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紙牌接龍

來源:文萃谷 1.08W

要給予孩子自由成長的空間,對錯誤的方向給予引導,對於正確的方向給予鼓勵。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紙牌接龍,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紙牌接龍

  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已經認識了很多模式,如ABABAB模式、AABAABAAB模式、ABCABCABC模式等。在此基礎上,我們要求大班幼兒能夠識別構成模式的基本單元,並且運用不同的方式來表現和創造模式。據此,我們設計了這一活動。

我們選擇生活中常見的紙牌(撲克牌)作為活動材料。由於紙牌含有顏色、數字、花色等多種特徵,因此幼兒能夠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相適應的方式來表現和創造模式。例如,能力弱的幼兒可能會按照顏色“紅黑紅黑紅黑”來排序,而能力強的幼兒可能會按照花色“草花紅桃草花黑桃草花紅桃草花黑桃”來排序。這也可以增加活動中幼兒相互猜測各自排列的模式的可能性和趣味性。

活動的第一個環節是教師與幼兒一起回憶已有的玩紙牌的經驗。在該環節中,教師要關注幼兒對紙牌的花色及數字的表述方式是否一致,以便為之後遊戲的開展減少障礙。第二個環節中,教師讓幼兒抽取紙牌中不同花色的A,並且出示模式“紅桃A、黑桃A、紅桃A、草花A、紅桃A、黑桃A、紅桃A、草花A”。對於這個模式,我們既可以按照顏色將它描述為“一張紅一張黑一張紅一張黑”兩個一組間隔排列的模式,也可以按照花色將它描述為“一張紅桃一張黑桃一張紅桃一張草花”四個一組間隔排列的模式。這樣的安排也是為了讓幼兒在遊戲環節能夠認同同一種紙牌的擺放方式可以有不同的模式表述。第三個環節是活動的重點。幼兒被分成4組,每組擺放一種模式,其他組輪流猜測。在這過程中,幼兒需要觀察教師提供的材料,思考怎樣排才能成功,並且將紙牌用完。猜測時,幼兒需要觀察其他組擺放的模式,尋找構成模式的基本單元,發現模式的規律。從這個過程中教師能夠了解到幼兒對於模式排序的真實經驗。

表面上看,本次活動所涉及的數學核心經驗是“模式”,但事實上也藴含着集合與分類的數學元素,因為根據物體不同的屬性進行分類與根據物體不同的屬性進行模式的識別和創造,在本質上都是促使幼兒對事物的認識趨於條理化、清晰化,這也就是集合與模式相通的地方。

  目標:

1.在紙牌接龍遊戲中感知不同模式構成的基本單元。

2.體驗參與競賽遊戲的樂趣。

  準備:

1.紙牌(數字1~10)若干,用KT板自制插紙牌用的有一定長度的三稜柱台卡(正反兩面都可用,外面覆蓋透明插袋)。

2.宜進行分組教學。

  過程:

  一、認識紙牌

1.教師抽出幾張紙牌讓幼兒辨認:這是什麼?有哪些花色?

2.教師歸納:在這些紙牌中,有黑色和紅色兩種顏色,紅桃、黑桃、方塊、草花四種花色,每張紙牌上都有數字。

3.教師告訴幼兒遊戲的名稱:今天我們用紙牌來玩一個接龍的遊戲。

  二、開展“接龍”遊戲

1.教師交代玩法:先看清楚紙牌的排列規律,然後一張一張出牌“接龍”,直到每個人手中的'紙牌全部用完。如果不符合“紙牌接龍”的規律,就表示失敗。

2.教師提供若干四種花色的紙牌A(以14人蔘加活動為例,可提供7張紅桃、3張黑桃、4張草花),讓幼兒抽牌,人手一張。

3.教師在三稜柱台卡上依次翻開6張牌:紅桃A、黑桃A、紅桃A、草花A、紅桃A、黑桃A,並提問:這些紙牌是按什麼規律接龍的?

4.教師引導幼兒思考是按什麼規律進行紙牌接龍的,看瞳後自己接着把紙牌插放到三稜柱台卡上。

5.教師引導幼兒觀察:這些紙牌是幾張一組,是怎麼排列的?

6.教師歸納:按花色來説,1張紅桃A、1張黑桃A、1張紅桃A、1張草花A,1張紅桃A、1張黑桃A、1張紅桃A、1張草花A,是四張一組間隔排列的;按照顏色來説,有1張紅、1張黑、1張紅、1張黑,是兩張一組間隔排列的。如果從顏色、數字、花色不同的方面來説,同一條“龍”有不同的排列規律。

  三、開展分組“接龍”競賽遊戲

1.教師可提供以下難度遞增的四組材料:

(1)12張紙牌的數字相同,花色不同,分別為3張紅桃、3張草花、3張黑桃、3張方塊。

(2)12張紙牌中含兩個不同數字,花色分兩種,分別為6張紅桃、6張草花。

(3)12張紙牌中含兩個不同的數字,花色分三種,分別為4張紅桃、4張黑桃、4張草花。

(4)12張紙牌中含三個不同的數字,花色分兩種,分別為6張黑桃、6張方塊。

2.教師交代玩法:幼兒分4組比賽。每組根據拿到的紙牌先“接龍”,然後讓其他組幼兒猜一猜是按什麼規律排列的。猜對得1分,猜不出或猜錯不得分。

3.教師強調規則:

(1)每組必須先商量按什麼規律排列紙牌。

(2)採用輪流猜的方法互相説説紙牌排列的規律,即第一組猜第二組的,第二組猜第三組的,第三組猜第四組的,第四組猜第一組的。沒有輪到的小組要耐心地聽,判斷其他組説得正確與否。

(3)猜對得1分,猜錯不得分。如果輪到的小組沒有猜對,其他小組可以搶答得分。

4.教師預估幼兒遊戲中可能出現的情況及迴應方式。

(1)當幼兒無法按照一定的模式排列紙牌時,教師可引導幼兒將紙牌分類,將相同的紙牌放在一起,看看每種紙牌有幾張,以便按照規律排列。

(2)當幼兒無法表述“幾個一組”時,教師可以按規律將紙牌一組一組分開,讓幼兒辨別“是否每組都是一樣的”,從而讓幼兒理解模式的基本單元。

(3)當幼兒猜測的結果與設計者的想法不一致時,教師可引導幼兒觀察猜測結果是否成立,發現同一種接龍方式可以有幾種不同的模式表達。

5.教師用一些簡單的符號記錄每次接龍涉及的紙牌屬性,幫助幼兒梳理經驗。

6.教師與幼兒一起統計得分情況,公佈獲勝隊,結束活動。

  延伸活動:

1.活動結束後,教師可將活動材料作為個別化學習材料放到活動區中,讓幼兒兩人一組,先各自設計、擺放模式,再相互猜測模式。

2.在日常活動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幼兒正確表述模式。

  評析:

  1.活動材料簡便易得

撲克牌對於教師來説簡便易得;玩撲克牌對於幼兒來説又是十分熟悉和喜愛的活動,大多數幼兒都具有一定的經驗。

  2.活動設計寓教於樂

在活動中,教師將數學教學目標隱藏在遊戲中,既能為幼兒所接受,也能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此外,該遊戲的規則和競爭性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分組和輪流遊戲的設計也增加了幼兒的參與性。

  3.活動過程層層遞進

活動難度逐步提高:一是活動中幼兒的學習難度體現出了梯度。如第二個環節的集體“接龍”遊戲指向的是模式的識別與擴展,第三個環節的分組“接龍”競賽遊戲指向的是模式的創造與識別。二是教師引導幼兒對物體屬性的認知從一維發展到多維。如第一個環節的熟悉紙牌是為了引發和梳理幼兒關於撲克牌的已有經驗,為之後的接龍遊戲做好準備。第二環節的集體接龍遊戲中,教師出示的模式的基本單元為“1張紅桃A、1張黑桃A、1張紅桃A、1張草花A”,排除了數字這個維度,引導幼兒先後從顏色和花色兩個維度總結模式,以幫助幼兒完成從一維到兩維的認知跨越。第三環節的分組接龍競賽遊戲中,第一、二組紙牌的差異屬性有兩維,第三、四組紙牌的差異屬性有三維,紙牌的差異屬性維度逐漸增加,難度逐漸增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