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創新創業的看法

來源:文萃谷 1.64W

一、創新思維的本質是創造性思維

對於創新創業的看法

創新的定義是什麼?創新的本質又是什麼?目前,還沒有一個非常標準的答案。在筆者看來,“創新”就是對現有構架的超越,是從另類角度上的探究,是在更高層次上對既有模式的新認識。創新的本質則是針對已有認識的一種完全不同的思考。創新所面臨的巨大困難在於試圖創新的人頭腦中所固有的思維習慣、陳舊的知識及經驗對其思維的限制。真正達到完全自由創新境界的人是非常少見的。相反,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絕大部分都是難以突破舊有觀念而無法實現真正意義上“創新”的芸芸眾生。就連科學巨匠愛因斯坦也曾經歷過屈服於個人經驗而無法實現創新思維的時候當“測不準理論”公佈之後,愛因斯坦拒不接受,他憑自己的“經驗”認為“測不準是不可能的”,即使他的好友指出他是由於“經驗”和“偏見”而不願意相信“測不準”,就象當年一些人由於“經驗和偏見”而不相信“相對論”一樣,愛因斯坦仍不以為然。可見,個人的偏見對於創新思維的影響是多麼巨大。然而,即使拋棄了偏見的影響,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創新思維也並非

易事。我們舊有的教育體制已經把我們中的絕大多數人培養成了習慣於思維定式的人,我們已經習慣了傳統,習慣了習慣。實際上,我們很多時候都缺乏應有的反叛精神,我們不敢甚至也不願意對舊有的思想理論體系問“為什麼”。相反,我們需要從已經有人趟過的河中走過去,卻從來也沒有想着要自己先趟過那條河。現在在學的研究生中,有很多人經歷的是“從校門到校門”的學習過程,他們雖然較少受到社會上的閒雜思想的干擾,但他們在過去的學習階段裏也較少接受創新思維的培養和訓練,以致創新意識比較淡漠,他們在實際工作中所表現出來的思維方式完全是“模仿式”的。這些研究生也“喜歡”閲讀本專業的文獻,但他們閲讀文獻的目的並不是找尋這個研究領域的生長點,以便辟出蹊徑做一番開創性的工作,而是從文獻中找尋他人的研究思路或是套用別人的研究方法來完成自己的“學位論文”。殊不知,創新的對立面是“模仿”,創新的最大的禁忌就是鸚鵡學舌、人云亦云,這種“邯鄲學步式”的研究思路最終必將遭到無情的淘汰。

二、大學生創新創業精神的培養

1、創業精神的內涵

隨着我國社會主義市場化,逐步形成了“供需見面,雙向選擇”的就業模式,這種新的就業模式,使畢業生和用人單位從被服從的地位,變為就業市場中兩個平等、互選的主體,雙方都有自主的選擇權,這就要求大學生要有更高的素質來面對選擇,更強的獨立創業者精神來迎接挑戰。現在大學生適應社會變革所要努力培養的創業精神,其基本內涵體現在以下幾方面:要有獨立生存的自信心;要有不斷創新的進取心;要有廣泛關懷的責任心。創業精神是一種理念,着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造精神和創業能力,使學生畢業後大膽走向社會、自主創業。一方面是創業思想教育,另一方面是創業技能教育。創業思想教育是創業技能教育的基礎,創業思想教育包括創業意識的培養、創業動機的確立和創業心理品質的養成,目的是為了讓受教育者形成正確的創業思想。開展創業思想教育,關鍵一點就是創業意識的培養,使學生變被動接受就業指導為教會學生主動或自主創業。既要鼓勵學生敢於在新興的領域和行業去艱苦創業,也要支持學生敢於自主創業,學會自我發展,培養學生具有創業的膽量、勇氣和開拓創新精神。

2、提升創業精神的途徑

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在《教育財富藴藏其中》的報告中認為:“教育應該促進每個人的全面,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審美意識、個人責任感、精神價值等方面的發展,使青年學生通過大學教育能夠形成獨立自主、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識,以及培養自己的判斷能力,以便由自己確定在人生的各種不同的情況下做自己認為該做的事。”要實現這一教育目標,大學生必須做到以下幾點:一,突出創新能力的培養。注重個性發展,培養好奇心、求知慾,獨立思考,抱有探索精神、創新思維,要崇尚真知,追求真理;二,努力提高實踐能力。利用課餘時間參加一定的社會實踐活動,增強學生自己對社會的瞭解並進而加強對社會的適應能力;三,加強心理素質的鍛鍊。有針對性地學習心理健康知識,優化心理素質,增強心理調適能力和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預防和緩解心理問題。處理好環境適應、自我管理、學習成才、人際交往、交友戀愛、求職擇業、人格發展和情緒調節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進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學會自我心理調適,有效消除心理困惑,自覺培養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和艱苦奮鬥的精神,提高承受和應對挫折的能力。總之,獨立創業精神的培養既取決於客觀條件的許可,更依賴於學生主觀的努力,作為學校要營造有利於人才脱穎而出的氛圍,積極培養學生的獨立創業者精神,為培養現時代社會所需要的人才而努力。

《對於創新創業的看法》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