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工作建議

來源:文萃谷 1.62W

近年來,鄉鎮的統計工作雖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統計工作環境有了較大改善,統計在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中發揮了較為重要的決策諮詢作用,統計事業不斷健康有序發展,但相對來説,鄉鎮的基層統計工作建設還比較薄弱,與統計工作的客觀要求相差甚遠。因此,加強基層統計基礎工作建設,提高統計工作特別是鄉鎮一級的統計工作水平已刻不容緩。

統計工作建議

鄉鎮統計工作現狀

1.統計網絡不健全。從某種意義上講,基層統計網絡也就是鄉鎮統計機構以及統計人員的設置和配備問題。目前的鄉鎮統計工作在一些地方還是一種鬆散的、不穩定的網絡結構,而構成這個網絡結點的統計人員不僅承擔着繁重的統計工作,也大都兼任着其他的鄉鎮工作,如分包村户、計劃生育等,且都與工資掛鈎,導致部分統計人員往往安不下心來,統計工作缺乏相對的穩定性和連續性。

2.統計隊伍不穩定。由於統計工作的繁重瑣碎和統計人員的清苦貧寒,儘管各鄉鎮都配備了統計人員,但專職的極少,而且統計人員變動頻繁,個別甚至一年幾換。按《統計法》規定,更換統計人員必須徵求上級統計部門的意見,但實際上很少這樣執行。這種現象造成了統計人員業務素質不高等現象,嚴重影響了統計工作的連續性和完整性。

3.統計資料不完整。一些鄉鎮由於統計人員更換過於頻繁,統計員之間交接手續不完整,致使統計資料丟失、損壞,年度統計資料斷檔現象較為嚴重。同時,一些鄉鎮統計人員工作責任心不強,沒有嚴格按上級統計部門的規定和要求設置統計台賬,對統計資料的歸檔不夠規範。

4.統計服務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基層統計人員的工作只侷限於一種簡單的報表收集和初級數據彙總整理,而忽視了統計分析和綜合服務的職能。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基層統計人員少,而各種統計調查過多,個人承擔的工作過重,無暇開展統計服務;另一方面,部分基層統計人員業務素質偏低,缺乏應有的綜合分析能力和必要的專業知識。由於鄉鎮沒有設置綜合統計機構,鄉鎮的統計工作是分散的,農業統計、工業統計、人口統計分別由不同的統計人員承擔,沒有專職的`統計人員對全鄉鎮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進行綜合統計和分析,往往給鄉鎮黨委、政府造成統計服務不到位的感覺。

5.統計制度不健全或不適用。目前的統計調查制度大都以滿足本級和上級的需求為主,而基層統計人員往往只是簡單地收集和彙總各種統計報表,不能滿足鄉鎮對其經濟情況分析的需求。加上市、縣一些部門常常擅自制發不符合規定、未經統計部門審批的報表,且大多不能採用抽樣或難於取材,加重了鄉鎮統計人員的負擔。即使是統計部門的正規統計報表,雖然規定得很詳細,但因為有一些與鄉鎮的實際不符,導致鄉鎮統計人員在實際操作中難以真正實行。

加強鄉鎮統計工作的幾點建議

1.明確責任,加強管理。鎮可成立聯合型綜合統計機構,設置專職統計員1名,由組織人事部門統一任命,明確身份為鄉鎮行政編制,享受正(副)股級幹部待遇。承擔鄉鎮農村統計工作,並負責收集鄉鎮各站(所)的全部統計資料及運行情況,按照上級統計部門統一編制的統計報表進行歸集、彙總、分析,將月度統計報表資料和相關分析材料提供給鄉(鎮)有關領導,經鄉(鎮)領導審核同意後,同時報送縣統計局和縣直有關部門,充分保證鄉鎮統計網絡的穩定性,確保統計報表渠道暢通。

2.穩定隊伍,上下聯動。在政策允許的範圍內,適當提高基層統計人員的福利待遇,解決基層統計人員在工作環境、辦公條件等方面的實際問題,增強統計人員的愛崗敬業精神;另一方面,適時開展必要的統計培訓工作,全面提高基層統計人員的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

3.健全制度,嚴格考核。制定和完善《鄉鎮統計工作目標考核制度》、《統計報表報送制度》、《統計數據質量評估制度》、《統計數據責任追究制度》等,用這些制度來規範鄉鎮統計工作,管理約束統計人員,逐步使鄉鎮統計工作步入規範化、制度化、法制化,從源頭上確保統計數據質量的真實可靠。

4.強化服務,多出精品。一是加強對鄉鎮歷史資料的整理開發工作,對其進行深入系統的分析利用,把握其綜合性和趨勢性;二是強化統計分析的編寫,鄉鎮統計人員要充分發揮統計工作的優勢,撰寫出有一定分量的統計分析文章,為鄉鎮黨委、政府提供決策參考;三是加快統計數據對鄉鎮黨委、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提供速度,在統計數據上報縣級統計部門審核和評估通過後,要及時反饋給當地黨委、政府領導和有關部門,切實體現統計數字的權威性、準確性和快捷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