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借力打造的自身職業生涯

來源:文萃谷 2.86W

近年來,我國大學生就業遇到嚴峻挑戰:畢業生數量繼續大幅增長,其就業期望值卻居高不下。面對就業問題的新壓力,中山大學採取多項創新性措施,使得大學生就業工作一直走在全國高校的前列。這是中大學生非常引以為豪的。中大去年畢業的一位曾同學説:“就業無疑是中大最有優勢的地方,我覺得除了清華跟北大,可能很少學校的就業形勢能與中大相比了。”但中大最有特色的,應該是去年大學生們自發組織成立的國內首個求職社團“中山大學學生職業生涯發展協會”。

關於借力打造的自身職業生涯

變被動為主動

曾幾何時,作為廣東省最高學府的中山大學的畢業生,在社會上供不應求,但在擴招和南下求職大軍等因素的影響下,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中大的不少學生深感求職的艱難。

為增強自身在就業大潮中“泅水”的本領,解決就業過程中信息傳遞不暢、供需溝通不足等問題,中大學生開始走出原來的焦急迷惘,由“被動等待”變為“主動出擊”,由“盲目探索”到“有組織地規劃”。

XX年11月8日,由中大在校學生自發組織,中山大學學生處、中山大學就業指導中心、共青團中山大學委員會、中山大學研究生管理處共同發起支持,成立了全國高校首個求職社團中山大學學生職業生涯發展協會(簡稱中大職協)。當天,北大、復旦等十多所國內名校的就業指導人員,也遠道而來見證了這個新社團的誕生。

中大職協是一個由學生獨立運作的、非營利性的學生社團組織。協會的宗旨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目的就是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己參與就業方面的教育活動,建立不同年級、不同層面、循序漸進的就業教育指導,以樹立正確的就業觀:

即一年級“端正專業思想、安心學習、做好迎接挑戰心理準備”;二年級“打牢專業基礎、培養廣泛興趣愛好、設計人生方向”;三年級“積極參與各種社會實踐活動、鍛鍊優秀綜合素質、準確定位職業生涯”;四年級則“掌握就業政策、樹立正確就業觀、提高求職技巧、力爭首次就業”。業務範圍也涉及全校各院系博士、碩士及本專科生就業的'方方面面。

依託專家資源發展

其實,“學生職業生涯發展協會”並不是新東西,中國地質大學和復旦大學早就有類似的機構產生,而中山大學的“學生職業生涯發展協會”是學生自發組織成立的,這在全國高校還是首次。協會免費為會員提供個性化服務,設立學習和培訓基地,模擬招聘考試,提供職業道德、職業規劃、工作技能、擇業與應聘技巧、相關法律法規。有媒體認為,這是全國高校中首創的“求職包裝”機構。

中大職協會會長陳思能告訴記者:中大職協其實也是被洶湧就業大潮“逼”出來的,協會今後將致力於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和發展,依託學校資源,聯合社會各界人士,形成以學生為核心的發散性服務網絡。而且還可以專業性的活動為會員提供良好的職業規劃、人才測評、開發諮詢等專業知識的學習機會、提供接觸社會的機會和良好的交往機會,優先接觸就業工作信息的機會。

XX年6月13日下午,在中國職業諮詢網和中山大學共同舉辦的“中山大學首屆英才節系列活動之職業諮詢日”活動上,中國職業諮詢網資深顧問郭峯、合生創展人力資源部負責人何鵬、盈通人力資源部負責人陳驥等作為職業諮詢專家,與中山大學就業指導中心黎啟業主任、中山大學學生職業生涯發展協會指導老師陳有志、就業指導中心邱瑞玲老師等,一起現場接受同學們有關職業規劃方面的諮詢。同學們最關心的問題就是:如何客觀地認識自我、做好在校期間的職業生涯規劃,把握適合的就業方向。

在活動中,一位讀生物專業碩士二年級的馮同學,在做了中國職業諮詢網的測評後,自己打印出報告,又跑回諮詢現場,並就測評結果和專家面對面交流,引來許多同學的駐足傾聽,馮同學本人也覺得受益匪淺。像這樣拿着測評報告來現場諮詢的同學非常多。諮詢日活動一直持續到傍晚7點多。同學們普遍反映,藉助人才測評的報告及現場專家的指導,對自我的認識更加清晰,對未來和就業更有信心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