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的勵志小故事3則

來源:文萃谷 2.96W

史蒂芬霍金於1942年1月8日生於牛津,那一天剛好是伽利略逝世三百年。可能因為他出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代,所以小時候對模型特別著迷。接下來小編蒐集了霍金的勵志小故事3則,僅供大家參考,希望幫助到大家。

霍金的勵志小故事3則

  霍金勵志小故事一

科學家霍金小時候的學習能力似乎並不強,他很晚才學會閲讀,上學後在班級裏的成績從來沒有進過前10名,而且因為作業總是“很不整潔”,老師們覺得他已經“無可救藥”了,同學們也把他當成了嘲弄的對象。

在霍金12歲時,他班上有兩個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賭,説他永遠不能成材,同學們還帶有諷刺意味地給他起了個外號叫“愛因斯坦”。誰知,20多年後,當年毫不出眾的小男孩真的成了物理界一位大師級人物。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原來,隨着年齡漸長,小霍金對萬事萬物如何運行開始感興趣起來,他經常把東西拆散以追根究底,但在把它們恢復組裝回去時,他卻束手無策,不過,他的父母並沒有因此而責罰他,他的父親甚至給他擔任起數學和物理學“教練”。

在十三四歲時,霍金髮現自己對物理學方面的研究非常有興趣,雖然中學物理學太容易太淺顯,顯得特別枯燥,但他認為這是最基礎的科學,有望解決人們從何處來和為何在這裏的問題。從此,霍金開始了真正的科學探索。

  霍金勵志小故事二

在研究學習期間,霍金得了一種怪病,是一種運動神經細胞病。這種病使行為本來就不靈活的霍金更加笨拙,而且這種病迅速惡化。霍金非常苦惱,以至於他認為自己活不了多久了。然而,霍金並未放棄正常人的工作學習和生活,而且他在這時結婚了,五年後他成了三個孩子的父親。

患病的霍金依然如故,甚至更加勤奮。他曾夢到自己被處死了,由此他希望,"如果我被赦免,我還能做許多有價值的.事"。他認為,"我要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拯救其 他人",要做點兒善事,以回報社會對他的恩惠。 勤奮的工作使霍金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他以黑洞的研究成名於物理學界。黑洞是一種體積很小、質量很大的天體,也就是説,它的密度很大。這種天體是一種從理論 上推測出來的天體。 早在200年前,一位法國科學家提出了黑洞的問題。他認為,滿足一定條件的恆星,在引力的作用下會吸住自身發出的光線,而使我們看上去它是"黑暗的一 團"。然而,這種科幻般的預言並未受到人們的重視。愛因斯坦建立廣義相對論時,一位德國科學家藉助廣義相對論重新預言了黑洞的存在。他發現,質量等於太陽 質量大小的黑洞,其直徑只有2.95千米;而相當於地球質量的黑洞,直徑只有0.9釐米了。到20世紀30年代末,一位美國科學家研究恆星演化時,再次研 究黑洞問題。他認為,在恆星燃盡時,在引力的作用下,恆星會無休止地坍縮下去,最終就形成了黑洞。

  霍金勵志小故事三

“霍金先生,盧伽雷病已經將你永久固定在輪椅上。你不認為命運讓你失去很多的出路嗎?"在一次學術報告後。一名記者對數學大師提出這樣的問題。大師的臉上充滿微笑。用他還能活動的三根手指。艱難地叩擊鍵盤後。顯示屏上出現了上面四段文字。

三根手指和一個能思維的大腦是霍金身上惟一能動的部件。這個人生的鬥士。這個智慧的英雄。除了他超人的意志之外還靠什麼?靠的是愛。還靠的是高科技。沒有 愛他的人的照顧。盧伽雷病是不會讓他活到今天的。也許他在生病之初就與世長辭了。奧斯特洛夫斯基全身不能動彈。但可以説話。才得以口述完成他的鉅著。我國 史學大師陳寅恪的鉅著<柳如是別傳>和著名哲學家馮友蘭的鉅著《中國哲學史新編》。也都是著者在雙目失明或雙目視物不清的情況下 全憑口述而“寫"出來的。

可霍金只有僅僅三根能微弱活動的手指和一雙不會説話的眼睛。沒有計算機。他怎麼去表達他的思想,還能將他的智慧發揮出來嗎?沒有發達的醫學。他僅僅能活動 的三根手指如何總能動彈?沒有強大的經濟支持。他微弱的三根手指又如何能產生偉大的學問?成功的喜悦。勝利的光環。常常會令人忘乎所以。但是。我們永遠不 應該忘記那些幫助過自己的人。

所以。這個如今完全可以驕傲地面對人生的人。他在回答完那位記者的提問後。又艱難地打出了第五句話:“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