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創新社會管理工作

來源:文萃谷 1.54W

管理上傾力保障服務,第四。開創農村社會事業新局面,走和諧發展之路。圍繞關注民生,抓好以農村危房改造和農村低保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保證建設,促進老有所養、老有所居、困有所助。圍繞傾聽民意,抓好信訪懇談會和信訪導訪機制,實行“三變”變堵為疏,變上訪為下訪,變日常管理為全程服務。圍繞解決民憂,建立鄉鎮政務中心,推進“一站式”便民服務,推行辦點幹部下村領辦、代辦、協辦、督辦制。圍繞温暖民心,突出教育和諧,深入開展留守兒童關愛活動,推行留守兒童“代理家長制”突出計生和諧,深入開展誠信計生和生殖健康優質服務,加強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確保計劃生育率。圍繞促進民安,落實技防設施,創建平安文明鄉鎮。

鄉鎮創新社會管理工作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管理體系,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黨中央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審時度勢、與時俱進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社會管理的重點在基層,難點在基層,鄉鎮是政權的基儲改革的前沿、發展的重點和穩定的關鍵,其職能作用發揮如何,直接影響民心向背和黨的事業興衰。憑祥市被確定為全國35個社會管理創新綜合試點鄉村之一,這對其所轄的鄉鎮該如何適應新形勢、新要求,加強社會管理創新提出了嶄新的課題。為此,筆者結合在鄉鎮工作的經驗,談談加強鄉鎮社會管理創新的'一些思考。

一、鄉鎮社會管理的現狀

提出了深入研究社會管理規律、完善社會管理體系和政策法規,四中全會和六中全會分別從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整合社會管理資源,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要求。然而,現行的鄉鎮社會管理格局還沒有達到這個要求,主要表示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鄉鎮政府管理職能迷失。現在鄉鎮工作的基本定式是隨着上級中心工作走。圍着上級考核的方向轉,導致鄉鎮政府無心履行地方社會管理基本行政職能。

(二)行政老作為。仍然習慣於居高臨下、發號施令,對於羣眾的需求和困難,缺少主動調查瞭解和上達。

(三)鄉鎮指導村委會乏力。實行村民自治後。另一方面鄉鎮對村委會的指導收效不大。原因在於:一是當前村民自治的水平低,機制極不完善,自治等於不治;二是村幹部收入低,沒有社會保證等,難以調動其工作積極性;三是鄉鎮指導村委會工作中,缺乏資金、物資和人力等資源的配套實施條件;四是鄉鎮幹部培訓學習時間少,指導水平不高,導致工作效率偏低。

(四)鄉鎮普通幹部管理困難。一是鄉鎮幹部普遍待遇偏低。難以適應新時期的需要。三是鄉鎮在人事上沒有提拔任用權,普通幹部很難有升遷的機會,導致思想不穩定,工作不安心,沒有積極性,導致幹部管理難。

(五)鄉鎮公益事業建設難辦。一是籌集資金過程中。無法建立統一的分攤規範,徵收時難度較大。二是外出務工人員終年在外的資金收取難。三是局部農户因家境困難無法一次性-交清而產生新的拖欠,造成興辦公益事業胎死腹中。

二、鄉鎮社會管理創新的對策

(一)解放思想、轉變職能。及時轉變鄉鎮政府職能,加強鄉鎮政府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

全區黨政“一肩挑”試點鎮。崇左市友誼關工業園區落户 鎮, 鎮是全國第二批發展改革試點鎮。區位優勢、交通優勢、資源優勢、人文優勢明顯。 鎮只有解放思想,從改變服務方式、加強經濟合作、轉變政府職能中發明新機遇,才幹實現優勢優先、又好又快發展的目標。

(二)正確定位、緊扣重點。處於國家權力和鄉村社會的中間,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上級政府和部門的各項工作都要通過鄉鎮這級來實施完成。轉變職能後,當前 鎮工作的重點是緊緊圍繞憑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統籌推進城鄉一體化,加快城鎮化建設”這一重大戰略安排,全力打造崇左市一流的工業發展窪地鎮、現代農業窗口鎮、新農村建設示範鎮、社會安定和諧鎮、隊伍建設形象鎮。

(三)改革創新、科學施政。改革鄉鎮政權運行新機制,走精簡高效之路。要科學設置鄉鎮機構,採取鄉鎮黨委和政府機構合併設置的方法,設置3至4個綜合性辦公室,包括黨政辦公室、經濟發展辦公室、社會事務辦公室等,以整合資源、形成合力,提高效率。

隊伍上致力激勵約束,第二。完善鎮村幹部管理新方式,走負重奮進之路。一是用改革與競崗手段加壓力。要按績效定酬,打破“大鍋飯”局面。二是用評分與保證手段強基層。積極探索農村“兩委”幹部工作目標責任制管理新模式,推行村幹部工資保發、養老安全、醫療保證“三保”機制,解決基層幹部後顧之憂。三是用考核與跟蹤方法明目標。要制訂完善《機關幹部崗位目標考核方法》讓每名幹部找準座標,對號入座,定期組織班子成員、機關幹部談心活動,及時跟蹤管理,掌握思想工作狀況,讓幹部人人肩上有擔子、個個身上有壓力。四是用培訓與鍛鍊方式優素質。加大對鄉鎮幹部“充電”輸血”力度,使之不時掌握新知識,增長新本領。五是用選拔與交流機制造平台。推行幹部選拔“差額推薦、差額考察”制,變“伯樂相馬”為“賽場選馬”建立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動態交流模式。六是用問責與監督措施保本色。組織幹部經常學習《問責辦法》問責查處上做到既打雷、又下雨”加強鄉鎮幹部的紀律監督、審計監督和羣眾監督。

主體上全力發明優勢,第三。探索培育新型農民新辦法,走全民守業之路。建設新農村和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社會,農民是主體,也是內動力,只有提升農民素質,調動全民守業激情,才是抓住了鄉鎮工作的牛鼻子”為此,一要發明人文優勢,增強農民的人格魅力。要狠抓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促進農民家庭和美、鄰里和睦、人際和諧。二是發明技能優勢,增強農民的適應能力。採取職業教育、技能培訓、外出取經、典型觀摩、現身講述等途徑,引導農民學得會、用得上、能致富。三要發明產業優勢,增強農民的致富能力。大力發展主導產業,培育一鎮一品、一村一品,並把農民組織起來,變分散經營為規模經營。四要發明管理優勢,增強農民的自治能力。尊重好、維護好、引導好、調動好農民的民主權利,讓農民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約束中增強參政意識、公民意識、法治意識、大局意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