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會計內容的若干探究

來源:文萃谷 2.49W

[摘要]本文在分析某民辦高校財會專業就業情況的基礎上,總結了民辦高校成本會計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民辦高校應建立就業導向下的成本會計教學路徑。這樣可以將學生職業、就業工作中對教學工作的意見及時反饋回教學管理中,促進學校的專業改革、課程改革與學科建設,以便適應市場對專業的需要。

成本會計內容的若干探究

[關鍵詞]就業導向 成本會計 教學改革 路徑選擇

一、就業導向下的民辦高校成本會計教學改革的路徑選擇

中國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階段的今天,也伴隨着大學畢業生就業壓力的加劇。面對這樣激烈的大學生就業市場,面對民辦高校自身的就業情況,民辦高校應該主動地迎接挑戰,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採取一系列切實可行的對策來提供符合市場需要的畢業生。而從教學角度來説,通過就業市場反饋的用人需求信息來對各專業教學計劃進行修訂,可以將學生職業、就業工作中對教學工作的意見及時反饋回教學管理中,促進學校的專業改革、課程改革與學科建設,以便適應市場對專業的需要。本文僅就以我校會計或財務管理(以下統稱財會)專業中的成本會計課程為例,來談一談民辦高校在就業導向下的成本會計教學改革的內容。

二、20xx屆我校財會專業畢業生就業情況調查分析

本次調查主要針對我校20xx屆財會畢業生,共有畢業生296人,其中本科生200人,專科生96人,共調查了260人,主要目的是通過對畢業生的就業層次,就業單位進行統計,以便了解畢業生的就業行業。調查方式主要通過畢業生上交學校的就業協議書進行粗略統計。

從統計情況可以看出,民辦高校財會專業畢業生總體就業層次不是很高,大部分是中小型民營企業,在政府機關工作的畢業生僅佔被調查人數的3%;從就業行業來看,到生產企業的畢業生較少,僅佔5.4%,從事第一產業的幾乎沒有,大部分都是到非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商貿、服務業等第三產業。因此他們涉及到的會計知識需要熟悉中小企業會計和一些行業會計,雖然各行業的會計原理相同,但涉及具體業務時的科目名稱還是有些差別的,這些內容目前在我們的教學計劃中沒有涉及,因此根據就業情況,需要調整相應的教學計劃,增減相應的教學內容,特別是傳統成本會計的教學內容需要進行相應的改革。既然民辦高校大部分畢業生面向中小企業,因此開設的相關課程應更多的體現中小企業經濟業務的內容,以滿足中小企業對財會畢業生的實際需要。

三、傳統成本會計課程的演進

在20世紀80年代初,成本會計課程是從原《工業會計》課程中的工業企業產品成本核算部分分離出來的,當時採用的是完全成本法,其教學內容沿襲了計劃經濟條件下會計模式的內容,主要體現在核算範圍上僅僅侷限於工業企業生產成本的計算,而且採用的是完全成本法;在會計報表體系上將成本報表作為對外報送的會計報表之一。然而,多年來成本會計的教學內容始終不變。隨着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新型科學技術的廣泛應用,改變了傳統的生產環境。自動化的製造程序、電腦控制的材料處置系統被廣泛應用於生產、製造行業,有的企業實現了無人化管理。企業一旦實行自動化之後,生產力就會大幅度提升,人工成本不斷減少,節省了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也解決了市場對產品多樣化、精緻化的需求。這樣,以傳統制造環境為背景、以產品生產成本為核心的成本會計教學,與社會現實需求很不相適應。為此,成本會計教學的改革勢在必行。

四、現行成本會計教學面臨的問題

成本會計作為財會專業的主幹課程,是會計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成本會計也是會計學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但是成本會計的理論和方法及應用範疇,不同於其他會計學課程。成本會計是一門集知識、技能、技巧為一體的專業課,對於學生來説,雖有會計學的功底,但要想很好地掌握成本會計這門課,還是很不容易的,特別是成本的計算方法,要想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更不太容易。但是現行成本會計教學過程也存在一些問題。 1.成本會計教材內容不夠完善

(1)缺少客觀的工業企業製造環境

傳統成本會計的教材內容基本不涉及或很少對工業企業的製造環境進行系統地介紹。由於缺少對工業企業製造環境的介紹,使得學生不能真正理解成本核算的內涵,掌握成本核算的方法。學生常常只熟悉教材中涉及的相關部分的成本核算,當企業製造環境發生變化時,學生不能獨立的對生產企業進行成本核算並編製成本報表。

(2)缺少成本會計目標

傳統成本會計的教材內容基本不涉及成本會計目標。由於缺少成本會計目標,成本管理只能侷限於傳統的生產成本管理,而不能更高層次地實現企業戰略管理。

2.成本會計教學手段限制教學容量

成本會計主要是通過成本數據的前後勾稽關係來反映成本核算流程的,這種數據的來龍去脈又主要是通過成本核算的有關表格反映的。目前成本會計教學手段絕大多數停留在自然媒體階段,教師受傳統教學模式的課時和媒體等的限制,使得教學效果欠佳。可見,傳統的自然媒體的教學手段限制了教學容量,很難體現成本會計樹狀的非線性的知識結構,不便於按成本會計知識的內在實質進行結構化教學。教學手段落後

3.僅側重於生產性企業的成本核算教學

目前傳統的成本會計教學還是側重於製造業成本核算和會計報表編制,其他行業的成本核算一般不作講授。但從目前畢業生的就業趨勢看,大部分畢業生從事的非製造業會計。雖然成本核算原理相同,但不同行業的成本核算還是有些微差別的,因此根據就業需求情況,非製造業的成本核算有必要納入成本會計教學內容。

4.實踐環節不足

目前,學生實踐能力欠缺是高校畢業生的一個通病,究其根源之一是教學實踐環節的欠缺,成本會計課程亦然。在成本會計的教學中,儘管學校一般會安排相應的實踐課時,但由於實踐課時往往安排在期末考試之前兩週,教學課時較為緊張;加之師生對其重視程度不夠,所以實踐教學效果甚微。

五、成本會計教學改革的路徑選擇

1.構建合理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

由於成本會計是在學習基礎會計、財務會計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的一門專業課程。它融入了多學科的知識,因此在設計培養方案時,應該從整體發展與綜合性出發,合理構建成本會計的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使學生意識到基礎課程的重要性,掌握基礎課程的基本理論、方法,為成本會計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要注重其它學科知識在本學科領域中的應用,搞好整體優化。在課程內容的確定上,確立為滿足不同的目的而提供成本信息的'思想,結合現代成本管理的需要,增加成本預測、決策、預算、控制、分析和考核的內容,適當增加非製造業成本核算內容的講授,在保留成本會計傳統體系中的理論與方法的同時,簡化過多涉及其他管理領域的內容,擴充成本控制戰略等成本管理領域的新概念和理論與方法,使成本會計的體系內容更具科學性、實用性和前瞻性。

2.構建成本會計多媒體網絡輔助教學系統

針對會計教育的特點,著名會計學家閻達五教授曾提出,“會計多媒體輔助教學將成為一種21世紀會計教學手段新模式”。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以直觀、具體、生動及信息量大和使用快捷、方便為特點的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系統已經大量的運用於現代教學中。針對成本會計系統性強、內容多的特點,教學中可以使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更生動地展現成本核算的流程,使學生對各種成本計算方法有一個完整的、系統的理解,改變過去單一的板書和抽象的講解,提高教學效果。

3.構建完善成本會計實踐教學方式

實踐性教學是將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環節,是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一個重要手段。通過實踐教學,學生可以親身體會成本會計在不同行業中的操作與應用以及在經濟管理中的重要性。成本會計教學主要以製造業生產過程為例進行講解,而學生對企業生產過程沒有感性認識,因此應該讓學生對製造業的生產過程有一個較清晰的認識。同時,通過實驗課程的開設,瞭解各種憑證的來源、去向,解決學生感性不足、認識不夠的問題,提高學生動手能力。並通過團隊合作可培養學生的合作、協調能力。最後,針對不同生產組織和工藝過程特點具體瞭解企業如何組織成本會計工作、進行成本計算、編製成本報表、進行成本管理等內容的綜合實踐教學,這樣既可以加深學生對成本會計整體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又可以對成本會計實踐更好地應用。4.建立成本會計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同步進行的教學模式

成本會計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同步進行的教學模式,是指以完成成本會計教學內容、達到其教學目的為出發點,以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為目標,將實踐教學的各種形式和手段,在成本會計理論教學的事前、事中和事後進行廣泛有效的應用。比如,教師在講授第一章成本和成本會計的理論問題前,可結合在企業產品生產過程能夠觀察或瞭解到的現象及事物,對該理論問題涉及到的知識點設計出一些具體問題;然後,學生帶着這些具體問題參與產品生產過程的情景教學或多媒體演示教學;通過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充分討論得出問題的答案後,教師最後對該理論問題作出準確的、深入的、全面的理論聯繫實踐的講解。這樣“理論教學中有實踐,實踐教學中有理論”,不僅使學生加深了對成本會計理論的理解,也提高了學生對產品成本的感性認識,同時也增強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尹瑜.試論成本會計教學改革.安徽警官職業學院學報,2008,(1).

[2]龐碧霞.《成本會計》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的改革探析.湖南財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8).

[3]鄭豔華.對成本會計課程教學改革探討.科技信息,2007.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