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名人勵志故事演講稿

來源:文萃谷 7.66K

勵志型演講作為演講的一個分支,主要目的就是鼓勵人們積極面對生活、面對人生,不要害怕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要積極向上的面對並解決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提供到的名人勵志故事演講稿,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閲讀參考學習!

關於名人勵志故事演講稿

  關於名人勵志故事演講稿1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不肯放棄的林肯》。

堅持到底的最佳實例可能就是亞伯拉罕·林肯。如果你想知道有誰從末放棄,那就不必再尋尋覓覓了!

生下來就一貧如洗的林肯,終其一生都在面對挫敗,八次競選八次落敗,兩次經商失敗,甚至還精神崩潰過一次。好多次,他本可以放棄,但他並沒有如此,也正因為他沒有放棄,才成為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以下是林肯進駐白宮前的簡歷:

1816年,家人被趕出了居住的地方,他必須工作以撫養他們;1818年,母親去世;1831年,經商失敗;1832年,競選州議員但落選了;1832年,工作也丟了,想就讀法學院,但進不去;1833年,向朋友借錢經商,但年底就破產了,接下來他花了十六年,才把債還清;1834年,再次競選州議員,贏了!1835年,訂婚後即將結婚時,末婚妻卻死了,因此他的心也碎了;1836年,精神完全崩潰,卧病在牀六個月;1838年,爭取成為州議員的發言人,沒有成功;1840年,爭取成為選舉人了,失敗了;1843年,參加國會大選落選了;1846年,再次參加國會大選 這次當選了!前往華盛頓特區,表現可圈可點;1848年,尋求國會議員連任失敗了!

1849年,想在自己的州內擔任土地局長的工作,被拒絕了!1854年,競選美國參議員,落選了;1856年,在共和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上爭取副總統的提名,得票不到一百張;1858年,再度競選美國參議員一一再度落敗;1860年,當選美國總統。

此路艱辛而泥濘。我一隻腳滑了一下,另一隻腳也因而站不穩;但我緩口氣,告訴自己,“這不過是滑一跤,並不是死去而爬不起來。” --林肯在競選參議員落敗後如是説。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關於名人勵志故事演講稿2

談到名人,第一個進入腦海的常常是愛因斯坦,不止因為他是舉世聞名的物理大師,《相對論》的提出,對增進人類宇宙思惟上做出卓越貢獻,更因為我很喜歡他,喜歡那種天真、活潑、幽默、頑皮的一面,一位伸着舌頭拍照的老頑童。

一句話改變一個人的一生

腦袋神奇,被喻科學家中的科學家的科學巨人,求學的經歷,一點也不神奇,甚至被當做「低能」看待,四、五歲還不太會説話,喜歡靜靜的坐着,常常發呆,父母一度以為他有智能障礙。

國小的成績表現,果真一如預言的糟透了,除了數學卓越之外,其它都很差,是班上永遠的最後一名,老師甚至對家長直言:「做什麼都一樣,反正你的'孩子將一事無成」,朽木終於被退學,連中學畢業證書都沒拿到。

愛因斯終究還是成功了,歷經許許多多的波折,他進了瑞士蘇聯邦工業大學就讀;成功的兩個關鍵是叔叔的慧眼與父母的充分信任,他的工程師叔叔,讓他對數理愈來愈有興趣,愈解愈有成就感,他的父母堅信兒子一定會成功,讓一個曾被當成弱智的孩子,開展出光明的人生新旅程。

大文豪蘇格特,我好熟悉!

喜歡文學,對他的著作當然多有涉讀,他的一生創作了小説四十七冊,詩集廿一冊,歷史傳記三十冊,著作等身,豐碩質精,不僅對英國小説史有劃時代的影響,對當時的俄國、法國、美國文壇也激發的新動力。

這樣一位優質的成功者,成績卻難以入目,身染小兒麻痺症的他,右腳行動不便,身體孱弱,幾次重病差點喪命,本來就有些自卑的他,加上成績不如人,便成了「學校怪胎」,言行常常不禮貌,愛缺課,學期末的評語都很糟。

只有一位老師知道,他雖然厭惡功課,但對讀書卻充滿興趣而給予鼓勵,而這也正是他的人生轉折點。

成名後的蘇格特曾回國小的母校參觀,感觸良多的問學校老師:「現在學校成績最差的孩子是誰?」

他學習當年看重他的那位貼心老師,告訴那位紅着臉的小朋友:「你是個好孩子,我當年也跟你一樣,成績很差,不要灰心」,説完並從口袋掏出一枚金幣送他。

一句話改變一個人的一生,在蘇格特的身上應驗了,他最終從愛丁堡大學畢業,當了執業律師。

他更用心良苦的盼望,他的一句話也能改變別人的一生。

  關於名人勵志故事演講稿3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無人需要的數字》。

愛爾蘭作家伯明罕年輕時曾在一所鄉村國小做過多年的教師。那所學校既偏僻又破舊,校舍是由廢棄的農場改造而成的,學生最多時也沒過百,一片沒有任何體育設施的空地是孩子們課間嬉戲玩耍的樂園。加上伯明罕,學校共有三名教師,這兩名教師因為忍受不了學校的艱苦和荒涼,相繼離開了學校,只留下伯明罕這唯一的教師兼校長堅守在學校。伯明罕有一顆愛孩子的心,將自己的所學所悟傳授給一個個天真爛漫的學生,是他求之不得的事情。他吃住都在學校,環境惡劣,條件艱苦,除了學生,一年難得見到幾個人,這些對他來説都不算什麼,最令他受不了的是,每年他都得幾次徒步40裏地到當地的教育部門送各種報表。

有些報表在他看來純屬浪費時間,毫無一點用處。比如有一個報表要求每個學校每年報送一次校舍的面積,自從伯明罕來到這個鄉村學校,校舍面積從來就沒有過一平方米的增減。伯明罕有一次負氣地拒送這張表格,沒過多久,教育部門就派人光顧了這所幾乎被人遺忘的學校,警告伯明罕説,如果再不按時報送他們所要求的各種報表,他們就將關閉這所學校。從那以後,伯明罕雖然心中充滿不滿,但再也不敢怠慢。前幾年,伯明罕都是如實地填寫那個不變的數字,表格送上去後就如同石沉大海,再無任何反應。這一年,伯明罕突發奇想,決定變化一下數字,他將校舍面積乘二以後得出的數字填在了報表上,報上去後仍然沒有得到任何反饋。第二年,他將數字在上年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一倍,仍然是沒人理睬。此後數年,他都如法炮製,一次增加一倍,不斷膨脹的數字絲毫沒有引起教育部門的注意。直到有一年,伯明罕望着自己填寫的數字,決定計算一下,如果自己的學校真有這麼大面積校舍的話,那究竟有多大。計算出的結果令他大吃一驚,他上報的“學校”太大了,不僅遠遠大於聖保羅大教堂,而且遠大於愛爾蘭的任何一所學校,甚至還大於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伯明罕暗自猜測,校舍面積不斷擴大符合教育官員的要求,所以雖然沒有任何反饋,但也沒人來學校找事。

如果將校舍面積縮小,教育部門會不會派人來查訪呢?伯明罕將大得驚人的校舍面積縮小了一半報了上去,幾個月過去了,仍然沒人理睬。以後幾年,伯明罕都成倍縮小數字,直到他告別學校,都沒有見到教育官員的影子。伯明罕最終明白,他所上報的大大小小的數字,其實根本沒有一個人會哪怕是心不在焉地瞄上一眼,沒有人需要這個數字,他們需要的只是那張報表,不,他們連報表也不需要,需要報表的是流於形式的所謂的條款、規章、規定或制度。

多年以後,伯明罕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了這段經歷,他説:“我漸漸認識到:條款、規章、規定或制度並不可惡,可惡的是那些隨意制訂並機械而刻板地使用它們的官員們。這段經歷給我的最大幫助是,它讓我實實在在、真真切切地領悟到了——什麼叫形式主義,什麼叫官僚?!”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