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景觀作文合集七篇

來源:文萃谷 2.74W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景觀作文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景觀作文合集七篇

景觀作文 篇1

一個晴朗的星期日下午,我和爸爸一同來到偉星·天境的售樓部參加手工活動。

那裏環境優美安靜,大廳裏擺着一張長桌,這裏就是我們參加活動的地點了。哇!長桌上有玉蝶、虹之玉、靜夜等四種多肉植物呢!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小房子模型、一個玩具小人和一棵小樹。

老師先讓我們在玻璃罐中裝四分之一的營養土,再把個頭最高的玉蝶放在最裏面固定好。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試了好幾次都沒能成功地將它固定好,只好厚着臉皮向老師求救。在老師的幫助下,這株調皮的小多肉終於乖乖地停住,不再左右搖擺了。下一個種植火祭,我學着老師的模樣,先用手指挖出一個洞,準備將火祭種進坑裏,可植物還沒種呢,自己的手和衣服已滿是泥巴了。我想:不能再向老師求助了,我要自己嘗試着完成。我接着又挖了一個深點兒的坑,小心翼翼地將火祭放進去,然後連忙把挖出來的泥土填上,火祭就這樣被我種進了土裏。

後面種的還算順利,可是到了種紅爪時,我一挖土就把剛種的玉蝶挖了出來,所以我不得不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把它重新塞進去再來種紅爪,可是這紅爪有很多尖尖的地方,我一碰手指就刺得生疼,輕手輕腳弄了很長一段時間才把它種進去。

還記得之前説過的三個小裝飾嗎?現在我們就要用上它們了!老師給了我們兩種顏色的細沙,一種是白色的,一種是藍色的,我們都想要白色的細沙,所以就搶了起來,同學們你爭我搶,都快把我擠成一張白紙了。把好不容易“搶來”的細沙均勻地鋪在營養土上就可以安放裝飾物了,先把小房子放在正中間,然後將小桃樹放在房子的右邊,小人放在西南方,在房子的正前方鋪上一條藍白相間的小路,最矮的植物前面還配上卡通的玩具模型。這樣,一盆漂亮的多肉植物微景觀就完工了。

今天真是不尋常的一天,自己親手做了一盆植物微景觀,回到家,還被外婆大大地表揚了一番,心裏可開心了!

景觀作文 篇2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景觀,開封城的車水馬龍已蜕變成現代都市的高樓林立;正如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人,田間山間吟歌之人已變幻為戴着耳機、哼着流行歌曲而行色匆匆的現代青年。景觀總是無處不在的,它就像是我們的生活,人們的主流文化,總是在隨着時代改變着。隨着一個時代的人改變着。

也許有時時代已悄然改變了,但人還未發覺。於是流行文化作為一種新景觀,總是被懷舊的人所鄙夷。宋詞曾被唐詩鄙夷過,元曲曾被宋詞鄙夷過,正如現代流行歌曲曾被,或正在被詩人們鄙夷一樣。但我曾聽過一句話,頗為經典——時尚是風,無論你是順風而來,還是逆風而行,人總是在風中。的確,不論是緊隨潮流還是抵制流行,人已在景觀中了。流行與傳統千百年來總存在着衝突,可是流行總是漸漸為人所接受,然後又成為了傳統。

望着電腦屏幕上各種中文字的新演繹,許多人歎息,又有許多人樂此不疲。雖然網絡流行語有時的確很"無厘頭",但我們的語言文字也許正是這樣發展起來的。就好像我們為古人的文章作注,時有通假字如"不"通"否",也許多年以後也會有人為我們的書面用語作注,如"沒"通"木","窘"通"囧"......我也曾不喜歡這些網絡語言,可也在眾人中漸漸被同化了。

愛古詩詞的人也沒必要感歎世風日下。流行與古典在古風樂壇有着完美的融合。"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劉禹錫想必也已看透了流行文化發展的規律,"江南三月看煙花,四月落英浸晚霞;臨水清照弄蒹葭,清風吹,細雨灑。"聽到這墨明棋妙的《鳳棲花》,我想,沒有哪個愛詩的人會不滿足的。古典在流行的景觀中一樣可以大放光彩。

而對於流行小説,諸如職場、穿越之類,我曾經完全不喜歡,甚至深惡痛絕的,可是細想,那些被奉為"經典"的古典小説,也不正是當時被上流文人所鄙夷的流行小説嗎?現代的流行小説,也反映了我們這個時代的社會和生活,也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景觀。多年後,也會有學者捧着我們這個時代的"流行小説",解讀着我們的時代烙印,我們的思想,我們的景觀。

一個時代的流行文化,是由一個時代的人組成的;一個時代的"景觀",也是由人組成的,不論景觀如何變,人如何變,人如何想,人總在景觀中。

老師點評:切入點很小,探討的是流行(時尚)作為景觀之於人的意義及人在這樣的景觀中應有的態度。

景觀作文 篇3

看到這樣一道有趣的題目,想起語文課本前面一幅“華清宮遺址”的照片,照片的質量實在不盡如人意,不過,圖中那些戴着紅色旅行團帽的遊客,卻引我注意,這些遊客,真可謂“人在景觀中”了。然而,這樣浮光掠影的旅行能夠體會景觀中的“人”嗎?我看並非如此。

“景觀”二字頗耐人尋味,有“景”遺世獨立,也有“人”觀此有感。“景觀”為人所觀,觸人心靈,必有心與心的溝通——觀者有心,景亦有心;所謂“人”在景觀中,我以為,是指景中的人性,景中的人文。是這兩個“人”的因素實現了景與人的溝通和共鳴。

行走在羅馬城,常有充滿人文氣息的景勾起你無盡的思緒。街邊一棵棵矗立的羅馬鬆,賦予這座城市以別樣的陰柔,與充滿陽剛之氣的羅馬城完美調和;行至鬥獸場,古羅馬人拼搏奮鬥的英姿儼然在此重現;再看今日羅馬城的體育場,古老的“米斯牛”的傳説任然鐫刻在羅馬足球隊的隊徽上,成為一種精神,一種靈魂。試想,若是沒有羅馬人追求陰陽協調的情懷,沒有羅馬城一度輝煌的歷史,沒有流傳百世的羅馬神話故事,這些松樹只是普通的行道樹,這座鬥獸場只是毫無價值的石柱,這枚隊徽只不過用來區別賽場上的“敵我”,羅馬的光輝該多麼黯淡,底藴該何其失色。

是人文的力量,讓景觀之所以成為景觀。

行走在台北市,這裏沒有歷史悠久的古蹟,多是平平凡凡的市井。可正是在這平凡的市井中,有人的存在,有人性的温暖,便有了美好的景色。在老舊的私人住宅樓裏,那些細心的主人,將自家打理得井井有條,温馨的環境無聲訴説着對生活的熱愛,對世界的歡迎。一早,賣早餐的小鋪冒着熱氣,門口早已排起長龍。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堅守自己這一爿店優質原料和用心烹調的店主,始終初心不改。又想起龍應台一次在鄉下坐在路邊,用報紙墊着,很快就有農民前來阻止:“那個紙有字,不要坐啦,我的毛巾給你坐”……龍應台説,這是對於心中某種“價值”和“秩序”的堅持,在我看來,這更是人性光輝的閃現。一間普通的屋子,一爿普通的店鋪,一位普通的市民,再平凡不過。但平凡掩蓋不了美,阻止不了它們成為一座城最感人的景觀。

是人性的光輝,讓本難以成為景觀的地方,順理成章地成為美麗的景觀。

歷史的積澱與細節的感動造就了充滿人文與人性的景觀。“人”在景觀中,區別了孤芳自賞與待字閨中的美。世上從不缺沒有人文和人性浸染的美,比起這些美,浸潤着“人”的氣息的美更稱得上是真正的景觀,因為“人”在此,獻給你人性與人文;你在此,與它產生跨越時空的對話,打開新世界的大門,獲得屬於自己的關於“人”的感動。

景觀作文 篇4

越過你們的肩膀,我在尋找生活中最質樸的景觀。

我曾見過這樣的肩膀,瘦的幾乎能讓人一眼望透那單薄衣衫下突兀聳起的骨節。

——這是家門口一個賣唱的小小的肩膀。

他大概很窮,買不起像樣的樂器,彈不出華麗的樂章,但熟識他的人都説:他是世上“最富有的音樂家”。每當走過他的身旁,人們總能看到他不羈的長髮在狂亂地吉他聲中自由飄蕩,看到他的肩膀隨着鼓點幸福地顫動。仔細聆聽,心總會因幾句歌詞而莫名地感動,“請不要給我半點憐憫,我的世界因快樂而豐盈!”

——這是我見過最為樂觀的'景觀。

我也曾見過這樣的肩膀:圓潤,飽滿,彷彿夏日映射下的荷葉,散發出油油的亮光。肩頭,一個熟睡的小嬰兒正嘟着嘴巴,甜甜地沉浸於夢鄉。

這是一個母親的肩膀,母親平平穩穩地託着熟睡的孩子,配合着均勻的呼吸輕輕拍打着孩子,讓人感覺分外恬靜而温馨。即使孩子的重量讓母親雙臂不適甚至疼痛,這個平穩的肩膀也不會有絲毫傾側以尋求一絲舒適。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是母親的天使,是新生命的起點,是母親靈魂的延伸。

——這是我見過的最為温情的景觀。

人生路上,我尋找那些極易被人遺漏的精彩“景觀”——肩膀。讓我記錄下這些肩膀演繹的一個個動人的畫面和故事,它們層層疊加於腦海,積澱出一個個真實的輪廓——景觀的輪廓,生命的輪廓。它們讓我們飽含深情,去觸摸那鮮活的脈動,用心聆聽這些景觀向我們緩緩述説的真諦。

景觀作文 篇5

今日上午,爸爸把我叫醒後,我將衣服穿好,覺得有點兒熱,可父親還是要我穿上了毛衣和針織毛線褲。洗漱間結束,我就去用餐。吃過飯後我就揹着揹包去上學。一外出,我就看到一輪紅日冉冉上升。坐着啟動的電瓶車上,迎頭吹過來的風一點都沒有冬初的涼意。來看今天我的衣服是穿得有點兒多了。

第二節課下課了,我去玩勾腿逮人的手機遊戲。沒嘗試兩下,我的汗就“飛流直下三千尺”了。我馬上跳起來了蒙古的“抖肩舞”,想把汗抖掉。抖了大半天,才把汗抖掉一點。剛剛想再玩,可恨的上課鈴就響了起來,害得我不能玩“勾腿逮人”了。

中午,“皇上(課程安排)召曰”:第一節課是體育課程。我內心想:這一節課一定十分熱。因此,我就趕緊充分準備工作中:脱衣服。還不等他脱,就開始上課了。教師使我們接力比賽的情況下,我就覺得我的末世來到。到我跑了,我剛跑兩步,“碧水東流到此回”的風景就從我的臉部流露出來。這時候,我暗暗犯愁:為何這氣温早不熱晚不熱,偏要在此刻熱!唉,誰叫我平時不關心天氣預告呢!

我之後一定要多關心天氣預告,依據天氣狀況調整衣服。

景觀作文 篇6

春光明媚的雙休日,我們一家都喜歡去張家浜走走、看看、乘乘船。這裏離家很近,穿過東方路和塘橋公園,就到了遊船碼頭。我們穿上桔紅色的救生衣,坐上電動船,由我當船長來駕駛,向世紀公園行駛。

爸爸靠坐在船頭,説起張家浜的歷史,這條河西連黃浦江,東接長江口,曾經是浦東“臭名昭著”的“龍鬚溝”,垃圾成堆、蚊蠅成羣、水質黑臭,住在旁邊新村裏的居民夏天根本不敢開窗,讓人望而生畏。1998年,浦東新區投資十多億元開展整治,一段一段把水抽乾,疏浚淤泥,堤岸砌上水泥,河道兩邊栽樹綠化,再引入黃浦江的活水。經過五年的時間,這條河變成了水清岸綠、景色宜人的景觀河,還被人稱讚為浦東的塞納河。

“你看,哪裏還有臭水浜的影子?”。我邊駕着船,邊向岸邊望去,新抽芽的柳枝在和煦的春風裏飄蕩,岸邊的綠蔭下有人在悠閒地釣魚,有人在起勁地撈螺螄,不遠處科技館的親水平台上有小朋友在做遊戲,河道的上空不時飄過幾只色彩繽紛的風箏,真不愧為代表浦東新貌的景觀河。

景觀作文 篇7

整個沿江路的景觀綠化工作已經全部完成了,從聰園路一直到招寶山下,全長3000多米。它是鎮海居民夜晚休閒娛樂的場所,也是寧波市三江六岸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最近建成的沿江景觀中有一座燈塔,特別引人注目,它高9米,夜晚有節奏的燈光指引船舶通過甬江,為了更進一步地瞭解燈塔,瞭解它的作用,我專門去參觀了一次,並從網上查閲了有關燈塔的資料,同時也請教了在航標處工作的叔叔。

原來沿江景觀燈塔是航標中的一種,它是船舶航行的指路明燈,我國最早的燈塔是在鎮海七裏峙燈塔,建造於1865年,是英國人為打開通向中國的航路而建造的。在近代史的中英、中法戰爭中,七裏峙燈塔還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花鳥山燈塔是遠東第一大燈塔,在它的燈器透鏡內可以放下一張寬1米的八仙桌,同時還可以四個人坐在桌子四周進行學習。花鳥山燈塔還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xx年國家特地發行了一套紀念郵票。

沿江景觀燈塔高9米,下部是鋼筋混凝土結構,高6米,下大上小,直徑從4米逐漸縮小到3米,上部是直徑3米高3米的圓形燈籠,半圓形燈籠的最上面是風向儀和風速儀,走進燈塔內部,沿着螺旋形樓梯可以一直走到燈塔的上部,通過一扇小門,可以走到燈塔上平台,在上平台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甬江的江面和船舶航行的情況,在燈籠內,有一台英國進口的燈器,它24小時旋轉着,白天不發光,夜晚發光,主要通過光控開關來控制,可以調節旋轉的速度,讓燈器12秒轉一圈,也可以15秒或20秒等轉一圈,這需要根據燈塔所在的位置和所需指引的航路性質進行確定。這台進口燈器需要花40多萬元才能買到。

燈塔需要在海島或暗礁中才能看到,人們一般很少有機會去看一看,現在鎮海區和鎮海航標處共同出資建造這樣一座燈塔,它可以讓居民直接看到燈塔,瞭解燈塔的作用,瞭解寧波作為洋洋東方大港,有這樣一些默默為船舶航行服務的航標人,讓人們瞭解航標的作用,瞭解航標的歷史,也是鎮海區為配合宣傳“世界航海日”所做的一件有意義的大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