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朗讀者第九期觀後感

來源:文萃谷 2.97W

《朗讀者》的成功在於將文字和人結合,以情感貫穿始終,使觀眾在重讀經典中回味朗讀者的非凡人生。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朗讀者第九期觀後感的範文,希望大家認真閲讀!

CCTV朗讀者第九期觀後感

  【1】朗讀者第九期觀後感

上週六,《朗讀者》播出第八期,在這期以“勇氣”為主題的節目裏,影視演員江一燕向董卿及觀眾講述了“老師”一詞給自己帶來的刻骨銘心的記憶以及自己對它理解的深刻含義,並在現場深情朗讀陳忠實先生的經典文章《晶瑩的淚珠》,向祖國的每一位園丁致敬。週日晚,江一燕接受了記者的微信羣採訪,她對自己的恩師表達了厚重的感激,並分享了她在支教過程中的那些珍貴記憶。

十年來堅持做公益支教事業,是什麼在推動着她?江一燕説:“其實也有很多人都在做這件事情,所以我覺得我不應該被過度地去關注。因此也拒絕過很多的節目和訪問。但是這次參加《朗讀者》其實我是更想讓大家知道我的老師。因為我覺得每一個人成長過程中如果遇到好的老師或者好的長者、伴侶,能幫助他建立一個正面的人格。成長到今天,我想也是跟我的這些恩師有關。真的特別想去通過這個節目去感謝很多為人師表的老師。”而説起支教過程中的收穫,江一燕表示,這一路上收穫非常多,“因為我也在這個過程當中繼續長大。在孩子們身上,我得到很多的勇氣和鼓勵,然後充滿力量地回到城市面對我的工作,面對困境。當孩子們需要我的時候,我也會像一個媽媽,變得無比地勇敢,想盡一切辦法去保護他們。所以這之間我覺得這種影響都是相互的。”

江一燕還講了一件她印象深刻的事情,“我其實第一年在山區拍戲的時候,有一個小朋友經常來看我拍戲,也是很開心很開朗的一個小孩兒。後來有一個村民無意告訴我那小孩是個孤兒。我到現在都忘不了那個小孩兒那種很悲傷,很落寞的神情,轉身就跑掉了。我發現大山裏的孤兒心裏面真的很自卑,很傷感。那個時候我就在心裏默默地説,永遠會有人在愛你們,即使你沒有爸爸媽媽。”江一燕説,“我作為一個陌生人進入山區,我可以讓他們覺得他們不是孤獨的,尤其當他們在學習,在奮鬥,在面對困境的時候,我希望能夠給他們一種信念,一顆我心裏曾經也有過的小種子,因為我知道那種愛,那種温暖,它的力量有多麼的強大。”

江一燕表示,她希望將來可以創作一些關於支教題材的電影,包括一些教師題材的,志願者題材的電影。如果有鄉村老師的角色邀請她,她也願意出演,“那我就是本色演出了。”江一燕説。

  【2】朗讀者第九期觀後感

《朗讀者》是中央電視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類節目,由著名節目主持人董卿首次擔當製作人,央視創造傳媒有限公司承擔製作,於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與綜藝頻道黃金時間聯合播出。以個人成長、情感體驗、背景故事與傳世佳作相結合的方式,選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實的情感讀出文字背後的價值,節目旨在實現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傳導作用,展現有血有肉的真實人物情感。

《朗讀者》邀請各個領域具有影響力的嘉賓來到現場,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並傾情演繹來自朗讀者文學顧問團的國家頂級文學家、出版人、專家、學者精心挑選的經典美文,最終節目將會呈現出生命之美、文學之美和情感之美。

  【3】朗讀者第九期觀後感

中央電視台於2月18日起每週六、週日晚8點在CCTV-1和CCTV-3聯合播出大型情感文化類節目《朗讀者》,主持人董卿首任製作人兼主持人,集結柳傳志、斯琴高娃、濮存昕、喬榛等朗讀者,帶給觀眾一場關於文學與情感的“碰撞”盛宴。《朗讀者》用文字、聲音加故事的三位一體文藝表現形式,旨在打造一檔“慢綜藝”節目。

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熱度還未散去,又一個文化類節目《朗讀者》播出了。看報道,受邀《朗讀者》的嘉賓都是名人明星,以為《朗讀者》要靠打名人明星打動人?實際上,我只猜對了一半。據介紹,《朗讀者》以“朗讀打動人心”為口號,注重人文精神的體現。由是觀之,《朗讀者》要用文化魅力打動人心。

文化魅力是文化類節目的魂。從早些年馬東主持的《文化視點》到後來的《百家講壇》,再到近年來的《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都曾贏得過好評。究其原因,是文化魅力起了作用,這類節目讓觀眾見證了在建構知識、分享智慧層面的價值。《朗讀者》雖然以“朗讀”命名,但不是一檔讀書節目。用董卿的説法:“朗讀”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朗讀者》要展現有血有肉的真實人物情感,並感動於他們讓我們遇見了大千世界。筆者特意看了第一期濮存昕朗讀老舍先生的'《宗月大師》,的確很有味道。節目從真摯的人生故事出發,用文字抵達情感,幫助觀眾去了解和理解朗誦文字背後藴含的寬度、厚度、濃度,進而品味人生價值。

文化魅力不是自封而是品出來的。電視節目尤其是文化綜藝類節目,是一道觀眾的精神大餐,其是否和口味,不是掌勺的廚師自誇出來的,而是觀眾品味出來的。以往,也有些綜藝類節目注重感人,但靠的是煽情刺激觀眾,且形成了套路,時間久了,觀眾並不買賬。《朗讀者》要贏得好口碑、辦得有魅力,就要避免刻意煽情追求明星效應,而應該在朗讀的同時注重講好故事,用最平實的情感讀出文字背後的價值,展現有血有肉的真實人生故事,傳播思想、傳遞情感、傳承精神,滿足受眾在疲憊的忙碌之後迴歸內心寧靜的慾望,感受朗讀傳達的力量。

文化魅力要“有意思,也要有意義”。廣電總局曾對真人秀節目給出一個“有意思,也要有意義”的標準,我覺得,這個標準適用於所有的文化類節目,《朗讀者》也不例外。論有意思,《朗讀者》選擇的朗讀素材,可以是一篇散文、一首詩,或者是一封家信,甚至是一段電影戲劇劇本,由觀眾熟悉的擅長朗誦的演員和文化人擔任嘉賓,當文字在朗讀人的二次加工下帶着自身的情感再次傳遞出來時,容易把觀眾帶入情景之中,震撼心靈。而每期節目以一個主題詞作為核心線索,嘉賓圍繞主題詞分享人生故事,將值得尊重的人生和值得關注的文字完美結合,這樣的節目就會更有文化、更有意義。

總之,《朗讀者》這類文化節目打動人,不是拼顏值、拼人氣、拼演技,而是拼內涵、拼境界、拼文化魅力。這種文化魅力,不僅靠現場燈光、道具、舞美的精心打造,更要靠主持人和嘉賓的修養,讓觀眾深切感受到朗讀的情真意美,進而產生共鳴,心靈受到感動和愉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