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教師如何與家長溝通論文

來源:文萃谷 1.9W

教育還是要學校和家庭一起來完成,那麼作為老師,我們應該怎麼樣和家長溝通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好的國小教師如何與家長溝通論文,歡迎大家閲讀參考!

國小教師如何與家長溝通論文

摘 要】學校和家庭,不僅要一致行動,要向兒童提出同樣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終從同樣的原則出發,無論在教育的目的上,過程還是手段上,都不要發生分歧。”這短短的一段話,多次出現“一致”、“同樣”、“志同道合”這樣的詞語,旨在向我們強調家校形成同步教育的重要性。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方式很多,可以家訪,可以電話,也可以利用家長會時間交流一些普遍問題,只要用心的交流孩子的情況,每個家長都會接受的。溝通時,要了解和肯定孩子的優點,孩子存在不足的地方要注意説話的技巧,要讓家長覺得老師是真心想幫助孩子進步的,而不是找家長來批評孩子的。因為孩子還在成長,都還沒有定性,可以建議孩子努力的方向,可以提出一些好的建議請家長思考,這樣才能讓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較好的結合起來,家長的配合無疑會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水平,教師的工作成效也才會得到彰顯。

【關鍵詞】教師 家長 溝通

對於國小老師來説,與家長溝通,積極尋找教育學生的最佳切入點,從而提高教育質量,發展學生個性,顯得猶為重要。這裏的溝通,是指在孩子發展與教育上,家校雙方隨時互通信息,交流看法,以求全面瞭解孩子發展的情況,在教育上取得共識,從而共商教育策略,協同進行教育。那麼,國小教師該如何有效的與家長溝通呢?

一、教師應研究與家長交流的語言技術

孩子入學後,家長就會不時聽到教師對自己孩子的評價。孩子有時表現好,有時會犯上一點小錯誤,有的老師在向家長彙報孩子情況時,似乎沒看到孩子的優點,總是向家長告狀説孩子這也不是,那也不行。這往往使家長難以接受。作為教師,應客觀的向家長告知孩子在學校的情況,而不應該摻雜主觀色彩和情緒。教師應該用平和的語氣,委婉的態度,一分為二的觀點與家長交流。可以先向家長介紹一些孩子的優點,再説孩子不足之處或須改正的地方,這樣,便於家長接受。

二、教師應耐心輔導家長運用科學的`育兒方式

許多家長由於對孩子年齡特點不瞭解,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有時教育孩子的方式很不恰當,一味的溺愛,甚至放縱。而教師是有一定知識的專業人員,遇到問題應通過各種方式啟發、引導家長,讓他們瞭解孩子的身心特點,更新教育觀念,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曾遇到過一個家長向我訴苦“老師,我們家孩子太任性,每天早上非要吃豆皮,怎麼打他罵他都沒用,這不,早上又要我買了一碗。”我先告訴家長天天早上吃一種早點,不但有礙於孩子身體健康,還會造成孩子偏食;向家長介紹早點的營養配置;建議家長把這些好處用淺顯的語言講給孩子聽,其效果肯定比打、罵的方式好的多。家長從我這裏瞭解到了正確的教育知識,及時的改變了自己的教育方法。與此同時,我更加了解這個孩子,與這位家長也拉進了距離。

三、教師應以“換位”的思維方式與家長溝通

如今,國小里老師年輕化,好多老師尚沒有為人父母的角色體驗,有的即便是已經做了母親,在與家長溝通時,常常會遇到難以達成共識的局面,這就要求教師瞭解父母的角色,並從父母的角色去體會家長的心情和需求。孩子在集體活動中有時手或頭碰破一點皮,家長接孩子時十分驚訝、十分心痛是肯定的,而有的教師表現得若無其事的態度,認為家長大驚小怪,那麼,一件小事立即會使家長覺得老師對自己孩子不夠關心,對工作不夠負責,進而影響家長與老師的關係,給家校溝通設置了障礙。如果老師從孩子父母的角色去心疼孩子,或是換個角度想想,如果受傷的孩子是自己的孩子,那就會很自然的理解家長的心情,處事態度也會大不相同。那麼家校溝通就不會受阻。

總而言之,新時期的“教育改革”及學校教育系統的開放化,要求學校與家庭加強聯繫。親師溝通的良好與否,直接影響到老師的教學與班級經營。家長工作是我們老師份內的事,做好了,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因為實踐證明:只有家校形成合力,教育效果才可能是加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