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門抗旱的工作總結(通用5篇)

來源:文萃谷 1.41W

不經意間,一段時間的工作已經結束了,回顧這段時間的工作,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找到了工作中的不足和問題,是不是該好好寫一份工作總結記錄一下呢?工作總結怎麼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農業部門抗旱的工作總結(通用5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農業部門抗旱的工作總結(通用5篇)

農業部門抗旱的工作總結1

持續的高温熱害與乾旱疊加對安徽銅陵市秋糧生產造成影響。銅陵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抗旱保苗工作,深入基層一線開展工作督導,堅決做到“有旱必抗、有苗必保”,確保奪取秋糧豐收。

建立會商機制,凝聚工作合力。由市委農辦牽頭,氣象、農業農村、水利、應急四部門建立會商研判工作機制,開展抗旱工作指導。氣象部門及時發佈高温預警和農業氣象週報,向種糧大户推送相關信息。農業農村部門加強墒情、苗情、病蟲情監測,指導農户落實應對高温熱害防範措施。水利部門科學調配水源,全力保障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水源。應急部門做好抗災救災物資儲備和調撥。截至目前,共推送手機信息50餘萬條,發佈氣象簡報8期、墒情和病蟲情簡報34期。

立足“四水並重”,保障農業用水。立足本地水源條件和用水需求,分階段、分區域算好水賬,合理調配和使用江河、水庫、塘壩、泵站、渠道等水源及水利設施,綜合運用江河引水、打井取水、灌區調水、人工降水措施,最大限度發揮水資源效益,保障在田農作物及秋種用水需求。累計引水0.6億立方米、打井36口、調水0.25億立方米,同時成功實施兩輪人工降水作業,平均降雨量累計達45毫米,有效緩解了當前旱情。

落實田管措施,確保秋糧穩產。抓好田間管理。通過小水勤灌、以水調温、噴施葉面肥、追施穗粒肥等措施,促進中稻正常結實、晚稻正常孕穗,努力穩住產量。截至目前,科學田管面積417.06萬畝次。抓好病蟲害防治。突出水稻“三蟲三病”等秋糧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控,在防治窗口期,採用生態控制、理化誘控、生物防治、科學用藥等綠色防控措施,累計防治面積達140.6萬畝次。抓好追肥提苗。對三類苗追施偏心肥,促進苗情轉化升級,施肥面積15萬畝次。抓好科學補改種。對受災較重甚至絕產的,提前收割留茬發展再生稻或者補改種晚秋作物,已安排補改種面積0.31萬畝。

強化要素保障,提升抗旱成效。爭取省級抗旱專項資金360萬元,市、縣區財政根據實際情況及時撥付配套資金2151.4萬元,確保抗旱資金充足。落實科技特派員制度,發動全市300餘名農技人員深入一線開展抗旱技術指導服務。科學發揮抗旱機械作用,市、縣、區調動各類灌溉機械7278台套、應急供水車輛114車次,累計灌溉面積502.1萬畝次。涉農保險公司迅速啟動災害保險理賠,目前已賠付近40萬元。

堅持“四級聯動”,壓實屬地責任。健全市、縣、鄉、村四級聯動機制,成立抗旱保苗工作專班,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抗旱保苗網格體系。市級牽頭抓總,縣區制定工作方案,鄉鎮將抗旱保苗措施落細落地,村組抓好措施落地末端支撐,打通抗旱保苗“最後一米”。

農業部門抗旱的工作總結2

夏收鏖戰硝煙剛剛散盡,夏種抗旱保苗衝鋒號已吹響。當前,持續的乾旱天氣給夏種和秋作物生長帶來嚴峻考驗,面對旱情,睢縣各級各部門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全面發動,全力以赴投入到抗旱搶種保苗工作中。

當前正值夏季作物播種、出苗生長的關鍵時期,隨着温度升高,需水量加大,做好抗旱保苗工作,對於確保在地作物生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該縣針對當前旱情的`嚴峻形勢,及時召開了抗旱搶種保苗工作動員會,實行包抓責任制,發動羣眾開展生產自救,增強抗旱保苗意識;要求各幫扶單位同鄉鎮積極銜接,科學指導幫扶鄉村制訂抗旱預案、購買抗旱設備。

該縣通過媒體及時宣傳旱情形勢,反映抗旱救災開展情況,指導羣眾抗旱自救。縣農業農村局組織120餘名技術人員和機關黨員幹部深入田間地頭,動員廣大羣眾利用現有一切水利資源及水利設施,開展生產自救。

確保水源供應,是做好抗旱保苗工作的根本保證。縣政府組織有關部門科學指導各鄉鎮採取抽、引、截、提相結合的辦法,充分利用機井、河塘等水源,千方百計擴大澆灌面積,保障抗旱用水需要。同時,組織農業農村、水利等部門的抗旱專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三查”(查苗情、查墒情、查蟲情),指導農民科學抗旱搶種、防蟲除草、澆水追肥。

截至目前,全縣共出動幹羣1.5萬餘人次,宣傳車輛100餘台次,開展田間技術指導1600餘人次,投入抗旱機械2800多台次,秋作物澆水60餘萬畝。

農業部門抗旱的工作總結3

截至7月10日,全縣蓄水情況為:塘壩約6300萬立方米,小水庫約3800萬立方米,國有庫壩蓄水7100萬立方米,全縣累計蓄水量約1.72億立方米,與去年同期蓄水量2.1億立方米相比少蓄0.38億立方米,與全縣蓄水工程設計蓄水量3.85億立方米相比少蓄2.13億立方米,扣除城鄉生活用水和死庫容外,可利用1.2億立方米。全縣部分地區出現塘壩、水庫蓄水不足。

為切實保障全縣農業灌溉用水,縣委、縣政府提前謀劃及時提引外水,於5月19日至5月26日從淠史杭引水500萬立方米,5月27日由城鎮供水轉為農業灌溉用水,全縣第一階段夏種累計引淠史杭水1900萬立方米用於農業灌溉;提巢湖水2800萬立方米;省駟馬山引江一級站於6月13日開機向肥東供水,本次向我縣供水3000萬立方米,已栽插水稻115萬畝,抗旱保苗65萬畝,累計提引放水16000萬立方米,為全年糧食豐收奠定基礎。

此外,縣政府分管領導多次帶領縣水務局深入一線調研指導保供水工作,與有關鄉鎮對接,主動服務提引外水。截至目前水務系統共投入人力6700人次,提水機組123台套,總裝機31000千瓦,累計開機16500台時,向灌區供水8100萬立方米。科學調節內部蓄水,切實解決好當前農業灌溉用水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以實際行動呼應羣眾的訴求,及時化解用水矛盾。

據氣象部門預測,近期仍無較大降水過程,以晴天為主,水稻保苗用水任務艱鉅。接下來,肥東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科學抗旱。進一步科學分析水量與旱情,根據計劃調度用水,按照“先生活、後生產”的原則,統一調配抗旱水源,強化節約用水、計劃用水、規範用水秩序。統籌生活、生產、生態用水,千方百計保民生、保生產、保穩定。

二是主動抗旱。牢固樹立抗大旱、抗久旱的思想,嚴格落實抗旱責任制,依法全面組織抗旱,最大程度減輕旱災影響和損失。

三是全力提引外水。繼續做好引江、引淠和引巢供水,確保城鄉居民飲水安全和農業豐收。

四是強化部門聯動。推進抗旱工作。氣象、農業、水務、應急等部門通力配合,千方百計增加抗旱水源;農業、水務、應急部門強化技術指導和服務,形成抗旱合力,推進抗旱工作順利開展。

農業部門抗旱的工作總結4

近日,大足城區持續的高温天氣,已經多天未降雨水,嚴重影響城區公園植株生長存活。為迎戰高温天氣,確保苗木成活率,大足區公園管理所採取灑水車澆灌、抽水機抽水澆灌和搭建遮陽網等方式,全力以赴、多措並舉打贏抗旱保苗攻艱戰。

一、召開專題會議,探討解決方案。大足區公園所園景科召開專題會議,科學有效制定抗旱保苗方案,將抗旱保苗納入近期園林綠化管護的重中之重,採取“定人”、“定時”、“定責”的方法,劃分路段,分片負責,確保各項抗旱工作任務的落實,切實做到“責任到崗,任務到人”的工作態度。

二、採取多種措施,提高灌溉效果。根據高温天氣給綠化植物造成了嚴重的萎焉脱水現象,合理安排了澆水時間,選擇在清晨和夜晚温度相對較低時進行,避免工人們在高温時段作業,確保良好的澆灌效果。需水量大的花草樹木要加大澆灌力度,採取多渠道澆灌措施,利用消防水龍頭、灑水車等用水途徑,有效避開用水高峯期。

三、加強督導檢查,全力抗旱保苗。為了打贏這場抗旱保苗的攻艱戰,需要不斷加強工作調度,全面巡查督查,隨時關注各種綠化植物的狀況,發現問題及時上報,進行整改,全力做到全覆蓋、無遺漏,保障城區綠化植物成果不受損害,確保綠植安全度夏。

下一步大足區公園管理所持續開展抗旱保苗工作,確保園林植物正常生長,不斷鞏固全區園林綠化景觀效果,讓市民切身感受到綠化環境帶來的幸福感和滿足感!

農業部門抗旱的工作總結5

為妥善應對多日來持續將維持晴熱高温天氣造成的嚴峻旱情,洋溪鎮黨員幹部積極投入到抗旱保苗工作,在落實黨委政府關於抗旱保苗各項決策部署過程中,全面深入抗旱一線,既開展好各村抗旱保收的監督工作,又引導好羣眾、農業生產大户做好生產自救,全面提高全鎮人民的抗旱保苗意識,為維護洋溪鎮人民羣眾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增強風險意識,確保人員責任到位。按照全市抗旱保苗工作會議部署,洋溪鎮全面加強對抗旱工作的統一指導,第一時間對全鎮抗旱保苗工作進行調度,並要求鎮紀委壓實監督職責,深入田間地頭,瞭解全鎮旱情實際情況,督促黨員幹部認真履職盡責,全面摸排旱情底數,掌握羣眾生產生產用水情況。截至目前,受損農作物面積約1.31萬畝,搶修提灌設施7餘處,投入搶修資金12萬餘元。

增強服務意識,確保科學調配到位。成立16個督導組下沉一線督導,積極引導羣眾、農業生產大户開展生產自救,根據旱情發展和灌溉需要科學調度水源,現已免費為83户231人缺水羣眾拉水送水,及時組織洋溪提灌站和灌區泵站共27台套設施運轉工作,灌溉水量達120萬方,保苗保灌田土面積達8500餘畝。同時,對已成熟和能搶救的農作物想盡一切辦法保收減損,對絕收田地做好立馬翻地、清苗準備,提前謀劃晚秋生產和下季小春生產,努力把損失降低到最小。

增強擔當意識,確保措施落實到位。以“抗旱保苗”工作為契機,全面貫徹市委關於“防風險、保安全”專題會議精神,進一步落實落細安全生產、疫情防控、森林防滅火、消防安全、電力保供、地災防治等工作的防範措施,在抓好重點工作的推進過程中,結合每日夜學夜訪,開展安全警示教育和秸稈禁燒監督檢查工作,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和緊迫感,為全鎮安全穩定提供堅強的紀律保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