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古詩的作文八篇

來源:文萃谷 1.15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對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詩很是熟悉吧,古詩有四言、五言、七言、雜言等多種形式。那麼都有哪些類型的古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古詩的作文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必備】古詩的作文八篇

古詩的作文 篇1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題記

“你有多久沒閲讀了,很久了吧。”

這是董卿在她主持的一檔全新的節目——《朗讀者》中的開篇詞,其實閲讀不一定是優美的文章小説,也可以是古詩,古詩中藴含了我國最濃厚的文化,古詩也許被人們漸漸遺忘,但我認為古詩的閲讀時代也許正在降臨。前不久我看到一期節目,相聲界的姜昆和影視界的夏雨一起大力推薦一個叫“為你讀詩”的微信公眾號,每天一首古詩的運用積累,就連新聞報紙上都會出現一兩首古詩,可見古詩正在慢慢填充我們的生活。

屬於古詩的閲讀時代正在降臨。以古詩吟讀的方式,將我們的情感以浪漫的,柔軟的,古典的方式向我們的朋友,親人甚至自己來表達。古詩的運用也變得越來越多。課文中,文章中,中。古詩可以很好的描繪出那獨具風格的意境。

古詩中有“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濃厚的友情,與對朋友戀戀不捨的留戀;“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她的國愁,家愁,情愁,學業之愁。李清照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轉化為悽清的悲劇之美,永遠高懸於歷史的星空。當然,也有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悠閒與閒適,與李清照的詩顯然成為對比,把人的情感描繪的細緻入微。

現在的中學生,不把故事閲讀放一回事,他們只想着遊戲。在地鐵上,在睡覺前,讀一首詩,無意中某個詞語或句子可能引發我們精神上強烈的震撼與共鳴。

娛樂雖可適當舒緩焦慮情緒,但那往往只是表面的排解,無法慰藉靈魂,而古詩以美的優雅,給心靈安放的同時,拓展人心容量,提升精神境界。

古詩的作文 篇2

好像今天是什麼節日似的,每個班都把自己的班級裝飾得漂漂亮亮,個個都掛上綵帶,繫上氣球,喜氣洋洋。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今天要古詩文檢測,這可不是以前那種枯燥無味的檢測,這是一次有趣的古詩文檢測!我們把做好的,上面有寫關於古詩問題的書籤粘在綵帶上,再把綵帶系在教室的四面八方,一切準備就緒,接下來進入最精彩的環節——摘書籤。教室裏頓時亂成一片,有的同學勁大,一次就扯下十幾個書籤,臉上全是笑容;有的同學看見低處都被摘光了,馬上隨機應變,立馬拿起凳子,站在上面快速地把它們全部拿個精光;還有的同學乾脆跑到別的班去摘,仍然滿載而歸。同學們個個興高采烈地到小老師那兒去背古詩,有的同學一口氣背了十幾首,得了高分,臉上立即洋溢出燦爛的微笑;有的同學則背得一點兒都不熟練,分數自然就低,頓時垂頭喪氣。唉!誰讓他自己不好好背古詩呢?下面進入最後一個環節,報分數!只見從第一組開始,同學們一個接着一個報,輪到我時,我快速地站了起來,“170分”我堅定地説道。我對我自己的分數還算滿意,畢竟我已經盡力了。

通過這個豐富多彩的古詩遊園會,我知道了一個道理:平時認真讀古詩的同學,得的分數越高;平時不認真讀古詩的同學,得的分數越低。

古詩的作文 篇3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蘇東坡的《水調歌頭》,將眾人引入惆悵離緒之中,彷彿置身於朝晨的薄霧,迷茫的回頭又殷切的期盼前方的光明。夜晚涼風瑟瑟,抬頭仰望的皎潔之月,是令人心生寒意的宮闕。詩人舉杯的憂慮,何時才能塵埃落定?只怕詩人“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地踱步徘徊。“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人書下詩句,古詩映照人世常情……

古詩中的字裏行間,藴含着人生百態。有“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的憂慮;也有“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的清幽心境;有“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淡泊,還有“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不休止的決心……此乃詩人智慧精髓的體現,是詩人處於人世中如夢的囈語。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別世前用筆尖的墨汁抒發胸間的豪情壯志。古詩也如史書一般展現着詩人精彩的人生。文天祥看見了“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沉浮雨打萍”,有着辛苦的遭逢,有着“説惶恐,歎零丁”的.感歎,剛正不阿的品質讓詩人爽快地麾下千古名句。一個人的成功,一個人不屈的傲骨。人書下詩句,古詩映照人世常情……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生性豪放,也擺脱不了故人別離的辛酸之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看似繁華的紅豔的桃花之美,掩飾不了詩人內心的依依不捨。山頭的落日似乎也會搖擺不定,只因人心別離時的顫抖。人書下詩句,古詩映照人世常情……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杜牧有“閒情”去幻想赤壁下的另一種命運,正因為報國無門的憤下所剩的的無奈。我不禁想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卻一輩子也沒能求出一條報國之路的悲劇。令人深思不僅僅是投下汨羅江的的結果。人書下詩句,古詩映照人世常情……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乾坤”的選擇,“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的感傷,“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期盼,“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愛國……

詩中的無限人世常情,帶我們慢慢品讀。我們也在是中學會欣賞,學會成長……

古詩的作文 篇4

自古以來,離愁便是文人墨客筆下的寵兒,關於離愁的詩更是數不勝數,離鄉之情,別友之情溢滿了文化史。

身處異地,唐代大詩人李白在《靜夜思》中寫到“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月色淒涼,作者獨自一人身處異鄉,望着那輪皎潔的明月,思鄉之情不禁油然而生,想起自己在故鄉的一切,不禁感到無盡的酸楚,只能對月空吟,留下這千古傳頌的名句。

背景離鄉,李月也曾吟誦到“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把自己對家鄉的依戀轉化為家鄉水對自己的萬里送別,構思何其巧妙,感情何甚強烈,鋪案寫下這傳頌千古的名句。

與多年好友相別,王勃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吟到:“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與好友相交多年,而今日一別,卻不知何時才能夠再會,自然心生不捨,但詩人卻以樂觀的態度,拋開惜別之情,絲毫不會哭哭啼啼作兒女態,揮豪寫下這千古流傳的送別佳句。

而面對離別,王維卻在《送元二使安西》中真情吐露:“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山陽關無故人。”以敍述的口吻,傳情的動作表達真摯的惜別之情,青青河畔,折柳相送,輕吟寫下這流傳千古的佳句。

喜歡讀古詩,體味古詩中的離情別緒,我彷彿經歷了一次旅遊,沉醉共中,甚至讓我不想醒來。

古詩的作文 篇5

山如黛,沙如風,山還是那隱隱的青山,還是那沉澱的中華文明的青色。五千年的文化傳承,如一壺香茗不知不覺得沉醉。不須“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卻已在燈火闌珊處。”

解落三秋葉——風

逐舞飄清袖,

傳歌共繞樑。

動枝生亂影,

吹花送遠香。

“誰見過風?你沒有,我也未曾見過,但每當大樹點頭鞠躬,那便是風的行蹤。

如果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邊塞大漠,那邊是風飛奔在漫天黃沙裏;如果是”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浩瀚長江,那便是風遨遊子猛浪湍旋中。

風使無影無蹤的,走到哪裏,停到哪裏。正式那句“*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早已成為千古名句。

百花紅紫鬥芳菲——花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

古詩詞吟唱了最後一曲,從容離開,成就了一曲《葬花吟》“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詩聖杜甫寫下了令人魂牽夢繞的《江畔獨步尋花》而有在江南另遇李龜年。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瑟瑟西風,滿地菊花寒香來。正是那幕“沖天香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的輝煌絢爛不由得使詩人黃巢吟歎“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林蓋白色一片——雪

“一片一片又一片,兩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飛入蘆花都不見。”

路邊賽著名詩人岑參寫下“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的大雪紛飛。描繪了“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往裏凝”的八月飛雪奇景。更有“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爛漫奇異。

天涯共此時——月

李太白月下獨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自古拖月寄情。思鄉之情遠隔一方,正是“我寄愁心與明月”這樣的苦苦思念,把所有的哀傷,憂歎融入到月色中。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四海之內,月下當空,月夜思鄉,月光如水。

又逢中秋佳節,秋露打濕了月光,想必“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水家。”“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裏鬥嬋娟。”

傾歎“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古詩的作文 篇6

一千年前,一番番的風景,全都隱藏在一首首詩裏。

在每一首詩中,都有一幅美麗的畫,有“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的壯麗,有“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的清麗,有“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的幽靜可以説,當我讀起這些詩詞時,一幅幅關於古代的畫卷就會在我面前展開。

每每讀到送別詩,那樣小雨綿綿的夜晚,彷彿出現在我的眼前。我成為了之中的一員,看着“渭城朝雨?徘岢荊?客舍青青柳舍新”。想着“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詩中的作者與我一同送別友人。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每當我讀到思鄉詩,或思親詩時,彷彿我看見作者就站在我面前,思念在家鄉的親人。我也像作者一樣“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坐在牀頭“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想着“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詩中的作者和我一同思念家鄉和親人,有時一同談談自己的家鄉和親人。詩中描繪的思鄉情感,有着濃厚的情懷。

一千年前,不但隱藏在一首首詩裏,還在我的心裏,那一番番詩意,那道道風景,我愛古詩。

古詩的作文 篇7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春來之季,萬物復甦,正如詩中所説的那樣,桃花已開,在旁邊的江水裏一羣鴨子在嬉戲。春天是那麼美好,她的美麗與活力,同早在千年前的詩人也一同律動。

説到春,這幾首古詩是我最喜愛的。一次我去寺廟參觀。剛下過雨的山寺中,空氣格外清新。廟邊的小花瓣上微沾些雨露,仔細一看,一隻嬌小的紅杏,在牆縫裏,正在春的召喚下茁壯成長。大有“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的意境。於是,那昔日自己口中經常吟誦的詩句便比作寺廟一道絕美的風景。

而春天的江南,最繞不過便是江南的柳樹了。嫩裏透外的綠,在陽光的照耀下,幾分金光灑在身上。微風拂過,徐徐晃動,一幅春的畫卷映入眼簾。柳葉垂下,輕輕地撫摸着河水。那“萬條垂下綠絲絛”一樣温柔的柳便鋪滿了整個江南春天的記憶,從未抹去……

而春的記憶,又何止這江南的柳,滿牆的杏,還有那不絕的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春雨是細小的,伴隨着風,在無盡的夜空中飄蕩。

春的景象是那麼美好,我喜歡春,更喜歡古詩中的“春”。

古詩的作文 篇8

詩,像一個隨歌起舞的女子,在竹筏上踏着鼓點,合着仙音,用寬大的流雲袖隨着起舞的身影上下翻飛貝齒輕叩,發出清脆得音響。曼妙的舞姿使人陶醉其中。這樣一幅美妙的畫卷,讓我一見如故,不忍釋卷。

午後的陽光似有實質,織成一張密密的網把我裹住。踩着梯子,從書櫃頂端取下沉睡了幾個春秋的唐詩宋詞

午後的陽光似有實質,像一張密密的網把我裹住。踏着梯子,從書櫃頂端取下沉睡了幾個春秋的唐詩宋詞,細細翻閲,讓我感受到詩裏的韻味。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還復來”。太白的一首《將進酒》使多少人拍案叫絕?詩裏有他的豪情壯志,也有備受冷落的抑鬱。“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傾訴了他對友人的牽掛。“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寫出他的豁達。怪不得有餘光中評價他“酒入豪腸,三分嘯成了劍氣,七分釀成了月光,秀口一吐,便是半個錦唐。”讀青蓮的詩想豪飲一罈陳年佳釀,有辛辣,回味時變成濃郁的酒香。

餘秋雨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説:“貧瘠而愚昧的國土上,繩子捆紮着一個世界級的偉大詩人,一步步前行。’在黃州,在惠州,在遙遠的儋州,過着悽苦的生活。有詩為證:“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面對權貴打壓,他仍不低頭。大筆一揮就是“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持蒼”的豪邁。“雖然揀盡寒枝不肯棲”卻用微笑給世人做出最好的榜樣。品東坡的詞像一壺沉浮幾許的濃茶。有苦澀,細呷後變成絲絲甘甜。需反覆咀嚼,才能品得箇中滋味。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易安,你心中的守望究竟是為了誰?是破碎的江山還是先你而去的夫君?“風也飄飄,雨夜瀟瀟”你只是一介女子,萬般清腸只能用詩吐訴“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這些都是你的國仇家恨。易安的詞像一株籬下悽婉的黃花有恣意的委婉。咀嚼後方是那一抹散不去的情愁。

詩詞竟然如此奇妙,她從靜止的文字變成跳動的生命,從我身邊輕輕走過,留下美好的笑顏。滾滾紅塵中,我與詩詞擦肩而過,衣袖仍有淡淡餘香,芬芳我三百六十五天的分分秒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