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摺疊讀後感1000字範文

來源:文萃谷 2.84W

科幻小説《北京摺疊》獲得了世界科幻協會的雨果獎,講述的是主人公老刀為了給撿來的孩子糖糖交幼兒園學費,冒險去其他空間送信的故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北京摺疊讀後感1000字範文,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北京摺疊讀後感1000字範文
  北京摺疊讀後感1000字一

科幻小説《北京摺疊》獲得了世界科幻協會的雨果獎,講述的是主人公老刀為了給撿來的孩子糖糖交幼兒園學費,冒險去其他空間送信的故事。其實是在隱喻社會中的三大階層,作者郝景芳之所以能寫出這麼優秀的作品,與她的生活經歷密不可分。她曾經在北京與河北之間的過渡地區生活過,所以深深的知道普通民眾的生活,並且她自己本身就是一家國際型大公司的職工。

《北京摺疊》將人們分成三種空間,老刀是第三空間的人。為了給糖糖交學費,他找到彭蠡,彭蠡給他説明白穿越的風險後,老刀決定去第二空間。到了第二空間後,老刀遇上了一個年輕的小夥——秦天,秦天是一個研究生嚮往着第一空間的生活。秦天讓老刀在自己所出租的房子內洗完澡後,並且交給了老刀一個任務,將自己的信交給自己的女朋友——依言。

第二空間生活的秦天,深深地愛着自己的女朋友,並且言語之間帶着對未來的憧憬。老刀在秦天上班離開後,穿越到第一空間。第二空間和第一空間之間沒有垃圾道,第一空間的人不會因為生存而發愁,而且辦公場所沒有垃圾的味道。

老刀走在第一空間的街道上,一直尋找着秦天的女友——依言,他看到一輛黑車的轎車上走出來一個女子,那個女子身邊有一個稍微發福的男子——吳聞,也就是依言的未婚夫。依言知道老刀是來送信的,她沒有直接找老刀對話,而是讓他中午的時候在一家咖啡店見面。

依言也喜歡秦天,但是因為吳聞對他很好,對她的家人也是很好,而且他們早已經決定結婚了,只是秦天不知道……秦天和依言因為在第一空間的一次活動上認識,秦天當時就向依言表露自己的心意,依言也沒有反對,因為依言喜歡秦天,但是不忍心將真實情況告訴秦天……

生活本身已經把我們對號入座,第三空間的人永遠活的那麼辛苦,你越不努力你的生活會越來越辛苦;第二空間的人為了理想中的房子、車子揹着各種貸款,外表體面內心滄桑;第一空間的人雖然過着衣食無憂的生活,內心卻充滿了空虛。

城市化的加劇,導致了各種空間的人無法融合……因為收入的拉大,形成了一種天然的絕緣體。

  北京摺疊讀後感1000字二

《北京摺疊》獲得了雨果獎中短篇小説獎,不瞭解這個圈子,不清楚這個獎項的分量,但京東及亞馬遜上購買的《孤獨深處》(收錄《北京摺疊》)要等一週多後才有貨,這從側面反映了這篇小説的火爆。

《北京摺疊》的故事發生在未來的北京。科技發達,機械自動化程度高,而且建築技術異常先進。北京城被改造成可摺疊的城市,就像抽屜一樣,要用的時候抽出來,不用的時候合上。而這樣的抽屜有三個。社會階層呈金字塔狀,分為三個階層。第一空間擁有500萬人口,為上流社會;第二空間擁有2500萬人口,為中產階級;第三空間擁有5000萬人口,為底層人民。三個空間通過摺疊方式實現物理隔絕,通過時間錯配的方式實現時間隔絕。

小説主人公老刀是生活在第三空間的垃圾處理員,機緣巧合撿到來自第二空間的漂流瓶。漂流瓶傳遞了一個能夠賺錢的機會。老刀為了女兒糖糖能夠上個好幼兒園,決定冒險一次。這個賺錢機會是由秦天提供的,一個第二空間的研究生,愛慕第一空間的白富美。秦天委託老刀到第一空間送一封情書,報酬20萬。老刀從老司機彭蠡口中打聽到去第一空間的路徑,並毅然決然地踏上空間穿越之旅。在第一空間,老刀將信件送到“白富美”依言手中,卻發現秦天眼中的女神只不過是一個耐不住寂寞而又難以自立的少婦。而這樣的人在第一空間司空見慣。老刀不願摻和進這種破事中,只想將信送到,好領報酬。第一空間的時間很長,下次摺疊要等10多小時後。漫無目的的老刀誤打誤撞混進了摺疊城市的50週年慶典。在慶典上,老刀看到了摺疊城市的全貌,見識了這個城市的領導者,那些一句話就決定他命運的人。接收的信息太多,老刀有些不適,只想回家。幾經波折後,老刀終於回到第三空間,看着鄰居為生活費而掙扎,看着夢鄉中的女兒,生活還得繼續。

《北京摺疊》展示了機械自動化驅逐人工勞動力後,解決過剩的勞動力問題的一種社會形態。21世紀的西方國家採用縮減工作時間的方法,卻導致社會活力的缺乏。摺疊城市採用縮減生活時間的方法,形成的是一個不自由、不平等的社會。摺疊城市剝奪了人們對時間的支配權,通過長時間的強制睡眠,化解過剩勞動力。摺疊城市中,一天的實際時間是48小時。第一空間強制睡眠24小時,第二空間為32小時,第三空間為40小時。人們失去了支配時間的權力。同時,社會資源分配亦不公平。最大的不公平是時間分配的不公。時間,本應該是對每個人都平等的資源。無論富可敵國或身無分文,權傾朝野或 命如草芥,無論男女老少,時間對所有人都一樣,一天24小時,不多不少。但在摺疊城市中,不同空間的人實際掌握的時間長度是不同的。除了時間,教育、醫療、工作機會等資源的不公就如同現實生活一般。

貧富差距、階層分化,在我們身邊實實在在地發生着,其程度或者比小説更有過之而無不及。這點或許是小説能夠引起共鳴的地方。但是小説中沒有對該問題進行更深層的剖析,而是將問題根源歸結於機械自動化。這使小説多少顯得單薄。

全篇小説中,並沒有明顯的壞人,大家都按照自己的角色在表演,身不由己。全篇亦沒有激烈的矛盾,沒有明確的衝突。沒有將貧富差距和階級分化引入更深層探究。只是淡淡地引起着,在大城市打拼的中產們的共鳴。

  北京摺疊讀後感1000字三

最近這篇科幻中篇在朋友圈被提及了十幾次,因為它剛剛擊敗了大劉的《三體2》,折桂雨果獎。今天抽空看完了,沒注意到是中短篇小説,讀到最後有些戛然而止,還以為自己下載的是殘缺版的,回家後在豆瓣閲讀上瀏覽了遍才確認看完無誤。

總的來説,除了將階層分化這一問題極端化形象化表現出來引人思考外,暫時並沒有覺得特別震撼。故事人物並不豐滿,情節也一般,與其説作者在講一個故事,不如説她在描述一個現象。

至於為什麼能夠得獎,之前陳丹青轉述木心談中國人如何才能獲得諾貝爾獎的三個條件,地道中國人、譯本比原著好、外國人比中國人着急。《三體》的`英文譯者是劉宇昆,《北京摺疊》的英文譯者是劉宇昆,科幻小説簽約譯者請認準劉宇昆。

也許,這部小説,英文真的是要比中文好許多。

説回小説本身,雖然説科幻小説並不擔任着預示未來的責任,自然也就不是説非要硬科幻才叫科幻。但是文中這樣的摺疊設定,讓我有種國小參加科技創新班的感覺,給黑板擦插根天線就可以讓老師方便地擦到黑板各個角落。至於文中那些雷達兵專業之類的就更不用説了,我在零幾年看過一部網絡小説,大概是講軍醫學校的故事的,活生生把我的認識拉到八十年代。

文章的主題講的是階層分化,這樣主題的故事前陣子有一個叫《雪國列車》,電影看完了還是有些震憾。這篇文比之雪國列車的優點在於它更直白,拿我們所熟識的場景來闡述這一事實,這也是被科幻粉所詬病的一點。這也叫科幻?!

有人説,這是諷刺某國體制,見仁見智吧。我覺得這一事實是從來就有的,只是隨着社會的發展這樣的問題顯得更加尖鋭而已,而且,我也悲觀地認為這似乎是個不可逆轉的過程。

看描述70年代、80年代的鄉村小説,會發現村裏的人雖有各種矛盾恩怨情仇,但大家都在一個村裏,共同處理各種事務。印象中小時候的農村就開始不一樣了,大家以家庭為單位各自生活,除了遇上村裏一些集體的事務,不同圈子的人大多沒什麼交集。到了最近十年,有些人自己蓋了小樓,有些人則在外地買了房子,於是大家家門緊閉,如果説有登門拜訪這樣交集的,那也是些臭味相投的人。至於像村長這種先富起來的,也還沒有帶後富,倒是可能把錢帶到了某個地方,一年難得見一面。

經濟學上講資本主義的發展促使了貧富的分化,但是總的來説,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是在提高的,只是原來活得差的人稍微提高了生活水平,原來活得好的人大大地提高了生活水平,就好比現在大多數平民都能活到80多歲,而放到古代,皇帝能活到80歲的也是值得大大誇談的。

有錢的人和沒錢的人活在不同的世界,這並不只是錢的關係,但是總歸會體現到錢上面。早些年一個人只要敢打敢拼就能闖出一片天地,到近些年教育被認為幾乎是突破階層的唯一途徑(可惜我那時還不懂)。「一個人的命運啊,當然要靠自我奮鬥,但是也要考慮到歷史的行程」。當歷史發展到階層固化的時候,再怎麼奮鬥都無濟於事,只有旁觀者清掙脱束縛才能找準方向。

看這部小説,我覺得倒更像上次朋友描述的歐美現狀,底層傻逼,中層自以為是,上層競爭激烈。當然,各處都是。

文中的老刀為了給女兒湊學費,被迫去其他階層送信,但此時他是一個屬於底層的人,但是到三個社會轉了一圈後,有了些轉變,這時候他可能有突破階層限制的想法,但是這一切到他這一代人已經是無力迴天了,他寄希望於女兒,希望女兒將來成為一個淑女,不會像底層人那樣整天計較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但是,即使他女兒以後能到第二空間甚至第一空間生存,那也只是這個體制下的一個特例,這樣的情況體制是允許存在的,但整個體制是不會改變的,因為社會就是往這樣的形態去發展。

不過文中這樣的社會也是不會發生的,如以上所述,當資源足夠豐富時,經濟足夠發展時,大家都能過得比以前好很多,但是差距會拉大。文中這樣生硬的物理隔絕也很大可能是不會存在的,因為我們需要經濟上的聯繫,不過更可怕的是我們活在一個空間,卻對世界有着完全不同的認知。

至於雪國列車裏底層的人民不斷地去造反去革命,這發生的可能性其實更低,因為依據目前來説,只要豐衣足食,很多人並不會想太多,一輩子就這麼過下去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