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學概論學結

來源:文萃谷 2.23W

傳播學概論總結

傳播學概論學結

一、孔子傳播思想

1、擔當傳播責任,塑造君子人格;

2、擔當天下道義,打造傳播團隊;

3、弘揚人道主義,引導文明傳播。

二、人類傳播歷史四時代

1、口語傳播:溝通,交流,人類社會,不穩定;

2、圖像文字傳播:歷史,文明,傳承,穩定;

3、印刷傳播:空間,拓展,矛盾,革新;

4、電子傳媒:迅速,廣泛,墊付,摧毀。

三、拉斯韋爾5w3功能;

5w:

who(誰)——傳播主體

what(説了什麼)——傳播內容

which channel(通過什麼渠道)——傳播媒介 whom(向誰説)——傳播對象

what effect(有什麼效果)——傳播效果 3功能:

1、環境監視功能;

2、社會協調功能;

1

3、文明遺產傳播功能;

四、伊麗莎白沉默的螺旋;

德國傳播學家伊麗莎白·諾依曼提出沉默的螺旋這一理論;

大多數個人力圖避免因單獨持有某些態度和信念而造成孤立;因此,佔支配地位的或日益得到支持的意見就會更得勢;看到這些趨勢並相應的改變自己的觀點的人會更多,那麼這一派就顯得更有優勢,另一派則每況愈下。

五、拉扎斯菲爾德兩級傳播理論及“三功能説”;

1、兩級傳播理論:

兩級傳播理論指的就是信息先由大眾傳媒傳到意見領袖那裏,然後再經由意見領袖擴散到社會的大眾。

2、三功能説:

(1)社會地位賦予功能;

(2)社會規範強制功能;

(3)作為負面功能的“麻醉作用”

六、六度空間理論(簡答,社交網絡平台)

六度空間理論;

SNS傳播模式的理論基礎六度空間理論(米爾格倫):任何兩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也就是説,最多通過六個人你就能

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這就是六度空間理論,也叫六度分割理論或小世界理論。

SNS傳播模式的特點:

1. 廣泛的傳播主體

2. 更注重傳播的手段和技巧

3. 更主動的受眾

4. 更易產生意見領袖的傳播環境

5. 娛樂化傾向

七、弗洛伊德三部人格平衡

本我是一個原始的、與生俱來的、非組織性的結構,本我的目的在於追求快樂;

自我是意識的結構部分,是通過後天學習和接觸外界環境發展起來的,自我的目的在於追求現實;

超我就是道德化了的自我,超我的目的在於追求完美。

八、波茲曼信息與媒介的關係——紙媒是否可被電子化閲讀所取代 我認為紙媒不可以被電子化閲讀所取代;閲讀過程能促進理性思維,鉛字那種有序排列,具有邏輯命題的特點能培養所謂的對於知識的分析、管理能力。

九、熊十力五惑及破惑明心;梁漱溟尚情無我

1、熊十力

五惑:貪、嗔、痴、慢、疑;

破惑明心:定、信、無貪、無嗔、無痴、精進、不放逸。

2、梁漱溟

樑先生建構的理想人格可概括為“尚情無我”。其中,“尚情”講的是如何培養基於“生命本性”的德性;“無我”講的是如何根除由理智產生的“惡”行。

十、施拉姆的四種新聞傳播模式

1、集權式

2、自由式

3、社會責任是

4、共產主義式

傳播學概論學結 [篇2]

傳播是人類作為高等動物的重要特徵.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傳播是人類社會信息交流的行為、活動和過程.傳播學作為一門新興的多科性的邊緣學科,也是在理論上對人類社會信息交流的分析、歸納和總結,因此很有研究學習的必要。學習這門學科我首先關注的是什麼是傳播學。即傳播學是研究人類一切傳播行為和傳播過程發生發展的規律以及傳播與人和社會的關係的學問。簡而言之,傳播學是研究人類如何運用符號進行社會信息交流的學科。但是前面提到了,傳播學是一門邊緣性學科,因此,其產生與發展勢必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我因此產生了許多問題。比如,傳播學與政治是分不開的,任何一個國家的傳播事業都誕生於一個特定的政治背景之下,因此,傳播就未必能夠真正意義上達到傳播真實消息的目的,那麼,傳播便是假象的載體。例如戰爭發生時,會有一個名詞是“信息戰”

也就是用假信息迷惑敵人而獲取戰略目的`;我有一個朋友現在是電視編劇,而他是一個放棄了報紙編輯工作來幹這一行的,我問他原因,他説:我想報的東西不能報,報道的都是別人讓我報道的東西,這種職業還有什麼意思?

因此,我們可以把傳播學看成是一個工具,但是作為一門學問,他必須有自己理性發展的空間,像所有的自然科學那樣,若是它受太多的感性因素牽制,我們則只能説他是一個思想,或是一個概念,而不能算是學問,也就沒有傳播學的説法。

跟着,我考察的是這們學科的研究範圍和研究對象

第一層次:按照信息傳授範圍大小:分為自我傳播,人際傳播,羣體傳播,組織傳播,大眾傳播。

第二層次:按照傳播學自身的結構,分為三個研究層次。

1, 理論;2,模式;3,研究方法;

第三層次:按照不同領域劃分,分為橫向,縱向研究;

第四層次:還可分為宏觀研究,微觀研究兩個層次。

學好這些,是關係到傳播學發展的關鍵所在。任何學科都是需要發展和更新的。

傳播學誕生要晚於新聞學,其與大眾傳播學的概念也很容易混淆,因此在學習時要注意:傳播學與大眾傳播學

一, 基本概念

1,大眾傳播學:是傳播學的一個分支,是一門研究大眾傳播事業產生,發展,及其與社會關係,研究大眾傳播的內容,過程,功能與效果的學問

二, 重點問題

1, 傳播學與大眾傳播學的關係?

既有聯繫,又有區別。傳播學是大概念,大眾傳播學是小概念,後者從屬於前者,是前者的一個組成部分。

2, 傳播學是否與新聞學有血緣關係?

有密切聯繫,但也有區別。

另外,學習這們學科,必須瞭解它的重要性即學習傳播學的現實意義:

1,有助於建立有中國特色的傳播學理論體系;2,對新聞改革起到參考,借鑑作用;3,對社會信息系統的建設,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高新科技帶來的社會變革,推動我國進入新世紀的信息時代,都有重要意義。

從書的第三章開始,傳播學的理論性知識開始突顯出來。想要了解傳播,便要了解傳播本身的關係是什麼,這便是傳播過:即傳播現象的結構、要素和各個要素之間的關係。這是書中的又一個要點。

若説傳播過程這一節講了傳播自身各要素的關係,那麼“傳播理論與模式、方法的關係”一節則講了傳播學各知識構成之間的關係。另外,我認為本章最重要的內容是傳播過程基本模式述略。在上個學期中,我們學過了新聞學概論。其中有好多知識跟本學科類似,上文闡述了新聞學與傳播學的關係,因此,通過二者的比較學習,便可以輕鬆得掌握新學的內容。因此,在這裏還要總結一下傳播學的學習方法:多與其他相關學科比較學習,在比較中找到學科間的相通之處。另外,學習傳播學增強自己的新聞敏感度也是很有必要的。

接下來,傳播學的研究方法一章是有極強的重要性但是最容易弄懂的一章。而在第六、七章的學習中遇到了不小的麻煩這兩章當中的概念不容易弄懂,看來還要下一番苦工夫!

我最感興趣的應該屬傳播效果研究的那兩章了。記得我們學播音是老師説播音學得好不好關鍵要看聽觀眾愛不愛聽你説話。那麼,傳播學怎麼發展好關鍵看它怎樣才能達到更好的傳播效果。在這兩章裏,傳播學跟新聞學,心理學等學科的關聯性展現得最為突出。為了獲得良好的傳播效果就必須藉助必要的手段,比如新聞的傳播方式,比如社會輿-論的心理等等。我想,這會是一個永遠值得研究的課題!

通過對傳播學這本書的大致瀏覽,我初步瞭解到了一些傳播學的基礎知識。傳播的現象是人類社會形成時就有的而這們學科卻誕生得這麼晚,也許,正是它這種古老又新鮮的特色吸引了我吧,相信通過我的努力,會取得好成績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