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中秋節的作文500字三篇

來源:文萃谷 2.35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秋節的作文500字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品】中秋節的作文500字三篇

中秋節的作文500字 篇1

中秋節那天,下午放學回家看見媽媽在炒菜,爸爸這時也買回了月餅和烤鴨,四年級作文過中秋節。雖然我們一家人還沒有計劃怎麼賞月,但有了爸爸媽媽同時在家我已知足了。吃罷豐盛的晚餐,爸爸提議到市中心廣場去看文藝演出,並賞月;媽媽提議就在家看電視節目。這時爸爸媽媽都看着我,而我贊同爸爸的意見。 到了中心廣場,文藝節目已經開始好一陣了,因而廣場上已是人山人海,我們好不容易在廣場的一角找到一個可看節目的地方。由於離演出台太遠,看不清演員了,只能聽見優美的歌聲。這時抬頭向天上看去,月亮已經悄悄爬上了鳳凰山頂。今晚的月亮又大又圓,又亮又美。不知不覺我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月亮裏面真有嫦娥姑娘嗎?有玉兔嗎?它們的故事真實嗎…… 文藝節目在歡樂的掌聲中結束,人羣漸漸散去,四年級作文大全《四年級作文過中秋節》。再看月亮已經被一片烏雲遮住了一大部份,圓圓的`月亮已變成彎彎的月牙。這時我彷彿聽見月亮和烏雲在爭吵。月亮説:“你快走開,有許多人等着看我呢!”烏雲説:“我就不走,我就讓他們看不見你。”月亮生氣地説:“看你黑得像黑板一樣,多醜!”烏雲説:“這——我不在呼,只要遮住你我就出名了,哈哈……”月亮説:“就你別做夢了!哈哈……”烏雲説:“你不信哪,咱們就打一架,比比高低。”月亮説:“打就打,難道怕你不成!”月亮和烏雲就在天上你一拳,我一腳地打了起來。只看到一會兒月亮露出來,一會又被烏雲遮住了,它們打得難解難分,慢慢的烏雲佔據了上鋒,月亮也被完全遮住了,天空也變黑了。突然遠處吹來一陣大風,一會兒就把烏雲吹得無影無蹤,圓圓的月亮又露出了笑臉。整個廣場又灑滿皎潔的月光,我彷彿聽見嫦娥在開懷大笑…… 這時廣場上人已散盡,爸爸説:“驍帝也應該回家了,明日還要早起上學”。我看着天上的月亮戀戀不捨的隨着爸爸媽媽回家了, 今年的中秋之夜,我過得真快樂!

中秋節的作文500字 篇2

中秋節這天,爸爸忙完了工作馬上趕到鎮上一家月餅店裏去買新鮮月餅,沒想到買月餅的隊伍跟長龍似的,等了大半天才輪到爸爸,可月餅只剩下一個了,月餅老闆説要關門過節不再做了。爸爸像泄了氣的皮球一樣垂頭喪氣地拿着一個新鮮月餅回家。怎麼分?只一個新鮮月餅,而家裏卻有七個人過節呀!爸爸一副為難的樣子。這時,奶奶笑着説:“大家將就點吧,好在其它月餅買得多。這一個新鮮月餅就把它分成七份,大家嚐嚐味就行了!”一個新鮮月餅,每個人只分到一丁點,塞牙縫都不夠!我吞了吞口水,把一丁點月餅拿到嘴邊,又放下來,拿到嘴邊又放下來……實在是太少了!我聞了聞,嘿!好香哦!我看大家都吃得差不多了,我也趕緊吃餅,沒嚼兩下,餅就滑進了肚,像是豬八戒吃人參果,卻沒品出這新鮮餅是什麼味道!唉,看到大家吃得那麼香,而我卻連什麼陷的都不知道!爺爺彷彿看出了什麼端倪,再看了看自己手中的一點新鮮月餅説:“夢秋,我這點新鮮月餅還是給你吃吧!我吃不下了,剛剛吃過其它月餅了。”我連忙説:“不要,還是你自己吃吧!我……還是算了吧,其它的月餅我再吃兩個就是了!”可爺爺就是要塞給我吃,我搖搖頭就是不接。這時爺爺繃着臉説:“你吃吧,不然爺爺可要生氣了!”我被爺爺嚇壞了,趕快接過爺爺手中的一丁點新鮮月餅慢慢地吃着、品着,只見爺爺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忽然,我似乎明白了爺爺的心意,這月餅裏充滿了濃濃的情,濃的愛啊!我眼睛裏有股熱流,眼睛開始模糊起來,我趕緊跑到樓上擦掉。現在我知道這個月餅是什麼餡的了,是豆沙餡的,又香又甜!這個味道我永遠不會忘記!

中秋節的作文500字 篇3

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節日,為每年農曆八月十五。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為仲秋,因處於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間稱為中秋,又稱秋夕、八月節、八月半、月夕、月節,又因為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徵團圓,又稱為團圓節。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曆法,農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稱為“仲秋”。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根據我國的歷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西湖遊覽志餘》中説:“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説:“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

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古人賦予月亮許多傳説,從月中蟾蜍到玉兔搗藥,從吳剛伐桂到嫦娥奔月,豐富的想象力為月宮世界描繪了一幅幅斑駁陸離的勝景。自漢至唐,墨客騷人紛紛吟詠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圓時成為抒發感情的極佳時刻。至北宋太宗年間,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取意於三秋之正中,屆時萬民同慶。中秋之夜,明月當空,清輝灑滿大地,人們把月圓當作團圓的象徵,把八月十五作為親人團聚的日子,因此,中秋節又被稱為“團圓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