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思想的名言

來源:文萃谷 3.61K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有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名言吧,名言主要用來激勵和告訴當事人某些道理,提醒人們在生活中時刻保持着某種精神品格。什麼樣的名言才是好的名言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老子思想的名言,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老子思想的名言

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不推重有賢才的人,免得人民競爭;不看重難得的貨物,也就無人偷盜;不使人看見可以引起欲的東西,民心也就不會被攪亂)–––––––老子消除紛爭的辦法不是制定規則,進行引導,而是消除人們的慾望,返回矇昧時代。

3、治人事天莫若嗇。

4、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5、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6、為無為,則無不治”(按無為的`原則辦事,沒有不成功的)–––––––君無為,臣民有為,所以“無不治”。老子真是高明、詭祕的人啊!

7、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8、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聖人慾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9、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户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10、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結束時象開始時那樣謹慎,於是就不會把事情搞壞。因此,聖人的慾望就是沒有慾望,不看重貴特的物品;聖人的學問就是不學,以補救眾人的過錯)–––––––“不欲”、“不學”與現代文明、市場經濟是背道而馳的。

11、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道規律,叫作明智。不知道規律,輕取妄動,其結果必兇)–––––––所謂“常”,就是“道”,就是欲取先予,欲張反斂,以反達正等謀略,老子深為諳之。

12、正復為奇,善者為妖”(正常隨時可能變為反常,善良隨時可能變為妖孽)–––––––老子善於辯證地看問題,他認為好可能變成壞,善可能變成惡,所以,用不着死守是非善惡。

13、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14、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15、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是謂微明。

16、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17、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18、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19、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此類似於市場經濟的思想可惜很少有人能理解,歷代統治者只知擾民,只知私慾膨脹,老百姓怎麼能富裕、樸素呢? 16、“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中國人於瑣事有防患於未然的本領,但於防止政治侵害、腐敗,保護自己的人權方面卻沒有這樣的智慧。

20、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在人治社會,人權、個人財產權皆不受保護,災禍不期而至,所以,智者勸戒世人韜光養晦,功成身退。

21、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22、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23、夫惟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懷玉”(由於世人的無知,所以他們不瞭解我。瞭解我的人太少了,能效法我的人更難遇到。因此聖人往往是穿着粗衣,卻懷揣着美玉)–––––––中國的聖人是神祕莫測、窮困潦倒的。

24、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25、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聖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26、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中國人有點小聰明,於是統治者竭盡心智折騰老百姓,何知摒棄個人智能,發揮法治、市場的作用?

27、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28、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29、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30、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3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32、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33、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

34、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天下清明,則把戰馬用作施肥種田;天下動亂,則盤馬彎弓,流血郊原)–––––––中國治亂循環,沒有人想到“天下有道”中的問題。

35、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36、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37、六,言多必失

38、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39、重為輕根,靜為躁君。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40、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

41、四,功遂身退

4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43、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44、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45、治大國若烹小鮮。

46、知止可以不殆。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47、什麼是寵辱若驚呢?無論受到寵愛或受到侮辱,都要把它當成重大的事情,重視起來,敏鋭地覺察其中的危險和機遇,而不得意或沮喪。俗話説“伴君如伴虎”,要清楚被人寵幸,説明自己是在下位,即使得寵,每日也心驚肉跳,戰戰兢兢;等失去寵愛,遭到侮辱,又會疑神疑鬼,感到驚恐慌亂,這就叫寵辱若驚。

48、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所以説,聖賢高人處事應當以無為為要領,教化人民應當以不言為準則)––––––––無為成為絕對的準則,就不對了。人文科學新定律:現代社會既要無為(市場經濟),又要有為(實行法治)。

49、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50、將欲翕(合上)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將要收起它,必須暫且張開它;將要削弱它,必須暫且增強它;將要廢棄它,必須暫且興起它;將要剝奪它,必須暫且給出它)–––––––以柔克剛,欲取反予,這是典型的中國智慧。一方面表現了我們的聰明,另一方面又表現了國民的狡詐。

51、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52、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53、善用人者為之下。

54、九,福禍兮伏

55、挫其鋭,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56、和大怨,必有餘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

57、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58、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59、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過後,必有凶年”–––––––中國乃戰爭之國,伏屍千里,流血成河,成為每一朝代興起、每一次接班人之爭的必然。中國人幾千年悟不出如何使政權平穩過渡的辦法,這是我們的智力的缺陷。

60、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61、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62、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人間真理被廢棄,才會出現仁義道德;民智得以開啟,罪惡也就產生了)–––––––仁義道德是亂世的產物,罪惡是智慧的產物,這種説法雖然有道理,但現代文明之世也還是需要道德、智慧,只不過需要的是自主的道德、人性的道德,是大的治國智慧,而不是封建的道德,小的陰謀詭計的智慧。

63、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