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勵志的名人故事

來源:文萃谷 6.51K
關於勵志的名人故事1

27歲那年,身為上校的喬治·華盛頓(1732-1799,美國第一任總統,在美國獨立戰爭中率領美國軍民贏得美國獨立,被稱為“美國國父”)率領部隊在弗吉尼亞州的亞歷山大市駐防,是當地最高軍事首腦。

關於勵志的名人故事

當時,弗吉尼亞州的議員選舉進入白熱化階段,華盛頓也狂熱地加入到選舉戰中,為他所支持的候選人助威吶喊。而另一位血氣方剛的青年——威廉·佩恩,是華盛頓的堅決反對者,他四處發表演講,批評華盛頓所支持的候選人,為此,兩人結了怨。

一天,在一次集會上,他倆不期而遇,一番脣槍舌戰後,雙方劍拔弩張,火藥味十足。情急之中,華盛頓説了一些過火的話冒犯了佩恩。佩恩火冒三丈,惱怒地衝過去一拳將華盛頓擊倒在地。當時,華盛頓的部下馬上把佩恩團團圍住,準備好好修理他一番,為他們的上司雪恥。就在部下準備痛下殺手時,華盛頓忍痛站起來,令人意外地下令他們跟他返回營地,一場流x衝突就這樣煙消雲散了。

第二天,華盛頓寫了一張挑戰書,派一名部下送給佩恩,約他到一家酒館,為昨天的衝突做一個了結。

佩恩看了挑戰書後大吃一驚,認為華盛頓是一位職業軍人,約他做一個了結的方法肯定是進行生死對決。佩恩雖然害怕,但絕不想讓人説他是膽小鬼,便做了最壞的打算,硬着頭皮去酒館赴約對決。

佩恩忐忑地趕到酒館,一見華盛頓卻傻了眼。華盛頓沒帶一兵一卒,也沒佩帶決鬥用的長劍短刀,而是西裝革履,一副紳士打扮。見佩恩進來,他端起桌上的酒杯微笑地站起來,伸手握住佩恩的手,很真誠地説:“佩恩先生,人不是上帝,不可能不犯錯。昨天的事是我不對,不該説那些傷害您的話。不過,您已經採取了挽回自己面子的行動,也可以説我已經為我的錯誤受到了懲罰。如果您認為可以的話,我們把昨天的不愉快統統忘掉,在此碰杯握手,做個朋友好嗎?我相信您是不會反對的。”

佩恩十分感動,緊緊地握住華盛頓的手,感激地説:“華盛頓先生,您是個高尚的人。如果您將來成了偉大的人,那麼,佩恩將會是您永久的追隨者和崇拜者。”

就這樣,兩個完全有可能成為仇敵的人冰釋前嫌,成了好朋友。後來,華盛頓果然成了美國人民世代崇敬的偉人,佩恩更沒食言,他至死都是華盛頓的忠實追隨者和狂熱崇拜者。

良言一句三春暖,惡語一句六月寒。華盛頓的這種“復仇”方式,不僅體現出他過人的智慧,更展示出他海一樣寬闊的胸懷。

關於勵志的名人故事2

20xx年以前,郭德綱還是一名默默無聞的相聲演員。然而,幾乎是一夜之間,他就變成了家喻户曉的大明星,在相聲界掀起了軒然大波。在郭德綱迅速走紅的同時,有人提出了質疑。有一次,一位記者問他:“不少人都説,你出名純粹是靠‘炒作’出來的,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

面對記者提出的尖鋭問題,郭德綱不急不惱,從容應對。他心平氣和地回答説:“大家知道我的名字,是一夜工夫。但這一夜之前我自己度過的漫長的十幾年,又有誰能説出一二?中國説相聲的人很多,大家可以任意挑選,我願意花100萬來捧他。甭説一夜,就一個月吧,看一個月時間內能不能把他炒成像我這樣的,如果成,我立刻走人;如果不成,大家又將如何賠付?”

郭德綱繼續説道:“打個比方吧。我經過十年磨鍊,温度已經從0度升到999度了,再加上媒體的最後一把火,所以温度一下子就達到1000度。可是,如果沒有前十年的努力和付出,沒有前面的999度的積累,媒體能把我從0度瞬間炒到1000度嗎?”聽了郭德綱這番生動形象的回答,在場的人都紛紛鼓掌表示肯定,那位記者也由衷地點頭表示讚許。

人人都渴望成功,但是,成功的真諦到底是什麼?郭德綱的回答,無疑給出了最好的答案:成功的真諦,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實力積累,加上百分之一的機遇垂青。

關於勵志的名人故事3

張怡寧四五歲的時候,正趕上播放電視連續劇《排球女將》,愛上排球的她就在家裏掛了個氣球苦練“晴空霹靂”。媽媽見女兒如此好動,就讓她參加了業餘體校乒乓球班。

從此,張怡寧最盼望的就是下午四點鐘放學的時候。一下課,她就飛奔到體校訓練,直到晚上六七點鐘才晃悠着回家,樂此不疲。

9歲時,張怡寧第一次代表北京市東城區出戰。她一路過關斬將闖進決賽,對手是交過幾次手的一個小夥伴,張怡寧從來沒輸給過她。前兩局兩人各贏一局,第三局打成15∶13,對手領先。張怡寧一下子傻了,沒想到知根知底的小夥伴會突然變得這麼厲害,張怡寧從來沒打得這麼辛苦過!她越想越委屈,竟“哇”的一聲哭了起來,哭得挺傷心。她一邊掉眼淚,一邊繼續揮拍打球。旁邊的教練都樂了:“瞧,這小姑娘,是打算用眼淚把對手打敗啊!”沒想到這一招還真管用,那個小姑娘沒見過她這陣勢,分了神,沒能繃住那根弦兒,比分一下子讓張怡寧給扳了回來。張怡寧獲得了第一個冠軍,還出了名——“哭”贏的。

扮酷的丫頭

像很多初出茅廬的選手一樣,張怡寧的心氣很高,又特愛表現,一心想打精彩的球。對手越強,她打得越起勁,而面對不知名的選手,她喜歡先讓球,然後再慢慢扳回。她喜歡這種力挽狂瀾、後來居上的感覺,多酷呀!

在2000年的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團體賽中,中國隊先是以2∶0領先對手。張怡寧是第三個出場,她一心想打些漂亮的球,贏得更精彩,結果反而不斷失利,一場本沒有多大懸念的比賽,卻被張怡寧給打砸了。接着是奧運會預選賽,她也打得不好,結果被取消了已經獲得的悉尼奧運會參賽資格。

一下子從世界亞軍的位置上跌到谷底,張怡寧感覺天都變成陰沉沉的了。苦悶彷徨之後,張怡寧靜下心來,認真回想自己打球走過的路:從小打球都很順,只憑感覺和興趣,過於注重形式,因此忽視了許多基本的東西。張怡寧下決心從頭開始,把自己當作一個新人,從正手、反手這樣的基本動作開始練起。那年年底去歐洲比賽,張怡寧一改過去的作風,對每場球都準備得細緻充分,哪怕對手只是一個歐洲青年賽的冠軍,她也嚴陣以待,利用一切機會去了解對手的情況。於是張怡寧一路過關斬將,直到殺入決賽和歐洲強手鮑羅斯相遇。苦戰五局,張怡寧贏得了最後的冠軍。國外的媒體也用“cool”來評價這個面無表情的冠軍。

酷,不是裝出來的;酷,更需要的是實力。

張怡寧一直堅持寫訓練日記,從沒間斷過。至今為止,她一共寫了多少本日記,張怡寧自己也不記得了。每一次比賽前,她都在日記中仔細分析對手的特點,設想在形勢有利時該怎麼打,情況不利的時候該怎麼打,遇到突然的情況又該怎麼打。對一切都瞭然於胸,準備充分後,賽場上的張怡寧當然不會有什麼情緒波動了。

犯傻的丫頭

張怡寧打球很仔細,其他方面卻有些馬虎,因此她媽媽老叫她“傻丫頭”。

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張怡寧在女單決賽中以4∶0的比分乾淨利落地取勝。在賽後的新聞發佈會上,一位記者突然問道:“張怡寧,你的金牌呢?”

“真的,金牌呢?”

記者的提問把張怡寧給搞懵了。她趕緊跑回賽場去找,可是沒有找到。這下可出大事了,金牌丟了!再摸摸褲兜,硬梆梆的,不是在這裏嗎?虛驚一場,張怡寧理了一下衣領,認真地把金牌重新掛上,在場的人都笑了。

還有一次在國內比賽時,張怡寧將號碼布塞在褲兜裏,第二天比賽前換了褲子,結果臨上場才發現沒有號碼布,她急得不得了,趕緊借來好友劉佳的號碼布,用一個曲別針別上——只用一個曲別針,這樣耷拉的一個角剛好遮擋住號碼。這場比賽張怡寧打得魂不守舍,既擔心被裁判識破,又擔心她這邊比賽沒打完,那邊就輪到劉佳上場了。真是萬幸,那邊劉佳上場時,她這邊的“戰鬥”剛好結束,還贏了這場球。原來“傻丫頭”還有點傻福呢!

關於勵志的名人故事4

1999年2月,無業遊民馬雲被邀請參加在新力坡舉行的亞洲電子商務大會。參加大會的人80%是歐美人,談的也是歐美式的電子商務。馬雲忍不住站了起來,講了一個小時:“亞洲電子商務步入了一個誤區。亞洲是亞洲,美國是美國,現在的電子商務全是美國模式,亞洲應該有自己獨特的模式。”

那是什麼模式?馬雲沒有説,因為這是他要做的事。和所有的互聯網精英不一樣,馬雲從小就沒有生活在頂尖的那部分人當中,他活在平常的普通人當中,所以他決定和目前所有的電子商務不同,他不做那15%大企業的生意,只做85%中小企業的生意,用馬雲的話説:“只抓蝦米”。很簡單,大企業有自己的專門信息渠道,有鉅額廣告費,小企業什麼都沒有,他們才是最需要互聯網的人。

“如果把企業也分成富人窮人,那麼互聯網就是窮人的世界。因為在互聯網上大企業與小企業發佈多少PAGE是一個價錢。”馬雲説,“而我就是要領導窮人,起來鬧革命。”馬雲生長在私營中小企業發達的浙江,從最底層的市場滾打過來,深知中小企業的困境,被壓榨,被控制。“例如市場上一支鋼筆訂購價是15美元,沃爾瑪開出8美元,但是是1000萬美元的訂單,供應商不得不做,但如果第二年沃爾瑪取消訂單,這個供應商就完了。而通過互聯網,這個小供應商就可以在全球範圍內尋找客户。”

馬雲要做的事就是提供這樣的世界,將全球的中小企業的進出口信息彙集起來。“中小企業好比沙灘上一顆顆石子,但通過互聯網可以把一顆顆石子全粘起來,用混凝土粘起來的石子們威力無窮,可以向大石頭抗衡。而互聯網經濟的特色正是以小搏人,以快打慢。”

“我要做數不清的中小企業的解救者。”馬雲更現實的考慮是,“亞洲是出口導向型經濟,是全球最大的出口供應基地,中小型供應商密集,眾多的小出口商由於渠道不暢,被大貿易公司控制,而只要這些小公司上了阿里巴巴的網就可以被帶到美洲、歐洲。”

“在現在的經濟世界,大企業是鯨魚,大企業靠吃蝦米為生,而小蝦 米又以吃大鯨魚的剩餐為生,互相依賴。而互聯網的世界則是個性化獨立的世界,小企業通過互聯網組成獨立的世界,產品更加豐富多彩,這才是互聯網真正革命性所在。”

要做到這個目標,馬雲心目中的阿里巴巴網站必須是全球性的,否則阿里巴巴只做國內就變成沒有買家的賣家。而且阿里巴巴必須迅速覆蓋全球,否則失去第一就失去意義。阿里巴巴只有做成中國人的全球性網站,馬雲沒有退路。

馬雲認為目前所有的電子商務是大企業的電子商務,而亞洲獨特的電子商務不是BTOB(BUSINESSTOBUSINESS)而應是商人對商人(BUSINESS MAN TO BUSINESSMAN)。這是亞洲人獨創的模式。在阿里巴巴就是為中小企業免費登信息,“以後也將永遠免費”。馬雲彷彿又回到小時候的義氣狀態。

“你這不是商人的做法。”

“是的,我不是商人,我是企業家。”馬雲説。

關於勵志的名人故事5

上個世紀80年代,杭州出現了改革開放後的第一批外國遊客,他們住在香格里拉飯帶你。

一個十幾歲的小男孩,每天清晨5點種就出門,然後騎車45分鐘到香格里拉酒店門口,等着那些外國人。不過他不是來看新鮮的,他希望他們跟這些外國遊客當導遊,而不收費。不收費,但是有收穫---練英語口語。

這個瘦小的男孩,等着一輛破自行車,請老外在後座上落座。老外坐上這樣的免費旅遊車,聽着小男孩用稚氣的英語介紹杭州名勝,不覺心生愛憐。

有的老外第二年又來到杭州入住香格里拉酒店,清晨起來看見門口還是站着這個小男孩,他們以為自己產生了幻覺,好像自己從來沒有離開過杭州一樣,要不,門口怎麼總是站着這個小男孩?

第三年,老外又來了,不覺大驚:“你還在這裏?你這個小孩將來一定有出息!”

20xx年1月12日,在杭州大劇院舉行的“20xx年度十大風雲浙商”的頒獎大會上,人們聽到了關於他的介紹“他用一個源自神話的名字,創造了互聯網的一個神話。”他就是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

關於勵志的名人故事6

在當初毛衫廠密集的青浦區長大,父母也經營着其中一家,陸平一耳濡目染着民營服裝企業的得失成敗。大學生創業做什麼好,儘管還是國小生的年紀,他就已經老成地在餐桌上“指點江山”,給父母提意見、出主意。當然,對大人們來説,他的話從來都只停留在餐桌上而已。可陸平一的創業之夢卻早早萌芽。儘管家境優裕,陸平一卻始終保持着獨立的性格,“我不想靠家裏,全憑自己本事才是真本事。”從小到大他都是學校裏頂尖的好學生,大學聯考那年,他終於有機會選擇自己心儀的商科專業,卻不料馬失前蹄,誤打誤撞進了數學系。雖説勉強,可按照陸平一的性格,這次失利帶給他更多的是動力。四年大學時光,他只有一個學期沒有拿到獎學金。

“本科念不成商科,就打算畢業後出國留學。”沒想到,天意再次弄人。“大四那年正值9·11事件,美國去不成了。全國名校學生又集中申請加拿大學校,我勝算渺茫。想轉向澳洲,誰知澳幣匯率瘋漲。”出國路斷了。大學生創業做什麼好,陸平一留在了上海一家軟件開發公司上班。與此同時,他還和過去一樣,幫忙家裏的服裝生意。“爸媽常常叫我上網找一些國外的毛衣款式做樣板,時間長了,我對他們的需求瞭如指掌,而從客户的反饋中也開始知道他們需要些什麼。”

或許此前的機緣巧合就是為了促成一個機會,陸平一突發奇想,“既然家裏的服裝廠需要一個後台蒐集樣本資料,其他的廠家一定也是如此!”他很快意識到,這會是一樁好生意。大學生創業做什麼好,上班不過幾個月的陸平一揣着3000元積蓄買了3台“二手淘汰服務器”,親手整修,又用低價辦妥了託管事宜。加班到凌晨一點回到家,再埋頭兩個小時倒騰網站,早晨七點又要出門。雖然辛苦,可自小樹立的創業夢想好像在手中漸漸成形。他挺了過來。

關於勵志的名人故事7

一提到王興,很多人腦海裏面第一想到的一個詞彙就是連環創業者,因為他是校內網,飯否網,美團網這三個中國大名鼎鼎的網站的聯合創始人,除此之外,他還有另外一層身份,大學生創業者,在畢業之後,沒有豐富的職業履歷就開始創業的人。

他是一名人們口中的天才少年,高中沒有參加大學聯考就被保送到中國名牌學府清華大學,畢業後拿到全額獎學金去了美國特拉華大學師從第一位獲得MIT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的大陸學者高光榮,隨後歸國創業,在前一兩次不算成功的創業項目之後,王興創立了中國版x校內網,並很快風靡於大學校園圈之中。校內網於20xx年10月被千橡以200萬美元收購。20xx年5月12日,王興創辦飯否。這也是中國第一個類xx項目飯否網,但就在飯否發展勢頭一片良好之際被關閉,讓王興事業受到挫折。之後連環創業客王興於20xx年3月上線新項目美團網,並在千團大戰之中脱穎而出,穩居行業前三,並先後獲得紅杉和阿里的兩輪數千萬美金的融資,這個連環創業客的事業正逐漸走上正軌。近年五月份,美團單月流水已經突破10億人民幣。

關於勵志的名人故事8

作為明星,她的事業幾乎從一開始就達到了極致。一套成名劇,播了近二十年還在重播,從50後到00後,隔着半個世紀的華人都知道她是誰。連趙薇自己也説“人生一下子就變了,只有不可思議可以形容”。這是難以企及的高度,亦是難以逾越的巔峯。誰都以為趙薇這一輩子無論再如何發展都會扯上過去,但她一直在實現突圍:小燕子趙薇、歌手趙薇、演員趙薇、研究生趙薇、導演趙薇、母親趙薇、投資人趙薇、影后趙薇……然後她成功了,作為活躍在一線、每年有大量作品面市、個人也保持着極高曝光的明星,人們現在最津津樂道的不是她的過去,而是都想問:趙薇,你下一步要做什麼?她的名字,出現在娛樂版、時尚版、人物版、財經版,她身上帶着太多話題,並都不是舊的、瑣碎的、無趣的。人們時常想看到她,是想看到在她身上,一個人的人生有多少種可能。而不是像別的女演員,雖然也不想消費自己的過去和人生,卻只能通過製造一次次的驚人造型、花邊緋聞來維持自身的話題度。

39歲的趙薇,以一顆不惑的心,所向披靡,勵志開啟無窮無盡的全新世界。

作為公眾人物,趙薇又是業界公認最好採訪的一個。她聰明,言之有物,讀了大量的書,又經歷過許多,聊起各種形而上的話題,她在侃侃而談之餘又能切中要害,給出一個堅定、清晰、設身處地的回答。你只要和她聊過一次,因為早年角色而對她本人的認知錯位便會消弭殆盡。更有趣的是,採訪趙薇,恰恰又不用拼命問問題,她對於自我、對於旁人,始終有一種不思量的真實與不堤防的自在。只須跟着趙薇工作一天,便可從她的電話、小動作、待人接物的態度,窺見她的性格、內心、與生活狀態。她的安全感很高,所以不介意把手機裏好玩的照片翻出來給大家看,又或者旁若無人地做一個鬼臉自拍然後哈哈大笑對身邊的人逗趣説“你就當沒看見啊~”,甚至,她有時會讓記者去她的家裏採訪,一起吃吃喝喝順便閒聊。出道這麼多年,趙薇幾乎從未遭遇媒體差評、在圈子內外擁有極佳人緣,並非事出無因。

舒展,既是趙薇的人格魅力,更是一種温柔而強大的勵志力量。

專訪當天,趙薇剛從紐約馬不停蹄地趕回來。

前一天是一年一度的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慈善晚宴。年這一場,全中國數得上來的'一線女明星全去了。趙薇從劇組匆匆趕去,呆一晚上又匆匆飛回來,用她自己的話説:“和品牌關係挺好的,人家這次請,該去就得去。”在慈善晚宴紅毯上,趙薇穿着優雅簡潔的紫羅蘭色曳地長裙,並未做過多裝飾。因此,在國內所有媒體及自媒體對於此次紅毯女星的點評稿件上,趙薇並不是着墨最多的一位。而她絲毫不介意,“走紅毯不是最有意思的部分,晚宴結束後,大夥兒全去了我房間,好多年沒聚得這麼齊了,這才有意思。”

事實上,趙薇向來不會在怎麼打扮怎麼穿上耗費大量心思、做過多糾結。她是少數幾個在還沒化粧時就可以接受採訪的女明星,也是許多時尚編輯眼裏最好合作的拍攝對象,她會完全尊重編輯的時裝意見,並盡力去配合每一種預定造型。儘管她承認發胖會帶給她極大的挫敗感,有時候會因此躲在家裏不想見人,但即使你仔細端詳她的臉,也發現不了任何注射和微整形的印跡。“畢竟,我是一個自然主義者”,她説。

她更不會介意自己在鏡頭裏看起來美不美。於是,她接過了吳君如、苑瓊丹、莫文蔚的棒,成為了周星馳電影裏的醜女;又抹上七彩眼影、猩紅嘴脣扮演上海姨媽那有些市儈的東北女兒;最終,她演活了農村婦女李紅琴,導演陳可辛對此角色的第一要求是“全戲不許化粧”,嚇退了許多女明星,趙薇不但接了,還和導演商量用了特殊打光凸顯面部的蒼老與粗礪,令她更像一個常年下地幹活兒的農婦。最終,李紅琴把趙薇送上了香港金像獎最佳女演員的領獎台——她自始至終只想勵志成為一個優秀的女演員,她做到了。

拿獎以後,趙薇並未過多渲染影后榮譽對於自己的意義。她還是那樣漫不經心、有一説一:“我不是想證明什麼才挑《親愛的》來演,在導完《致青春》以後,我實在有些身心俱疲,就接了幾部戲,重新過一過做演員的癮。説實話,哪怕是李紅琴這樣極難以塑造的角色,也比做導演輕鬆。”

人人看得出,趙薇做導演時,實在太拼了!《致青春》從開機到定檔再到上映,這漫長的一年多裏,除了拍戲、製作,趙薇從未斷過宣傳。從年初到年末、她包攬了差不多所有時尚、娛樂、人物雜誌的封面,最多的時候,一個報刊亭裏能同時看到五張趙薇的臉,主題卻都在談論同一件事:《致青春》。趙薇説:“我肯定是要賣命的,做演員有時候可以任性,演完就走了。做導演不行,不能因為自己不夠投入,而讓那麼多錢、那麼多人的心血打了水漂。”

《致青春》以後,在等待下一個導演劇本的間歇,趙薇一口氣接了《親愛的》、《港?》、《三人行》,和即將上映的《橫衝直撞好萊塢》。

“我從未渴望過好萊塢。”

聊到《橫衝直撞好萊塢》,趙薇直白地説:“我從未想過要去好萊塢發展。任何演員,只有紮根在本土,才會源源不斷地獲得力量和養份進行創作。再説,好的作品是能跨過情感地域、超越民族性的,所以,誰説一定要到好萊塢才能做出影響世界的作品,在中國也一定能!”説完,她又舉了個自己的例子:“拍《橫衝直撞好萊塢》時,我拍得很爽,所有英文台詞也説得溜兒極了。結果到後期配音時才真正要了我的命。導演請了一個發音老師來一句句糾正我的台詞,那時我才發現,自己説的是一回事,要勵志做到像美國土生土長華裔的那種腔調,在細節、語氣、發音上有太多揣摩不到的地方。稍微不到位,你就還是一個扮演外國人的中國人,徹底齣戲了。”

紮根在本土,本土亦給了趙薇最多的機會。她和中國最優秀的導演、編劇、演員基本全合作過,自己也成為了中國最有票房號召力的女演員。目前,她正在廣州拍攝杜琪峯導演的《三人行》,也是一部要吃苦的戲——

“裏面有一場,古天樂扇我耳光,結果拍了好幾遍,我又讓古天樂真扇,哥們兒真是把我半個臉都抽腫了。”

“那你沒翻臉?”

“怎麼可能!連演戲都放不開,那做人得多累啊。”

午後,油麻地果欄。這裏有一整片深陷在高樓大廈中的舊屋棚户,破損卻不殘敗。是一百年前的港島,尚且留存至今的唯一寫照。

結束完第一組照片拍攝的趙薇,轉場到這裏,坐在路邊小店津津有味地吃一碗魚蛋粉。飯桌上還不忘給大家説:“拍《致青春》最爽的就是在貴州,天天有當地老鄉炒農家菜給我們吃,吃得太好了!”想起上一次在攝影棚見到趙薇,她叫了個火鍋外賣到棚裏,張羅所有人員熱火朝天地吃火鍋。她一邊幫工作人員夾菜,一邊與眾人生冷不忌地閒聊,如同真正的朋友一般。

這時工作人員過來詢問,説攝影師希望在人來人往的果欄街頭取景拍攝,問趙薇介不介意。趙薇想也沒想,説:“拍唄,這兒的景挺好的!”

她從來沒有對自己的明星身份有過太多思忖。相反,她很慶幸終於走出了十七年前一炮而紅的巨大光環。“那時候連街都不敢上,一出門就被團團圍住,跟什麼似的,生活整個被割裂了。”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國民少女”,譬如美國的布蘭妮,日本的廣末涼子,而趙薇,絕對是中國曾經的國民少女。年少成名,鮮衣怒馬之外,更多的是始料未及、排山倒海的輿論與注視,與長着長着就崩潰了的他國少女不同,趙薇選擇的成長,是接受卻不忍受、證明卻不辯解,一步一步,以温柔自持,與傷害和解。這是她的智慧,風雨兼程,兜兜轉轉,她勵志走入了平和自喜之境。

“現在我能特別自然地去菜場買菜,賣菜阿姨看到我,頂多“啊”一聲,説,你是趙薇。也許會送我一把菜,不會有更多了。大家似乎都接受了我是個演員以及孩子母親的身份,曾經那種咋咋呼呼的新奇感總算過去了。”

趙薇的平實,還體現在她出了名的仗義上。她身邊如雲的大牌好友不必多説,公關圈裏一直流傳着一段關於趙薇的軼事:和趙薇合作多年的奢侈品牌,多年前某地旗艦店開業,邀請趙薇出席。在貴賓閉店瀏覽時,趙薇二話不説當場買了三隻包,並轉手送給該品牌與她接觸最多的三個基層工作人員。令這三人感動得差點當場落淚。明星中私下裏好相處的不算多,知道感恩的就更是鳳毛麟角了。所以,之後無論在她身上發生了什麼,這個品牌從上到下始終全力支持趙薇。至於趙薇代言多年的瑞士名錶積家,每一個工作人員都能説出“薇姐”的好,譬如每一次集體工作後,趙薇會讓司機開車挨個兒先把工作人員送回家,最後才送自己;又譬如她時常從自家酒莊裏,拿出上好年份的酒,送給工作人員喝,決不特意説明這酒有多好,只淡淡一句:我們家裏的,隨便喝喝吧。

跟了趙薇多年的宣傳人員,説:“你沒有辦法跟她只保持工作關係。她常常張羅我們去她家裏玩兒、過夜,自己買菜下廚做給我們吃。誰家裏有什麼事兒,她肯定會站出來幫忙打點,可以説,在趙薇身邊,先滋長出來的是姐妹情誼,之後才是眾志成城、深信不疑的合作關係。”

下午三四點,天空裏的積雨雲突然被風吹散了去,突然豔陽高照、晴空萬里。趙薇換好造型,走去果欄街頭準備拍照。走到一半,她突然想起什麼,轉頭對工作人員説——

“快去看看帶來的香檳冰好沒有,你看這天兒這麼好,一會兒夏導(為趙薇操刀此次平面拍攝的名導夏永康)他們肯定都想喝一杯!”

拍攝的最後一個場景,攝影師選在了夜晚霓虹閃爍、車水馬龍的旺角街頭。

趙薇的出現,立即引發裏三層外三層的圍觀,有嗓門特大的同胞,不時高喊:“哎媽!這不小燕子麼!”

被趙薇聽見,她轉頭對那人笑了笑,説:“沒錯。”

很多人都以為,趙薇特別不願意回顧那段時期,還有好事的八卦媒體從她的微博裏推測每年重播的《還珠格格》系列給她造成了極大的困擾。“瞎説!”趙薇對此斬釘截鐵的迴應,“那怎麼會是困擾呢?一套電視劇,播了二十年還在重播,這對於女演員來説,是多麼可遇不可求的事!想想看,連現在的小孩,包括我女兒,都知道我是誰,當然是好事兒!”

暌違電視劇七年之久的趙薇,在今年交出了一部《虎媽貓爸》。五月一開播,又創造了億量級的收視狂潮。問她重回電視圈,是不是想再創造一部可以重播二十年的經典,她説:“那倒不是,主要是我媽特愛看我演的戲,我要老不演戲,她就會念叨我,説都沒得看了,而且你怎麼這麼懶,你現在這個歲數可正是女演員的黃金期。”

從小到大,父母是趙薇最敬畏的人。以至於她做的許多選擇,全是為了讓父母開心。父母是知識分子,趙薇就想着該去勵志讀個研究生,這樣他們會高興一點;到了該結婚生子的年紀,趙薇也沒讓父母催,自己安安靜靜地就把家給成了。她有時候很想長長久久地歇一陣子,又怕媽媽擔心她過氣了、沒人願意用了,於是又保持着接戲、拍戲。她説:“只要能讓他們對我放心,我什麼事都願意做的。”

趙薇回想起小時候,媽媽經常對她念叨的某個“別人家的女兒”,那是媽媽同事的孩子,從小品學兼優、知書達理,趙薇媽媽沒事兒就對她念叨:你看人家誰誰誰,又如何如何……後來,趙薇考上了大學,偶爾聽説那個女孩長大以後因為一些私人感情的變故,突然變得叛逆,還離家出走了,她還為此偷偷竊喜了一陣。又後來一些,她演了《還珠格格》,上了央視春晚還擔綱主持,那年回了家,趙薇終於忍不住對她媽媽開玩笑説:“以後就不用提別人的女兒了,你自己的女兒也還可以吧?”

末了,我問她:“你從小到大,被媽媽管教得如此厲害,做什麼事都還要考慮她會不會開心。現在你自己也有女兒了,會不會想到自己的成長,於是願意對她放任一點,只要她高興就好?”

趙薇想了想,最後嚴肅地説:“那不行,她還是也得讓我高興!”

關於勵志的名人故事9

達爾文主義產生、發展的歷史,是一曲人梯、路石精神的讚歌、達爾文的老師漢斯羅教授發現了達爾文在生物學方面有驚人的觀察力和判斷力,便鼓勵學習神學的達爾文鑽研自然科學,推薦達爾文參加了歷時五年的環球考察。五年中,達爾文把蒐集到的資料和採集到的礦石、動植物標本不斷寄給漢斯羅教授。教授把這些東西仔細地進行分類,小心地加以保管,有時還請專家進行鑑定,對達爾文寄來的日記、信件、考察報告,教授都認真閲讀,並挑選其中的精華,到劍橋大學的哲學學會上去宣讀,或者印發給知名學者,漢斯羅這時已是譽滿英倫三島的植物學家,達爾文不過是二十出頭的青年。但漢斯羅犧牲自己寶貴的時間,引導、扶持達爾文擺脱了當牧師的命運,走進了科學的殿堂,終於創立了進化論學説,即達爾文主義。

進化論猛烈地衝擊了宗教神學,引起教士們的圍攻。赫胥黎不怕諷刺、謾罵、威脅、打擊,堅定地表示;我準備接受火刑--如果必須的話--也要支持進化論。赫行黎當時已是聞名遐邇的博物學家和地質教授。為了支持達爾文和進化論,他甚至改變了自己的研究方向,改攻古脊椎動物學,在自己研究的領域,發展了達爾文主義。所以,達爾文主義不是達爾文一人奮鬥的結果,而是集體智慧的結晶,閃爍着那些自我犧牲者的道德光輝。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