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既不是起點也不是終點青春勵志散文

來源:文萃谷 3.09W

1

大學既不是起點也不是終點青春勵志散文

6月的天氣不算炎熱,但話題卻都是火熱的。

大家談得最多的,一個是大學聯考,一個是畢業,好像唯獨不關心中間的大學生活。

過度的新聞報道,給無數學子一個暗示:大學既是一個起點,也是一個終點。

想脱離原生家庭?那是一個全新生活的起點。想不再用功讀書?那是一個挑燈夜戰的終點。

實際上,大學,既不是起點,也不是終點!

它只是一段重要旅程,讓人們必須承認過往,從容應對未來。

轟動一時的90後博導、教授劉明偵,在新生開學典禮上,曾作為教師代表發言。

她説:自己拼命回想,這個年紀究竟會想些什麼,後來找到了一個小本子,上面寫着“好好學習上劍橋”。

這是她的18歲,和大多數人的想法不一樣,結果也不一樣。

所以,大學真的不只是一個起點,而是將近二十年的認知積累。

美國傳播學家提出“知溝”理論,認為:“社會經濟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會經濟地位低者更快地獲得信息,因此,大眾媒介傳送的信息越多,這兩者之間的知識鴻溝也就越有擴大的趨勢。”

在今天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進入大學,不再是鯉魚躍龍門,而是在原來的基礎上,豐富自己的人生。

很多老師告訴學生,讀幾天書,就能換來一世安穩。但真相是,不同的平台只會提供不同的機會,去幫助人們瞭解未知的世界。

關鍵是,你怎樣找到屬於自己的平台和世界?

劉明偵教授開學典禮致辭

2

幾天前,北大美女教授的畢業致辭刷屏了。

作為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教師代表,史蛟教授講了幾件事情。她的話語,其實告訴大家,大學絕不是一個終點。

她的演講中,首先提到了喬布斯的“熱情理論”:年輕人只該去做自己全心熱愛、心所向往的工作。

人們最關鍵的是要發現“熱情”,但究竟怎麼發現呢?計算機博士卡爾給出了答案:有一個第三方因素同時導致了成功和熱情,那就是職業技能的精通。

説白了,自信心和成就感不是別人給的,而是自我提升的滿足。任何一個領域,只有磨練到精通,才會有熱情,也才會擁有真正的自由。

而這個過程,並不是短短的幾天努力,能夠做到的。

很多人上了大學,就以為到了終點,刀槍入庫,丟盔棄甲,每天在各種屏幕前自嗨。

但身邊的無數例子告訴我們,這種虛擬的終點,到畢業時就會被戳穿。冰冷的人才市場,會為畢業生重新規劃賽道,後悔起不到任何作用。

實際上,不僅大學不是終點,大學畢業也不是。人生的馬拉松,只要沒跑到死亡,就可以一直跑下去。

所以,那些年近花甲,還不曾放棄的爺爺奶奶很是勵志。他們的`人生因為找到了真正的熱情,而更加精彩。

史蛟教授畢業典禮致辭

3

在這個既不是起點、也不是終點的大學,我們究竟能做什麼?

電影《無問西東》中的梅貽琦教授,給出了答案。

他説:“人把自己置身於忙碌當中,有一種麻木的踏實。但喪失了真實,你的青春也不過只有這些日子。什麼是真實?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做什麼,和誰在一起,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悦。”

通俗來講,大學不是讓人盲目勤奮的地方,而是讓人找到內心真實的所在。

在那裏,不用太努力,也不用太忙碌,但一定要找到心靈深處的聲音,挖掘內心熱情的來源。

今後幾十年,可能不會因為一張考卷而改變很多,但會因為一次決定而翻天覆地。

大學最重要的作用,是讓人找到心之所向,然後無問西東,到達更遠的地方,不再有無助和迷茫。

在新聞的鼓吹中,很多人認為大學是起點,更多人認為大學是終點。

但其實真正的起點和終點,只有新生和死亡,這中間有太多的精彩,不應被辜負。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昨天,是積累。明天,是選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