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古詩文作文彙總六篇

來源:文萃谷 3.21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接觸過一些比較經典的古詩吧,古詩是古代詩歌的泛稱。那麼你有真正瞭解過古詩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古詩文作文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古詩文作文彙總六篇

古詩文作文 篇1

我是唐代大詩人李白,人誦雅號“詩仙”。“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世人都知道我是浪漫主義的代表,卻很少去關心我也有凡情愫。

一個涼爽的夜晚,我一個人坐在院中的井欄邊舉杯飲酒,不知過了多久,忽的發現地上泛起了一輪皓月猶如玉盤。哦,此刻家人們在做什麼呢?他們一切可好嗎?這樣美麗的.月夜,他們也在賞月嗎?抑制不住我內心一種強烈的思念,我隨口吟到:“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又縫一個佈滿繁星的夜晚,我在外面散步時,正聽到一陣悠揚的笛聲,那聲響隨着微微春風飄揚,傳遍了整個洛陽。對遠方家鄉的思念再次湧上心頭,使我徹夜未眠。

前些日子,一個叫“汪倫”的人給我來了一封信。信中説請我去賞十里桃花,品萬家酒店。這可真是個貼心的人啊,我趕緊收拾行裝去會會他。

一陣寒暄過後,我就趕緊催促:“咱們抓緊去喝酒賞花吧!”他倒是也很率性,先帶我去了十里外的桃花潭觀景,又陪我在一個姓“萬”的酒家買酒,我也是呵呵了。不過他的一番誠意,的確真的;他的學識、才情也值得稱讚。

不覺中幾天過去了,我登船即將離去。忽然聽到岸上傳來踏歌的聲音,這步子的節拍、這悠揚的歌聲、這潺潺溪水聲交織在一起,是那樣美妙。我頓感他與我情誼的深厚,我與他真可謂“知音難覓”。於是,我朗聲和詩一首以作答謝: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是啊,人生是一道風景,快樂是一種心境!親人、朋友,這些人的陪伴,是我們人生道路上最美好的珍藏。

古詩文作文 篇2

聽説我們今後的語文教材中古詩文可能增加很多,這是好消息,我舉雙手雙腳贊成。

我們語文老師和我們説過,古詩文是中華文化的根,是我們老祖宗代代傳承下來的,它是文學百花園中最燦爛的花朵。我們作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更應當多多誦讀唐詩宋詞,並能很好地加以運用,從而提高自己的品位修養。“之、呼、者、也……”融會貫通,多讀多背古詩詞,不會作詩也會吟,不久的將來,你也能成為當代“小李白”或是“小蘇軾”。

現代文篇幅一般都很長,看得人眼花繚亂,背誦起來也是很費勁。而古詩文短小精焊,讀起來朗朗上口。“讀書須趁少年時”,青少年時期是記憶的黃金時間,現在不背,更待何時?

所以呢,多學古詩文有很多的.好處,它能讓我們的童年不再貧瘠、寂寥,誰不希望自己成為美麗優雅、風度翩翩的學者呢?

古詩文作文 篇3

每天早晨,我們都有一個固定的活動安排——那就是誦讀經典古詩詞。我們誦讀的內容來自於《國小生必背古詩詞75首》。每天早上的“黃金時間”我們都會在同學的引領下誦讀其中的古詩,於是我積累了好多詩,如《望天門山》、《別董大》……

這本《國小生必背古詩詞》書裏面還有對每首詩的註解,當我不懂詩意時,背詩困難時,我就開始注意詩詞後面的註解,這樣在理解的情況下,好多長詩我也能背下來了,我也從註解裏面讀懂了更多的含義,體會到了其中藴含的道理。

從“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中,我明白了父母的.恩情是多麼偉大:比山高,比海深,我們做子女的根本無法報答得了。所以,在明白了這些道理之後,我明白了做子女要孝順父母。於是在平常的生活中,我學會體諒父母,孝順父母。

從“鋤禾日當午,粒粒皆辛苦”中,我明白了農民伯伯的辛苦,知道每一粒糧食都是來之不易的。所以,從此我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不浪費一粒糧食,並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從“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中,我看到了蜜蜂無私奉獻,將蜂蜜留給他人的高尚情操。所以,從今天往後,我也會向蜜蜂學習,做一個默默無聞、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人。

從“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中,我看到了一株野草都有十分頑強的生命力,這讓我明白了作為比它更強大的人類,我應該具有比它還要堅韌的生命力和頑強的精神,不被任何苦難打倒。所以從此以後,遇到困難我再也不會退縮了,而是勇敢去挑戰。

每一首古詩讀起來朗朗上口,每一首詩讓我懂得了一個做人的道理。我愛讀古詩了,我要多讀些古詩,這樣自己才會增長知識、拓寬視野,學會做人。

古詩文作文 篇4

説到古詩,我們大家都不陌生,可是,大家在背古詩的時候有什麼趣事是嗎?我就有一件,讓我給大家講講吧:

有一次在我背古詩的時候,開始我並不理解它的意思死記硬背,把長歌行中的最後一句,“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背成了七步詩中的最後一句:“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結果,媽媽聽完後就笑着説道:長歌行的.最後一句,不是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嗎?你怎麼給背成了,本自同根生同,相煎何太急呢?背古詩,你不能只是死記硬背,而是要理解他的意思才行。就這樣聽完媽的指點後,就我查了這兩首詩的譯文,長歌行的最後一句,年少時候不知努力向上,等到老了,只能低頭歎息空悲傷。而七步詩的最後一句講的是,我倆本是同根生,你為何煎熬的這麼急?查完兩首詩的譯文,很快就把這首詩背了下來。並在以後背詩都不會再錯,而且還很快就能背下來。

你覺得這個辦法好不好呢?如果你覺得好的話,就跟我一起按這樣行動起來吧。

古詩文作文 篇5

一、妙引古詩文名句出彩

(一)化用或局部引用。就是在文章的局部位置引用古典詩文名句,如文章的標題、題記、首段和末尾等。這些地方所處的位置比較突出、醒目,容易引發讀者 的關注,給他們留下較好的印象。

標題處引用古詩文名句,能讓題目顯得典雅藴藉,富有文學情趣,起到耀人眼目之功。如20xx年上海卷大學聯考作文以“忙”為話題,一考生化用項羽的“虞兮 虞兮奈若何”擬出標題“忙兮忙兮奈若何”,用冷靜、嚴肅的筆觸批判了現代都市文明帶來的浮躁的“忙”,發出了對這些缺乏人文關懷的“忙碌”無可奈何的感 歎,結尾扣題,使文章在嚴肅的思考之餘又產生詩意的美感。

文章開頭嵌入詩詞佳句,以此領起全篇,則能夠使語言顯得凝練精闢,更能讓 閲卷者立刻“窺”到作者的文化積澱和人文素養。如20xx年陝西考生的《尋找快樂,精彩人生》的開頭:“漫步於秋日落葉徐徐的小徑上,不禁吟了一句:‘無 邊落葉蕭蕭下,不盡愁緒滾滾來。’慨歎落葉的悲哀與不幸。其實,落葉的生命或許就是這樣,只求得春日繁茂,秋日落英繽紛。換個思維方式,龔自珍曾説過‘落 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嘛!我們應該欣喜,享受落英繽紛的秋景。”這個開頭由情景入手,化用杜甫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自然引出 對落葉的聯想,然後再引用龔自珍的名句,恰當地詮釋了“快樂幸福與我們的思維方式”這一哲理話題的內涵。開頭意藴深刻,詩意靈動。

文章收尾處引用古詩文,則具有畫龍點睛之效,能夠啟人心智,昇華主 題,收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表達效果。如20xx年福建考生《照海倚天》的結尾:“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 暮成雪。流年似水,時光如電地過去,也許只有歷史才能讓‘無字碑頭鐫字滿’,也許只有歷史才能最好地詮釋曾國藩在天京城破黃袍欲加身之時寫盡生平心境的一 句話:‘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三處引用貼切自然,不顯斧鑿之痕,使文章文采飛揚,情理交輝,意藴深遠,辯證而深刻地評價了曾國藩這一歷史 人物,實在是一個漂亮有力的“豹尾”。

(二)長篇或大量引用。既指整段之內大量引用,又指全文各段大量引用。由於古詩文具有的深厚的文化積澱,大量、多處的引用,將能大大提升文章的文化品 質和審美趣味,充實文章的底藴。整段引用的如20xx年大學聯考優秀作文《寂寞的意韻》:“寂寞是什麼?曾幾何時,有李白豪唱‘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也 許,寂寞便是皓月當空,好風如水,萬籟俱寂時形影相弔的那種感覺吧!曾幾何時,有李後主感慨‘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鈎,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也許,寂寞正 是深宮大院,國愁家愁人也愁的情絲糾纏吧!曾幾何時,有陳子昂感歎‘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也許,寂寞就是芳草依舊,天 涯依舊,物是人非的惆悵心境吧!於是,我問月亮,廣寒宮的嫦娥告訴我,寂寞是‘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辰’的‘碧海青天夜夜心’。寂寞到底是什麼? 我無法回答。”一段之內五處引用詩詞名句,以此作為文章情感和義理的載體,讓“寂寞”具有了深刻的文化內涵,既為文章增添了亮麗的色彩,也增強了論證的説 服力和感染力,使文章底藴厚實,充滿典雅藴藉的詩意和豐富的人文氣息。

而全篇多處引用的,20xx年四川省大學聯考優秀作文《只緣身在此山中》則可稱得上是典範之作了。該文以蘇軾名句作為標題,非常恰切地暗釦作文話題“感情 親疏與對事物的認知”;緊接着引用崔護的詩句“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自然引出對“情感與認知”關係的認 識,確立文章主旨;然後緊承首段,引用了李清照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杜牧的《赤壁》, 從幾個角度來進一步闡述主旨,形象生動而不乏理性;末尾再以蘇軾的“不識廬山真面目”收結全文。綜觀全文,恰到好處的引用、嵌入古典詩詞,使哲理思考和情 感抒發傳達得深刻而有底藴,讓文章擁有了較高的.文化品位。

二、巧套古詩文結構出彩

古人寫詩作文都很講究章法,每一首詩或每一篇文章都有其完整的行文結構與寫作脈絡,再加上古詩文本身言簡意豐、音韻和諧,套用古詩文來鋪設文章的行文 結構,不僅能使文章層次分明、結構清晰,而且更能給人以典雅優美的感覺,能夠在最短時間內打動讀者。這一點,20xx年湖南大學聯考優秀作文《琵琶行之父母有 情》比較典範。白居易的《琵琶行》以琵琶女的演奏貫穿全篇,將樂曲的情調與演奏者、聽者的情緒融為一體,又以琵琶女自敍身世和詩人傾訴鬱悶相映襯,其行文 結構與情感抒發融合無間,曲盡長篇歌行體詩歌之妙。《琵琶行之父母有情》這篇作文妙就妙在直接套用白詩的結構形式,將《琵琶行》一詩中有關音樂描寫的詩句 直接抽取出來,編織出全文的行文結構:“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間關鶯語花底滑”,“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 珠小珠落玉盤”,“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漸歇。別有憂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座中泣下誰最多,掌上明 珠雙眸濕(原詩為‘江州司馬青衫濕’)”。這些詩句在《琵琶行》中本身就是串連詩歌內容、編織抒情脈絡的關鍵詩句,被引用為文章行文轉換的語言標誌,不僅 巧妙地串起從小到大父母對“我”的關愛與教育的一些生活細節,而且使文章的行文結構放得開,又收得攏,讀來自有別樣的韻味。

三、模仿古詩文語言出彩

大學聯考作文的語言除了要能夠根據文章需要儘可能得體準確之外,還應該儘量體現出個性色彩。如果你的文言功底比較紮實的話,不妨模仿古典詩文的語言,用文 言的筆法來表達現代的感悟,這無疑也是大學聯考作文“出彩”的一記妙招。歷年大學聯考作文中都有這方面的成功例子,如20xx年南京考生蔣昕捷的《赤兔之 死》,20xx年江蘇考生的《諫屈原書》,20xx年四川考生的《愚者傳》和北京考生的《轉折》等。值得一提的還有20xx年江蘇考生寫的五言敍事詩《孔 雀東南飛》,其語言脱胎於古樂府名篇《孔雀東南飛》,以一位才華橫溢、有志投身西部大開發的青年作為敍事的中心人物,寫得像模像樣。請看其開頭:“孔雀東 南飛,五里一徘徊。五歲進國小,九歲入省中,十五遊南大,二十研究生。此生條件好,工作不愁找。東家婆也誇,西家嬸也贊。姐弟笑盈盈,父母樂呵呵!好事人 相承,傳遍南京城。”

這些大學聯考優秀作文在古典詩文語言的借鑑上,顯示出了作者的寫作才華和較為深厚的古文修養,以及較好的駕馭語言的功力。

在備考階段,如果能將古詩文的備考和作文備考結合起來,注重積累並將之內化為自己的積澱,也許你能找到更多更好的方法,寫出一篇“出彩”的大學聯考作文 來。

古詩文作文 篇6

我很不喜歡古詩文,什麼雎鳩呀,荇菜呀,我根本搞不懂在寫什麼。這還不算什麼,更惱人的是那些長篇的古詩,不知道那些作者幹嘛要把那麼多深奧的文字湊在一起,是為了顯示自己的文學才華嗎?更搞不懂為什麼有那麼多人肯定他們的成就。寫一些我們看不懂的文章有能算什麼水平高呢?不過這是以前的事,如今的`我對於古詩文可是情有獨鍾。這還得從一件小時説起……

那一次,我家來了許多客人,大家圍在一起看電視。電視里正在放一則廣告。是什麼廣告我忘了,只記得有一句廣告詞:明月幾時有……這首詩我可是背的滾瓜爛熟的。二年級時,老師讓我們背這首詩,我雖極不喜歡,可我是“乖學生”,哪敢違抗老師的命令?我可是花了比背課文多五倍的時間,把它死記了下來。如今看着電視,心情輕鬆,一時興起,我竟把整首詩脱口背了下來。那天客人特多,他們對我目瞪口呆,紛紛誇讚:“婷婷可真聰明,這麼小就能背誦這麼長的古詩!”那些與我年紀相仿的小客人更是向我投來驚羨的目光。媽媽樂開了花,而我更是嚐到了前所未有的榮光。一時之間,我發現原來古詩竟是這麼有魅力!

打那以後,我對古詩文的態度發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只要一有空,我就會去讀背古詩文。一旦遇到不懂的,我會先背出,然後有機會查資料。背的多了,寫作文時,我就會不由自主的把它引用到文章中。每每這時,我的作文都會得到老師的好評,並在班上朗讀,誇我把古詩句引用借鑑得十分巧妙。這一次又一次的表揚使我嚐到了更大的甜頭,我更喜歡讀古詩文了!

古詩文能讓我知識更充實,語言更豐富,我愛古詩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