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農業產業園發展前景

來源:文萃谷 1.51W

現代農業園是以技術密集為主要特點的園區,是我國發展農業現代化的新生動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現代農業產業園發展前景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用。

現代農業產業園發展前景
  現代農業產業園發展前景分析

當前,我國總體上已進入加快改造傳統農業、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關鍵時期,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改善生態環境、加速農業產業化與現代化進程,最終要依靠農業科技的進步與創新。現代農業園區作為農業技術組裝集成、科技成果轉化及現代農業生產的示範載體,是我國新階段推進新的農業革命,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必然選擇。

近年來,我國現代農業園區建設規模不斷增長。目前我國農業園區建設用地規模佔農業用地總規模的比例還不到2%,作為促進我國農業和農業科技發展的現代農業發展的載體,廣東、浙江等多數省市地區都已經出台了促進現代農業園區發展的相關政策。根據規劃,“十二五”期間,我國將進一步加快現代農業園區的建設步伐,增強農業創新能力,推進我國現代化農業發展。我國現代農業園區發展面臨良好的機遇。

  現代農業產業園要打好產業牌

通過人工引領,奶牛排隊走上現代化轉盤式擠奶機,完畢後自行走下轉盤,有序回到牛舍,旁邊的'大屏幕實時顯示牛奶的指標……這是在君樂寶現代農業產業園看到的場景。園區佔地3.8萬畝,集現代種養、乳品加工、旅遊觀光於一體。以農業龍頭企業君樂寶乳業為帶動,園區共有農產品加工企業6家,農民合作社16家,涉及13個村莊的7000多户農民,帶動了10多個相關產業的發展。

君樂寶園區是河北省120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區之一。按照因地制宜、產業導向的原則,河北省已形成幾類不同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模式。有加工帶動型,依託龍頭企業調結構、建基地,提高整體效益;有特色聚合型,圍繞區域特色產業,打造區域品牌;有科技引領型,運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技術,提升產品競爭力;有溝域開發型,統籌生態治理、特色種養業、休閒旅遊業發展;此外還有農墾改制型和觀光展示型。

儘管產業模式各有不同,但現代農業產業園都要做足產業文章,推動產業集聚和產業融合。既要引導龍頭企業參與產業園創建,又要扶持新型職業農民和返鄉下鄉人員入園創業創新。江蘇省以加工業帶動農業“接二連三”,以旅遊業帶動農業“跨二連三”,推動產業融合。南京江寧、揚州廣陵的園區分別利用其貼近大都市的優勢,推動科技、健康、人文等元素融入農業,打造創意農業、觀光農業、康養農業。泰州園區構建了種子種苗供應服務、農機裝備製造服務、農業生產智能化管理服務“三服務”融合。

產業導向要着眼於各地的資源優勢,避免同質化競爭。貴州省明確提出,確定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為園區發展方向,要充分利用全省立體氣候明顯的優勢,遵循山地經濟規律,突出主導產業。園區建設標準和規劃導則要求每個園區都要明確一個優勢主導產業,最多不能超過3個,形成區域化佈局、專業化生產的產業發展格局。在打造優勢特色產業基礎上,打造“生態貴州·綠色產品”的公共品牌。

  現代化產業園區要“姓農”

農產品在園區實現增值是好事,但更關鍵的是要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農民增收。在河北省邢台市九河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民的玉米收購後被加工成各類產品。園區內的玉峯實業集團負責人王玉鋒説,一噸玉米價格為1560元,而精加工製成維生素B12,身價就能達到3018元。玉峯集團加工的玉米佔邢台市玉米產量的八成以上。在園區,包括玉峯集團在內有31家加工企業,通過把玉米“吃幹榨淨”,帶動75萬農户增收10億元以上。如今,園區八成的農民從事二三產業,農民收入由原來的單純賣糧變為同時擁有租金、股金、薪金收入。

產業園要為農民提供一系列公共服務。四川岷江現代農業示範園區以鄉鎮為主體成立“土地流轉服務公司”,由專門機構、人員從事預流轉等工作,解決了土地流轉的零散、無序問題,保證了農民利益。目前,園區農地流轉率達到76%,近4萬農村勞動力轉移到二三產業。園區還設立了農村產權評估機構,幫助需要融資的經營主體對農業設施和農機具進行評估,以便於抵押貸款。目前,園區已開展“惠農產權貸”“農機購置補貼貸款”“土地流轉收益保證貸款”3個金融產品,新型經營主體年獲貸1億元以上。

單個農民要通過園區的鏈條增強市場開發能力。四川眉山市以“小泡菜、大產業”為核心,協同推進農產品生產與加工業發展,依託眉山泡菜產業園打造了綠色泡菜原料基地,推廣“稻菜輪作”高效種植模式,本着“產業集中、集羣發展”的思路,建成全國首個“中國泡菜城”,聚集泡菜上下游企業30餘家。同時,眉山市加強品牌建設,以“東坡泡菜”整體形象參與全國競爭。如今,該市建成原料基地42萬畝,年產泡菜原料6.5萬噸,帶動21萬户基地農户增收致富。

“農業產業園的作用是帶動農業發展,所以,產業園的建設要謹防產生虹吸效應,不能阻礙周邊地區的農業發展。園區應該是示範性的,最終要把探索的成果向周邊地區移植和推廣。”張合成説,要堅持為農、貼農、惠農,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農民就業增收,讓農民分享產業園發展成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