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學》讀後感

來源:文萃谷 8.72K

《我的大學》是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説三部曲之一,是一部有着深刻教育意義和巨大藝術魅力的作品。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我的大學》讀後感範文,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我的大學》讀後感

  篇1:《我的大學》讀後感

在圖書館注意這本書的時候,我的眼睛是落在“我的大學”四個字上的。

它的封面上是一個小孩,黑白照。我猜他是一個小男孩,注意他的眼神,説不出來的精神,如果猛一看肯定會被嚇到以為是恐怖系列的。難道這是你嗎?高爾基。

我決定看下去,因為此刻我已經在腦海裏浮現出我的大學四年的生活了。

看來跟我所理解的並不一樣,高爾基的大學生活,所謂的他的大學,沒有我以為的美麗建築物,沒有我以為的博學的老師,更沒有我以為的可愛的同學。

他的大學在喀山。在我看來只是在我們所謂的讀大學的年紀裏。

高爾基的世界是大的,男人的世界是大的。作為女性相比之下我們的思維方式顯得幼稚嬉皮了一點,他是果斷的,是堅毅的,我無法理解大革命的熱情,但是卻也能感受到裏面存在的強烈精神。

高爾基的語言是豐富多彩的,藉着他的詞句,腦中的浮想聯翩都讓我興奮不已,我迫不及待的想去了解更多他所説的景象,所説的生活。原諒我現在有如此多的想法,諸如不切實際的想法。諸如遊行僧似的想法。

我現在所説的話,所用的詞,每一個都是有意義的,並非是在哪本書裏撬來的,是我,在當下,腦袋裏面就是這麼想的,內心裏面就是這樣感受的,就比如剛剛看到“濁淚”二字,為什麼不是“眼淚”呢,我知道濁淚,瞭解濁淚,那是我奶奶的淚。還有別人也瞭解濁淚,所以他們也使用它。我無法禁止別人使用任何文字,所以文字最大度最善良,因為它允許任何人,在任何場合使用它,只要你願意。

我現在是不敢輕易拿起一本書的,我怕它讓我胡思亂想。我不怕胡思亂想,我怕的是胡思亂想的時候手頭卻沒有一支筆,我無法忍受自己的想法不能在筆桿上停留,就像我無法忍受自己看着自己腳邊掉落的大面額人民幣而不去拾起一樣。只不過前者的精神後遺症更為嚴重。

《我的大學》裏面高爾基的大學生活我是無法想象的,書中深刻的揭示了農民的愚昧。我很生氣,談不上更多地同情,他所描繪的農民的所作所為讓我難以跟平日裏我所瞭解的農民那質樸的形象融合在一起。“兇狠,即是愚昧。”羅馬斯不生氣,但是高爾基生氣而且失望。在他筆下,讓我覺得農民自私自利,欺軟怕硬,可怕的愚昧讓同伴喪生在自己手中。更可怕的是讓同伴喪生的原因卻是因為大家都不正直,所以他的正直顯得大家有多不正直似的。荒謬不可思議的心態。他歌頌城市人的積極熱情,善良大方,卻對農民失望,他更甚至於苦惱絕望到自殺。自殺未遂後去到農村的日子也並不好過,普遍農民放火,殺人,將他們視為敵人一樣的想打擊消滅掉。

看得出來高爾基在這篇文章中的悲觀多過於樂觀,對革命的光明也沒有那麼堅定向往。但是不影響我們看到當時的社會背景和革命的艱鉅。

在這樣的環境下,是得有多寬廣的胸懷,是要經歷過多大的事件才能讓那些革命分子從內心裏不去仇恨他們,不得不説的是我尤其熱愛裏面的蠖蠖兒,他的心態,他的作為,是真正值得我崇敬的,偉大戰士!他總是一語讓我震驚。

“我沒有那麼多空閒時間去對每一件蠢事都生氣。”

“不計較後果的頭腦是不能夠存活的。”

“別人的教訓常常很粗暴,比自己學習要來得痛苦一些,但是從他們那裏所受的教益更能使人銘記不忘。”

  篇2:《我的大學》讀後感

《我的大學》是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説三部曲之一,是一部有着深刻教育意義和巨大藝術魅力的作品.高爾基的自傳體三部曲是高爾基最卓越的作品之一,也是世界無產階級文學的寶貴財富.小説以其現實主義寫實風格和熱情勇敢的生活態度征服了全世界無數讀者的心.它問世之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鼓舞着無數渴望光明和知識的年輕人勇敢前進.

作品敍述了少年的“我”懷着上大學的願望來到喀山,夢想破滅之後,不得不為生存而勞碌奔波,住“大雜院”,賣苦力,與小市民和大學生交朋友.他進入了一所天地廣闊的“社會大學”,在那裏學到了在有圍牆的大學裏學不到的知識,經過痛苦的思想探索,終於成長為一個革命知識分子.

《我的大學》至今仍受到讀者的`熱烈歡迎,激勵了幾代人從高爾基的作品中汲取追求光明的勇氣和信念.歌德説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談話.”讀了《我的大學》這部文學作品後,我深有感觸.這本書不僅讓我瞭解了主人公青年時代的生活及命運,而且還向我們展現了世紀之交廣闊的時代背景下一代人的成長曆程.高爾基出身貧寒,有着不幸的童年.他撿過破爛,當過學徒和雜工,受盡了欺凌與虐待.就是在這悲慘而又艱苦的生活中,高爾基仍如生命力頑強的小草,艱難的生長並且綻放.我多麼渴望像高爾基那樣,做一棵“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小草啊!多麼渴望像他那樣,到知識的海洋中去遨遊.同高爾基相比,我真是羞愧萬分.平時在學習中遇到一點挫折我就難以面對,甚至會半途而廢.主人公那種強烈的讀書慾望以及頑強的學習精神,使我想到了自己:家中厚厚的書,卻讓它們閒着,難道是“書非借不能讀?”不,自以為知識已經很豐富了,可恰恰相反,不是説“學無止境”嗎?難道只有在逆境中才能更好地成長?不,當我讀完這本書後,才真正明白:“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道理;才真正體會到只有勤奮學習,長大後才能有所作為.

  篇3:《我的大學》讀後感

中學時,大學在我眼中,只是一所學校。

大學時,大學在我眼裏,是一段青春。

工作後,大學在我眼裏,是一段路程和回憶。

此刻,合上《我的大學》這本書,大學在我眼裏,是信念累積的過程,是自我戰勝自我蜕變的過程。

很早之前就聽過這句話,“苦難是最好的大學”。字面上的意思很容易理解,但是我知道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很淺顯的,因為我沒經受苦難。而我所聽説的苦難,都是被人類用來戰勝的。有時候會躍躍欲試的期待着一場苦難的降臨,給我磨練,讓我成長。

而我們到底是不懂得苦難的,但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理解大學這個詞的含義。

《我的大學》這本書中開篇就是主人公要離開去讀大學的美好願景,但從開頭到結尾,也沒能真正走進一所大學。

他懷揣着讀大學的美好憧憬,掙扎在最底層的人羣中。於是遇見了小偷、落魄的學者、道貌岸然的大學生、善良風塵女子、乞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哲學與堅持。

主人公是個熱愛生活的人,即使是在這樣吃不飽穿不暖的窘困境地,他依然保持樂觀的向上的精神,依然對生活充滿激情。

文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場景,是碼頭工們一起勞作的情景。那一部分內容,我重複看了兩三遍,我被人們對勞動的熱情所打動,這些人讓我深深的體會到,勞動是一件多麼快樂又多麼值得尊敬的事,即使是那些在勞動的人前一刻還在説着不入流的話,甚至前一刻你還覺得他是個渣,可看到他們因為能夠勞動而忽然振奮精神的樣子,看到他們不知疲憊的辛苦勞作時的樣子,你會發現他的另一種美。

那一刻,我和書中的主人公有相同的想法,勞動是一件美好而光榮的事。

看到這一段的時候,我忍不住想,現在的人在勞動時是不是會發出由衷的笑容,是不是同樣不會計較給他們幾個錢還是一桶威士忌。不會,現在人們經歷着另外的精神上的苦難,而這種苦難源於算計和斤斤計較。

因為是國外作品,對書中人物的名字總是記不準卻,往往看到後來又要往回翻看,確定一下此段情節所涉及到的人物是不是我記憶中的那一個。而我偏偏是個對人物名字不敏感的人,於是乾脆不去分辨哪個人和哪個名字對應。分開來看,把人物從情節中剖離出來,但看情節和情節背後所表現出的情感及事物本質。

文中讓我印象深刻的另一個場景,是主人公到鄉下時,小店鋪被人放火後大家救火的那一段。

因為店鋪主人從事危險的革命工作,雖然時時處處的為當地農民着想卻不被理解,於是他們店鋪總被莫名襲擊。最嚴重的一次火災,徹底毀了這座房子,從而影響了周邊房屋被燒。主人公和一眾人奮力救火救書,不顧一切,最後卻被懷疑是他們故意為之,甚至要殺掉他們。

那些平日裏温順的會對你笑,喜歡聽你講話的農民們,在那一刻忽然變成了愚昧殘忍的人。這些人與城市裏的碼頭工不同,他們活的麻木,沒有自己的思想,甚至是非觀都不正常。

作品所描述的那個時代,本身就是個充滿苦難的時代,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每一種活法都能被理解,但最難的是堅持。主人公就在這樣的苦難生活中堅持保持一顆善於思考積極向上的心。

這本書內容很豐富,每個人物都很生動鮮活,儘管有的人作者只給了幾十個字的描述。名著的魅力就在於此吧。

不想再去回憶這部作品裏印象深刻的情節了,鑑於無法記住人物的名字,和對那個時代背景的不瞭解,很難將那些情節講述的清楚。記得有些零碎,但拼湊起來,應該就是一副黑暗中風雨交加下的眾生百態圖吧。

把文中那些觸動我心的句子分享給大家。

上帝不會懲罰人,只有魔鬼才會幹出這種事!

當時的我正處在愛幻想的階段,總是幻想着一些偉大的冒險事業,那是因為所有苦難的生活都需要幻想來平衡。

理智令我清醒,愛情卻令我經常感到迷惑。

有時候我會因為捱餓、煩悶,曾經想去幹些冒犯“神聖”私有制的罪行。

我從來沒有這麼愉快過,真想一輩子就這樣瘋瘋癲癲地勞動。

沒有什麼可以組織他們內心的快樂迸發出來的力量。這種偉大而又神奇的力量完全可以創造出奇蹟,它可以實現神話中的只要短短的一夜就能建立起來的美麗的宮殿和城市的夢想。

我認為只有對人們擁有內心最偉大的愛,才能真正地激起人們探尋生活內涵的力量。

人是一種很容易得到滿足的動物,我們需要的不多,一塊麪包和一個女人足矣……

世界上盡是愛情和飢餓。

人們追求的只有忘記和享受,根本不是知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