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葉生產技術及管理考察報告範文

來源:文萃谷 5.56K

一、 日本茶葉發展概況

日本茶葉生產技術及管理考察報告範文

(一)生產現狀

日本全國現有茶園面積5萬hm2,總產量8.98萬噸,茶農約24萬户,主要分佈在靜崗、鹿兒島、三重等8個縣,其中靜崗縣佔41.5%,鹿兒島佔16.3%,三重縣佔6.8%。茶樹品種比較單一,藪北種佔83%,所以採摘高峯期相對集中,給採摘和加工帶來一定的困難。日本茶業機械化和自動化程度相當高,茶樹修剪、採摘、加工、包裝基本上都實現了機械化和自動化。日本茶葉幾乎是青一色的蒸青綠茶,只是依據檔次不同從中分出玉露、玉綠、抹茶、番茶、煎茶、焙製茶、玄米茶等。日本茶葉有其獨特的風格,主要供應本土消費。

(二)茶葉加工

(三)茶園管理

日本茶園90%屬於農户所有,其他所有制的茶園僅佔10%。生產技術主要由茶葉指導者協會提供服務和協調。茶園管理現代化,園貌整齊化一,樹勢健壯,單產高,效益好。 2、施肥:茶園施肥量比較大,肥料投入約佔整個茶葉生產成本的30%,一年施3次,其比例為:春季30%、夏季40%、秋季30%;肥料種類較多,主要有硫氨、過磷酸鈣、鹼基鉀肥、硫基甲肥、石灰窒素、油粕、魚粕、被覆尿素、骨粉等。由於大量使用有機肥,所以土壤結構極佳。

3、水分管理:主要茶區氣候條件適宜種植茶樹,一般年降雨量在1500mm左右,加上土壤結構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強。人工給水系統較為完善,主要有滴灌、噴灌,根據生產需要,隨時可以提供足夠的水分。 關於有機茶,他們的態度,一是不提倡、不推廣;二是茶農自覺去做,政府可以在經費方面予以補貼和支持;三是實行有機食品jas標識管理,嚴格認證。目前有機茶園只是在條件適宜的地方有零星分佈,面積很小,幾乎不成比例。之所以如此,他們認為只要遵守《食品衞生法》,茶葉的飲用是安全的,從技術上講,茶園不使用化肥容易辦到,但不用農藥是很困難的。而且有機茶通常只採“一番茶”(即一批次),從產值來講也不太合算。

(四)新產品開發

(五)茶葉銷售

日本是綠茶生產國,老百姓習慣喝綠茶。日本茶葉流通多元化,買賣方式多種多樣。在東京等大城市及非茶葉產區,茶葉產品主要從超市和大商場的茶葉專櫃中購買,許多地方難得看見茶葉專賣店。但在主產區,茶葉專賣店比比皆是。茶葉專賣店不僅銷售茶葉、茶具,而且還經營具有鄉土特色的旅遊文化用品。據悉有60%左右的茶葉產量是通過批發商銷售,餘下部分則從不同渠道銷售。進口的烏龍茶主要用於加工成茶水飲料,在賓館、碼頭、車站、機場及大街小巷都設有自動售貨機。

(六)茶葉供需

2001年日本茶葉總產量為8.98萬噸,進口綠茶1.77萬噸,出口0.06萬噸,國內銷售為10.69萬噸,人均消費1174克,綠茶自給率為84%,在1.77萬噸的進口綠茶中,95%來自中國,5%來自越南等其他國家和地區。烏龍茶完全依靠中國大陸及台灣省供給,紅茶來自印度、斯里蘭卡等國家。預計隨着經濟的增長和茶葉保健功效被廣泛認可,日本國內茶葉消費仍有一定的增長空間。

(七)茶文化和茶旅遊

日本是文化盛行的國家,比較重視對歷史文化的研究、繼承和發展。在茶文化方面,最為突出的是日本茶道。據稱,他們的茶道是完全保留了我國唐代的茶藝,通過千多年的歷史考驗,現已深入人心,廣為傳播。這也是中日人民友好交流的歷史見證。

二、考察的收穫與體會

茶葉生產雖然佔日本農業的比重不大,但卻是主產區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經過長期的培育和發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日本茶葉產業。

(二)產品多元化。日本的.茶產品除了傳統的煎茶、番茶、焙茶、玄米茶、玉露、抹茶外,茶葉深加工產品開發延伸到生活的各個領域。用烏龍茶、綠茶、紅茶、花茶為原料加工製成的茶飲料,目前銷量已超過礦泉水。食品商店中茶食、茶麪、茶糖、茶羊羹等產品琳琅滿目。應用茶葉提取物兒茶素等製作的抗菌、除臭產品數百種。茶葉有效成份還廣泛應用於化粧品、洗滌劑、茶染服裝等。另外,融茶道、茶歷史、茶科技於一身的茶文化、茶旅遊,不僅增加了旅遊收入,提高了生活質量和文化品味,而且對宣傳茶葉,促進茶葉消費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正因如此,日本茶葉消費水平相當高,人均消費量是我國的3倍。對我國來講,加大宣傳,引導消費,擴大內需的潛力相當大。

(四)對茶葉農殘問題持客觀科學的態度。日本是個市場經濟很發達的國家,經濟生活中嚴格執法。對於茶葉農殘問題的態度是很自信和客觀的。一是認為國內生產企業、農户都依法行事,自覺遵守《食品衞生法》的要求,上市茶葉的質量是符合標準和安全的。二是國內農藥企業生產出售的農藥都是經過安全風險試驗的,只要嚴格按説明使用即可。三是對於世界某些市場的特殊要求,認為如果要出口到這些地區就要按人家要求做。因此,日本並沒有一味去追求發展有機茶,而是實事求是地認為只要符合《食品衞生法》即可。對於進口的茶葉也是同樣。社會上沒有人為就農殘問題進行炒作,反而是大力宣傳飲茶有益健康,特別是本國生產的綠茶,從而保持了茶葉消費量的穩步增長。

另外,日本茶葉產業呈現一些新的動向:一是更加重視茶葉高品質生產栽培技術和減少農藥、化肥施用的環境保全型生產技術。二是大力提高省力、降低成本的機械化和自動化水平。三是加強生物工程等高新技術研究,加大新產品開發力度,積極開發茶葉新用途。四是加大茶文化的宣傳力度,引導增加茶葉消費。這些都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三、幾點建議

我國茶葉生產與日本有很多相似之處,都是以生產綠茶為主的國家,國民都有飲茶的習慣,對茶葉的保健功能都有共同的認識。雖然日本茶葉引自中國,但在很多方面超過了我們。通過這次考察學習,結合我國茶葉生產實際,特提出如下幾點建議。

(一)實行區域化重點開發。要利用茶葉區劃成果,儘快組織制定茶葉優勢區域發展規劃。培育和發展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茶葉優勢產區和龍頭企業。加快茶樹品種改良步伐,大力發展無性系良種;進一步推進名優茶開發上規模、上檔次、上效益;大力推廣機械化修剪、機械化採摘和機制名優茶,加快加工機械和設備的技術改進;注重品牌建設,實施名牌發展戰略;加大茶文化宣傳力度。

(二)加快產品多元化開發步伐。一是鼓勵茶飲料的生產和開發,把茶飲料培植成為飲料行業的一大支柱。二是繼續支持茶多酚、茶多糖、茶咖啡鹼等有效成分的提取研究,大力開發茶葉新用途,提高茶葉附加價值。

(三)以客觀科學的態度解決農殘問題,培育、保護和擴大對茶葉的消費需求。對茶葉的農殘和重金屬超標等問題,工作上要抓緊,加快推進“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但要本着一個原則,是什麼問題就解決什麼問題,實事求是地宣傳,避免人為的不負責任的新聞炒作,影響了正常消費。同時,要針對不同的出口市場,在用藥上可以選擇進口國允許的農藥品種,嚴禁高毒高殘留農藥在茶樹上使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