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古詩的作文十篇

來源:文萃谷 1.41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聽説過或者使用過一些比較經典的古詩吧,古詩是中文獨有的一種文體,有特殊的格式及韻律。古詩的類型多樣,你所見過的古詩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古詩的作文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必備】古詩的作文十篇

古詩的作文 篇1

在我們身邊,我們經常接觸許多的文章,但我們接觸最多的仍是古詩,從我們小的時候已經接觸了,不知大家是否記得第一首學的古詩呢?我記得我學的點一首古詩是《關雎》,這首古詩在我小的時候已經給我定下了愛是什麼。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這首詩講的是一個男子追求一個女子的故事,男子為追求心儀的女子睡覺睡不着,輾轉反側。為追求女子想盡千方百計,最後追求到了。但是聽老師説追求到是假的,我有一點失落,但是我仍相信這是真的,到現在我仍沉醉在古人的愛情,一生一世,永不分離,相較之下,我們就是與古人的思想相背而行,現在的人為一點微不足道的小事就説分手,離婚。我覺得他們只是為了結婚而結婚,不是因為愛而結婚,我希望現在的人可以學習古人的精神,讓愛情長長久久。

廣東江門蓬江區怡福中學九年級:文冠曄

古詩的作文 篇2

古詩是人類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古詩對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我與古詩結下了不解之緣,它伴我走過春夏秋冬!

温暖的春天姍姍而來時,我輕輕地吟誦着“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似剪刀“,我細細感受着春風的和煦和温暖,它給萬物帶來希望。“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我感受“沙沙”的春雨帶給人們無限的驚喜與愉快。而當我拿起書朗朗地讀起“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總能感到春天夜晚的幽靜,彷彿看到那如牛毛、如細絲、如花針的春雨飄飄灑灑,自由飛舞。

烈日炎炎的夏日悄然而至,放眼望去“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那朵朵嬌豔欲滴的荷花在火熱的太陽下綻放自己的光彩。“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我彷彿聽到蟬在茂密的樹枝上“知了——知了——”地大聲盡情唱歌,一個天真的孩子正躡手躡腳地靠近。“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你瞧,幾隻蜻蜓歡快地在荷花上來回地盤旋,翩翩起舞。

涼爽的秋季到來了。“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抬頭凝望,火紅的楓葉裝飾着絢麗多彩的秋天。“洛陽城裏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每當讀到這句詩時,我好像看到了在秋風瑟瑟的洛陽城中,正飽受思鄉之苦的詩人,苦苦期盼家書的歸來。

北風呼嘯的寒冬終於到來了。我不禁吟誦起“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那一株株梅花,不畏嚴寒屹立在風雪中,彷彿傲霜鬥雪的勇士,令人心生敬意。“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我彷彿看到漫天飛舞的大雪中,一個急匆匆的身影,天上在向温暖的港灣——家,飛奔而去。“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我從毛澤東的《沁園春雪》中感受到了一代偉人的雄心壯志與豪邁!

古詩可真是我的好朋友啊!它伴我聽春雨,賞夏花,品秋果,望冬雪!美哉!

古詩的作文 篇3

古詩中,有遠方。遠方中,既有感情,也有風景。

遠方的詩,是有感情的。

每當讀起送別詩時,彷彿自己就是作者本人。“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王維的《送別》使我感到傷懷。雖然才剛剛送走朋友,可禁不住又十分掛念朋友,到明年春暖花開,草木轉綠時,朋友你能否再回到這裏來呢?“分手脱相贈,平生一片心。”孟浩然的《送朱大入秦》使我感到孟浩然的依依不捨。孟浩然有一把價值千金的寶劍,朱大因為要去長安,孟浩然為了表達自己的心意,在送別朱大的時候,取下來贈送給朱大,願他一路多保重,也是孟浩然平生對他的一片赤誠之心。

遠方的詩,是美麗的。

每當讀起田園詩時,自己彷彿置身於田園之中。“稻花香裏説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辛棄疾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使我看到眼前的一幕:在稻花的香氣裏,人們談論着豐收的年景,耳邊傳來一陣陣青蛙的叫聲,好像在説着豐收年。“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讓我看到:一樹樹梅子變得金黃,杏子也越長越大了;蕎麥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顯得稀稀落落。

遠方的詩,是雄偉的。

每當讀起邊塞詩時,我總能被帶入戰爭的歲月中。“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王翰的《涼州詞》帶我進入到戰爭的前一晚。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滿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們彈奏起急促歡快的琵琶聲助興催飲,想到即將跨馬奔赴沙場殺敵報國,戰士們個個豪情滿懷。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戰場上又何妨?此次出征為國效力,本來就打算馬革裹屍,沒有準備活着回來。

古詩中的遠方,既是傷懷的,也是依依不捨的。既是美麗的,也是雄偉的。

古詩的作文 篇4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鈎。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李煜《相見歡》

秋天的夜隨着落葉凋零,泛黃的世界一點一點隨風漸遠。

你默默無語,獨自登上西樓,只見漆黑的夜殘月如鈎,使你的心更加寂寞憂愁。

深院緊鎖,院中只有與寂寞梧桐相廝守,孤零零空對涼秋。

這剪也剪不斷,理也理不清的正是纏繞你心頭的別離愁緒。思緒的紛繁複雜無法理清,愁情像一團亂麻,無始無終,越理越亂。

你展不開的眉頭,解不開的心鎖,好似遮不住的青山隱隱,流不斷的綠水悠悠。閉眼失眠,拾起往日遺失的夢。

你,從一個“幾曾識干戈”的風流皇帝淪為階下囚,備受欺辱,整天以淚洗面。故國之思,亡國之恨又在心頭徘徊。

風揚起塵土,泥土清香沁入心田,情緒一點一點沉澱。紛亂歲月,再次讓你痛苦。昔日的繁華與歡樂已如夢遠逝,黑夜裏,你左右徘徊,可是一切都是漫長無盡的等待。

紛亂人世間,你的詞寫出了沉重,寫出了惆悵,寫出了人生的疼痛,寫出了世間的滄桑。

今日,殘月依舊如鈎,秋夜依舊寂寞。而那“剪不斷,理還亂”的別離愁緒依舊纏繞在心頭。

古詩的作文 篇5

古人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優美的古詩,這些詩或是繁花盛開的,或是果實累累的,但都帶有一定的温度。古詩裏的温度扣人心絃。

古詩裏有繁花盛開的15度。你看,美妙的景色是無法限制的。“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詩人本來是去春遊的,可是連園子的門都沒進去,不過這滿園的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正越過院牆,悄悄探出頭來。詩人本是抱着春遊的喜悦去了遊園地點,可敲門卻沒有人來開,所以他很掃興,但看到長出園子的紅杏,便開心起來。詩人由掃興轉到驚喜的心理變化表達的是多麼的含蓄。

古詩裏有烈日炎炎的36度。池塘裏的荷葉已經長出水面,捲起尖尖的小角。“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荷葉才是一個小小的花苞,它正含苞待放,卻早已有蜻蜓停留了,景色是多麼寧靜柔美啊!詩人看到了這麼美的景色,心情也變得非常美好!

古詩裏有秋風瑟瑟的18度,在白露的一個晚上,詩人乘船路過蘇州的楓橋,寫下了“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詩人剛考得官名,就去逃難了,所以心裏滿滿都是憂愁,而聽見城外寒山寺的鐘聲和烏鴉的鳴叫更是愁苦難眠了。

古詩裏有白雪皚皚的零下9度,“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詩人在寫詩時十分孤獨,他因為被貶了官職,要從洛陽前往永州,在這段路上,詩人死了母親、妻子和自己的兒女,柳宗元詩中的後兩句寫的是一個老漁翁,在江上垂釣,其實是柳宗元孤獨的化身。

古人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古詩裏的四季都是有温度的,而這些温度扣人心絃。

古詩的作文 篇6

人們在品評古代詩歌時,常把一句詩中至關重要的一字叫之為詩眼。詩眼在詩句中是極其重要的,因為著“眼”處常常是全句之關節點,詩句的神采氣韻往往繫於此一字之錘鍊。若錘鍊得好,則全句生輝,若錘鍊得不好,則會使整句詩顯得索然無味。

在古代詩歌的那些名篇佳句中,詩眼隨處可見。如杜甫《旅夜書懷》中的“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一聯,其中的“垂”和“湧”即為詩眼,“垂”字和“湧”字本是極平常的字,但用在這裏卻有了極不平常的表現力。星而言“垂”,月而言“湧”,語意十分奇特,再配以平野的闊展,大江的奔流,便給人一種水平的延伸和空間的垂直相交織的感覺,表現出廣袤、空曠而又寂靜、悽清的環境和氣氛。又如《夜宴左氏莊》中的“暗水流花徑,春星帶草堂”一句中的“帶”字,在這裏意思雖有一定的彈性,但主要為映帶之意。詩人不用“映”而用“帶”,則更顯出月落後夜色的朦朧,如果用“映”字,就顯得一般化,而且有一種亮的感覺,與上句中的“暗水”不協調。再者,“春星”、“草堂”,詞語都比較輕麗,用一樸重的字墜於其間,既相映成趣,又使全句沉着而不飛揚。在遣詞造句和錘鍊關鍵字方面,杜甫曾有言“為人性癖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可見其在這方面的重視程度。又如陸游的《臨安春雨初霽》中的“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中的“聽”字,亦為詩之眼。這一“聽”字的使用,不僅使那初春之夜,細雨綿綿的境象躍然紙上,而且把作者當時身居京城小樓倍感孤寂無聊、閒愁難耐的心情刻畫到了極至。其他如賈島的《題李凝幽居》中的“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一句中的“敲”字,盧照鄰《折楊柳》中“露葉凝愁黛,風花亂舞衣”中的“凝”字和“亂”字,等等。這些字都起着詩眼的作用。詩眼於一句詩的重要性,猶如一串珍珠中最光豔奪目的那一顆,因其閃亮,使整串珍珠都顯得熠熠生輝。詩眼常顯示出詩人駕馭文字的能力,讀者也能借此一斑窺見全豹,看出詩作者藝術修養的高低。

詩眼雖然主要是針對古體詩而言的,但在現代新詩中,也有詩眼,只是因為現代詩在句式上非常自由,因而詩之眼或者表現為一行詩句中的關鍵詞和詞組,或者表現為一首詩中的.關鍵詩句。如艾青《花樣滑冰》中的“有大的弧線的徐緩/有小的急促的旋轉/忽而是旋轉中的跳躍/忽而是跳躍中的旋轉”這幾行詩,其中“弧線的徐緩”、“急促的旋轉”、“旋轉中的跳躍”、“跳躍中的旋轉”即可謂詩眼,它們起着使詩句更精煉、使詩的意象更明確的作用。再如徐志摩《再別康橋》中的“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一節,其中詞組“輕輕的”就是這一節詩的詩眼。通過這一詞組的使用,就把詩人當時離開英國時對劍橋的懷念之情極其自然地傳遞給了讀者,同時,因這一詞組的使用,還使整節詩讀起來朗朗上口,極具音樂感。

可以説,作詩時,錘鍊好詩眼,才能使詩句更凝練;而讀詩時,注重詩眼,才能把握詩的傳神之處,從而更好地領會和感受詩的意境。

古詩的作文 篇7

父母生我養我,就是希望有一天能讓他們驕傲,讓他們覺得自己的女兒有能力。因此,我一直很努力……

每當語文老師説要讓我們默寫古詩時,我都會認真複習,作業本上的“優”令我驕傲。可一次,我竟得了“良”。到家後,父母狠狠地罵了我一頓,——他們很少批評我。從那時起,我就決定每天作業一做完就要抄默背古詩詞。

記得有一次,老師沒佈置作業,回家時,我簡直不知怎麼表達內心的高興,結果開心到忘了背古詩。媽媽不滿地直接將我帶進書房,説:“今天你必須背下三首老師沒教的古詩!我兩小時後來檢查!”

我心裏害怕極了,白花花的淚水從眼眶中流出,一滴一滴地落在《國小生必背古詩》上。我只好死記硬背,含着淚水,嘴裏吐出幾個聽不清的字。不知不覺半個小時過去了,媽媽來到我面前。她見我如此傷心,便跟我講起道理來了:“我知道背古詩有點難,但是,只要你多去看、多去理解,就一定能戰勝它的。想要背古詩,那當然要先融入古詩詞中啊,只有明白了它的意思,才能夠一字不少地背。”在媽媽講道理的那一刻,我覺得她是個美麗的天使。

這次,期末考的試卷會考到了課外的古詩。老師説這題難倒了一大片學生,答對的寥寥無幾。我便是其中的一個。所以,這次考試取得讓我驚喜,讓媽媽驕傲的成績——95分。

失敗雖然是人人不願得到的結果,但有時卻能激發人們堅韌的毅力。花點時間去讀詩吧,它是智慧的源泉。

古詩的作文 篇8

功名利祿,一生榮華。這是多少文人志士所追求的,為了名利,背井離鄉,十年寒窗,有多少人在名利場上失意,但在他們眼中,我卻看到了一八份坦然┅┅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就是陶淵明夢中的桃花源,辭官歸隱,可能只是出於無奈,但他的眼中卻流露出一份坦然。

李白的放蕩不羈“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投國無門,月下獨酌,邀月共飲,他相信“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才華無處施展,一種無奈,但他的眼中也流露出一份坦然。

曾經的雕欄玉砌,金壁輝煌,結果則是國破家亡,彈指間,名利只是一陣輕煙。無言上西樓,把哀愁化作一江春水,任它東流,“剪不斷,理還亂”,但,他――南唐後主,則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他的眼裏依舊是那份坦然。

著名女詞人李清照,面對愛人的離去,瘦比黃花,相思苦困擾着她,她的眼中,不止是不盡的哀愁,同時也是因為了有了那份坦然才能將哀愁化作美麗的詩章。

在面對世俗時,他們有那樣一份坦然,真是的難得,這種坦然只有在古詩中,我們才得以一見吧?

古詩的作文 篇9

"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遙想當年,我隨筆而提,自詡文采飛揚,豈料懷才不遇,到底是我生不逢時,還是我本無千里之能啊?"知、知",秋蟬淒涼急切的鳴叫聲打斷我的思緒,看着那張不施粉黛依舊動人的臉,現今,那淡淡的笑靨下卻又有掩飾不了的憂傷,餞別的酒席上,我,食之無味,緣淺,奈何情深……

離別的江邊,淚打濕了我的衣袖,打濕了她的心,從然有千言萬語,卻不知從何説起,執手訴説着似海的深情,訴説着萬般的無奈與不捨,行船的人已數次催着要出發,這一別恐無緣相見。

悽泠的秋雨,為我心中更添一份惆悵,霧靄朦朧的水上,我凝望被秋雨打濕的她,"柳郎,身旁的柳樹可否替我留你一留?"滿天的落花承載着我對你恰似一江春水的思念,她柔弱的模樣快要淡出我的視線,"柳郎,從此奴家再無悦己者!"金釵玉簪被她就這樣義無反顧的投入碧江中,"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這是我對她最後一次的承諾,淚,似泉湧,我們仰望被濃雲籠罩着的天空,只想把這刻印入心中!

"子之遭兮不自由,予之遇兮多煩憂",往昔歡快的琴聲早已隨着他的離別離去,"之子與我心兮心焉相投,思古人兮俾無憂",琴絃越撫越快,"感夙因兮不可惙,素心如何天上月","嘣",絃斷,心亂,啟窗,冷月涼青衫,望着倚樓挺拔的合歡樹,又想起那個温潤似玉的男子,白衣袂袂,凝花含笑,傾及我一世的目光"!"柳郎,今夜你是否也輾轉反側,望月思憶"?

佳人已別,臨江望月,"酒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一杯酒,敬仕途無望的自已,一杯酒,敬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她,我仰天大笑,"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租了,我又醉了,誰知我今夜酒醒何處?願醒在那一彎殘月,曉風冷冷的河提旁,回憶那一段紅袖添香的美好中,"柳郎,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可好"?你一襲紅裝,正淺笑吟吟走來……

古詩的作文 篇10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這首詩是曹操寫的,名為《觀滄海》,是曹操去追捕敵人的時候路過這兒看到滄海的雄偉借景抒情寫下的詩。全詩前三句都是寫景,後兩句則是抒發自己的情感,給人身臨其境的感受。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則是千古名句,並且運用雙關的手法寫出日、月、星星的運行。這句話的大意是:太陽、月亮,是從這大海里面出來的;燦爛美麗的星河也會回到這大海中去。而我理解一這句更深刻的意思是:曹操他統一天下的志向從開始便不會有結束,就像太陽、月亮、星星,落下了還會升起。

每當我讀到這兒,我就彷彿看到了曹操站在山頂眺望滄海,眺望一切美景,想着太陽、月亮、星星升起了又落下,心中的激動便溢於言表。正像他全詩的積極向上,興奮之情一般。也像他詩中最後一句“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每每想到這兒,我就會逼問自己,為什麼沒有曹操的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呢?曹操他的志向是統一天下,而我現在眼前的目標是努力學習,我明白,只要像曹操一樣堅持不懈,向着目標努力奮鬥,我便一定會成功!

因為曹操的精神和志向一直激勵着我,所以我很喜歡這首詩。

評:對詩的理解有一定深度,並能聯繫實際,闡明喜歡的原因。但,文章闡釋詩歌意義的時候,是不是不夠精準,尤其第幾句。

熱門標籤