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經濟和企業文化

來源:文萃谷 2.71W

由於企業所處的經濟體制和經濟環境不同,企業文化也不相同。即使同一企業,由於面臨的市場環境和經濟發展的階段不同,企業文化也會不斷髮生變化。

新經濟和企業文化

21世紀是新經濟時代,這種經濟具有不同於傳統經濟條件下的特徵,與之相對應,新經濟條件下的企業文化也有不同的特徵和要求。

  一、新經濟的特徵

新經濟是指以知識主體作為資本主要形態,以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網絡技術等新興技術為主要內容的全球化經濟。其基本內涵主要包括:知識、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網絡技術和全球化。

新經濟最突出的特徵是知識代替資本、勞動力和土地這些傳統的生產要素,成為經濟生活中最主要的生產要素。所以,在新經濟中,人們可以同時使用同一種知識,而且還可以創造性地使用這些知識,同時還能創造更多更重要的知識;知識經濟條件下,企業成敗的關鍵在於擁有某種技術,而不是傳統經濟條件下由資本規模和數量決定企業的競爭力;在新經濟運行中,只有不斷進行技術創新,才能在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由於新經濟條件下網絡的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使企業的組織結構、供給網和發送途徑,工作的性質與時間及場所,財務關係及指揮系統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由於新經濟具有以上特徵,所以,新經濟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首先,終身教育將是人類謀生的基本條件。新經濟以知識作為資本的主要形態,所以要求作為知識載體的人必須終身學習,終身接受教育,不斷進行知識更新以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

其次,資源的配置在全球範圍內進行。由於知識可共同擁有的特性以及信息化、網絡化、國際化的發展,各種有用資源將在全球範圍內進行合理配置。

最後,社會變革的速度將會加快。網絡經濟的發展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生產方式,也改變了社會的運轉方式。互聯網可能只要幾年、十幾年就可以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

  二、新經濟條件下企業文化的基本內容

在新經濟條件下,企業生存的外部環境和內部經營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企業文化出現了一些新的特徵。雖然每個企業的企業文化都會有所不同,但與現代經濟相適應的新的企業文化,其基本內容應該是一致的。

1、新經濟條件下的企業文化強調協作與團隊精神。新經濟條件下,企業內部分工比較細緻,企業中任何人的自我價值實現,都離不開人們之間的相互協作,都依賴於企業的發展。所以,沒有人們在企業運行過程中的相互協作,如果沒有團隊精神,企業就不可能高效益發展,也就不會有企業中每個人的自我價值的實現。

2、新經濟條件下的企業文化強調能力大小的不同。企業中每個人的能力大小不同,正因為人們之間存在能力上的差距,所以才有不同分工。在新經濟條件下,這種能力大小導致分工不同直接表現在人們的收益上。

3、新經濟條件下的企業文化強調由人們能力導致收益差別的合理性。正因為企業中人們有很大的能力差異,所以人們在企業中的收益方式就有很大的不同,有人獲得資本收益,有人獲得勞動收益。企業家和技術創新者持有企業股份,獲得的就是資本收益;一般員工按照勞動合同獲得工資,則是勞動收益。由此導致人們的收益差距很大,這充分體現了知識和技術在企業經營中的重要作用,所以是正常的。

4、新經濟條件下,企業在分配中只強調效率,忽略“公平”。公平是社會的功能,例如社會依靠個人所得税和社會保障制度縮小了人們之間的收入差距。企業講效率,社會講公平,最後實現了效率與公平的結合。

以上四個方面為基本內容的企業文化,是與現代經濟相適應的。知識經濟正在改變工業社會企業文化的基礎,在新的條件下,必須調整和建立新的企業文化以適應現代經濟的要求。

  三、建設適合新經濟條件的企業文化

1、新經濟條件的企業文化要適應“結盟取勝、雙贏模式”新戰略發展的要求。

“協作競爭、結盟取勝、雙贏模式”是美國著名的麥肯錫諮詢公司提出的21世紀企業發展的新戰略,是一種適應新經濟需要的網絡型的戰略,特點是優勢企業抱成一團,目的是為了把競爭對手擠垮,或者使對手實力受創。雖然其責權關係是寬約束,但從本質上講,它是企業界組織制度和經營機制的一種創新。近幾年來,企業結盟、兼併、接管的事例層出不窮,這既是經濟發展及經濟全球化的必然結果,同時也給企業文化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企業重組後企業文化怎樣融合的問題。所以企業在兼併、聯合的過程中只有做到取長補短、揚優避劣、達成共識,形成“結盟取勝、雙贏模式”型的'企業文化,企業才更具生命力、凝聚力和競爭力。

2、新經濟條件下企業要注意學習氛圍的培養。

20世紀末最成功的企業是學習型組織,它不僅僅被視為業績最佳、競爭力最強、生命力最強、最具活力,更重要的是使人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在心靈上潛移默化、昇華生命的意義。隨着知識經濟的到來,企業組織形式向扁平化的方向發展,其管理的核心為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實現從線性思維到系統思維和創造性思維的轉變,對個人及企業的知識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彼得?聖吉在《第五項修煉》中強調“系統思維和創造性思維根源於知識及知識的靈活運用和潛能及智慧的開發”。可見,學習對組織的持續發展至關重要,新經濟環境下最成功的企業仍然會是學習型組織,學習型組織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將進一步受到關注。但是要注意學習過程中的個人和團體的搭配問題,搭配的狀況不同就會對企業產生不同的結果:個人及團體都不斷學習並搭配良好,會對企業產生一股強大的發展動力,從而推動企業的迅猛發展;個人和團體都不斷學習但是若搭配不好,“個性”太強,反而不利於企業的發展。

3、新經濟條件下的企業文化要與生態文化有機地結合。

生態文化是一種新型的管理理論,它包括生態環境、生態倫理和生態道德,是人對解決人與自然關係問題的思想觀點和心理的總和。生態文化屬於生態科學,主要研究人與自然的關係,體現的是生態精神。而企業文化則屬於管理科學,主要研究人與人的關係,體現的是人文精神,但是本質上二者都屬於一種發展觀,運用系統觀點和系統思維方法,從整體出發進行研究;都強調科學精神,即實事求是,努力認真地探索。從狹義角度來看,都是觀念形態文化、心理文化,而且都以文化為引導手段,以持續發展為目標。並且企業文化發展的諸多方面,需要以生態文化來與之相結合。因為,第一,大部分企業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重視了人的價值,卻忽視了對周邊環境的影響,為環境的惡化及末端治理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第二,現代消費羣更青睞於綠色產品,企業也想通過“綠色浪潮”提高產品的生態含量;第三,企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生態化”是其必由之路,生態文化融人企業文化後不僅可擴大企業文化的外延,而且有利於企業樹立良好形象。

4、新經濟條件下企業文化中將更注重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企業形象直接與企業的興衰、優劣相聯繫,企業的知名度與美譽度有機結合構成了企業在公眾中的形象。良好的知名度與美譽度,是企業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如果聲譽卓著,企業就能招攬到更多的優秀人才和顧客,能吸引到更多的投資,能得到周圍鄰里的支持和幫助。經濟全球化使得競爭更為激烈,企業要脱穎而出,形象戰略尤為重要,它是企業在市場經濟中運作的實力、地位的體現。21世紀,企業競爭除了人才與科技的競爭以外,還有比較重要的一點就是,誰最先發現消費空檔,並以良好的形象佔據消費者的心,誰就能佔據市場,不斷擴大經營效益。

5、新經濟條件下的企業文化更注重企業精神與企業價值觀的人格化。

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企業要努力培育“生死與共”的價值觀,使企業全體員工增強主人翁意識,能與企業同呼吸、同成長、同發展、共生死,做到企業精神與企業價值觀的人格化,實現“人企合一”。

6、新經濟條件下的企業文化將更重視以人為本的思想。

商業化管理的本質特徵是以物為中心,以全面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目標,忽視人的因素,在管理上着迷於鐵的紀律、絕對服從和至高無上的權威,勞資之間變成了純粹的僱傭與被僱傭關係。21世紀企業的競爭是人才與科技的競爭,所以企業文化絕對不是片面的發掘職工體力,更重要的是發掘職工的智力資源,更注重於人的因素。企業文化理論的本質特徵是倡導以人為中心的人本管理哲學,反對“見物不見人”的理性管理思想,主張將培育進步的企業文化和發揮人的主體作用作為企業管理的主導環節。所以,企業不能再受商業化的束縛,新經濟條件下,在企業文化建設中,要把精力投向人,大力加強“人”的建設。

在我國新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很多新崛起的企業之所以取得成功,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這些企業非常重視與新經濟相適應的企業文化建設。例如,聯想集團的企業文化包括:講貢獻、講效益的價值觀;躋身於國際市場的共同理想;同舟共濟、協同作戰的整體意識;求實進取、拼搏創業的公司精神;高技術企業的社會形象,這些都為聯想集團更好地參與國際、國內競爭提供了良好的價值觀基礎,也為其未來發展創造了條件。海爾集團“以人為本、以德為本、以誠為本、君子之爭、和氣為本”的企業文化更是為企業的發展壯大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前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