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古詩作文彙總六篇

來源:文萃谷 1.36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接觸過很多優秀的古詩吧,古詩作為一種詩歌體裁,指的是與近體詩相對的古體詩,又稱古風、往體詩。古詩的類型多樣,你所見過的古詩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古詩作文6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華】古詩作文彙總六篇

古詩作文 篇1

一簾雨幕瀉下,朦朧、輕靈,天地間唯餘雨霧,如泣如訴,輕輕地打着,柔柔地灑着……

偏愛雨,偏愛那雨中的故事,寫雨的詩詞。

春雨總是討人喜的吧!幾滴雨落下,一切一切便都是嶄新的了。“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於春日夜中忽聽雨聲,欣喜地跑出房外,或許連外套都沒披吧!只思急着看雨,站着屋檐下,望“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欣喜浮上心頭,便開始憧憬着豎日清晨“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寥寥數字,欣喜之情卻道滿。春雨,討得他欣喜、愛憐。“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韓愈筆下的春雨“潤如酥”,春雨喚醒了小草,冒出的應該只是頭吧,它們探出腦袋迴應春雨的温情。遠遠看着翠綠,走進了卻又看不真切。“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急急的春雨,攜着風到來,卻在不經意間動了人的心絃。

最清新的雨該是王維筆下那首?山居秋暝?吧!畫中有情,詩中有畫當如此!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秋雨涼涼的,靜靜的,潤濕了人的心。一場新雨過後,作者漫步山間,一輪明月自鬆間照下,該是照亮了未乾的雨滴。葉子是明晃晃的,那一汪清泉便在林中蜿蜒地流着,自石上流過,叮咚作響,潺潺水聲,便是寂靜山林中那一點靈動。

而陸游晚年聽雨,卻是徒有豪情壯志。“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彼時的陸游已是暮年,卻仍忘不了要保家衞國、建功立業的決心。“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窗外風雨交加,瀟瀟雨聲,入了陸游的夢,便是鐵馬,是冰河,是馳騁沙場的豪邁。而雨停夢醒,不過是一場夢。而十一月四日這場風雨卻被後人銘記。那是風雨的狂,陸游的夢,壯志未酬的不甘。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那個夜裏,雨水漲滿了秋池,帶給李商隱的,只有無盡的思念與離愁。想到昔日與妻子共剪燭花,而今卻只能分隔兩地,一人訴説着內心的思念。巴山那場秋雨,漲滿了秋池,亦漲滿了李商隱的心。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的柔美;“渭城朝雨?徘岢荊?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清新;“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的豪邁等等,都讓人如聞雨聲,如見其人……

窗外又落雨,或許每一場雨背後都站着一位多情的詩人吧!他們立於雨幕中,吟哦唱和,聽民間疾苦,抒豪情壯志,展滿腔抱負。雨裝飾了他們的夢,他們的詩又觸動了多少人的情!

而今日,打在我窗前的雨,又是昔日裏誰筆下的那抹情絲呢!

古詩作文 篇2

春天,萬物生長;春天,花紅柳綠;春天,冰雪消融。春天,如一幅萬紫千紅的畫,更是一首首醉人的詩。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韓愈在《早春》中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春之畫卷:街上下起似花針、如牛毛般的濛濛小雨,天地間好像起了一層輕紗般的薄霧。春雨如酥油一般滋潤,望着遠處那片草地,只見綠油油的草地被春雨滋潤着。遠遠望去,好像一塊碧玉,當你不由自主地邁開步子,迎着那片草地而去,走近時,才發現那草地中的小草才剛剛泛起了嫩綠,星星點點地散落在泥土之上。

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把我們帶到了春天的錢塘湖邊,瞧,湖邊幾隻黃鶯正爭着一棵“風水寶地”,兩隻黃鶯用翅膀拍擊對方,互不示弱,另一處,一隻黃鶯剛在這“風水寶地”旁的樹枝上站穩了腳,想要一展歌喉,可另一隻黃鶯又把它擠了下去。這時,不知是誰家的燕子從頭頂飛過,只見它在湖邊銜了些濕潤的泥土,忙着築起了自己的新家。這幅美麗的春景圖就這樣被白居易的妙筆記錄下來:“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崔道融在《溪居即事》中寫道:“籬外誰家不繫船,春風吹入釣魚灣”,籬牆外,春潮上漲,溪水滿溢,在春日的陽光裏顯得波光粼粼。不知是哪户人家,沒有繫緊船繩,被春風一吹,悠悠盪盪地漂進了釣魚灣中。

春,是一幅多姿的畫,是一首優美的詩,讓我們一起細細品味古詩中朦朧而又清晰的春天。

古詩作文 篇3

古詩中的春天有詩曰:“微雨夜來過,不知春草生。”初春時節,細雨在夜裏靜悄悄的降落,睡夢中的人兒無知無覺。次日出門,驚喜地發現地上已長出綠茸茸的細草。描寫的是大自然的無言獨化,表現的卻是詩人心靈無所牽掛的安詳與淡泊,暗喻着這世間的不求名利從容寧靜的那一羣體。

春來草自青,與人無關。春天來了,草兒就葱蘢起來,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世間萬物,自生自長,循環往復,與人毫不相干。重要的是人心也不會執着於草青不青,草何時青。草,該青時自然便青了;春,該來時自然便來了,這一切都有造物主的安排。其實,只要人們能以尋常無事的恬淡之心關照生機盎然的自然之景,就能從“春來草自青”中體會出人生的情趣,心靈境界一經拓展,整個人便極具詩意地棲居於世了。就不會睡時不肯睡,吃時不肯吃,百般需索了。人既然能領悟時序代換萬物榮枯的道理,那麼又有什麼放不下甩不脱的呢?一切都不繫於心的人,又怎會固執拘泥,胸襟狹窄呢?只不過是一個物我兩忘的境界罷了。人要做的,無非就是在春天來臨的時候,享受春光,沐浴春色,在順應季節的變化中編織夢想的花籃,在淡淡的日子裏以寧靜的心靈領略生命的燦爛。

人這一生,就是自然界中一個生命的流程,無論願意的還是不願意的都得經歷。哪怕你在風刀霜劍嚴相逼的日子裏,哪怕你走着一段寸草不生的路,那也沒關係,就當是在走一段夜路,拐彎時亮着的路燈突然滅了,你的眼前一片昏暗。此時你可以短暫停留,閉眼片刻,讓你的眼睛做好暗適應的準備,當你睜開眼睛的時候,黑暗中的一切依然清晰可辨。你是不是就不會再感到慌張無助了呢?那就繼續走吧!當日子鑽出黑漆漆的時空隧道,陽光依舊明媚,而你對生命充滿了熱愛。此時,你哪有時間去在意那些對你生活意義不大的東西?你哪有精力去管顧那些你勢必要經歷的苦痛和磨難?該來的就來,想去的就去,任由一切嚴寒霜雪奔生命而來,也任憑所有的和風細雨離生命而去。

你只顧去快樂地讀書,開心地助人,去把微笑送給愛你的每一個人吧!嫩色宜新雨,春來草自青。平靜地接受生命的賜予,一定會有什麼融入你的內心,一定會有什麼在滋潤你的生命,也一定沒有什麼能再次擋住你的去路。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不用刻意安排,不要執意等待,也如春暖花開一般,春的温馨會暖人的心,讓愛在春天延續……

古詩作文 篇4

天高雲淡,秋意盎然,千古文人為秋色賦詞吟詠,我漫卷詩書,行走在唐詩宋詞裏的秋天,別有一番情致。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唐代王維在《山居秋暝》中,以十分清新的格調,將秋天演繹成一支恬靜優美的抒情樂曲,把我們帶進一幅雨後山村如洗的自然畫卷中,令人陶醉神往。皎皎明月,清澄空明;碧碧青松,亭亭淨植;幽幽清泉,潺潺流淌……全詩動靜結合,含藴豐富,營造出一個清澄透明、雅緻空靈的迷人世界,於詩情畫意中寄託了作者的高潔情懷。“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宋代范仲淹的《蘇幕遮》聲情並茂,意境闊大。這裏,碧雲藍天,黃葉滿地,無邊的秋色連着水波,寒煙悽迷。山峯襯着斜陽,一齊倒映於河水之中,無情的芳草鋪向連落日餘暉都照射不到的天邊。面對眼前的悲涼秋景,思鄉的情懷令作者黯然感傷。鄉思綿綿,鄉情依依,都藉助對秋色的描寫,躍然紙上,構成深邃沉摯、完美融徹的藝術境界,成為千古絕唱。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唐代杜牧筆下的《山行》展現出一幅動人的山林秋色圖: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頭,白雲升騰處依稀有些人家,停下馬車是因為喜愛傍晚的楓林,經霜的楓葉如火如霞,竟比江南二月的春花還要紅豔。詩人通過這一片紅色,看到了秋天的山林呈現一種熱烈的、生機勃勃的景象,給人啟迪和鼓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宋代柳永的《八聲甘州》採用白描手法,融寫景、抒情為一體,描繪了深秋凋零寥廓的景象,以“瀟瀟”秋雨、“悽緊”的霜風、“冷落”的關河、“殘照”的夕陽將秋色渲染得悽清寒涼,充滿了蕭瑟、肅殺的悲秋情調。全詩景色蒼茫壯闊,境界高遠雄渾,又極富情感色彩,深受大文豪蘇東坡讚賞,認為“此語於詩句不減唐人高處”。“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唐代劉禹錫的《秋詞》,另闢蹊徑,一掃傳統的悲秋之氣,唱出了一曲高昂激越的秋的讚歌。自古以來每逢秋天都會感到悲涼寂寥,我卻認為秋天要勝過春天。萬里晴空,一隻鶴凌雲而飛起,就引發我的詩興到了藍天上了。

細細品味這唐詩宋詞裏的秋天,讓我的心靈得到詩意的棲居,生命從此多了一份恬淡與靜美。

古詩作文 篇5

由古至今,古詩三百首一直是我們中華人民的驕傲。每一個國家都十分羨慕,但是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漸漸把這些中國人的驕傲——古詩,忘記了。雖説國小課本上也有古詩,但是,一本書上又有幾首古詩呢?有些人,雖然還記得一部分,例如:春曉、鵝和一些幼兒園小朋友都會的古詩外,那些含有深刻道理的古詩有誰會記得呢?人們不但不記住這些傳統的文化,還把這些含義深刻的古詩改寫,就拿“望廬山瀑布”這首詩來説吧,一些不理解古詩含義的人,居然把這首詩改成這樣:日照烤爐升香煙,雞鴨魚肉在眼前。口水流下三千尺,一摸兜裏沒有錢。雖然我剛剛聽時也覺得挺好笑,但是笑過後,我卻覺得這簡直是侮辱了古詩,李白把這首詩寫的那麼好,那些人卻把飛流直下的瀑布水比喻成口水,就算不是侮辱,也噁心。

這些人只是初級性的改寫,有一些不良少年,還把古詩的詞改的'不堪入耳,完全是對國小生的身心進行影響,把好學生都教壞了,差生更加不用説。如果他們把古詩的詞改掉,但是也是含有教育意義的話,我是百分之百的贊成,因為那些古詩都是古文,一般人很難理解;但是改成現代文後,對人們理解也有好處。可是那些可惡的人,不僅僅把古詩的詞改了,而且改的並不是對我們有益的。這種行為是不可以原諒的,他們改掉古詩是對我們中國的古代文化的藐視,對我們中國古代文化的不敬。難道這些人可以饒恕嗎?

對於這種人,我們不應該理睬他們,更加不能學習他們。聽到他們説時,應該對他們進行批評,不應該笑,這樣會使他們更加猖狂,繼續為得到那種沒用的虛榮而繼續改寫古詩。所以,我們不僅要從自己做起,還要告訴別人,不要這樣做。讓古詩“變味”的機會再少一個。

我希望古詩不要繼續“變味”了!讓我們的子孫後代可以目睹我們中國的文化,讓我們的子孫後代來為這偉大的傳統文化而驕傲吧!

古詩作文 篇6

放暑假了,正趕上伏天,赤日炎炎的,户外燒成一團火爐。我那也不想去,就窩在小房子裏喝茶上網。突發奇想,何不去古詩裏遊玩,找一塊風景蔭涼爽快?

《詩經幽風七月》載:“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於凌陰”。三九隆冬,握把鐵鎬,把河道瀑邊的寒冰鑿下來,窖好,等到酷暑時搬出來納涼。站在詩句旁,我就像立在冰河邊,迎着颼颼冷風,享受冬天的風景。

古代的人,笨,造不出電扇空調,只好蠻幹,把寒冬的冰存儲起來,在盛夏裏用來降温。據《大清會典》記載,清代北京城內共有18座官家冰窖,專供皇家和王公大臣用冰。不論官窖還是府窖、商民窖,都是在冬天採集冰塊,存入地窖中,夏天拿出來使用。雖然麻煩,可涼爽宜人。好在我的祖先居住在崇山峻嶺中,受自然的庇佑,大可不必為消暑勞頓。祖先沒留下膾炙人口的納涼詩句,是因為沒受過酷暑薰陶。太舒服了,就沒有詩。

比如,唐代詩人白居易,親身感受了暑天炙烤,他方嚐到了熱的苦味兒,才能吟出《苦熱》情懷:“頭痛汗盈巾,連宵復達君。不堪逢苦熱,猶賴是閒人。朝客應煩綣,農夫更苦辛”。看看肩上搭一白毛巾的人從眼前走過,我立馬想起白居易擦抹汗珠子,憐憫農人鋤禾日當午的無奈神情。熱,熱出了詩人,熱出了不朽詩文。

到白居易院子裏消暑,最詩情,最淡定,也講究科學。“何以消煩暑,端居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此時身自保,難更與人同。”搬一把竹椅,坐在院子裏,眼前沒有遮攔,風撩窗簾,悠悠飄來,心靜,也不覺得熱了。夏夜,月升風起,心無旁騖的端居院子中,一邊喝茶,一邊賞月,享受心靜自然涼的樂趣,多爽!

還是到蘇舜欽的的《夏意》裏乘涼。“別院深深夏簟清,石榴開遍透簾明。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小院深深,曲徑通幽,欹卧於竹蓆之上,隔簾閒望榴花,做一夢,流螢飛過,情趣盎然。正午光影透過樹蔭灑落滿地,一地清涼。睡得正酣,一聲鶯啼將詩人鬧醒。我最喜愛螢火蟲了,摘一朵南瓜花,放一個螢火蟲到裏頭,黃亮亮的,晶瑩剔透,比詩詞還美。就是暑熱,也忘卻了。我不是詩人,也是詩人了。

到河旁,站在廊橋裏,去追逐夏日涼爽。楊萬里的《夏夜追涼》:正和我的心意。“夜熱依然午熱同,開窗小立月明中。個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閒步野外,在密林深處徜徉,蟲鳴聲聲,清風習習,婆娑月光裏,一人獨玩,詩情畫意的,正好。

“綠樹濃陰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我羨慕的,是樓台亭榭,有池塘,有荷花,有半月,有薔薇。一方小小院子,風清花香的,站也好,坐也罷,甜蜜的,如一個佛。這輩子做不了詩人,這並不妨礙我到詩裏閒逛。

洗個涼水澡,披頭散髮的讀一首詩。“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閒敞。”效仿孟浩然,靠窗斜卧,做一個活神仙。像陶潛一樣,“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誰能做個羲皇人?除過陶潛,就是我了。

我想不通那麼封建的社會還有“同川沐浴”習俗。這種風俗至少在清代尚存,清朝吳震方的《嶺南雜記》,是其遊歷廣東等地的所見所聞,在當年的粵西一帶,女人每年的陰曆四月即到河裏裸浴,一直持續到陰曆九月。公公與兒媳婦、小叔子嫂嫂一起洗澡,也不覺得難為情,男人即便碰到女性私處也沒有關係。但不能碰女人的乳房,此即“浴時或觸其私不忌,惟觸其乳則怒”一説。這種説法,邪乎不?古人不是瘋子,也是傻瓜。

我客廳裏煤裝空調,大熱天,我除開扇電扇,就是讀詩消暑了。詩是一坨冰,放在心裏,渾身上下,涼爽愜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