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讀後感

來源:文萃谷 7.67K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四大名著》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大名著》讀後感

《四大名著》讀後感1

讀書的好處,增長見識、獲趣、致呀雅。打開一部史書,猶如展開一部歷史的長卷,諦聽歷史的脈搏,咀嚼人生的甘苦;翻開一冊文學經典,如同走進一片風景勝地,詩情畫意呼之欲出,猶如置身其中。李白的孤傲,陳子昂的愁懷,魯迅的激昂,朱自清的深情,樑秋實的淡雅,一一呈現面前,心景與文字互為水乳,不由自主地跟隨作者進入如詩如畫的意境。我國古典的四大名著,抒發了四位作者不同的情感,其中,在《西遊記》內,我對於沙僧有些看法。

他雖然和唐僧一樣深知佛道,但是自從一踏進佛門就一心向佛;他沒有孫悟空的一身好本領,但他盡了自己的全力保護手無縛雞之力的師父;他不如豬八戒般身強力壯,鬼點子多,但他卻勤勤懇懇,從不好吃懶做,待人和善。他就是《西遊記》裏面最不打眼,卻最使我心生敬佩的人——沙和尚悟淨。

孫悟空就似一匹能夠日行千里的良駒,世人沒有不喜歡他的。豬八戒則如體形碩大、笨重的黃牛,能夠幫你幹許多粗活重活。但沙僧則像沙漠中的一頭駱駝,它沒有千里馬惹人喜愛的速度,卻可以穿過千里馬望而生畏的沙漠;它也沒有黃牛那蠻橫的力氣,黃牛一直都是吃了睡,睡夠了之後再幹,而駱駝即使幾天幾夜不吃不喝,滴水未沾,仍能邁着穩健的步伐,馱着沉重的包裹,頂着火辣的太陽走出荒蕪人煙的沙漠。

孫悟空好比飛翔於高空的蒼蠅,那鋒利的嘴,犀利的目光,恨不能劃破長空。八戒就是那看似笨掘但卻機靈聰明的企鵝生活在地球的一小點,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條,有滋有味。而沙師弟就是一隻鴿子,沒有蒼蠅的兇猛有力,也不如企鵝善於打理生活,但是也有一雙永遠飽含善意的眼睛和堅決去完成主人下達的指令的責任感。

鴿子在替人傳達信息時幾乎什麼都沒有吃,什麼都沒有喝,但我從來沒聽説過那隻鴿子因為忍受不了路途的艱辛而飛回自己老窩。沙漠中的旅程如此的艱苦,我們又看到過哪頭駱駝在過程中丟下貨物一走了之?沙僧即是如此,他面對孫悟空的離開,豬八戒的左思右想,猶豫不決,他也沒有將師父拋開不管;面對火焰山的炙烤,烈日的灼燒,他也沒有向其他人那樣,半途而廢。

在我們許多人的心目中,沙僧總是挑着他們師徒四人的行李走在最後,既沒有風頭可出,也沒有功勞可敖,這樣的人生實在乏味。但我覺得,如果沒有他,誰來將這擔子挑上十萬八千里,而毫無怨言?所以説,他雖然不突出,但沒有他,這條取經之路無法進行到底。

沙悟淨,人如其名,心誠明淨。比起兩位師兄,他那種精神,那對目標不懈努力的追求,尤其是那敢於承受磨難,默默無聞的品德,使我學到了更多.

《四大名著》讀後感2

《水滸傳》一書記述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好漢從聚義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後剿滅叛黨,卻遭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讀完全書,印在我腦海裏揮之不去的只有兩個字:忠,義。

忠,即是對自己的祖國,對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盡心竭力.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林沖的妻子在林沖被逼上梁山之 後,對高俅之子的欺負,寧死不屈,最終上吊自殺,這也是忠.在當今這個社會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個"忠"字,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夠做到一個"義"字.

一個"義"字,包括了太多的內容.《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好漢為兄弟,為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只為了一個"義"字;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為 一個"義"字.由此可見,一個"義"字雖然只有三筆,有時卻要用一個人的生命去寫.在現實生活中,給人讓座幾乎誰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於危難之中卻不是誰 都可以做到的.因為它需要有相當的勇氣,甚至是一命換一命的決心.

義,可以解釋為正義.一個具有強烈的正義感的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捨生取義.難道是他們不怕死嗎?他們為了正義,為了真理 可以奮不顧身,因為強烈的正義感清楚地告訴他們,什麼是不該做的,什麼是值得用生命去奮鬥的.一個沒有正義感的人,是不會理解這些的.因為他的正義感已被 麻木所吞噬,奮鬥的激情已經被凍結,只是他的靈魂被社會中一些醜惡的東西同化了.

我還清楚地記得《水滸傳》英雄中有一個黑大漢,他生性魯莽,性情暴躁,經常為小事與他人發生衝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卻能夠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 喪盡天良的傢伙們聞風喪膽.在現實生活中,雖然沒有這樣驚心動魄的大事發生,但"義"字卻滲透着我們的生活.對朋友講義氣,是小義.對素不相識的人或事物 也用一種正義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實際意義上的大義.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大義的民族,當日本侵華,多少義氣凜然的革命烈士,用他們的滿腔熱血,誓死不屈, 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國.董存瑞捨身炸暗堡,黃繼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機槍,這些都是炎黃子孫大義的延續,是中國歷史上揮之不去的光輝.

一個人,可以不相信神,卻不可以不相信"神聖".當前,我們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因此,這也是我們民族大義的根本所在.讓我們相信這一份"神聖",用自己的雙手去維護這一份"神。

《四大名著》讀後感3

憶往昔,讀過的書不少,唯有那豪情萬丈的《水滸傳》,令我久久難忘,又是一個愜意的下午,輕撫有層薄塵的書面,手邊的香茗冒着熱氣,令我不禁想起往昔讀《水滸傳》的點滴,輕品一口淡茶,輕啟書頁,好書需久讀。

書中人物情節是那樣的熟悉與陌生,少了一分表面的浮華,多了一分內心的思考。在我眼中,他們不僅僅武藝高強的英雄,更多了一分深沉與內心的表現,我亦非昨日,只見事之表象,未明事中真意,豪邁之情油然而生,正義在心中湧動。

初見林沖,總覺其過於怕事,雖有一身好武藝卻未有男子氣概,現在覺得並非其無男子之氣,實其有觀大局之心,有容人之度,大丈夫能屈能伸,豈料他人無容他之意,最終恍然大悟,奮起反抗,我覺得這才是真男人。

再説魯智深,先覺他力大無窮三拳,便打死了鄭關西,倒拔垂楊柳更是厲害無比。可現在看來他更有十分細膩的內心,不似一般莽漢,只有力,未見智。

最後説宋江,開始覺得他着實仗義疏財,求賢若渴,寬容大度,更有統領才能,可現在覺得他有些忠君思想過了頭,最終斷送了梁山好漢的大好前途,甚是可惜。

再讀好書心中湧起千思萬緒,匯聚成兩個字“忠”、“義”。

忠,即是對自己的祖國,對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盡心竭力.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林沖的妻子在林沖被逼上梁山之後,對高俅之子的欺負,寧死不屈,最終上吊自殺,這也是忠.在當今這個社會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個忠字,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夠做到一個“義”字。

一個“義”字,包括了太多的內容。《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好漢為兄弟,為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只為了一個義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為一個“義”字。由此可見,一個“義”字雖然只有三筆,有時卻要用一個人的生命去寫。在現實生活中,給人讓座幾乎誰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於危難之中卻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因為它需要有相當的勇氣,甚至是一命換一命的決心。

義,可以解釋為正義。一個具有強烈的正義感的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捨生取義.難道是他們不怕死嗎?他們為了正義,為了真理可以奮不顧身,因為強烈的正義感清楚地告訴他們,什麼是不該做的,什麼是值得用生命去奮鬥的.一個沒有正義感的人,是不會理解這些的.因為他的正義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奮鬥的激情已經被凍結,只是他的靈魂被社會中一些醜惡的東西同化了。

人,可以不相信神,卻不可以不相信“神聖”。當前,我們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而我們的目標就是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因此,這也是我們民族大義的根本所在。讓我們相信這一份“神聖”,用自己的雙手去神聖維護這一份“神聖”。

《四大名著》讀後感4

《西遊記》是一部神魔小説,它出自羅貫中之手,也是 羅先生的代表作。這本書與《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並列為“中國四大名著”。主要講了唐僧師徒四人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最終修成正果,取得真經的故事,其內容驚險刺激,情節變化多端,描寫生動細緻,刻畫人情世態惟妙惟肖,令人讀後回味無窮。

讓我佩服的還不止於此。羅先生還將這四個人物描寫的生動形象:唐僧誠心向佛,心地善良,頑固執著,同時又因心腸太軟而顯得有點懦弱和迂腐;孫悟空正義大膽,勇往直前,聰明機靈,對師傅忠誠,全心全意,法力無邊,讓所有的妖魔鬼怪聞風喪膽;豬八戒雖貪財好色,又懶又饞,但從不缺乏善心;沙僧忠心耿耿,憨厚嚴謹,樂安天命。這四人各有各的特點,使《西遊記》更加出名了。

書中不少妖魔倒是可愛可親,有人情味,是引人寄以同情的形象,猴精孫悟空便是最突出的一個。她的魅力在於他的妖氣而不在於她的改邪歸正,在於她的個性放縱而不在於受理性約束,同憤於他受緊箍咒的窩囊氣而欣喜他的有時妖性復發。神與魔泯除了界限,受到作者的平等待遇,於是宗教的價值觀就被拋棄,被超過,乃至宗教的虛偽性質也就徹底暴露了。

這個結局真好啊!但是師徒4人加上白龍馬,他們在取經路上的艱辛我們是可以體會到的。那裏面可怕的妖怪都成了他們通往西天的 磨 難,但是他們都沒有退縮都敢於迎接,即使曾經絕望過但他們並沒有灰心失望,一次又一次的重大挑戰雖艱難,但戰勝過的喜悦又讓我們高興。這裏面的詭計很多但都被識破,他們共有的堅持,讓他們完成了任務。如果唐僧遇到困難沒有堅持下去就不會遇到這麼優秀的徒弟們,如果孫悟空在三打白骨精之後沒有堅持救師傅也許他的師傅就被吃了大家也都各自散了,這一切都是堅持,他們都選擇了堅持並且還是在這麼艱難的情況下,然而對於那麼幸福那麼滿足的我們遇到一些小事就不堅持就放棄了嗎?不,我們要像書中的“五人”一樣,堅持下去,也許就一定會取得“真經”。

《西遊記》他宣揚了因果報應,佛法無邊的迷信思想,但是在現實中的堅持,沒有什麼好説的,對堅持!!

《西遊記》這部書讓我明白:只要有夢想,並朝着這個方向不斷努力,克服困難,就能取得成功!《西遊記》是一部不朽的古典名著,有什麼理由能不讓我們去讀它呢?

這就是我的感受。我讀了這本書後。我收穫了不少。

《四大名著》讀後感5

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我藉助這個假期讀完了這本描寫人物的性情鮮明的名著給讀完了,讀後感歎到:真不愧是四大名著之一啊!果然引人入勝,令我興奮不已!想起了毛主席的一句話:讀不完水滸傳的不是中國人!感慨萬分.

水滸傳塑造了性格鮮明的人:雪中送炭的宋江,膽大如虎的武松,機智聰明的吳用等等……揭露了封建社會的官逼X反,隻手遮天的社會狀況。

我被裏面的情節給深深地吸引住了,武松醉酒打死猛虎等,但大家對宋江的看法便不全相同,現在我來品一品他吧.

宋江自幼讀儒家書,受傳統教育,走入社會在縣衙中做押司(小吏),刀筆精通。他的出身經歷和性格,使他了解和體驗百姓的痛苦,有正義感,養成一種辦事謹小慎微、隨機應變,喜歡玩權術。因為他在官府任小吏,他懂法,有遵守法度的習慣。宋江到梁山泊以後,他處理問題比較周全,有人説他虛偽、玩權術,這是他處理問題的一種手段。如俘獲霹靂火秦明,讓位盧俊義等。他犯罪後衙門給他戴上枷,別人把枷打開時,他説不能,這是國家的法度。

宋江上梁山前是一位仗義英雄,義放晁蓋,當法與義發生矛盾時,宋江就不顧法度了。他對梁山的事業有一定的貢獻,他為了梁山好漢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殺了閻婆惜。

宋江上梁山後,成為義軍的首領。他自己説在文武方面並無過人之處,為什麼還能當梁山泊的首領呢?這是由於宋江有以下優勢:仗義疏財,在江湖中有一定的號召力;關懷兄弟,兄弟遇難設法相救;有一定的組織和軍事指揮才能,如三打祝家莊戰役,他注意總結經驗,從調查虛實入手,又拆散祝家莊與其他二家聯盟等。

受招安以後,宋江成為了一個朝廷的忠臣。他的思想是為國家出力,保人民平安。晁蓋死後,宋江將“聚義廳”改為“忠義堂”,這對起義軍來説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是《水滸傳》中宋江的一大關鍵。受招安以後把梁山上的“替天行道”大旗改為“順天護國”,他也由起義軍首領走到服從朝廷的順臣。這時,宋江的思想是:我是熱愛國家的,皇帝代表國家,朝廷不負我,我不負朝廷。他不聽吳用等好漢的勸阻,去徵起義軍領袖方臘,打得十分慘烈。

悲劇的結局。宋江帶領眾人徵方臘以後,原本的108位好漢還剩下27個,其餘的不是犧牲就是出走了,而朝廷並不信任他,對他加害致死。宋江臨死前,唯恐李逵再次造反,讓李逵喝藥酒被毒死。

宋江一生是曲折的,先是仗義英雄,梁山首領,招安後成為朝廷忠臣,最後是悲慘的結局。

《四大名著》讀後感6

對於人生的理解,《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借賈府往事一一列舉在讀者眼前。曹雪芹,名霑,字夢阮,號雪芹,一生歷盡滄桑,就因如此,才寫出了傳唱千古,震懾人心的《紅樓夢》。以《紅樓夢》把中國古典小説推上了頂峯,給我們講述了賈府從繁榮昌盛到抄家破亡的故事,從而又寫出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悽婉愛戀,把人生旅途中酸甜苦辣,變幻萬千都躍然紙上。

正是因為《紅樓夢》這般精彩,所以讓我們對人生有更多了體會,對中國古典文學有了更深的瞭解。

我們的人生,正是如詩如歌般的歲月,有過開心的笑容,有過傷心地淚水,有過真心的悔責。誰都有過失敗,曹雪芹筆下的寧國公也如同所説。我們的人生何嘗不是一部多姿多彩的小説,有各種各樣的故事情節,只不過作者是我們自己罷了。人生如戲,沒有人知道自己的未來會怎樣。

人生像一場旅途,正如我國偉大的思想家魯迅説過:"上人生的旅途吧,前途很遠,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前面才有路。"對啊,雖然有難關,但不怕的人才能挺過去。《紅樓夢》中,鐘鳴鼎食的寧榮府,最終也一蹶不振。人生幾何,何必留戀人世繁華,不如努力拼一生,瀟灑走一回。以免來去匆匆,白白流逝人生時光!想必這正是《紅樓夢》想告訴我們的道理。

品讀着曹雪芹的《紅樓夢》,眼前的一切漸漸模糊起來,彷彿來到了大觀園。女兒們果然出手不凡,不是男子,勝似男子。

我欣賞黛玉的執着和勇氣----不顧一切地愛上寶玉,但面對寶玉、寶釵的姻緣,她毅然地選擇了死亡;我欽佩王熙鳳的精幹和潑辣----獨自一人,支撐着榮國府這棟搖搖欲墜的大廈;我喜歡寶釵的穩重和平易----矜持端莊、心地善良、知情達理;我讚歎探春的精明和聰慧----在大觀園裏小試牛刀,便有了興利革弊之效……

我也欣賞紅樓夢裏的詩詞。黛玉的“天盡頭,何處有香丘?”纏綿悲悽,風流別致。

寶釵的“眼前道路無經緯,皮裏春秋空黑黃”,“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含蓄渾厚,透出一種力的追求。探春的“玉是精神難比潔,雪為肌膚易消魂”,“短鬢冷沾三徑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黯然,扣人心絃。在此中,黛玉和寶玉的故事更令我心動。

只因前生前世黛玉欠下寶玉那幾滴瓊漿,化成他們今世的姻緣之橋,演繹了一個動人的愛情故事。他們如山護水、如水繞山般纏綿,蔑視着世俗的眼光,走出天國的迷夢,到地獄裏尋找自己的真愛,他們不愛那南面的金山、西面的銀山、東面的銅山,卻偏愛那座孤冷的北山,情願用一生去廝守它的清冷與孤寂。

走在這本讓我似懂非懂,朦朦朧朧的《紅樓夢》中,感覺就像走在一座長長的、古老的橋上,讓我感悟至深,思索至深……

《四大名著》讀後感7

《西遊記》,顧名思義,就是向西行進過程中所發生的神魔故事。其間講述了許多興風作亂的妖魔鬼怪。別看這些妖怪相貌不一,其實大體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白手起家”的妖怪,另一類則是與天上的神仙有着錯綜複雜關係的妖怪。

縱觀全書,你會發現,雖同為妖怪,但下場卻不一。若是些鄉村山林間的野妖,往往被大聖幾句話給唬住,或當場打死。但若是跟神仙有關係的妖怪,卻總是有他的“後台老闆”出來搭救。雖然免不了一定懲罰,但最後總不至於落到死於非命的地步。

也許,這是作者在影響社會現實。現實社會中,總有那些有權有勢的人,他們身邊的人,為非作歹,無惡不作,卻很少受到懲罰。然而,久而久之,對社會的危害也是顯而易見的。所謂上樑不正,下樑必歪。最終,必然是整個社會風氣的墮落。

整個西遊記,除了對妖魔鬼怪的描寫,更多的是對師徒經歷與關係的描寫。在這個團隊中,唐僧的精神其實是最值得讚揚的。他雖然是肉眼凡胎,而且有時好壞不分,耳根子也軟,但他一心向佛,意志堅定。從不動搖,僅這,就足以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且看在女兒國內,他本可與女兒國王結婚,從此過上榮華富貴、有權有勢的生活,但依靠強大的信念,他拒絕了,這是一種多麼崇高的精神。

我認為,取經,不僅僅是唐僧師徒去改正自己原先罪過的過程,也是一種對他們內心是否堅定的艱難考驗過程。唐僧接受了這種人性的磨鍊,他堅持下來了。而且他的這種精神也使孫悟空桀驁不馴的人性或猴性發生轉變。

有一個有趣的現象,經常會有人提出疑問:孫悟空大鬧天宮時,武藝如此高強,天庭眾神之中無人可擋。可是,到了取經途中,孫悟空對許多妖怪束手無策,是他變弱了嗎?其實並不是。孫悟空在取經初期,脾氣十分暴躁,唐僧就説了兩句,他就不去取經了。可這種易衝動的性格並沒有伴隨孫悟空始終。

三打白骨精,面對師傅的驅逐,他並沒有説走就走,而是再三停留;在真假美猴王中,面對假悟空所引發的隱患,仍對師傅牽腸掛肚。最終,悟空打敗了自己的心魔,又踏上了取經的漫漫長路,可見他對取經的決心。孫悟空的心並不像以前那樣的急躁了,在唐僧身旁,他漸漸改變了打打殺殺的習慣,漸漸地"佛化”了,打妖怪時,自然就沒有了殺氣,漸漸打不過了。所以,打不過妖怪實質上並不是悟空武藝的退步,而是他人性上的昇華。

取經過程中,唐僧的信念始終如一,悟空則從桀驁不馴變得佛性,而妖怪的下場則又告訴我們為人要向善處行。總體而言,讀《西遊記》這本書,不僅是享受故事情節的樂趣,而且還是一種人性的磨鍊與修行,每個人都可以從中得到人生的啟迪,我想,這才是這本書世世代代受人喜愛的原因。

《四大名著》讀後感8

《水滸傳》一書記述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好漢從聚義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後剿滅叛黨,卻遭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讀完全書,印在我腦海裏揮之不去的只有兩個字:忠,義.

忠,即是對自己的祖國,對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盡心竭力.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林沖的妻子在林沖被逼上梁山之後,對高俅之子的X辱,寧死不屈,最終上吊自殺,這也是忠.在當今這個社會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個"忠"字,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夠做到一個"義"字.

一個"義"字,包括了太多的內容.《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好漢為兄弟,為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只為了一個"義"字;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為一個"義"字.由此可見,一個"義"字雖然只有三筆,有時卻要用一個人的生命去寫.在現實生活中,給人讓座幾乎誰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於危難之中卻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因為它需要有相當的勇氣,甚至是一命換一命的決心.

義,可以解釋為正義.一個具有強烈的正義感的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捨生取義.難道是他們不怕死嗎?他們為了正義,為了真理可以奮不顧身,因為強烈的正義感清楚地告訴他們,什麼是不該做的,什麼是值得用生命去奮鬥的.一個沒有正義感的人,是不會理解這些的.因為他的正義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奮鬥的激情已經被凍結,只是他的靈魂被社會中一些醜惡的東西同化了.

我還清楚地記得《水滸傳》英雄中有一個黑大漢,他生性魯莽,性情暴躁,經常為小事與他人發生衝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卻能夠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喪盡天良的傢伙們聞風喪膽.在現實生活中,雖然沒有這樣驚心動魄的大事發生,但"義"字卻滲透着我們的生活.對朋友講義氣,是小義.對素不相識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種正義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實際意義上的大義.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大義的民族,當日本侵華,多少義氣凜然的革命烈士,用他們的滿腔熱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國.董存瑞捨身炸暗堡,黃繼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機槍,這些都是炎黃子孫大義的延續,是中國歷史上揮之不去的光輝.

一個人,可以不相信神,卻不可以不相信"神聖".當前,我們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因此,這也是我們民族大義的根本所在.讓我們相信這一份"神聖",用自己的雙手去維護這一份"神聖".

《四大名著》讀後感9

施耐庵的《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令人百看不厭。至今,我已經看完好幾個版本,任愛不釋手,回頭仔細的反覆品味,那生動的情節彷彿滾滾浪濤在腦海裏流動,勾勒出每個人物生動的形象。

《水滸傳》講述的是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漢聚義梁山伯,接受朝廷招安,再到打破遼兵,最後剿滅叛黨,卻遭人陷害的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那令人印象最為深刻的莫過於那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漢了,正如金聖歎曾説的那樣:“一百零八人,便有一百零八樣出身,一百零八樣面孔,一百零八樣性格!”

我還記得那栩栩如生的好漢,花和尚——魯智深,倒拔垂楊柳;智多星——吳用,智取生辰綱;青面獸——楊志,賣寶刀;黑旋風——李逵,元夜鬧東京……一百零八位好漢曾為了朋友出生入死,講的就是“義氣”,為了人民而除暴民安,講的還是“義氣”。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個字,但是有時卻是要用生命去譜寫的!那如靈魂一般的高尚情操不知不覺中從人物中滲透出來。

忠義,即是對自己的祖國,對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盡心竭力。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下之下,任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義。林沖的妻子在林沖被逼上梁山之後,對高俅之子的X辱,寧死不屈,最終上吊自殺,這也是義!

還記得一位黑臉大漢——李逵,雖然他性格暴躁,十分魯莽,時常因為小事與他人發生衝突,但他卻藴藏着十分正義的心底,打抱不平,拔刀相助,使那些喪盡良知的壞人和心術不正的小人文風喪膽!

諸如李逵這樣的人物還有很多,如魯智深,他粗中有細,俠肝義膽,曾大腦野豬林,拯救林沖……

現在,雖然時代已經變化,不會發生這些轟轟烈烈的大事,但義氣和這種獨有的.精神時時刻刻滲透在我們的生活中,並且在點點滴滴的小事中匯聚了整個民族的大義。

我們中華民族歷來是一個充滿大義的民族。從近代以來,我們神州大地上飽受了外國侵略者炮火

的摧殘,從1840年的鴉X戰爭到1949年的新中國成立,一百多年間,多少義氣凜然的愛國志士用鮮血換取了整個民族的獨立和偉大的勝利呀!他們赴湯蹈火,視死如歸,不怕犧牲,譜寫了一曲壯烈之歌。

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我們還肩負着建設國家的神聖使命,這也是義氣體現的根本所在。我們應該發揚那些“義氣”精神,在時代的進步中,不斷創新,繼承,為的是祖國的發展,民族的未來…

《四大名著》讀後感10

在《西遊記》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唐僧的大徒弟--孫悟空。他個子不高,是隻從怪石中蹦出的神猴,他住在花果山,與那裏的猴子們成了親人。後來因大鬧天宮,被如來佛祖壓在五指山下,500年之後,被唐僧救出,並保護唐僧西天取經。一路上,悟空降妖除魔,立下了大功勞。所以,我很喜歡他。

在我的同學中,又像豬八戒一樣的葛瑋。他每天吃得特別多,別人吃一碗飯,它就能吃四碗飯!別人喝一口水,他就能喝三杯因此他長得很胖,啤酒肚子、水桶腰。一次體育課,跑步比賽,全班都得參加。到葛偉跑了,只聽一聲槍響,葛偉跑了出去,可他太胖了,根本跑不動,還差點麼摔倒。唉,葛偉該減肥了,我想:豬八戒也應該減肥了。

讀完《西遊記》,我終身受益。長大後,我要像唐僧一樣善良。看到大街上有要錢的可憐的人們,我總會施捨他們一些錢;看到有希望工程活動,我會第一個捐文具、書和錢;有些有意義的獻血,我也會參加。

我想整個世界上的人可能都看過《西遊記》這本書吧!首先我先介紹一下這個故事裏的主要人物。有豬八戒,為什麼他叫豬八戒呢?因為他本來就是一頭豬。自從師父領他之後就讓他戒掉八條不良的習慣。所以他叫豬八戒。豬八戒好吃懶睡不幹活,肥肥大大的。還有沙僧,他本是天上的一名大將,犯了錯誤被打入流沙河成了妖精。自從師父帶他去西天取經後,他才變成了好人。他勤勞,老實,憨厚,聽師父的話。再説孫悟空,孫悟空原本是從石頭裏碰出來的,所以是隻石猴。為了學本領,他不怕艱苦,到處拜師學藝。他忠於師父,降妖除魔,他還很勇敢。最後説唐僧,就是我所説的他們三個的師父。唐僧一心想到西天去取到真經,但是他經不住妖魔鬼怪的誘惑,經常被妖精逮住,有時候還差點被蒸了,虧了他的徒弟來救他,才得了一條性命。

他們經過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到了真經。從這本書裏,我學到了做什麼事情都要三思而後行,不要太魯莽。還有做什麼事情都要堅持,不能做到一半,就不做了,就象小嬰兒學走路,即使摔倒了也不要害怕,爬起來繼續向前走,最終才能達到目的。

這就是孫悟空,一個光彩奪目的神話英雄。孫悟空那種正義大膽、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本領高超是妖怪們的剋星,橫掃一切妖魔鬼怪的大無畏氣概,反映了人民的願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種正義的力量,表現出人民戰勝一切困難的必勝信念。

咒,從此孫悟空再也不敢不聽唐僧的話了。孫悟空雖然有降龍伏虎的本領,但是它還是有它害怕的東西,做人也應該有緊箍咒制約,這樣我們才能慢慢成長起來的。

《四大名著》讀後感11

四大名著是我國的文化瑰寶。《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這一部部經典,不僅充實了我們自己,還影響了我們的性格。當我們聽到義薄雲天時便會想到關羽;當我們聽到嫉惡如仇、怒殺王倫時便會想到林沖……他們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我們從書中映射出自己,也從書中學會了處事立世!

立世·義字當頭,無義不立世!

“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若重棗,脣若塗脂,丹鳳眼,眉卧蠶。”這是對《三國演義》中的一位英雄人物的描寫,此人便是關羽。華容道義釋曹操,護嫂尋兄、千里走單騎,每次讀到這裏便會心生對關羽由衷的敬佩,試問現實社會中誰會“掛印封金”?誰能“義薄雲天”、寧死也要放走有恩之人。我想這樣的人古今也只有關雲長一人罷了。所以説:義,是人們應追求的品德!

處事·勇敢無畏,無“勇”難成事!

被友人陷害,誤入白虎堂,妻子被辱卻忍氣吞聲,落草又不被重用,因忍無可忍而怒殺王倫,英雄半生卻孤獨病逝。想必大家也想到他是誰了,他就是梁山五虎將之一——林沖。他讓我學到了許多道理,雖出身八十萬禁軍教頭卻不被王倫重用,一味的忍讓沒有換來安寧,只有奮起一擊,才能出人頭地。在現在的社會中一味忍讓並無大用,只有自己強大才能無所畏懼!

做人·義勇雙全,義勇是人之追求!

義者,必有勇也,勇者,義理所發!觀社會百態,品萬千人生,無義無勇者終難成大事,望其書中,關羽的義薄雲天成就其千古美名,林沖的勇敢無畏、奮起一擊成就其半生輝煌。觀書便是觀己,學習先賢的品德,追尋英雄的足跡,以他們為榜樣,願我們能夠像書中人物那樣,做真正的自我,“義勇”兼得,並以其為人生的目標!

從書中我有所感悟,人生一定要有目標,古代的先賢英雄之所以能夠成為人們的榜樣,那是因為他們有值得我們學習的高貴品質。現實社會中,沒有追求就如同行屍走肉!董卿曾言:“如果你時常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那是因為你讀書少。”所以,讓我們從書找尋人生的方向,重燃生活的熱情,從經典中品讀人生!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願我們立世無悔,義字為先,不因私利而失義;我們處事自如,勇敢無畏,不遇事得過且過,處事果斷;願我們做人坦蕩,義勇兼備,遵從內心,堅守目標。讓我們共同攜手,學會從經典名著中來映射自己,共同創造精彩人生,讓社會變得更加美好!

《四大名著》讀後感12

讀了《西遊記》我深有感觸,文中曲折的情節和唐僧師徒的離奇經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書作者羅貫中為讀者講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個徒弟一路上歷盡艱險、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取得了真經的故事。正是這離奇的故事情節贏得了廣大讀者的心,致使此書成為了我國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

《西遊記》塑造了四個鮮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誠心向佛、頑固執着,孫悟空—正義大膽、本領高超是妖怪們的剋星,豬八戒—貪財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於天命。這四個人物形象各有特點,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寫作技藝的高超,也許作者善於刻畫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處。其中我最喜歡的便是孫悟空,因為他神通廣大、技藝高超,一路保護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經,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還有一種叛逆心理,以及他敢於和強大勢力做鬥爭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賞。

讀過《西遊記》使我領悟到辦成任何一件大事,都絕非易事。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經歷了眾多的險難,並非全是玄虛離奇。就拿我們的學習來説吧,我們經歷的每一天又何嘗沒有困難呢?我們國小畢業升國中,國中畢業升高中,高中畢業考大學,又何嘗僅九九八十一難呢?戰勝困難的過程,就孕育着成功。這就是我讀《西遊記》從中得到的啟示吧!

四大名著讀後感八年級作文4

記得七月份的時候爸爸帶我去新華書店買四大名著——《紅樓夢》、《三國演義》、《西遊記》和《水滸傳》。

我先看了《紅樓夢》,《紅樓夢》此書所記載的,表面看來無非是封建大家族的家庭瑣事。但實際上,它是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為背景,以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主線,以賈府的大觀園為舞台,生動描繪了封建家族由盛而衰過程中的各種矛盾衝突,反應了當時社會的真實生活狀況。

接下來的幾天裏,我徹底沉浸在《水滸傳》那充滿俠義充滿豪氣的世界裏。我喜歡李逵的粗豪可愛,喜歡魯智深的勇武,喜歡阮氏兄弟的的足智多謀,喜歡梁山泊好漢劫富濟貧的俠義之舉。

《西遊記》講述了孫悟空出世後,大鬧天宮,以及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一路歷盡千辛萬苦,降妖伏魔。最後,唐僧師徒,到達西天取得了真經。

《三國演義》描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書中最主要的人物有曹操、孫權、劉備,他們逐鹿中原,爭奪天下,最後三足鼎立——

如果你還沒看過四大名著,那就請你趕快去看吧,肯定會有所收穫呢!

《四大名著》讀後感13

《水滸》是我國在長時期來受到廣大讀者喜愛的小説之一。但他並不是某一、二位作家的創作,而是許多人的集體勞動的成就。通常被作為《水滸》作者的羅貫中、施耐庵,乃是對《水滸》進行最後加工的人物。

《水滸》所寫,是宋江及其結義兄弟——即所謂梁山一百單八將的故事。宋江是歷史上實有的人物。《宋史》的《徽宗本紀》、《侯蒙傳》、《張叔夜傳》中都曾記及。

《水滸》由許多短篇的“説話”(在宋代有一種稱為“説話”的民間技藝,至元代仍然流行,其內容主要是述説故事。)組合而成,也就是説《水滸》在説話中宋江及其將領的故事不斷髮展的基礎上形成的傑作。

《水滸》的原名為《忠義水滸傳》,一百回,系“錢塘施耐庵的本,羅貫中編次”。這是一種很奇怪的署名,不太容易理解,所以後來所刻得《水滸》就改題“施耐庵集撰,羅貫中纂修”,有的乾脆只提“施耐庵編輯”,“羅貫中纂修”,把另外一個人除名。

《水滸》從嘉靖時期起,它就收到了熱烈的歡迎。

《水滸》為忠義和勇敢的象徵,裏面的人個個重視友誼,甚至不惜為此冒風險甚至犧牲自己。但其出發點並不是道德信念而是個人感情。宋江在江州被判死刑時,李逵曾單身去劫法場;幸虧當時梁山的救應已到,否則他自己也活不成,不過他事先卻並不知道冕蓋等人會及時趕到。那麼,他何以情願為宋江送命呢?他與宋江認識不久,宋江知道他要用錢,便借他一綻大銀,李逵便“尋思道:難得宋江哥哥,又不曾和我深交,便借我十兩銀子,果然仗義疏財,名不虛傳。”他把銀子拿去賭,輸光了,宋江毫無不滿之意,又請他喝酒。他“不耐煩小盞價吃”,要用大碗,宋江便喚酒保拿大碗。李逵笑道:“真個好個宋江哥哥,人不説差了,便知做兄弟的性格。結拜得這位哥哥,也不枉了。”他們喝酒時本來吃的是魚,宋江看李逵餓了,又喚酒保拿肉上來,李逵又十分歡喜:“這宋大哥便知我的鳥意,吃肉不強似吃魚!”他認為宋江真是自己的知己,所以他不惜生命的救他。當然,這是建立在勇敢的基礎上的。

最令人感動的是最後宋江和李逵一起喝毒酒,宋江是因為害怕李逵為自己報復朝廷因而犧牲了李逵的性命,而李逵卻一點都沒有埋怨松江,李逵只留着眼淚説了一句話“罷,罷,罷!生時服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的一個小鬼!”並且李逵臨死的時候,吩咐從人“我死了,可千萬將我靈柩去楚州南門外寥兒窪和哥哥一處埋葬。”囑罷而死。從此就可看出李逵對哥哥宋江的深厚感情。

《水滸》是四大名著之一,理所當然,有許多吸引我們之處。所以,讀它勢必有好處的。

《四大名著》讀後感14

《西遊記》讀後感那四本厚厚的名著,是每個自詡熱愛中國古代文化的人必須修讀的。我自然不能免俗。而我最愛的,就是《西遊記》。它光怪陸離,色彩斑斕,它又振奮人心。讀完《西遊記》,最感動於孫悟空,我驚歎這個英雄。 日記

“英雄”有許多不同的解釋。《辭海》中説英雄是傑出的人物,曹操説英雄要有包容宇宙之心,吞吐天地之胸,《英雄》中則描繪了英姿颯爽,舍小我求大我的一羣英雄。我認為,英雄是那些頑強地掌握自己命運,併為崇高的理想而奮鬥的人。

孫悟空無疑是英雄的典範,他為了自由,為了自己的尊嚴,不惜與一切進行鬥爭。他和天兵天將,神仙菩薩打得轟轟烈烈,驚天動地,看似很熱鬧,很精彩,我卻隱隱感到一層悲劇成分:他即使在神通廣大,在與命運的搏鬥中總顯得無助,單薄。人是無法與由這時代決定的宿命對抗的。正因為這種對抗的差距懸殊,發自內心而拼盡全力的抗爭才顯得悲壯,明知不可為而為的勇士才能凸顯出其英雄本色。如今,真正與命運進行生死搏殺的人很少,即使有,也不都是為了崇高的目的。很少有人會像貝多芬那樣為了多留給後人一些精神糧食而去“扼住命運的咽喉”,更不會有人像哈姆雷特那樣高呼一聲:時代整個兒脱節了,天生我偏要把他整理好。

正因為大多數人為了瑣屑的目標而努力,所以當今真正的英雄幾乎沒有,沒有人能登高一呼,或以身作法,告訴人類更高層次的價值究竟是什麼。英雄的哈姆雷特向人們昭示了人的價值,英雄的浮士德則用他一生的追求告訴了人們生存的價值。人類需要發展,需要下一個英雄,然而,他在哪兒?他能告訴我們什麼呢?真正意義上的英雄總是出現在人類發展的時代交接點,在千年更替的時刻,人類不該對英雄主義精神漠然視之。現今社會太需要這種千金難求的精神了。

英雄——孫悟空——《西遊記》已不僅僅是一部名著,更給我們激勵和源自內心的力量。在歷史長河中,人不過是一粒微塵,有了這樣的認識,性情自然就會變得曠達。人的進化導致了世界的變化,自然產生萬物,思維的幽靈是主宰空間的閃亮焰火,網絡的世界瞭解更多悟透,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人應保持純潔無瑕的心性,拋棄名利的雜念,以平常之心處事,以平常之心待人。做到寵辱不驚,成敗不計,做自己該做的事,做自己願做的事。只要盡心了就是最好的。將自己的一生過得充實而幸福。

《四大名著》讀後感15

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總算被我啃完了,好苦!不過,我總算明白了很多道理

有多少人能有他這樣的魅力。這不是因為他的相貌,也不是因為他有所麼高挑的身材,更不會是他有大把的財富,就一點,就是他那在別人眼中芝麻大的優點。請不要小看他那芝麻大的優點,在這世界上就要滅絕

我總覺得我們在生活中對於朋友甚至親人少了一份親情,少了一份哥們兒女情。

現在當我知道為了未來奮鬥的時候,我家的門也變成了三釐米厚的防盜門。這就像《禮記》裏説的:"今大道即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

我們的社會很自然的少了一份愛,一份及其重要的愛——一份關懷。不要太吝嗇,一句問候,一個微笑不會讓你失去什麼,只能讓你的人格得到昇華。

四大讀名著讀書心得體會:

每當我翻開《西遊記》時,總有不同的心情。它在四大名著中是最生動活潑的,小時候的我讀起它來總覺得既過癮又有趣。但今時今日,不變的是那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我的領悟卻變了。

這是一部所有人都愛讀的經典大作,每個人都能在解讀它時獲取不同的感覺和啟示,有人喜歡它鮮明的人物個性;有人喜歡它瑰麗的整體形象;有人喜歡它活潑詼諧的對話旁白;有人還研究它的歷史背景、社會現象。但在我看來,他那曲折的情節中暗藏着人們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性追求。

在經歷了日復一日個性受約束的日子,二十一世紀的人們都格外向往自由,嚮往那個自由的化身:孫悟空。孫悟空破土而出,“不伏麒麟轄,不服鳳凰管,又不服人間王位所約束”,闖龍宮,鬧冥司,自花果山上目在稱王。可以説已經達到人性擺脱一切束縛,徹底自由的狀態。孫悟空其實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質中最突出的就是嚮往自由,他始終在追求自由,它的一切鬥爭也是為了爭取自由。這樣一個鮮活的形象給予了讀者一種追求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氣。然而,每個人都明白,在現在,即使是將來,完全的自由終究是不可能的,人始終要受到這般那般的約束。儘管包圍着我們的是個受約束的世界,但我們可以讓內心儘量變得廣闊而幽深,讓它能夠無邊無際、包容天地。

然而,目前社會上還有許多人被一些價值不大的東西所束縛,卻自得其樂,還覺得很滿足。經過幾百年的探索和發展,人們對物質需求已不再迫切,但對於精神自由的需求卻無端被抹殺了。總之,我認為現代人最缺乏的就是一種開闊進取,尋找最大自由的精神。

在厲盡時間錘鍊的《西遊記》中,竟深深藴含着新世紀人們最渴望的自由精神……我更明白為什麼它能夠傳承至今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