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的記憶解説詞

來源:文萃谷 1.36W

天府的記憶解説詞

自古崇尚文化藝術

【煙霧繚繞的樹林畫面,山脈,古蜀國動畫,古蜀人制造船棺畫面,古蜀象形圖】

在3000年前的古蜀國,先民們企盼王者的靈魂能夠駛向天國。從他們生命之初,船,就伴隨着他們生命的航程,於是他們把巨大的樹木做成船棺,載着他們心中的聖賢,去繼續尋找他們理想的聖地。把一個遙遠的歷史記憶,留給了後人做無盡的遐想。

【城市空鏡,船棺照片、挖掘出土的巨大船棺,製作船棺動畫】

2000年盛夏,在成都市中心的商業街,出土了古蜀國開明王朝時期的巨大船棺羣。這個長度近19米,直徑達1.4米的船棺,原本是一棵完整的楠樹,被古人從中間一劈兩半,並將樹心鏤空,合成棺木,既是棺,也是船,將入葬者與隨葬品置放其中,埋入地下,成為中國的船棺之王。

【船棺,和船棺一起出土的隨葬品:各種漆器,古蜀國城池動畫】

在船棺中保存下來的這些精美的漆器,充滿了神祕圖案和鮮豔色彩,它們和三星堆、金沙遺址出土的其他藝術珍寶一樣,都出自遠古的無名藝術家之手。它們之所以大量隨葬,是因為船棺主人古蜀王對藝術的熱愛。今天,考古學家們已經充分證實了——那,是一個崇尚文化和藝術的時代。

【成都到郫縣地圖動畫,郫縣望叢祠,古望帝之陵,古蜀國人們生活、勞作壁畫、蠶叢圖,望叢帝銅像,望叢帝殿】

在距船棺羣不足30公里的成都市郫縣,完整地保留着三千多年前古蜀時期杜宇王和開明王的陵墓。古蜀文明時期共經歷了五代蜀王:蠶叢氏長於養蠶,柏灌氏與魚鳧氏善於捕魚,杜宇氏工於農耕,而因為後來的開明氏擅長治水,所以杜宇氏主動將王位讓給了開明氏,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望帝讓位”的故事。從此,古蜀國開始了延續達九代的繁榮的開明王朝時期。

【古蜀國動畫,望叢帝殿】

好一個開明王朝,好一個開明時代。那是一個以知識為王的`年代,王者們都是用技藝與知識引導民眾走過蒙昧年代的先行者。

【桑樹、蠶字的變形圖,夕陽下的寶瓶口,俯拍安瀾索橋、江水,李冰畫像】

始於蠶叢氏的古蜀王朝鼎盛時期,為後世留下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深刻的歷史記憶。它就像都江堰之水,幾千年來默默地、緩緩地流淌在成都平原。

看不見的都江堰

【江水、李冰像、寶瓶口、堰功道文翁像】

如果説,作為蜀守和知識分子的李冰,留下的是一座看得見的都江堰,世代流淌,造福後人;那麼,同樣是知識分子又是蜀守的文翁,留下的卻是一座看不見的都江堰,潛移默化,百代傳承。

【成都石室中學的不同畫面】

文翁對成都歷史文化的影響,是首屈一指的。今天的這座石室中學,就是2150年前由時任西漢蜀守的文翁創辦的,它是中國最早的由地方政府興辦的官辦學校,也是世界上連續辦學時間最長的學校,至今從未遷移過校址。

【皇帝發佈詔書圖、古代學堂圖、老石室中學圖】

【採訪:教育學家王炳照】

石室中學早在西漢時期,就由蜀郡的一個太守叫文翁,在這個地方興學施教。據説呢,它的校舍是用石頭蓋起來的,號稱“石室”。那麼實行新學制之後,在這個地方建立成一所中學,稱作石室中學。這個文翁興學呢,是我們中國歷史上有文獻記載的第一所地方官學。當年漢武帝曾經發布詔書,號召全國向文翁學習,廣泛建立地方官學。兩千多年以來,這個地方歷代都是興學施教、綿延不斷,在中外教育史上,這是一件罕見的事情。文翁興學為我們中國教育史留下了非常有價值的一個歷史典故。

【不同畫面的古書,文翁雕像,毛筆字書寫疊古代學堂圖,蜀石經壁刻,司馬遷畫像,老文翁石室中學圖】

【字幕:蜀學比於齊魯,巴漢亦化之】

古蜀國開創的“知識為王”的基本國策,逐漸傳承於官府、影響至民風。西漢初,任蜀守的文翁到任後,又大辦教育、振興文風。他一面派出大量青年官吏進京學習,一面令大批官員深入民間普及文化知識,體察民情。文翁的兩大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功,它既培養了幹部,又提高了民眾的文化素質。司馬遷稱之為“蜀學比於齊魯,巴漢亦化之”。

文翁此舉,為後來成都平原“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濃郁民風奠定了深厚基礎,也為後來的文化昌盛起到了強烈的催化作用。

【俯拍城市空鏡、石室中學操場,做廣播體操的學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