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的名言

來源:文萃谷 4.01K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許多人對一些廣為流傳的名言都不陌生吧,名言主要是指人們普遍熟悉的成語、俗語、諺語、格言、詩詞等。其實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麼樣的名言才是好的名言,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論語的名言,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論語的名言

論語的名言1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摘孔子《論語》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摘孔子《論語》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摘孔子《論語》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摘孔子《論語》

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摘孔子《論語》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摘孔子《論語》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摘孔子《論語》孔子的名人名言

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摘孔子《論語》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摘孔子《論語》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摘孔子《論語》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摘孔子《論語》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摘孔子《論語》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摘孔子《論語》朽木不可雕也。摘孔子《論語》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摘孔子《論語》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摘孔子《論語》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摘孔子《論語》

論語的名言2

1、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君子求之於自己,小人求之於別人。)

2、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花言巧語就敗壞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會敗壞大事情。)

3、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一個人不講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

4、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君子廣泛地學習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禮來約束自己,也就可以不離經叛道了。)

5、以約失之者鮮矣。(用禮來約束自己,再犯錯誤的人就少了。)

6、朝聞道,夕死可矣。(早晨得知了道,就是當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7、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我十五歲立志於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矩。)

8、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聰明人不會迷惑,有仁德的人不會憂愁,勇敢的人不會畏懼。)

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講求和諧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講求協調。)

10、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天氣寒冷了,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後落葉的。)

11、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説話卻小心謹慎,到有道的人那裏去匡正自己,這樣可以説是好學了。)

12、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明白大義,小人只知道小利。)

13、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不怕別人不瞭解自己,只怕自己不瞭解別人。)

14、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君子不憑一個人説的話來舉薦他,也不因為一個人不好而不採納他的好話。)

15、禮之用,和為貴。(禮的應用,以和諧為貴。)論語名句填空集錦

16、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人沒有長遠的考慮,一定會有眼前的憂患。)

17、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君子説話要謹慎,而行動要敏捷。)

18、苟志於仁矣,無惡也。(如果立志於仁,就不會做壞事了。)

19、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年輕人是值得敬畏的,怎麼就知道後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20、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一國軍隊,可以奪去它的主帥;但一個男子漢,他的志向是不能強迫改變的。)

21、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君子心胸寬廣,小人經常憂愁。)

22、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至於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幫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過得好,也要幫助人家一同過得好。)

論語的名言3

1、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2、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3、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4、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5、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6、未知生,焉知死

7、小不忍,則亂大謀。

8、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有教無類。

9、吾未見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10、言必信,行必果。

11、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1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3、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14、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

15、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16、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17、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19、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論語的名言4

一、孔子説:"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適從;只是空想卻不讀書,就會有害

二、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三、孔子説:"由,教給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

四、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五、孔子説:"看見賢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齊,看見不賢明的人要反省有沒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六、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七、孔子説:"幾個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我要選擇他們的`長處來學習,看到自己有他們那些短處就要改正

八、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九、曾子説:"士人不可以不胸懷寬廣,意志堅定,因為他肩負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遙遠把實現'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嗎到死為止,(路)不也(走得)很遙遠嗎

十、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十一、孔子説:"(碰上)寒冷的冬天,這以後(才)知道松柏樹是最後落葉的

十二、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十三、子貢問道:"有沒有一句可以終身奉行的話"孔子説:"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討厭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

十四、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十五、孔子説:"學習了(知識),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實習(温習)它,不也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處(到這裏)來,不也快樂嗎人家不瞭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十六、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十七、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十八、孔子説:"在温習舊知識後,能有新體會,新發現,憑藉這一點就可以當老師了

十九、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的名言5

1、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4、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6、君子欲衲於言,而敏於行。

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8、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9、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10、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11、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12、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13、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14、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1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1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7、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18、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19、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20、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21、言必信,行必果。

22、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23、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4、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2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26、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2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8、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29、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30、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31、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3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3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4、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35、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36、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37、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的名言6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句名言就是爺爺最近教我背誦的。最近,爺爺常常為我講論語名言,因為爺爺覺得這些名言都富含深刻的哲理,爺爺希望我可以從中學到道理,做個知禮明理的好少年。

爺爺説不僅要讀背,還要懂得名言的意思。“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説的是:三個人同行,中間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師的,選擇他們好的地方去學習它,看出他們的缺點就改正它。正如在學習生活中,我們總會遇見不同的人,善於發現別人的優點,你就能更好的與別人相處。

我們班的軒軒特別調皮,學習成績也不好,同學們都不怎麼喜歡他。但是我發現他特別喜歡幫助老師搬東西,有時搬書本,有時搬作業。有一次開班會,老師讓大家説説同學的優點,我就舉例了軒軒樂於做老師小助手的事,還説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軒軒開心極了,也和我成為了好朋友。我也耐心地幫助軒軒學好功課,他特別感激。

我很感激爺爺教會我許多的道理,讓我的學習生活充實有趣,也讓我擁有更多的朋友。

論語的名言7

1、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2、君子欲衲於言,而敏於行。

3、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4、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6、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7、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8、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9、成事不説,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10、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胡?

11、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12、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13、朝聞道,夕死可矣。

14、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也,恥也。

15、寢不屍,居不容。

16、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17、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18、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19、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20、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

21、巧言令色,鮮亦仁!

22、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23、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24、君子周急不繼富。

25、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26、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27、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8、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2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30、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1、子不語:怪,力,亂,神。

32、吾未見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33、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34、食不語,寢不言。

35、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36、德不孤,必有鄰。

37、未知生,焉知死?

38、《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3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0、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41、放於利而後行,多怨。

42、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43、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44、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45、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46、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47、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48、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49、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50、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51、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5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53、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54、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55、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論語的名言8

1、成事不説,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孔子《論語》

2、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孔子《論語》

3、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孔子《論語》

4、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孔丘《論語》

5、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論語》

6、智者上善若水,海納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載物。《論語》

7、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孔子《論語》

8、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孔子《論語》

9、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孔子《論語》

10、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論語》

11、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孔子《論語》

12、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孔子《論語》

1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論語》

14、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孔子《論語》

1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論語》

16、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孔子《論語》

1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論語》

1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論語》

19、詩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孔子《論語》

20、朝聞道,夕死可矣。——孔子《論語》

21、未知生,焉知死?——孔子《論語》

22、言必信,行必果。——孔子《論語》

23、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孔子《論語》

2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論語》

25、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正直)、友諒(誠信)、友多聞(見多識廣),益矣;友便辟(性情暴躁,慣走邪道)、友善柔(過份優柔寡斷或和顏悦色騙人)、友便佞(心懷鬼胎。諂媚),損矣。——孔子《論語》

26、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孔子《論語》

27、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論語》

28、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孔子《論語》

29、德不孤,必有鄰。——孔子《論語》

30、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論語》

31、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孔子《論語》

32、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孔子《論語》

33、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孔丘《論語》

34、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孔子《論語》

35、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論語》

36、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孔子《論語》

37、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孔丘《論語》

38、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論語》

39、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孔子《論語》

40、道不同,不相為謀。《論語》

41、小不忍,則亂大謀。——孔子《論語》

42、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孔子《論語》

43、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孔子《論語》

44、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孔丘《論語》

45、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論語》

46、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孔子《論語》

47、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

48、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倪,小車無杌,其何以行之哉!——孔子《論語》

49、“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孔子《論語》

50、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孔子《論語》

論語的名言9

1.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2.食不語,寢不言。

3.寢不屍,居不容。

4.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5.未知生,焉知死?

6.巧言令色,鮮亦仁!

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8.《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9.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10.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1.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2.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13.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4.成事不説,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15.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16.朝聞道,夕死可矣。

17.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18.放於利而後行,多怨。

19.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20.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21.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22.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23.君子欲衲於言,而敏於行。

24.德不孤,必有鄰。

25.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

2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27.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28.君子周急不繼富。

29.子不語:怪,力,亂,神。

30.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3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32.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33.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3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35.吾未見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36.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37.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38.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39.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40.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4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2.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43.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胡?

44.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4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46.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47.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48.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49.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50.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51.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52.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53.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4.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55.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56.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也,恥也。

論語的名言10

1、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2、不飽食以終日,不棄功於寸陰。

3、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4、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5、花兒還有重開日,人生沒有再少年。

6、節氣不饒苗,歲月不饒人。

7、一日無二晨,時間不重臨。

8、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9、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10、盛年不再來,歲月不待人。

論語的名言11

1 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2 有事弟子服其勞

3 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

4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5 禮,與其奢也,寧儉

6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7 犁牛之子,驛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8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9 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10 愛之慾其生,惡之慾其死

論語的名言12

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論語·顏淵》

2、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述而》

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泰伯》

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

5、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

孔子論語名言

6、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生以成仁。——《論語·衞靈公》(殺身成仁)

7、發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論語·述而》

8、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9、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論語·雍也》

10、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學而》

11、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

12、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論語·述而》

13、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論語·衞靈公》

14、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15、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論語·雍也》

16、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論語·泰伯》

17、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論語·衞靈公》

18、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論語·季氏》

19、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里仁》

20、君子不器。——《論語·為政》

21、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22、古之學者為己(所謂為己之學),今之學者為人。——《論語·憲問》

23、見義不為,無勇也。——《論語·為政》

24、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子罕》

25、孝弟(tì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

26、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温故知新)

27、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28、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

29、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論語·子路》

30、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

31、當仁不讓於師。——《論語·衞靈公》

32、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論語·子路》

3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34、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35、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論語·學而》

36、德不孤,必有鄰。——《論語·里仁》

37、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論語·學而》

3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學而》

39、子謂——《韶》:“盡善矣,盡美矣。”——《論語·八佾》(盡善盡美)

40、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

41、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論語·憲問》

42、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

43、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論語·子張》

4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45、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距。——《論語·為政》

46、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論語·微子》

47、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舉一反三)

4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49、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論語·季氏》

5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衞靈公》

論語的名言13

1、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3、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4、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5、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6、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7、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8、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9、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1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11、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1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3、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14、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

15、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16、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矣。

17、不學詩,無以言。

18、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羣,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19、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

20、有教無類。

21、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論語的名言14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悦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譯文】 孔子説:“學習了而時常温習,不也喜悦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也快樂嗎?別人不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2、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譯文】 孔子説:“花言巧語、滿臉堆笑的,這種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譯文】 曾子説:“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實?交友是否守信?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複習了呢?”

4、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譯文】 孔子説:“君子吃不追求飽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靈敏,言談謹慎,時時改正自己的錯誤,就算好學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譯文】 孔子説:“不怕沒人瞭解自己,就怕自己不瞭解別人。”

6、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譯文】 孔子説:“《詩經》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話可以概括,即:‘思想純正,沒有邪惡的東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譯文】 孔子説:“我十五歲立志於學習,三十歲有所建樹,四十歲不遇事困惑,五十理解什麼是天命,六十明辨是非,七十隨心所欲,不超過規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譯文】 孔子説:“温習舊知識時,能有新收穫,就可以做老師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譯文】 孔子説:“君子團結羣眾而不互相勾結,小人互相勾結而不團結羣眾。”

10、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譯文】 孔子説:“讀書不深入思考,越學越糊塗;思考不讀書,就危險。”

11、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譯文】 孔子説:“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這種態度是明智的。”

12、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譯文】 孔子説:“人無信譽,不知能幹什麼?

13、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譯文】 孔子説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陣容在自己的宗廟裏舞蹈,這樣的事可以容忍,什麼事不能容忍?”

14、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譯文】 孔子説:“《關雎》這篇詩,主題快樂卻不放蕩,憂愁卻不悲傷。”

15、子曰:“成事不説,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譯文】 孔子説:“以前的事不要再評説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議論了,過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16、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譯文】 孔子説:“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17、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譯文】 孔子説:“君子通曉道義,小人通曉私利。”

18、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自省也。”

【譯文】 孔子説:“見到賢人,要向他看齊;見到不賢的人,要反省自己。”

19、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

【譯文】孔子説:“朽木無法雕琢,糞土的牆壁無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樣?”

20、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譯文】 孔子説:“靈敏又好學,向比自己學問差的人請教時,不覺得沒面子,所以稱為‘文’。”

常見常用《論語》名言警句及譯文60例(中)

21、季文子三思而後行。

【譯文】 季文子遇事總要思考三次,然後才行動。

22、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譯文】 孔子説:“甯武子這人,國家太平時,就聰明,國家混亂時,就愚笨。他的聰明可以趕得上,他的愚笨別人趕不上。”

23、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譯文】 孔子説:“一個人的內在質樸勝過外在的文采就會粗野,文采勝過質樸就會浮華。只有文采和質樸配合恰當,才是君子。”

24、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譯文】 孔子説:“知道學習不如喜歡學習,喜歡學習不如以學習為快樂。”

25、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

【譯文】 孔子説:“智慧的人喜歡水,仁慈的人喜歡山;明智的人好動,仁慈的人好靜;智慧的人快樂,仁慈的人長壽。”

26、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譯文】 孔子説:“將知識默記在心,學習時,不感到滿足;教人時,不感到疲倦,這三個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

27、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譯文】 孔子説:“不到他苦思冥想時,不去啟發;不到欲説無語時,不去開導。不能舉一例能理解三個類似的問題,就不要再重複教他了。”

28、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譯文】 孔子在齊國聽《韶樂》,好長時間吃肉不覺滋味。他説:“沒想到好音樂這樣迷人。”

29、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汝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譯文】 葉公問子路:孔子是怎樣的人,子路不回答。孔子説:“你怎麼不説:他這個人啊,發憤時就忘記吃飯,高興起來就忘記了憂愁,竟然連自己衰老了也不知道,如此而矣。”

3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譯文】 孔子説:“三人走路,必有可作為我的老師的人。選擇他的優點向他學習,借鑑他的缺點進行自我改正。”

31、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譯文】 孔子教學有四項內容:文獻、品行、忠誠、信實。

32、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譯文】 孔子説:“君子胸懷寬廣,小人憂愁悲傷。”

33、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譯文】曾子説:“鳥將死時,叫聲都很悲哀;人快死時,説話都很善良。”

3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譯文】 曾子説:“士不可以不弘大剛強而有毅力,因為他責任重大,道路遙遠。把實現仁作為自己的責任,難道還不重大嗎?奮鬥終身,死而後已,難道路程還不遙遠嗎?”

35、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譯文】 孔子説:“不在那個位置上,就不要想那個位置上的事。”

36、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譯文】孔子説:“年輕人是值得敬畏的,怎麼就知道後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37、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譯文】 孔子説:“三軍可以剝奪主帥,匹夫不可剝奪志向。”

38、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譯文】 孔子説:“明智的人不會迷惑,仁愛的人不會憂愁,勇敢的人不會畏懼。”

39、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譯文】孔子説:“到了寒冷的季節,才知道松柏是最後凋謝的。”

40、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譯文】 孔子説:“君子幫助人取得成績,不促使人陷入失敗。小人相反。”

論語的名言15

1、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

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3、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

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5、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衞靈公》

6、子曰:“有教無類。”——《論語·衞靈公》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衞靈公》

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

9、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論語·雍也》

10、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

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

12、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1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泰伯》

1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15、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論語·雍也》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論語·憲問》

17、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

1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論語·子罕》

1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學而》

20、子曰:“當仁,不讓於師。”——《論語·衞靈公》

21、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衞靈公》

22、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論語·子路》

23、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

24、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衞靈公》

25、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出自《論語·子路》

26、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

27、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顏淵》

28、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

29、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論語·述而》

30、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

3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3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33、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34、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子罕》

35、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論語·公冶長》

36、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子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