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雨》説課設計

來源:文萃谷 2.38W

《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味很濃的散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秋天的雨》説課設計,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秋天的雨》説課設計

  一、説教材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語文(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的第11課《秋天的雨》的第二課時,《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味很濃的散文,名為寫秋雨,實際上在寫秋天。有這樣一句話“萬美之中秋為最”。那如詩、如畫、如歌、如夢的秋天,總能帶給我們美的享受。課文把秋雨作為一條線索,將秋天眾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來,從整體上帶出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

  (一)教學目標:(出示課件)

1、知識與能力:

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秋天的喜愛和讚美。

②讀懂課文內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③積累好詞佳句並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過程與方法

①以讀為突破口,引導學生在讀中積累,讀中運用。

②通過為秋景着色、宣傳、廣播等方式,充分體現語文教學的工具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感受語言美,感受秋天的美,激發對秋天的熱愛、讚美之情。

  (二)教學重點:

使學生通過課文生動的描寫,體會課文的語言美,感受秋天的美。

  (三)教學難點:

品味文中語言,學習語言,積累語言,內化運用語言。

  二、説教法與學法(出示課件)

1、採用“自主朗讀、合作學習、自主感悟、訓練實踐”的教學方法,架起了閲讀教學與寫作教學之間的橋樑。

2、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三為主原則,引導學生在讀中積累、讀中感悟、讀中運用。

  三、説流程(出示課件)

  (一)設懸念,賞秋景,揭示課題。(出示課件)

著名教育家布魯納指出:“對學生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教材的興趣”。在導入新課這一教學環節時,我設計一個小小的懸念,因此上課開始,(課件)我便出示一個心型,故作神祕地告訴學生這是秋雨姑娘送給我們的第一份禮物,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和好奇心,於是我抓住時機(課件)出示一組秋景圖,讓學生欣賞完後,説説自己的感受。這樣一來就激起孩子們強烈的閲讀慾望,我適時板書課題,自然而然地就引領了孩子們走進了課文,讓他們進行自由朗讀,感受秋天的美。

  (二)品小詩,重積累,趣中感悟。

在語文教學中,對寫作技能的積累,是要把從閲讀中明白的遣詞造句,謀篇佈局的道理,日積月累遷移到自己的寫作上來。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後,我就對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你能將課文的每一段的第一句話提煉出來組成一首描寫秋雨的小詩嗎?這時孩子們躍躍欲試,一會兒一首描寫秋雨的小詩就展現在我們的眼前。(課件)通過讓學生自由讀、比賽讀等多種方式,潛移默化地將這些句子儲存到學生的知識庫中,同時也為作文教學的展開打下了伏筆。

  (三)扣文眼,品思悟,落實朗讀。(課件)

1、聲畫並茂,以情助讀。

《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學生探索新知識的經歷和獲得新知的體驗”。在教學課文第二自然段時,我採用了“聲畫並茂,以情助讀”的方式。我先出示一張無顏色的銀杏樹圖,讓學生想象秋姑娘會為銀杏樹穿上了什麼顏色的衣裳?指名讀課文中的相關語句。在這裏主要運用了伊瑟爾的“空白”理論,給學生留下不確定性的“空白”,讓他們在閲讀活動中用想象去填充,與文本進行對話。然後再出示一組(黃色的銀杏樹)圖片,直觀形象的畫面,直切入學生的頭腦中,再讓學生進行朗讀,這樣一來他們與文本的距離又更近一步了。緊接着出示無顏色的楓樹圖,運用同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一遍又一遍有目的朗讀。(課件)讀完後,則出示這兩個句子,抓住表現動態的詞語,引導學生通過比較讀。體會其中的輕柔美與動感美,達到讀一遍有一遍的效果。

2、理解感悟,以悟促讀。

引導學生通過比賽的形式,讀出秋雨還給我們帶來的顏色。(課件)當學生讀到“菊花仙子得到的顏色就更多了……”時,進行重點品讀。在學生讀後便提問:秋雨姑娘,還給菊花仙子穿上了什麼顏色的衣服?如果學生所見的顏色很少,我就用(課件出示)各種顏色的菊花圖片,讓學生看到更多的菊花色彩。品讀各種色彩的美后,引導學生理解了(課件)關鍵詞“五彩繽紛”,並讓學生用動作表示“頻頻點頭”的意思。這樣在激活學生想象的同時,幫助學生理解了省略號的用法,同時也使學生在無意識中養成了積累的好習慣。為了讓學生積累到更豐富的語言,充實自己的語言庫。(課件)我再次抓住重點詞句,進行範讀,並通過師生比賽讀的方式,提高讀的效果。葉聖陶説過:“課文是例子”,因此,(課件)我要求學生進行仿寫“秋雨姑娘把 色給了 , 。這樣就使閲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通道接軌了,也讓學生把吸收到的都釋放出來了。

  (四)設情境,説中品,提升能力。(出示課件)

新課標指出: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在品讀第三自然段時,我要求學生閉上眼,通過引述讓他們彷彿聞到秋雨藏着的.氣味,並讀出來。再讓他們小組討論,秋雨裏還藏着什麼香味?(課件出示)請學生噹噹小導遊,帶領我們參觀秋天的果園,對於三年級學生來説,如何自由準確地表達內心的想法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我就出示了這樣的例子(課件出示),為學生思維的表達作出了實例示範,這時的學生也許會説:“板栗樹上的板栗球露出了笑臉,板栗們趁此機會溜出來了。等一些句子”此時的我會充當學生忠實的聽眾,引領學生由閲讀遷移到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從而發現生活之美,讓學生們明白:這樣美的語言我也可以説出來。

在品讀第四自然段時,(課件)順學而導,以學定教,採用“創設情境”的方式來理解、品味本段的語言文字。首先告訴學生秋雨是個關心別人的好孩子,瞧!它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會對好朋友關心的説些什麼呢?激發學生興趣盎然地將書面語言轉化為口頭語言。再讓孩子們噹噹森林中的廣播員,替秋雨姑娘廣播廣播!設想有哪些動植物聽到了?最後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表演,不知不覺中實現對語言的感悟和積累,使學生在與文本的對話過程中超越文本,享受着創造的快樂,同時也培養了他們語言的創新能力。

引導學生齊讀最後一自然段。(課件)並讓他們課後在爸爸、媽媽的陪同下去踏秋,可以把秋天畫下來,也可以寫下來。使學生對美的認識在社會生活這個大課堂中得以進一步拓展,從而更進一步激發學生們的創新思維、創作慾望。

  (五)評教學,創和諧,民主課堂。(出示課件)

課堂最後讓學生説説這節課最大的收穫是什麼?並評一評誰是“最佳朗讀者”、“最佳表現者”、“最佳傾聽者”、“最佳導遊”、“最佳廣播員”。這樣實現了行為教育、道德教育、情感教育的無痕,最讓學生感興趣的是評價老師,最欣賞老師的是什麼以及對老師提出的建議。這樣一來既創設和諧的課堂氛圍,又使教育的平台更趨向民主化。

  四、説板書(出示課件)

這堂課我緊抓秋天的三個方面的特點進行板書設計,(課件)簡單扼要,條理清晰,便於學生理解。

總之,這節課的設計,我通過多種方法創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師生與文本之間自由、開放、弘揚個性的課堂氛圍,實現了“三個課堂”的有機結合,努力使學生在饒有趣味和充滿情感的情境中輕鬆愉快地接受美的薰陶,提高語文能力,真正體現了語文教學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機統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