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馮恩洪講座心得體會

來源:文萃谷 5.57K

近期,我校組織教師集體學習著名教育家馮恩洪的講座,馮教授在講座中精彩的言論給了我深深的思考,也給了我深刻的啟迪,讓我心頭的諸多困惑迎刃而解,展望教育前路,豁然開朗。

觀馮恩洪講座心得體會

一個最好的老師不應該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是奉獻,是一種悲壯的美,但我們應該照亮別人也發展自己。

教育既要給學生創造幸福,也要給教師帶來幸福;既要追求明天的幸福,也要實現今天的幸福;既要謀求人類的幸福,也要獲得個人的幸福。教育追求不能取一個、舍一個,不能揚一個、抑一個。

“播種一個信念,收穫一個行動;播種一個行動,收穫一個習慣;播種一個習慣,收穫一個性格;播種一個性格,收穫一個命運。”我們要幫助學生播種好的信念、行動、習慣和性格,幫助學生收穫幸福的人生。當學生幸福着,那麼我們的每一天都忙碌着,也都快樂着。

教育就要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知識,讓學生擁有學習能力和工作技能等;而學生是否享受學習似乎不是我們所要思考的,因為讀書就是枯燥的,需要每個人勤奮的。而馮洪恩在講座中告訴我們: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享受教育,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讓學生享受適合自己的教育,教育不僅要創造適合教育的學生,教育更有責任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所以,教育要注意受教育者的差異,教育者對學生的差異不應該埋怨,而是研究差異,關注差異,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所以教育要尊重學生的情感,激勵學生“你真了不得,你離成功就差一步了”,創建和諧的師生情感,讓教育的感覺不是難受,教育的感受是走進享受。教育者的責任就是讓學生快樂成長。所以教育要讓學生徹底釋放自己潛能,讓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

學生髮展存在着個體差異,沒有哪一個學生是天生的壞學生,是不可教的,關鍵看我們採用什麼樣的方式去教。如果採用的方式適合這個學生,那你的教育一定會有收穫。由於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生活的環境、從小接受的教育等都存在着差異,這就造成了發展上的差異。因此,我們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一定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尤其是學困生,千萬不能歧視,要多鼓勵,多關心,尊重他們的情感,激發潛能的釋放。一個人的潛能是無窮的,一旦被髮掘,釋放出來,就會出現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們現在的教育,是挑選適合教育的學生。一個教案,統一練習,完全沒有注意到受教育者的差異;對於學生的評價只有理性的對錯,沒有感性的激勵,特別對於學生的 “錯誤”回答,缺少引導,缺少尊重,致使學生在忍受教育,在挫敗中痛苦學習;我們每天為了學生考高分,在想方設法為學生布置作業,批改作業,讓學生在作業堆裏拼命,經常性地忘卻學生潛能的發展,只是固執地讓學生在教師設定的學習網內掙扎。馮洪恩在新課改中提到的“適合教育”就是強調以學生為本,追求人文關懷,引導學生的心靈走向真、善、美;強調-教育要適合每一個學生的個性,適合每一名學生的實際需要,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礎上為學生提供民主、科學的教育教學服務;強調整體大於部分之和,要讓每一名學生都有發展。

我們要積極發展自己,不斷地提升自身管理能力和綜合素養。學習教育理論,在理性認識中豐富自己;反思教育實踐,在總結經驗中充實自己;堅持教學相長,在互動交往中發展自己;開展教育科研,在把握規律中提升自己;尊重學校同仁,在借鑑他人中完善自己。樹立以學生髮展為本的觀念,學會欣賞自己的學生。

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們總在教學園地中摸索着:怎樣超越傳統,給學生開拓一片充滿快樂的土地,讓鮮花和小草都沐浴陽光、茁壯成長?高老師的生動而細細品味,收穫有四:

一、教育要植根於愛 ,真情澆灌

高老師的“以學生之樂而樂,以學生之憂而憂”告訴我們:教育愛,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二、教育要寬容待人 真誠奉獻

高老師曾經説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裏發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在平時的教學中,不盡如人意、不順心、煩惱、憂愁,甚至讓我們惱怒、無法容忍的事情,可能會接踵而來。

三、教育要堅持民主 ,走進學生

陶行知先生有這樣一首詩:“你這糊塗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譏笑裏有愛迪生。

四、給生命一個真誠的微笑

説實話,從高老師身上學到的東西真的很多很多。

五:學生要在“差異中發展”。

《老虎當校長》的寓言故事,(五十知天命的老虎當膩了“百獸之王”後,突然想當校長了,於是辦了一所學校自封校長,要鴨子練長跑,兔子練游泳,老鷹學爬樹----鬧了一番笑話後,學校關門,最後老虎感歎“校長不是人當的”----寓言説是馮專家自己編的,正諷刺了應試背景下的教育現狀,用統一的標準來評估學生,嚴重扼殺了學生自我和個性的成長。

六、“學以致用”。

所以,學會傾聽學生的心聲,學會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學會更富魅力的語言表達方式,多閲讀,多思考。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做最好的老師!

根據多元智能的理論,學生沒有差生,只有差異。因為每個人都有8種甚至多種智能,但每個人的各種智能發展都是不均衡的'。學生身上是不缺乏閃光點的,缺少的是發現學生閃光點的眼睛。樹立新課程改革的新觀念:

①目標觀------教育不只是傳輸知識的活動,它更應該是培育情感、健全人格、豐滿靈魂的活動。 ②教材觀------教材不是課程的全部,教材只是實施課程目標的載體之一。

③課堂教學觀------課堂不是教師個人表演的舞台, 它是師生互動、交流、合作、對話的空間。 ④學習觀------學習不是機械訓練、死記硬背,自主發現、自主探究應為其重要特徵。

⑤智力觀------智力不是單一的,是多元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智力優勢。

⑥發展性評價觀------分數、選拔不是評價的目的,認識自我、激勵發展才是評價的最終目的。 ⑦學生觀------學生不是泥土石膏,他們是發展中的、有差異、有思想的能動主體。

⑧教師觀------教師不是權威、主角、控制者,教師是學習者、引導者、研究者。

快樂課堂需要倡導良好的課堂教學精神,它主要表現為:一、課堂教學應該是真實、踏實、樸實和紮實的;二課堂教學要尊重學生的基本人格,維護學生的基本學習權力,即與學生平等對話,不能侮辱學生;三要尊重、滿足、提升學生的人性特點和學習需求;四、表揚和激勵應該是教師永遠的激勵手段。所以教育管理者還應關注課堂教學精神的養成和培育。

五、着手於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觀馮恩洪講座心得體會 [篇2]

今天看了全國著名教育專家馮恩洪老師的視頻講座(享受講台——實現教師專業發展)收益很大。 這個講座吸引我的主要原因是,馮老師教育理論的前瞻性以及講述內容的生動化和生活化。這與一般的就理論內容泛泛而談的講座大不相同,馮老師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同時例舉了生動豐富的案例,用風趣幽默的語言,震撼着每一位老師,讓我們茅塞頓開,也引起老師們認真的思考。“一個好老師,可以改變很多學生的命運”,這是一條被無數事實證明的真理。老師,是一個人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首先必須具備的條件就是珍惜講台,熱愛講台。“講台”是什麼?是教師終生的事業,是教師快樂的根本,是教師幸福的源泉;“講台”給孩子生命的啟蒙,給孩子智慧的啟迪,“講台”也承載着家長的希望和孩子的未來。

我想,一名教師熱愛講台首要的表現就是要上好每一節課,那麼如何才能上好一節課呢?馮恩洪教授認為,“每個老師都想上出一節自己最滿意的好課。上出這樣的好課是需要條件的,其首要的條件是熱愛講台,享受講台。只有先熱愛講台,才能夠享受講台。要想有地位,先要有作為。”他還形象地比喻“如同一個好的外科醫生是一把刀,一個好的演員就是一齣戲,一個好的老師則是一堂課,一個優秀老師的每一堂課是用一生心血上出來的。”

馮恩洪教授認為“熱愛講台,享受講台,關鍵是端正我們的位置。找準定位,自覺到位,主動補位,不能越位,不得錯位。到位時你就

享受講台,不到位時你就會埋怨講台,缺位會給你的工作帶來難受,到位會給你的工作帶來享受。”熱愛講台就是熱愛教育,就是熱愛學生,這就意味着教師有責任和義務讓學生實現快樂地成長。熱愛講台不是一種宣傳標準,而是一種職業標準。教師要有把握學生心靈變化軌跡的能力,有走進學生心靈世界的本領。珍惜講台就要發展自己,珍惜講台就要做最好的自我。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擁有我們的講台,珍惜我們的講台,激活我們的講台,從而享受我們的“講台” 作為教師,還要養成讀書習慣,享受讀書樂趣;要積累經驗,學會反思;要學會合作,實現雙贏;要做複合型的教師,實現教師專業發展。作為當今大多數教育工作者,與馮老師相比,在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道路上做到了多少?看到了怎樣的差距?難道我們不該積極行動起來,努力提升自身素質實現專業發展,已適應教育現代化的要求。 既然我們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就必須把三尺講台作為自己的生存線,實現教師的職業價值,要想有地位,必須要有作為。

觀馮恩洪講座心得體會 [篇3]

“一根鏈條的水平取決於最薄弱的環節,一個人羣的水平決定於領頭人的水平。”這是馮恩洪教授報告內容的第一句話,卻讓我們深切感受到了作為教師對學生終身發展所起的引領作用,也讓我們深思應當如何提升自身素質以更好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中國教育界素有“北魏南馮”之説,即“北有魏書生,南有馮恩洪。”可見馮先生在教育界特別是德育領域的領軍地位。馮教授指出:我們的教育必須承認和尊重“差異”,每個學生在智能發展方面都存在差異,簡單堆砌知識不是力量,學會應用知識才是力量。如果我們每天都思考,會發現每天都是新的。一個最好的老師應該照亮別人發展自己。在認真聆聽了馮教授的報告後,我們有深切地體會:

一、教師教育改革適應能力

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的特點具有開放性、創造性、不確定性。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轉變傳統的教育教學方式,解放自己的思想,轉變教育思想觀念,改革教學方法,由教學課程的忠實執行者向課程決策者轉變。

創造性地開發教育教學資源,大膽地改變現有的教學模式,徹底改變教學方法,多給學生髮揮的機會,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自己探索數學規律、自己去推理結論,要善於創設問題學習情景,引導學生體驗學習結論的探究過程,讓學生成為“跳起來摘桃子的人”,而不是“盛桃子的筐”,給他們講得應儘量少些,而引導他們去發現的應儘量多些,學生自己能夠自主解決的,教師絕不和盤托出。這樣才有利於創新人才的培養。

二、教師自我發展能力

馮教授説:“搞教育的人,是想大道理做小事情。”我領悟到身為教師,應有目標引領,應有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告別低層次需求,讓精神需求引領物質需

求,用腦袋富裕引領口袋富裕。每天身處三尺講台,作為教師,我們應享受教育,努力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不僅要注重知識存量,更要擴充知識增量。在平日裏,教師也要讓學習成為一種生活習慣。馮教授從1985年至今,不管工作多繁忙,也都能做到每天自學一小時,大教育家都能如此,更何況我們每一個教育一線的工作者。活到老,學到老。教育不能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要做就要做優秀的教育,而作為教育引導者的我們就要不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發展教育。

三、教師應努力發展學生的強勢智慧

優秀教師要做到目中有書、胸中有人。優秀的教育是適應差異的教育。教師要為有差異的學生提供合適的教育。讓他們有自立意識、共生意識、科學態度、人文情懷。

教育的真諦在於實現人的社會化與人的個性化的和諧發展。馮教授建議學校應努力“發展每個學生的強勢智慧”,就是要去發現每個同學的優點,並加以培養。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去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現在與未來,一隻眼睛盯眼前,一隻眼睛看未來。合適的才是最好的。我們要做適合自己學生的老師,尊重學生的差異,尊重學生的情感需要,讓每個學生的強勢智慧都得到充分發展。

四、學生幸福,我們快樂

泰戈爾曾説過:“播種一個信念,收穫一個行動;播種一個行動,收穫一個習慣;播種一個習慣,收穫一個性格;播種一個性格,收穫一個命運。”教師要做最好的自己,我們要幫助學生播種好的信念、行動、習慣和性格,幫助學生收穫幸福的人生。當學生幸福着,那麼我們的每一天都忙碌着,也都快樂着。

一棵樹不能改變氣候,但森林可以改變氣候;一個人不能改變社會,但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努力則可以改變社會。只有每一個教師都真心關注每位學生,幫助他們揚長避短,做到努力發展學生強勢智慧,才能真正實現教育為大眾服務,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聽了馮教授的報告,我們深感自己的責任重大,要及時激勵學生幫助他們建立信心;尊重和信任他們幫助他們自立自強;寬容和理解他們幫助他們重新振作。讓他們為自己的長處感到驕傲自豪,讓他們在人生的長河中自信自強、腳踏實地、做真正成功的自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