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名言(集錦15篇)

來源:文萃谷 3.19W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一些經典的名言吧,熟記名言有助我們增加知識儲備,打造語言亮點。你知道都有哪些類型的名言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孔子的名言,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孔子的名言(集錦15篇)

孔子的名言1

23、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24、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25、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26、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2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28、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兒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29、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30、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31、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32、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33、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34、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35、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3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37、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38、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39、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40、子曰:“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水火,吾見蹈而死者矣;未見蹈仁而死者也。”

41、子曰:“有教無類。”

42、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43、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44、孔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遊,樂宴樂,損矣。”

孔子的名言2

1、(《里仁》)孔子説:“看見賢人(德才兼備的人)就向他學習,希望和他一樣;看見不賢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沒有和他一樣的缺點。

2、孔子説:“明智的人不會迷惑,仁愛的人不會憂愁,勇敢的人不會畏懼。

3、孔子説:“不在那個位置上,就不要想那個位置上的事。

4、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5、子曰:“學習之,不乎。

6、孔子的名言寫如何正確對待別人的優點和缺點。

7、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8、季文子遇事總要思考三次,然後才行動。

9、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奮鬥終身,死而後已,難道路程還不遙遠嗎。

1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12、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

13、孔子説:“知道學習不如喜歡學習,喜歡學習不如以學習為快樂。

14、不能舉一例能理解三個類似的問題,就不要再重複教他了。

15、交友是否守信

16、孔子説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陣容在自己的宗廟裏舞蹈,這樣的事可以容忍,什麼事不能容忍

17、孔子在齊國聽《韶樂》,好長時間吃肉不覺滋味。

18、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19、孔子教學有四項內容:文獻、品行、忠誠、信實。

20、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21、孔子以好學著稱,對各種知識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因此他知識淵博,在當時是出了很大的名氣,幾乎被當成無所不知的聖人。

22、小人反是。

23、孔子説:“人無信譽,不知能幹什麼。

24、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25、把實現仁作為自己的責任,難道還不重大嗎。

26、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7、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28、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2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0、曾子説:“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實。

31、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32、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

33、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34、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複習了呢。

3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36、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37、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38、禮之用,和為貴。

39、孔子説:“君子胸懷寬廣,小人憂愁悲傷。

40、德不孤,必有鄰。

41、只有文采和質樸配合恰當,才是君子。

42、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43、孔子説:“學習了而時常温習,不也喜悦嗎。

44、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45、孔子説:“以前的事不要再評説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議論了,過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46、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47、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孔子的名言3

(一)孔子孝道的名言和感悟

孔子不僅僅是一個老師,而且是一個孝子,重孝道,是孔子力崇之,所以後來孝道都以儒家為準則。來看看孔子關於孝道的幾句名言:

1、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2、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3、父母唯其疾之憂

4、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孔子孝道的感悟】:

一、父母唯其疾之憂,意思是什麼呢?有人問孔子,什麼是孝道,孔子回答説,兒女生病了,父母親是如何擔憂,你們就知道什麼是父母親了。

二、今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是什麼意思,就是説現在很多人都説給父母親錢就行了,這叫施捨,你家裏養了一條狗也是能養,這不是把父母親如同狗馬一樣?這叫不敬,給錢父母親是好事,望多關心父母親身體健康,父母親年老了,也需要關心,問好,天冷了問候,有病了也陪着父母親。這才是孝。

三、樹欲靜風不止:就是樹長大成才了,但是風繼續吹,不停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就是兒女想養父母親,但是親人已經不在人世了。子欲孝而親不在,這裏有一個典故,孔子路過看到一個人在哭泣,孔子問何哭?答説我在外面工作幾年了,回到家父母親不在人世了,所以樹長大以靜止了,人長大成人了,父母不在了,告訴世人:不要當父母親如犬馬來養,也不要等你父母不在了後悔,子欲孝而親在。

四、遊必有方,就是兒女出遠門,首先要安排好父母親在家裏,包括寒冷,疾病照顧,生活飲食等,這就是“方”。

(二)有關孝道的名人經典名言

1、甜不過蜂蜜,親不過母女。

2、做人就像蠟燭一樣,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給人以光明,給以温暖。

3、孝是流水,上代截流,下代乾涸。——字嚴

4、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5、子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

7、母愛是世上無與倫比的偉大力量。這種愛凝聚成了我的勤奮毅力和意志,它永遠閃耀在我青春的`光芒之中。

8、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9、生前厚養實為孝道;歸後薄葬真乃賢兒。——《格言集錦》

10、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11、青山悲吟聲聲淚,聲聲呼嚴父;碧水苦訴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對聯集錦》

12、母親在家事事順。

13、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14、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參中夫四德者也。 ——《家語·弟子行》

15、重情輕物,厚養薄葬。——字嚴

16、在孩子的心中,母親就是上帝。

17、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18、人們聽到的最美的聲音來自母親,來自家鄉,來自天堂。

19、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論語·為政第二》。

20、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21、夫孝者,百行之冠,眾善之始也。——《後漢書》

22、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23、長幼有序。——孟子

24、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25、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論語·里仁第四》

孔子的名言4

1、與人交,推其長者,諱其短者,故能久也。 ——孔子

2、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孔子《論語》

3、詩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孔子《論語》

4、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孔子《論語》

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論語》

6、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孔丘《論語》

7、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論語》

8、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孔子《論語》

9、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孔子《論語》

10、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孔子《論語》

11、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孔子《論語》

12、成事不説,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孔子《論語》

13、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 ——孔丘《論語》

14、芝蘭生於幽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 ——孔丘

15、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孔子《論語》

16、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孔子《論語》

17、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論語》

1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孔子《論語》

19、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孔子《論語》

20、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論語》

21、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孔丘《論語.季氏》

22、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孔子《論語》

2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論語》

24、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孔子《論語》

25、朝聞道,夕死可矣。 ——孔子《論語》

2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丘《論語·衞靈公》

27、言必信,行必果。 ——孔子

28、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孔子《論語》

2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論語》

30、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孔子《論語》

31、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孔子

3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 ——孔丘

33、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孔子《論語·里仁》

34、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孔子《論語》

35、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孔子《論語》

36、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 ——孔子《論語》

37、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孔子《論語》

38、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孔子

39、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孔丘

40、德不孤,必有鄰。 ——孔子《論語》

41、知恥近乎勇。 ——孔子

42、未知生,焉知死? ——孔子《論語》

43、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孔丘《論語》

44、八佾舞於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論語》

45、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孔子《論語》

46、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孔子《論語》

47、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正直)、友諒(誠信)、友多聞(見多識廣),益矣;友便辟(性情暴躁,慣走邪道)、友善柔(過份優柔寡斷或和顏悦色騙人)、友便佞(心懷鬼胎。諂媚),損矣。 ——孔子《論語》

48、君子之道四焉,強於行義,弱於受諫,怵於待祿,慎於治身。 ——孔丘

49、 “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孔子《論語》

50、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孔子《論語》

孔子的名言5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

(2)巧言令色,鮮矣仁!

(3)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4)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5)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6)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7)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8)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9)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10)朝聞道,夕死可矣。

(11)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12)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13)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謂之“文”也。

(14)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15)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16)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17)篤信好學,死守善道。危邦不人,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

(18)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19)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20)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21)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20)寢不屍,居不容。

(21)過猶不及。

(22)克己復禮,為仁。

(23)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24)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25)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26)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

(27)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

(2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29)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30)剛、毅、木訥,近仁。

(31)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3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3)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34)羣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35)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36)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37)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38)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39)見得思義。

(40)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41)唯上知與下愚,不移。

(42)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43)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

(44)道聽而塗説,德之棄也!

(45)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已!

(46)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

(47)德不孤,必有鄰。

(4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49)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

(50)三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語言無味。

孔子的名言6

1、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2、盡信書,不如無書。

3、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於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

4、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5、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6、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7、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8、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9、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0、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11、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

12、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孔子的名言7

1、如果刀刃怕傷了自己而不與磨刀石接觸,就永遠不會鋒利。

2、在懶漢的眼裏,汗是苦的,髒的;在勤者的心上,汗是甜的,美的。

3、愚蠢的人總是為昨天悔恨,為明天祈禱,可惜的是少了今天的努力。

4、一份信心,一份努力,一份成功;十分信心,十分努力,十分成功。

5、付出,不一定會有收穫;不付出,卻一定不會有收穫,不要奢望出現奇蹟。

6、做自己的決定。然後準備好承擔後果。從一開始就提醒自己,世上沒有後悔藥吃。

7、馬行軟地易失蹄,人貪安逸易失志。

8、遇到困難時不要抱怨,既然改變不了過去,那麼就努力改變未來。

9、在你內心深處,還有無窮的潛力,有一天當你回首看時,你就會知道這絕對是真的。

10、根兒向縱深處延伸一寸,小樹被狂風推倒的危險就減弱了一分。

11、當你懈怠的時候,請想一下你父母期待的眼神。

12、岸邊的奇花異草,是留不住奔騰向前的江水的。

13、成功源於不懈的努力。

14、只要是辛勤的蜜蜂,在生活的廣闊原野裏,到處都可以找到蜜源。

15、望洋興歎的人,永遠達不到成功的彼岸。

16、不是成功離我們太遠,而是我們堅持的太少。

17、對於攀登者來説,失掉往昔的足跡並不可惜,迷失了繼續前時的方向卻很危險。

18、智者的夢再美,也不如愚人實幹的腳印。

19、不為模糊不清的未來擔憂,只為清清楚楚的現在努力。

20、讓刻苦成為習慣,用汗水澆灌未來。

孔子的名言8

1)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2) 其使民也義。

3)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 君子矜而不爭,羣而不黨。

5)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6)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

7) 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8) 放於利而行,多怨。

9)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10)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11) 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12) 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提手與之言,能無説

13) 乎?繹之為貴。説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4) 見善無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15) 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16) 士而懷居,不足為士矣。

17) 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18)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19)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20)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孔子的名言9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

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

【譯文】 孔子説:“智慧的人喜歡水,仁慈的人喜歡山;明智的人好動,仁慈的人好靜;智慧的人快樂,仁慈的人長壽。”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譯文】 孔子説:“將知識默記在心,學習時,不感到滿足;教人時,不感到疲倦,這三個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譯文】 孔子説:“不到他苦思冥想時,不去啟發;不到欲説無語時,不去開導。不能舉一例能理解三個類似的問題,就不要再重複教他了。”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譯文】 孔子在齊國聽《韶樂》,好長時間吃肉不覺滋味。他説:“沒想到好音樂這樣迷人。”

【譯文】曾子説:“鳥將死時,叫聲都很悲哀;人快死時,説話都很善良。”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譯文】 曾子説:“士不可以不弘大剛強而有毅力,因為他責任重大,道路遙遠。把實現仁作為自己的責任,難道還不重大嗎?奮鬥終身,死而後已,難道路程還不遙遠嗎?”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譯文】 孔子説:“不在那個位置上,就不要想那個位置上的事。”

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譯文】 孔子説:“年輕人是值得敬畏的,怎麼就知道後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

【譯文】 季文子遇事總要思考三次,然後才行動。

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譯文】 孔子説:“甯武子這人,國家太平時,就聰明,國家混亂時,就愚笨。他的聰明可以趕得上,他的愚笨別人趕不上。”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譯文】 孔子説:“一個人的內在質樸勝過外在的文采就會粗野,文采勝過質樸就會浮華。只有文采和質樸配合恰當,才是君子。”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譯文】 孔子説:“知道學習不如喜歡學習,喜歡學習不如以學習為快樂。”

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汝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譯文】 葉公問子路:孔子是怎樣的人,子路不回答。孔子説:“你怎麼不説:他這個人啊,發憤時就忘記吃飯,高興起來就忘記了憂愁,竟然連自己衰老了也不知道,如此而矣。”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譯文】 孔子説:“三人走路,必有可作為我的老師的人。選擇他的優點向他學習,借鑑他的缺點進行自我改正。”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譯文】 孔子教學有四項內容:文獻、品行、忠誠、信實。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譯文】 孔子説:“君子胸懷寬廣,小人憂愁悲傷。”

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孔子的名言10

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

有教無類.

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政治格言

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幹盟,兵不逼好.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苟正其身,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君子之行也,度於禮.施,取其厚;事,舉其中;斂,從其薄.

君於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故為政在人.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子路問事君.子日: " 勿欺也,而犯之.”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

孔子的名言11

有朋自遠方來 不亦説乎

學習態度:1.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方 法:1.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交 友:1.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 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禮之用,和為貴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朝聞道,夕死可矣

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德不孤,必有鄰

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

聽其言而觀其行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三思而後行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孔子的名言12

1、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

2、孔子名言名句(“撰”去提手)與之言,能無説乎!繹之為貴。説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3、士而懷居,不足為士矣!

4、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5、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6、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7、見善無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8、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9、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10、放於利而行,多怨。

11、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12、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下信乎!傳不習乎!

13、君於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14、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15、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1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17、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18、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19、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20、過,則匆憚改。

21、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22、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23、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24、子謂於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25、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的名言13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不逮也。 —— 孔子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孔子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 孔子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 孔子

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 —— 孔子

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於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 孔子

子曰: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 孔子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 孔子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 孔子

子曰: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 孔子

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 —— 孔子

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 孔子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 孔子

孔子曰: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 —— 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 孔子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 孔子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 孔子

子曰: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 孔子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孔子

朝聞道,夕死可矣。 —— 孔子

孔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 孔子

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 孔子

子曰: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 孔子

未知生,焉知死? —— 孔子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摘孔子《論語》、朽木不可雕也。 —— 孔子

移風易俗,莫善於樂。 —— 孔子

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 孔子

博學於文,約之以禮。 —— 孔子

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 孔子

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 孔子

孔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 孔子

子曰:剛、毅、木、訥近仁。 —— 孔子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 —— 孔子

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 —— 孔子

孔子曰:不學禮,無以立。 —— 孔子

孔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 孔子

孔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 孔子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孔子

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 孔子

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 孔子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 孔子

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 孔子

內不欺己,外不欺人。 —— 孔子

夫子莞爾而笑。 —— 孔子

子曰:禮之用,和為貴。 —— 孔子

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 孔子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 孔子

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 孔子

子曰:不遷怒,不二過。 —— 孔子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孔子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下信乎?傳不習乎? —— 孔子

學而不思則惘。 —— 孔子

不學禮,無以立。 —— 孔子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 孔子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 孔子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 孔子

孔子曰: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 孔子

孔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 孔子

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 孔子

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 孔子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 孔子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摘孔子《論語》、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 孔子

孔子曰:習相近也,性相遠也。 —— 孔子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 孔子

孔子曰: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 孔子

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守。 —— 孔子

子曰:不學禮,無以立。 —— 孔子

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 —— 孔子

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 孔子

子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 孔子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 孔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 孔子

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 孔子

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羣而不黨。 —— 孔子

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 孔子

孔子曰:因材施教。 —— 孔子

子曰: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 孔子

孔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 孔子

孔子曰:有教無類。 —— 孔子

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 —— 孔子

孔子的名言14

1、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2、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3、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4、過,則匆憚改。

5、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矣。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9、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10、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11、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2、吾日三省吾身。

13、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14、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15、不學禮,無以立。

1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譯文孔子説:“知道學習不如喜歡學習,喜歡學習不如以學習為快樂。”

17、巧言令色,鮮矣仁!

1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19、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20、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21、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2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3、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4、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25、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2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27、君於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28、匹夫不可奪志也。

29、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省也。

30、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3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2、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損矣。

33、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

34、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也。

35、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36、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37、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38、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9、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40、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41、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42、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43、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44、輕千乘之國,而重一言之信。

45、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

46、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羣,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47、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48、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49、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

50、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

5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52、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3、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54、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

55、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56、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57、衞公孫朝問於子貢曰:“仲尼焉學?”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58、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59、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6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61、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62、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63、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64、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65、聽其言而觀其行。

6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67、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68、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69、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70、不遷怒,不二過。

71、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72、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73、君子矜而不爭,羣而不黨。

7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75、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76、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77、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78、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79、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80、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孔子的名言15

1、讀書常在,不常在胃虛。

2、經過大海的一番打磨,卵石變得更加美麗光滑。

3、崇高的理想猶如長在高山上的鮮花。如果你想得到它,勤奮是攀登的繩索。

4、讀書破萬卷,寫作如神。

5、古往今來,凡是在學術上取得了巨大成就的人,都離不開一個苦字。

6、你想要快樂嗎?願你首先學會受苦。

7、當不被教育成一條泥濘的蟲子時,就會長成一條懶惰的龍。

8、智慧是勤奮的結晶,成就是勞動的體現。

9、唯三絕,掛樑刺,鑿壁偷光,袋螢火蟲映雪,卧於草叢味癭,木護枕。

10、玉不琢不成器;木頭不會雕刻,也不會雕刻;不學習的人是不聰明的。

11、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12、讀過一百遍的書,自有深意。

13、沒有練習,馬就不能騎。

14、謹慎和勤奮帶來好運,而勤奮是好運之母。

1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16、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和百分之一的靈感。

17、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

18、不僅為一時之需,更要靠武力。

19、知識需要探索,土地需要耕種。

20、不勞無獲;要想收得好,必須種得好。

21、天才是不斷努力工作的能力。

22、天才就是這樣,一輩子的努力就會成為天才。

23、勤奮是良好的訓練,不勞則無獲。

24、獲得驚人的技能需要努力。

25、沒有兩個早晨的一天是不能浪費的。

26、大海深不可測,精衞卻敢填海。山在地上起伏,愚公卻能移山;天空變幻莫測,但女媧可以修補它。

27、勤奮是你人生的密碼,可以翻譯成你壯麗的史詩。

28、軟弱的人只會裹足不前,魯莽的人只會引火燒身,只有真正勇敢的人才能所向無敵。

29、天才不過是刻苦加勤奮。

30、開始時勤奮,到最後後悔。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