忠誠和直言不諱的觀點,他被解僱和流放。秦國藉此機會攻打楚國,滅其千里。眼看國家滅亡,人民流離失所,屈原有心報效國家,卻不能迴天。一氣之下,我在農曆五月初五投了汨羅江。當地人聽説屈原投河自盡,就划船去救,把糯米裝進竹筒裏扔進水裏餵魚蝦,保護屈原的身體。久而久之,中國形成了端午節賽龍舟、吃粽子的習俗。歷經千百年的波瀾壯闊,屈原走了,但他的愛國熱情卻化作了一座豐碑,牢牢地豎立在每一箇中國人的心中。

或許,你早已聽過這個古老的傳説,在21世紀的今天,你無法打動現代人。但要知道,20xx年10月,xx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端午節為自己的文化遺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認定為“人類傳説作品和非物質遺產”。這不僅僅是一箇中國傳統節日的`得失,更是幾個慶典的缺失。更重要的是,這個保留了中華民族獨特文化記憶的節日,成為了其他國家的文化遺產。我們會有多尷尬?不幸的是,現代中國人在越來越熟悉西方節日的同時,也在以驚人的速度忘記自己的歷史和傳統節日。中國有五千年的悠久文明,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了無數的文化寶藏。在傳承傳統文化中,我們守着“聚寶盆”卻不善於保護和挖掘。比如四大發明之一的造紙術,導致了中國傳統手工業的失傳。很多優質宣紙只能在日本或者韓國買到。他們不僅繼承了我們傳統的造紙技術,而且有了新的進步。長期以來,中國人注重創新,卻忽視了對傳統的堅守。有句話説得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如今,如何保護和繼承我們的傳統文化顯然是一個不可迴避的問題。

我們是中華民族未來的棟樑,中華文明需要我們共同傳承。讓我們一起努力,讓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生生不息,讓中華文明在世界上徹底發揚光大!

謝謝大家!

端午節演講稿 篇11

大家好!

屈原,生活在兩千三百多年前的戰國時代,年輕時就胸懷遠大抱負,表現出驚人的才能,得到了楚懷王信任,是掌管內政、外交的大臣。

屈原是中國文學第一個最偉大、最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後人稱他的作品為楚辭。代表作是《離騷》,這是屈原作品中最長的一首抒情詩,共三百七十三句,兩千七百七十七個字,詩中敍述了詩人為實行自己的政治主張所遭受的打擊和xx,深刻表達自己內心的痛苦、對人民和對祖國忠貞不渝的感情。

公元二七八年,楚國的都城被秦兵攻破,詩人精神上受到了極大的打擊,眼看國破之難,卻又無法施展自己的力量,他憂心如焚,在極端失望和痛苦中,詩人來到了長江東邊的汨羅江,抱石自沉。他死時大約六十二歲,正是農曆五月初五。

兩千多年的'歲月,這在歷史的長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儘管大江東去,暮往朝來,詩人屈原的形象卻依然留在人們心間。如今,每到端午節那天,人們仍要在江河裏划龍舟,把粽子繫上五彩絲線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可見詩人的作品和精神是永存的了!

謝謝。

端午節演講稿 篇1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蒿草、掛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

據説,端午節吃粽子和賽龍舟的習俗,是為了紀念我國曆史上偉大的詩人屈原,也正是因為如此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屈原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開創了“香草美人”的傳統。代表作品有《離騷》《九歌》等。

端午節演講稿 篇13

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明天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關於它的起源,民間傳播大約有四五種故事,但迄今為止,影響最廣泛的是紀念屈原。

也許,這個古老的傳説你已經聽過無數次,今天也無法讓我們非常感動,但是一度炒得沸沸揚揚的中韓端午節“申遺”之爭恍如昨日剛發生的事,最後以韓國申請為“人類傳説及無形遺產”而告終。

雖然專家説“人類傳説及無形遺產”是全人類共享的,但我們的文化傳統被他國認可並不是一件壞事。但畢竟,“端午節”這個詞已經被其他國家搶走了。

這一事件無疑為中國人民保護傳統文化敲響了警鐘。我們的祖先留給我們許多燦爛文化正處於滅絕的邊緣,有些甚至已經消失了,比如世界三大藝術門類:西班牙的舞、意大利的歌、中國的戲曲。

而中國戲曲現在有很多劇種已經失傳,我國有着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赫哲族目前只有四千多人,能掌握自己民族語言的已不足幾十人,整個赫哲族都在瀕臨消失,更別説民族文化了。

我們的祖先發明瞭造紙,現在我們不得不從日本購買高質量的宣紙。當其他國家都要慶祝節日的時候,我們怎麼面對祖先呢?

所幸近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文化遺產的保護,一些重要的文化遺產保護納入國家保護單位,國家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作為國家法定假日。

國家教育部還對中國小音樂課進行改革,在20多所學校嘗試京劇進課堂的做法。剛剛過去的6月11日也是我國文化遺產保護日。但這些做法都還只是杯水車薪,甚至還引起各種爭議。

中國文化的傳承需要廣大民眾的.共同支持。在經濟日益發展的當代,傳統文化並沒有過時,相反,它是我們這個時代所必需的,它為提高整個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有着巨大的意義,是一個民族強大的精神支柱。孔孟思想的指導價值對世界文明都有着巨大的貢獻。

一起過一個好的中國傳統節日,我們可以都很簡單的做到,這個節日不僅是一種慶祝,而且還代表着國家和民族的身份。因為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是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強和洗禮。

在傳統節日的背後,是千年不變的民族精神。我希望大家熱愛我們的傳統文化,讓優秀的中華文化滋養我們的心靈,做真正的中華兒女,繼承和發揚祖先留給我們的文化財富,讓中華文明永遠在地球上閃耀。

最後,祝老師、同學端午節快樂!祝祖國永遠繁榮富強。

謝謝大家!

端午節演講稿 篇14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國旗下的講話的主題是:紀念屈原,過端午節。

大家都知道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那端午節到底是怎麼來的呢?端午亦稱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

關於端午節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説法,諸如:紀念屈原説。吳越民族圖騰祭説。起於三代夏至節説。惡月惡日驅避説,等等。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説。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賽龍舟,作為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xx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國外。

中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

為了傳承屈原的愛國傳統,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謝謝大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