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最新朗讀者第五期觀後感

來源:文萃谷 1.92W

《朗讀者》集娛樂和學習為一體,是宣傳正能量的好節目,希望她越辦越好,我會持續關注,也希望更多的朋友都來看一看,我們一起吸取知識的營養。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朗讀者第五期觀後感,歡迎大家參考!

2017年最新朗讀者第五期觀後感

  【1】朗讀者第五期觀後感

小時候我很喜歡看動畫片,舒克和貝塔這兩隻小老鼠,會説話、一個開飛機、一個開坦克。我想看了這些動畫片的孩子,彷彿就映襯了今天那句話:心靈和肉體,總要有一個在路上。心靈我們在路上了。這兩隻富有正義感的小動物,代替我們懲惡揚善。在虛擬的動物世界裏,行俠仗義。

我三個月前關注了鄭淵潔父親鄭洪昇的微信公眾號,起初我不太相信,以為是鄭淵潔代筆,但是今天看了《朗讀者》--《父與子》篇,瞭解到鄭洪昇86歲,每天4點半開始創作編寫微博,我終於信了。

2012年卡梅倫問鄭淵潔,為何能把獨家發表自己作品的《童話大王》堅持寫了幾十年。鄭淵潔説源於父愛。鄭淵潔喜歡用鋼筆,一次的鋼筆半個月沒灌水仍可用,半夜上廁所,發現父親在替他灌墨水,很感動。父親當夜問他能堅持寫多久,兒子回答只要父母活着他就寫下去。父親説只要兒子堅持寫下去他和媽媽就堅持活着。多麼樸素的動力!

鄭淵潔把命題作文《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改為《早起的蟲兒被鳥吃》,老師責令其當着全班道歉並自辱百遍,鄭淵潔當堂點燃鞭炮被開除。鄭淵潔害怕父親責罵,把自己的經歷寫成了短篇小説,有情節、有轉折、很煽情。鄭洪昇深明大義,決定在家裏自己教授兒子課程。我也想到了自己的父親,在國小競爭大隊長的時候,三年級的競選演講稿就是父親替我寫的,直到國小畢業前我都很認為父親的作文水平比語文老師高。父親每次出差回來,都會給我帶很多書,我童年最好的禮物,就是父親的書,大部分是童話書,也有故事集,其實,有書的日子都是節日。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鄭淵潔就是用一種毅力來回饋父母的肯定,堅持將一本只有自己作品的雜誌寫了三十多年,發行幾億本,破吉尼斯世界紀錄。而我,也在努力的練習寫作水平,儘量不讓幼時父親的期望落空,那就是飽讀詩書,讀寫增文采。

從昨天晚上凌晨三點我工作到今天下午五點半,回到家中,我依舊要寫完這篇文章,因為文筆不寫就生鏽了。趁着中午喝了點茶葉強打精神,就是要向鄭淵潔學習,他可以堅持幾十年死磕一本雜誌,我為什麼不能堅持365天更新微信公眾號呢?當一件事堅持的足夠久,就會成為習慣,如同營養融化進血管裏。

  【2】朗讀者第五期觀後感

昨天,曉燕推薦我看《朗讀者》節目(第一期,2月18日播出),看後收穫不少。

在我看過的電視節目中,很少有節目多次感動我,多次叫好,《朗讀者》除外。下面我不想分析每篇朗讀的文章內容,建議大家看節目,只想對這個節目綜合分析。

以前也看過散文、詩歌朗誦,那僅僅是朗誦,雖然朗讀者也帶着感情去讀,但那表達的是作者的感情,而很少是朗讀者的感情。觀看《朗讀者》,每一位朗讀者親身經歷的故事滲透到文章中去了,既表達了作者的感情,也表達了朗讀者的感情,作者、朗讀者、觀眾、主持人產生了共鳴,這一點很可貴,以前沒有過的。

這一下子把朗讀的高度增加了許多,其實,我們在閲讀文章的過程中,也會不自覺的結合我們自己的親身經歷來理解文章,所以每個人對文章的理解是不同的,如果一篇文章大家的理解都是一樣的,反而不好,我反對老師對一篇文章作刻板地分析,固定模式地分析,甚至讓學生記中心思想,這樣很不好,把文章讀死了,讓學生沒有發揮的餘地了。

好的文章都是因感而寫,都是感動了作家的故事,我們覺得好的文章也是因為產生了共鳴,我們有過與作家相似的經歷,所以更感動你,濮存昕童年的不幸,讓他對老舍的文章有更深刻的理解,鮮花山谷夫婦對朱生豪的情詩有更精準地理解,柳傳志寫給兒子新婚祝福真切感人,96歲的翻譯家許淵衝講述他為了追求女同學而翻譯林徽因《別丟掉》的經歷,動情之處一度熱淚盈眶,老人家現在還努力工作,讓我記得特別深的一句話:一個人不在乎你過多少個日子,而你值得記憶的日子有多少。也就是你的生活質量有多高,你每天是否做過有價值的事。

朗讀真的很美妙,閲讀也很精彩,養成每天閲讀的`習慣,讓你其樂無窮,讓你收穫多多。

  【3】朗讀者第五期觀後感

哈爾濱市朗讀者俱樂部在2013年12月20日正式成立,到現在已經是第五期了,每週的週五晚六點在哈爾濱市友誼宮樂水名苑同期舉行,歡迎廣大朗讀愛好者參加

朗讀者俱樂部第五期活動結束了,心裏一種塌實極了的感覺。有哪座城市的人們可以這樣幸福地度過週末之夜?有誰可以把朗讀從舞台藝術演變成這樣一種接地氣的羣眾文化活動?有什麼地方可以凝聚圍繞一個主題而形態疊生的朗讀圈?我們努力了,來的朋友滿意了,心就塌實了。

這幾天在追央視的《朗讀者》,裏面居然有請到畢淑敏做解説嘉賓。看到她,莫名覺得格外親切。因為多年前,在我還是那個愛看書愛買書的年紀裏,看過她很多作品,那時候,痴迷於她豐富的人生經歷,沉醉於她描繪的精彩的故事,特別是與心理諮詢真實案例相關的種種內容~現在都對有一篇叫做《蝦紅色情書》的短文印象深刻~哈哈,忽然有種時間都去哪兒了的感慨~好懷念當年那個能靜下心來閲讀的自己~

現在還有許多人沉浸在虛構的古代輝煌中自我安慰,我們依賴西方文明帶來了現代生活,但從價值觀上並沒有接納科學精神。(點評:唐詩宋詞琴書畫,不是不好,而是不能在文明文化中畸重,本末倒置,頭重腳輕。有很多國人,對傳統文化和“國學”五體投地式盲目崇拜,連“去偽存真”的善意反思和理性探討都不能接受,反智反科學反理性,不敢正視近200年來,中華民族對人類科技進步的貢獻度,接近0。)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