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課堂實驗的工作小結

來源:文萃谷 1.64W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高效課堂實驗的工作小結

大家上午好,非常榮幸今天有機會向各位就我校開展“生本課堂”教學模式改革以來所做的點滴工作做一簡要彙報,不當之處,請批評指正!

20xx年,在縣教體局領導的帶領下,部分校長赴山東杜郎口中學進行考察後確定五所學校為“生本課堂”實驗試點學校。當時張正華校長根據中學的實際情況,向局領導提出了進行課堂改革的申請。經批准,確定我校為“生本課堂”改革實驗學校,其中一個班為課改實驗班,課改實驗至今已歷時兩年。年初,聆聽了山西太谷縣張四保主任的報告後,我校又將“生本課堂”更名為“高效課堂”。今年下學期,我校已由點及面,“高效課堂”實驗已在全校各年級全面展開。

下面我將從三個方面對我校開展“高效課堂”實驗情況進行彙報。

  一、宣傳動員,加強培訓

我校實施“高效課堂”模式的改革,目的在於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通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變被動為主動,從而提高課堂效率,為此,我們分三個層面進行了宣傳動員。

  (一)學校層面

1、統一思想,加強領導

召開開校委會,確立課改的思路與決心,成立了高效課堂建設領導小組。

2、文化引領,營造氛圍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在校園顯眼處都張貼了具有高效課堂氣息的文字、圖片;在教室內張貼了具有班級特色的文字與圖片,充分營造課改氛圍。

3、明確目標,健全制度

制定了《南江中學高效課堂建設實施方案》和《南江中學高效課堂獎勵方案》。

  (二)教師層面

1、向教師灌輸“高效課堂”理念,轉變教師老化、僵化的教學模式。下發了《高效課堂22條》、《如何偏寫導學案》、《如何培訓小組長》、《高效課堂八大支撐系統》等系列培訓教材。組織老師觀看了高效課堂視頻錄像。

2、組織老師外出考察學習。

20xx年4月,組織部分實驗教師赴江西寧達中學考察學習。

20xx年4月,組織教師赴泰和四會考察學習;多次組織教師去本縣幾所實驗學校學習。

  (三)學生層面

1、召開全體學生會議,將課改理念及課改決心深入到學生中去。

2、加強了對小組長的培訓。讓優生帶動其他學生進行主動學習,主動參與。

3、班級中每週進行“高效課堂”工作小結。學校每月對“高效課堂”實驗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總結並評選“優秀小組長”、“合作之星”、“參與之星”、“展示之星”“自學之星”等。發給榮譽證書或獎品,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中去。

  二、組織實施,積極探索

從20xx年9月份開始,我校的一個班作為“生本課堂”實驗班開始啟動。當時由於毫無經驗也無借鑑,只得按張校長去山東杜郎口中學考察後的錄像視頻及書籍來操作。主要圍繞四個環節開展進行。

  (一)小組建設。

1、學習小組的劃分

我們認為,構建學習小組是進行合作學習活動的組織前提。學習小組在構成上要求小組成員的性別、學業成績、智力水平等方面有着合理的差異,這樣構建的合作學習小組才能“組內異質,組向同質”。

剛開始時,實驗班所採取的'是6人合作學習小組,座位形式是面對面而坐的,但後來發現這樣存在着分組過大,學生容易講閒話,而且如此坐姿長久下去也不利於學生身體健康成長的弊端。聆聽了張四保主任的報告後,我們改為四人一小組。全部面向黑板的形式,有效地控制了部分學生上課湊熱鬧的情形。

2、小組長的培訓

我們發現,一個小組建設的好不好、小組長是關鍵。為了搞好小組建設,我們先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對小組長進行了培訓。先是由學校行政人員對小組長進行集中培訓,再由科任教師對小組長進行了學科培訓。我校的陳周生主任、肖世榮老師、肖春生老師經常利用休息時間組織小組長進行培訓,手把手地教會小組長如何在課堂中進行展示、如何幫助組員進行學習。

小組建設是實施“高效課堂”教學的關鍵、小組建設的好壞將直接影響改革的成敗。

  (二)導學案的編寫與使用

導學案是實施“高效課堂”模式的一個載體,也是一個關鍵。對於導學案的編寫,我們的做法是:

1、課改之初,由於老師對於如何編寫導學案一無所知,只能從網上下載相關導學案進行借鑑、修改。

2、優化導學案。採取以學科組、年級組為單位進行集體備課,其基本模式為“個人初備——集體研討——個人復備”,逐步完善導學案,最終形成電子稿,交教務處審核、保存,打印。

3、編寫好導學案後,教師在上課前一天,下發本節課的導學案,學生利用晚自習的時間完成導學案並由小組長負責檢查、批改。

  (三)組織課堂教學

組織課堂教學是實施“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最重要的一環。為了使這種模式更加規範、更能落到實處,我們規定所有任課老師都必須按照以下六個環節組織教學。

1、解讀目標

即將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板書至黑板左上角位置,一上課就由科代表用兩分鐘左右時間帶領全班同學齊讀學習目標。這個目標在整節課中始終保留。

2、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教師可用多媒體、圖片等各種手段創設情境,用三分鐘左右儘快將新授課內容導入。

3、自組學習,組內討論

採取“獨學——對學——羣學”的方式,組內成員完成導學案中的相關任務,並由小組長進行檢查、批閲、簽名、適當評價。在這一環節中,小組的成員將問題整理出來準備提交給老師。老師要把這一環節的時間控制在8分鐘左右。

4.合作交流,展示探究

這一環節是組織課堂教學的重頭戲。“高效課堂”就是要讓學生在課堂中做真正的主人,充分展示學習和討論的成果。為了使這一環節井然有序,操作規範,我校教師引導學生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規範流程,簡潔語言,固定操作模式

李炳亭教授在《高校課堂22條》中提到:沒有“臨帖”豈會有“破帖”?一開始我們就必須有一幅模式化的“帖”去臨摹。我們要求學生展示時能夠熟練地運用這些語言。

“同學們,下面由我來代表XX組進行XX問題的展示。”

“該問題是……我們組的看法是……答案是……”

“請同學們質疑”“請老師點評”

“謝謝大家”

掌聲示範:啪,啪,啪啪啪

這樣做不僅有利於學生在初始階段能迅速進入角色,也體現了同學們團結合作,互幫互助的精神面貌。

(2)展示的同學要積極開展雙邊活動

學生在初始階段往往是將事先準備好的答案讀完而不是講解完,沒有任何雙邊活動。因此我們要求學生在展示過程中儘量脱稿,其他組的成員提出問題或質疑,表現好的組予以加分。

(3)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

教師在引導學生預習時,就明確提出了小組在展示中可以根據內容自主設計展示形式,保證課堂的生動性和靈活性。

這一環節中,老師要認真傾聽同學們的展示,對展示不到位的地方進行點撥和補充。

5.當堂檢測

教師要對該堂課的重點內容進行檢測,但題量不宜太多,題目不宜過難。大約用5分鐘至6分鐘進行檢測並在組內互查。

6.課堂小結

最後各組對本節課的內容進行小結,再由老師總結。大約2至3分鐘時間理清知識脈絡,總結歸納。

  (四)課堂評價

課堂評價是實施“高效課堂”的催化劑。老師對學生的評價對於學生保持長久的學習積極性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老師的評價不能停留在“很好”“很棒”這些簡單的表揚語,要深刻地指出問題的關鍵。上學期我校肖春生老師上的一堂語文課《偉大的悲劇》,有一個問題是這樣的:“請用一個詞來概括讀完全文後的感受。”某同學回答“悲劇”。肖老師是這樣點評的:“對,悲劇是本文的標題,你抓住了中心,但是請你再讀一下標題,同學們也一起讀一讀,如何才能體現偉大二字呢?”馬上就有學生舉手回答“悲壯”。肖老師再次評價:“你抓住了問題的關鍵。‘悲壯’就體現了“偉大”二字,閲讀就得這樣仔細地推敲。”這樣的評價與表揚就對一個學生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成績與不足

自20xx年9月開始實施“生本課堂”實驗,由一個實驗班擴展到如今全校八個班,由“生本課堂”到“高效課堂”,我校經歷了歷時兩年的效仿、探索、實踐和總結,取得了一些成績,也發現了很多問題,存在很多不足。

成績方面:

1、逐步形成了校風正、教風好、學風濃的良好局面。

2、校園文化建設逐漸加強,校園文化氛圍逐漸濃厚。

3、師生關係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出現了民主、和諧、樂觀、積極的良好風貌,為學校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4、教師的思想觀念得到了較大的轉變,“高效課堂”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5、改變了教與學的關係,師生角色轉變大。在課堂上,教師已不再是“百家講壇”式的授課,而是轉為後台的導演,甚至成為編劇。

6、優化了教學結構,教學方式靈活多樣。課堂上不再是那種“滿堂灌”,學生睡下一大片的情況。而是大部分同學能夠積極參與,熱情高漲,以學為主,以練為主,以賽為主。自我展示,合作交流,快樂高效成為課堂教學的主流。

7、教師之間的合作交流明顯增強,教研之風逐漸濃厚。

8、一批年輕教師熱情很高,脱穎而出。

9、學生的口語表達、書寫水平有所增強。團結協作精神進一步增強,集體榮譽感大大增強。

10、學生的自信心增強了。

不足:

1、“高效課堂”改革是一項持久性的工作,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目前,學校的各項配套設備、資金還跟不上。

2、師資力量不均衡。仍有部分教師授課是“兩張皮”,對教師和學生的指導和培訓還不到位。

3、農村學生基礎較差,素質還不夠好,學生的參與面還不夠廣,兩極分化的現象仍然存在。

4、為激活課堂,教師設計的問題還顯膚淺,整堂課看似熱鬧而落實到筆頭上的東西不多,從而導致考試成績與預期效果有一定的差距。

課改之路漫漫,課改之路充滿艱辛。兩年來,我們收穫了很多,也遇到了很多困難,經受了挫折。但是我們將堅持課改不動搖,沿着課改之路繼續前行。懇請各位領導和專家對我們工作的不足多提批評意見,對我們所遇到的困難給予支持和幫助。誠摯邀請各位領導和同仁來指導工作!謝謝大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